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结核性胸膜炎 (1)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胸膜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一型结核病,依照临床经过和病理表现可分为: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三类;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前者病程短暂,临床症状不鲜明,而后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过程较鲜明,因而前者常为后者所掩盖,故统称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本病可依据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腔积液检查等方法确诊。
近年来因结核病疫情比较严重,且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国内内科住院患者中结核性胸膜炎占3.5%;在新发肺结核中伴有结核性胸膜炎占4.7%~17.6%;全国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结核性胸膜炎占结核病总数的2.5%。本病若不治疗1/4可继发肺结核;若治疗不彻底,部分5个月~5年内可发生肺结核;若病人能被及时发现,1个月内治疗,90.3%可临床治愈。若发现4个月后治疗,56.3%可治愈。本病可累及所有年龄的人,但以青壮年居多,老年人发病有增长,男性多于女性。
结核性胸膜炎属于中医“悬饮”、“咳嗽”、“胁痛”等范畴。
(病因病机)其病因病机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外感时邪因气候湿冷,或冒雨涉水,坐卧湿地,寒湿之邪侵袭肌表,困遏卫阳,致使肺虚卫弱,复以外感时邪,肺不能宣布水津,脾无以运化水湿,水津停滞,积而成饮。
2.饮食不当凡暴饮过量,恣饮冷水,进食生冷;或炎夏受热以及饮酒后,因热伤冷,冷热交结,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水液停积而为悬饮。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3.劳欲所伤劳倦、纵欲太过,或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亦可停而成饮。若体虚气弱,或劳倦太过之人,一旦伤于水湿,更易停蓄为病。如《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认为“人因劳役远来,乘困饮水,脾胃力衰”,亦为饮停之因素。
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病后失养,营养不良,情志内伤,过度劳累,使中气内虚的基础上,感染痨虫,侵及胸膜形成的病变。痨虫灼伤阴液致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为病,初期急发者多责之于肝肺、痰饮,病性属实;而病久必邪恋正损,可见瘀滞胸胁,阴虚火旺等虚实夹杂或正虚之证。邪毒入里,灼津成痰,痰热胶结,内阻气道,肺络受灼,可见咳引胸胁疼痛,咯黄痰;外感邪毒,病在少阳,半表半里,正邪抗争,寒热起伏,身热不扬,咳引胸胁疼痛。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肝气上升太过,则可出现气火上逆犯肺,则可出现咳逆上气之象,且可因情绪而病情波动;病后失治,病久入络,内有瘀血,痰瘀交结,痹阻胸胁脉络,可见胸胁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舌暗有斑点者,则为瘀滞胸胁;病至后期,阴液大损,见干咳少痰,口渴欲饮,潮热,盗汗等,为阴虚火旺之证。本病病位在少阳胸膜,脏腑可涉及肺、脾、肾。
(诊断要点)
1.症状①起病较急,或先有数周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减退、月经失调、全身不适等结核毒性症状。②胸痛:起病时有胸痛,胸液增多后胸痛消失。③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④呼吸困难:根据胸腔积液量多少而表现为胸闷或呼吸困难。
