书城医学内科急症救治指南
12374100000024

第24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四)

第二十四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四)

七、低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2.2μmol/L(9.0mg/dl)称为低钙血症。常见病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缺乏、低镁血症、高磷血症、急性胰腺炎、恶性肿瘤并有成骨细胞性转移(大量吸收血中的钙以形成新骨)、甲状腺髓样癌(分泌降钙素)、库欣综合征、大量输血(枸橼酸抗凝剂与钙离子结合)。

(诊断要点)

1.症状体征

(1)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加,出现焦虑、嗜睡、烦躁、手足抽搐、癫样大发作。

(2)束臂加压试验(Troussean征)阳性,即用止血带束臂3min后引发腕痉挛,低钙搐搦发作时手呈鹰爪状。

(3)面神经叩击试验(Chvostek)阳性,即叩击耳前面神经引发面肌痉挛。

2.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1)血清钙浓度<2.2μmol/L。

(2)心电图检查ST段平坦、延长,QT间期延长。

(3)X线检查骨摄片常有骨质异常的X线征。

(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重者应在心电监测下立即静脉补钙。对有手足搐搦或惊厥者:①可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10ml内含钙90mg)或10%氯化钙6~10ml(10ml内含钙360mg),注射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2ml。注意静脉注射过程中,心率<60/min,立即停止静脉注射,避免心搏骤停。②发作严重时可以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等肌内注射,以迅速制止搐搦和痉挛。

(3)慢性低钙血症或症状不明显的低钙血症病人可口服乳酸钙、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每日2~4g。

(4)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低血钙或因其他原因的低血钙者,应加服维生素D治疗。

(5)大量输血者每输血1500ml后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以防低血钙发生。

(6)纠正低镁血症。

八、高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2.8μmol/L称为高钙血症。常见病因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实体瘤、骨转移癌、血液肿瘤)、维生素A中毒、外源性维生素D中毒、特发性婴儿高钙、结核、铝中毒,结节病,乳碱综合征等。

(诊断要点)

1.症状体征

(1)神经肌肉症状:高血钙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表现为乏力、嗜睡、头痛、肢体麻木、肌张力减退等。严重时,可出现精神异常、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2)消化系统症状:高血钙时可有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发生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因为高钙血症能使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增加。此外,易并发急性胰腺炎。

(3)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表现为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因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而猝死。

(4)泌尿系统症状:可发生钙质在肾沉着,尿路结石和高血钙性肾脏病。

(5)异位钙化,如钙质沉积于角膜、胸膜、软骨等处。

(6)急性高钙血症危象:当血钙迅速升高>3.5μmol/L时,可出现高钙危象,表现为严重呕吐、失水、高热、酸中毒、高氯血症、神志不清等,如不及时处理,可以迅速发展为肾衰竭,甚至可导致死亡。

2.实现室检查

(1)血清钙:>2.8μmol/L(10mg/dl)。

(2)心电图检查:ST段降低、T波倒置、QT间期缩短。

(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高血钙危象的紧急处理

(1)充分扩容。按失水情况补给生理盐水,于24h内可补给2000~4000ml。在开始补给1000~2000ml后可给予呋塞米40~80mg静脉注射,以后可按情况每2~6h重复注射1次。两者均可抑制钙在肾曲小管的重吸收,增加尿钙的排出。

(2)普卡霉素(mithramycin)25mg/(kg·d),静脉注射,于24~48h后开始有降血钙作用,可维持数日至1周,需要时可间隔7d重复应用。普卡霉素通过抑制骨质重吸收而降低血钙。

3.降钙素。降钙素50~100U肌内注射、q6~8h,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

4.氢化可的松3mg/k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可减少肠道吸收钙和抑制骨质重吸收。

5.透析疗法,对于肾衰竭或严重心功能不全合并高钙血症者,如经上述方法治疗无效,可用腹膜透析疗法或血液透析(使用无钙透析液)。

6.轻度高钙血症以病因治疗为主,低钙饮食,以便减少肠道吸收钙。

7.注意事项:①补液及应用利尿药后注意电解质的补充。②对高血钙尚未纠正而有心力衰竭者,应慎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