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药运用 (13)
至于兼证,则必须在主证确立之后去发现它。因为兼证是附于主证而产生的,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之不全。兼证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与主证在病机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离不开主证发病的范围。如果只抓主证而不顾兼证,就难以做到随证应变,也就不能根据兼证的出现而及时制订有效的治法。所以,主证反映了疾病之常,兼证则反映了疾病之变。能做到知常达变,方可尽辨证之能事。
《伤寒论》中约有1/3的内容是论述变证的。变证是指经过医生误治后而发生的另一种病证。例如,太阳病当发汗而没有发汗,而反误用了吐、下、火、水等治法,或虽发汗但又不及或太过。由于治疗上的差错而使原有的主证不复存在,从而变生出其他病证。
对于误治所致的变证,应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法度,而不必拘泥于误治的形式和过程。这样,才能够跳出《伤寒》的条条框框而达到论治杂病的目的。
夹杂证的产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患者体质的强弱、脏腑的厚薄、性别的男女、年龄的老幼、居住的南北、发病的先后等因素,都能导致夹杂证。因此就出现了外感邪气虽同,但具体发病则异的实际情况。所以,不但要在邪气上求原因,还必须要从个体差异上找根据。
比如小青龙汤治外寒而内夹“心下有水气”,小建中汤治先内虚而后外感寒邪等。夹杂证的出现,使得新病与旧病、标病与本病、表病与里病等相互交叉重叠,而使症情的变化更为复杂。
在《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要分清主、兼、变、夹杂四个层次,确实符合临床运用经方的实际需要。而四者之中,尤其以抓主证最为重要。
刘渡舟:十用苓桂治疗水气上冲
“水气上冲”属于水气病的一种特殊证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历代医家对此也比较重视。
此证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仲景提出了以茯苓、桂枝相配为主方的治法。但原书中的各苓桂方证,分别列于不同的篇章,使人难以掌握其全面。刘氏在临床上特别重视水气上冲的治疗,对此病的病机认识、辨证特点及选方论治等均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经验。
水气上冲的发生主要与心、脾、肾三脏的阳气虚衰有关。心为君主,上居胸中而为阳中之阳,能行阳令以制阴于下,如果心阳不足,坐镇无权,不能降服下阴,则使寒水邪气乘虚而上凌心胸;脾为中土,具运化水湿之功,能行津液而制伏水气,如果脾阳虚弱,不能制伏水气,亦容易导致水气上冲而为患;肾为水脏,主水而司气化,如果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主水于下,亦可导致水气上冲。因此,水气上冲与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有密切关系。而在此三者之中,尤其以心阳虚而不能降伏下焦阴水最为重要。
水气上冲可以有两个起点:一是从“心下”部位往上冲逆,主要责之于心脾阳虚;二是由“脐下”部位往上冲逆,主要责之于心肾阳虚。水气上冲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患者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气从“心下”或“脐下”往上冲逆。但不典型的水气上冲证,也可以根据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胀、满、悸等症状进行判断。在辨证过程中,特别重视与水气上冲有关的其他临床表现。大凡水气上冲所经过的部位,在不同程度上均可出现水阻气机,蒙蔽清阳的证候反应,这对辨识水气上冲很有帮助。
比如,心下的水气上冲时,由于先犯于胃脘部位,胃阳受阻,则见胃脘胀满;若上冲于胸,胸阳被郁,则觉胸中憋闷;若肺气受阻,则见咳嗽短气;若水气凌心,则见心悸不安;若水气上冲于咽喉,则气结成痹,使喉间如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若水气上冲头面,蒙蔽清阳之位,则见头目眩晕。头面部的眼、耳、鼻、舌诸窍,必须藉赖清阳之气的温养,方能耳聪目明、鼻闻香臭、舌知五味,若清阳被水寒之气所蒙蔽,还可出现耳聋、目障、鼻塞或口失滋味等五官病症。又如脐下的水气上冲,可见脐下悸动、小便不利的先驱症状,如不加以及时治疗,则气从脐下上冲咽喉,来势突然,其行甚速。凡气冲经过之处,或胀、或悸、或窒息感,皆历历有征。因其势如豚(即小猪)之奔突,所以又叫做“奔豚气”或“奔豚证”。特别是当气冲至咽喉时,每每使人憋闷、窒息、出冷汗,而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如临死亡的恐怖感。少顷,则气衰下行,其势也随之而减。