2.体征患者胸廓饱满,呼吸活动减弱,叩诊浊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中量积液时,在浊音界的上缘有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气管和心脏向健侧移位。
3.辅助检查①X线检查:患侧可见均匀阴影,其上缘呈下凹弧形,患侧肺野透光度减低,纵隔移向健侧。②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早期略增高,但很少超过12×109/L,血沉增快。③同时有肺结核者,痰结核菌检查可阳性。④胸腔积液为渗出液、透明,草黄色或初期微带血性,比重大于1.018。李凡他试验阳性,蛋白定量大于30g/L,镜检白细胞数每升含几百至几千,大多为淋巴细胞或初期为中性粒细胞,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胸腔积液结核菌检查阳性。⑤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如1∶2 000为阴性,结核可能性小。
(辨证施治)
1.邪郁少阳证
主症: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热出不解,干咳,气急胸胁刺痛,咳嗽,或呼吸转侧加重,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疏利。
方药:柴枳半夏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5g,瓜蒌皮15g,郁金8g,百部10g,桔梗5g,赤芍15g,炙甘草5g,青蒿15g,青天葵10g。
加减:气急甚者加桑白皮15g,葶苈子15g;热出不解可加佩兰15,蔻仁10g;胁痛明显者加用玄胡索。
2.饮留胸胁证
主症:胸胁胀满疼痛,以胁下为主,呼吸、咳唾、转侧时明显,恶寒、发热、咳嗽、胸闷、气紧,不能平卧,舌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宣肺蠲饮。
方药:蠲饮汤加减。葶苈子15g,茯苓皮15,桑白皮10g,黄芩10g,泽泻15g,陈皮5g,法半夏10g,郁金10g,炙麻黄5g,石韦15g,苇茎10g。
加减:胁痛明显者加郁金15g,玄胡索15g;胸闷甚者加瓜蒌皮15g,款冬花10g。
3.痰热内蕴证
主症:发热,头痛,有汗,气促,咳嗽,痰色黄稠难排,胸闷胸痛,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瓜蒌皮15g,黄芩10g, 浙贝母15g,知母10g,橘红5g,桔梗5g,桑白皮15g,栀子10g,麦冬15g,葶苈子10g。
加减:头痛明显,加蔓荆子15g,藁本10g;痰黏难咯者,加海浮石10克,蒲公英20g,天竺黄10g。
4.肝火犯肺证
主症:胸肋胀痛,与情绪有关。喜叹气,咳嗽,痰黄或干咳无痰,口干口苦,舌苔黄。脉弦。
治法:清肝泻肺。
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青黛15g,海蛤壳10g,地骨皮30g,桑白皮30g,炙甘草3g,知母15g,黄芩10g,川楝子6g。
加减:胸痛甚者,加郁金15g,丝瓜络15g,牡丹皮10g;痰黏难咯者,加海浮石10g, 川贝母10g;咳嗽阵作者,加桔梗10g,杏仁10g,枇杷叶10g;火邪伤津,咽燥口干者,加沙参10g,麦冬10g,天花粉20g。
5.痰瘀互结证
主症: 胸胁疼痛,胸闷不舒,呼吸欠顺畅,胁部刺痛,固定不移,咳嗽,咯痰,甚至胸廓畸形、下陷;舌暗,苔腻,边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化瘀宽胸,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9g,当归15g,生地黄9g,川芎6g,赤芍12g,川牛膝9g,桔梗6g,柴胡8g,枳壳6g,甘草3g,瓜蒌15g,贝母15g。
加减:胁痛甚者,加广郁金10g,降香10g;胸闷、苔腻者,加半夏10g,陈皮12g。
6.阴虚内热证
主症:干咳,无痰,痰少不爽,口干咽燥,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胸胁闷痛,形体消瘦,舌尖红,苔少,或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0g,桑叶15g,玉竹10g,扁豆15g,甘草5g,天花粉15g,地骨皮15g,玄参15g。
