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急症救治指南
12374100000023

第23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三)

第二十三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三)

五、低钠血症

血清钠浓度<135mmol/L称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总钠量的丢失,有时总钠量可以正常甚或稍有增加。临床根据血容量多少将低钠血症分为高容量性、低容量性和正常容量性。另外,假性低钠血症指血浆渗透压增高,水进入细胞外液,形成低钠血症,其总体水及钠正常,见于高脂血症、高蛋白血症、高糖血症及过量应用甘露醇、甘油、山梨醇等大分子渗透性物质。

(诊断要点)

1.症状体征

(1)有引起低钠的病因存在,一般表现为乏力不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2)神经系统表现为表情淡漠、头痛嗜睡、视物模糊、反应迟钝、肌肉抽搐、精神错乱、谵妄昏迷。

(3)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动过速、脉快而弱、立位性昏倒及体位性低血压,甚至休克。

(4)运动系统表现为肌痉挛、肌张力低下。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钠<130mmol/L。

(2)尿钠>20mmol/L说明肾小管受损或高容量反应;尿钠<20mmol/L提示肾调节钠的能力正常和有效血容量不足。

3.鉴别诊断下列分型的鉴别是因为治疗原则不同。

(1)高容量性低钠:如尿钠>20mmol/L,应考虑急慢性肾衰所致;如尿钠<20mmol/L,应考虑稀释性低钠血症如心力衰竭、肾衰竭、肝硬化等。此型低钠治疗需限水、利尿、透析并禁输高渗盐水。

(2)低容量性低钠:如尿钠>20mmol/L,应考虑肾性失钠,如利尿药作用、渗透性利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如尿钠<20mmol/L,应考虑肾外性失钠,如腹泻、大汗、烧伤等。治疗原则应是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

(3)正常容量性低钠:尿钠>20mmol/L,应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利尿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所致。治疗原则是输高渗盐水、利尿并忌输0.9%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

1.积极治疗病因。

2.对有明显神经症状或血清钠<120mmol/L的患者,无论病因如何,静脉补钠。

(1)可按3%NaCl,12ml/kg可提高血清钠10mmol/L计算,用高张钠盐溶液升高到125mmol/L,需4h内补完。

(2)按血清钠浓度计算:补钠量(mmol)=[140-所测血钠值(mmol/L)]×体重(kg)×0.2,可先补计算量的一半,一般以0.9%氯化钠溶液补充为宜。用公式计算所得的数值需结合临床表现等作综合分析,每3h评估一次,并据此以调整补钠量。

(3)注意补钠过快可导致脑桥脱髓鞘病变,慢性低钠更易发生。也因大量液体自细胞内向细胞外突然转移,导致血容量急剧增加而发生心力衰竭。

3.当血清钠纠正到安全范围(>125mmol/L),治疗应根据病因采取措施。

(1)低容量性低钠:有脱水表现,可按低渗性脱水处理,先给生理盐水扩容。

(2)正常容量性低钠:限制液量,重型者严格限水,每日入量等于不显性失水加前一天的尿量。

(3)高容量性低钠:限制水和钠的入量和应用利尿药,严重肾衰竭少尿者行透析治疗。

六、高钠血症

血清钠浓度增高>145mmol/L称为高钠血症。常见病因为水摄入不足或脱水(渗透性利尿、尿崩症等),极少数是摄入高钠所致(输入高渗盐水、肾功能不全等)。

(诊断要点)

症状体征:呼吸深快、疲乏、烦躁不安、失眠、神志改变、昏迷。

(治疗)

1.对大多数因容量不足引起的高钠血症,给输低渗液体,如0.45%NaCl。

2.对容量正常或过多则饮水,或输5%葡萄糖溶液和呋塞米利尿。

3.血钠下降速度应1mmol/(<·h),纠正过快可导致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