加减:咳痰者,加川贝母10g,甜杏仁10g;盗汗甚者,加乌梅6g,瘪桃干10g;痰中带血者,加牡丹皮10g,藕节15g;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12g,远志10g。
(单方验方治疗)
1.橘络6g,白芍10g,水煎代茶饮。适用于各型。
2.生地黄30g,沙参、麦冬、桑白皮、鳖甲各20g,石斛、葶苈子、地骨皮、青蒿、秦艽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内热证。
3.郁金30g,当归、柴胡、黄芩、滑石各15g,瓜蒌25g,桔梗、穿山甲、金银花、牛膝各20g,桃仁、杏仁、葶苈子各15g,甘草5g。适用于瘀滞阻肺之证。
4.夏枯草500g,加水2 000ml,煎煮浓缩至1 000~1 200ml,每次口服30~50ml,日服3次。适用于肝火犯肺型。
5.炮山甲45g,蜈蚣2条,僵蚕15g,火硝1g,守宫2g,全蝎2g,白附子45g,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次3~4粒,每日3次。儿童及体弱者酌减,孕妇忌服。
6.将壁虎放在瓦上焙干研粉,装胶囊,每次3~4粒(小儿1~2粒),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7.丹参、夏枯草、牡蛎各30g,三棱、莪术各15g。适用于痰瘀互结型。
8.当归、赤芍各15g,川芎、红花、五灵脂、玄胡、牡丹皮各10g,桃仁10~15g,香附12g,枳壳6~10g,甘草6g。
9.制香附、旋覆花、当归、赤芍、玄胡、丝瓜络各10g,丹参、郁金、天仙藤、泽泻各15g,甘草5g。适用于瘀滞胸胁。
10.苍耳草25g水煎服,或制成10%浸膏溶液,每次10ml,每日3次。
(中成药治疗)
1.百合固金丸每次1丸,每日3次。
2.河车大造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肺结核丸每次9g,每日3次。以上适用于胁痛见阴虚火旺证者。
4.抗痨丸每次1丸,每日3次。
5.元胡止痛片每次4~6片,每日3次。
6.复方延胡止痛片每次2~4片,每日3次。
7.和络舒肝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适用于胁痛之血瘀气滞作痛者。
8.复方蛇胆川贝末每次1~2瓶,每日3次。适用于痰热郁肺型。
(外用药治疗)
1.当归、川芎、白芷、陈皮、苍术、厚朴、半夏、麻黄、枳壳各3g,吴茱萸1.5g,羌活、独活、牛膝各2g,甘草1g,混合共碾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将药末入膏中,搅匀,分摊于纸上或布上,每帖重20~30g,贴于脐上,每2~3日更换1次。
2.穿山甲100g,乳香、没药醇浸液70ml,鸡血藤挥发油0.5ml,冰片2.5g。将穿山甲研为细末,喷入乳香、没药醇浸液70ml,烘干研为细末,再加入鸡血藤挥发油、冰片调和均匀,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粉0.2g,以陈醋调和成膏状,敷于脐内,盖以软纸片、棉球,外用胶布贴,每3日换药1次,4次为1个疗程。以上适用于胁痛之瘀滞胸胁者。
3.连翘、龙胆草、栀子各等量,共碾成细末,以水调成膏状,涂于脐孔内,外用清阳膏封固,每2日换药1次。适用于肝火犯肺证。
(针刺治疗)
1.痰多不易咯出者,针刺足三里、丰隆、天突。喘咳甚者针刺肺俞、定喘、天突、膻中。
2.平时宜常艾灸大椎、肺俞、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3.耳针。选平喘、肺、下屏尖、神门、脑、下脚端等穴位,每次取2~3穴,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各类型肺胀。
4.穴位割治。取手掌割治部位,膻中、定喘。常规皮肤消毒,用消毒手术刀刀尖做两条任一方向的长3~4cm的切口,以划破皮肤出血为度,不要伤及软骨,出血4~5滴。切口上涂上碘酒,以防感染,并用消毒纱布覆盖。适用于肺胀咳喘痰多者。
5.电热针。主穴取定喘、肺俞、风门。喘促,配天突、孔最;痰多,配足三里、丰隆;气短,配关元、膻中、气海;咳嗽,配尺泽、太渊。主穴交替选用,采用1.5~2寸热针,接热针仪,温度指示40~70℃。配穴采用一般毫针,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肺肾气虚之肺胀。
6.穴位注射治疗。选穴:支沟、肺俞、膏肓、脾俞,均为双侧取穴;用链霉素0.125g注入选定穴位,深0.5~0.7cm,每穴0.3ml左右,双侧交替注射。
(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