水气上冲的症状特点除了上述2种外,还注重色诊、脉诊的重要性。水为阴邪而上凌于心,势必搏击阳气,心之华在面,今阴邪搏于阳位,使得营卫凝滞,心血不荣,则患者常面呈虚浮,其色黧黑或“水斑”外现(即额角、面颊、鼻柱、口角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舌质淡嫩,舌体胖大,舌苔多津而呈水滑之象;脉沉主水,脉弦主饮,皆可反映水寒之邪为病。色、脉证参合起来,可对水气上冲的辨证更加明确。正如刘渡舟教授指出:“水气上冲之证,如见一证两证,色脉相应时,便可辨为水气上冲,大可不必诸证悉备。”
对于水气上冲证,主要采用温阳化饮、利水降冲的治疗方法,方药选用苓桂剂。苓桂剂是指以茯苓、桂枝为主体的一类方剂,苓桂术甘汤是苓桂剂的代表方。刘渡舟教授认为,茯苓有甘淡利水以消阴、宁心安神而定悸、行肺的治节之令而通利三焦、补脾固堤以防水气上冲四个方面的治疗作用。桂枝有通阳以消阴、下气以降冲、补心阳以制水三个方面的治疗作用。所以,如果有茯苓而无桂枝,则不能化气以行津液;如果有桂枝而无茯苓,则不能利水以伐阴邪。苓桂相须相成,缺一不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中,苓桂剂包括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又名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和苓桂味甘汤。此外,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刘氏还创制了苓桂杏甘汤、苓桂杏苡汤、苓桂芥甘汤、苓桂茜红汤、苓桂龙牡汤等有效方剂以治疗水气上冲的各种不同情况,丰富并发展了中医治疗水气上冲证的方法。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是苓桂剂的代表方,临床运用最为广泛。《伤寒论》第67条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本条所论的水气上冲证治,是有关“水心病”的代表作。“水心病”是指由于水气上冲而引起的心脏病变,以心阳虚为主。心阳一虚,则坐镇水寒之权威失势,从而诱发水寒之邪从下而上打击心胸阳气并影响血脉的流通,导致胸闷疼痛,心悸,头目眩晕,短气乏力,或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这种情况与西医所说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及部分脑血管病变极其相似,所以苓桂术甘汤是治疗心脏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剂。临床上凡有明显的气从心下部位往上冲逆者,皆可用本方治疗。
此外本方还用来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等临床表现为胸闷憋气、咳嗽或气喘、痰多稀白、面目水肿等症状,如在急性发作期间,患者“咳逆倚息不得卧”,一般先服小青龙汤,待症状缓解后,再服苓桂术甘汤调理而巩固之。
苓桂杏甘汤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杏仁而成。用本方治疗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而出现小便不利、面目水肿以及咳喘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1980年刘氏带78届研究生门诊实习,遇一老年妇女,患咳嗽微喘,面目水肿,小便不利,曾服药百余剂而面肿一直未消,舌体胖大而苔水滑,脉弦。遂辨为水气乘肺,治用通阳下气,利水消肿之法。处方:茯苓12g,桂枝10g,杏仁10g,炙甘草6g。服药5剂后,小便畅利,面肿消退,咳喘随之也平。
苓桂味甘汤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五味子而成。具有甘温化饮,酸温纳气之功。临床上可用于两种情况:①肾气素虚之人,因误服小青龙汤而拨动肾根,引发肾气失于潜纳而从少腹上冲于胸,甚则为上厥巅疾,头目眩晕,面赤如醉,心悸,少气而喘,脉结等;②老人下虚,肾气失于摄纳,饮从下泛,升降之气受阻而为喘咳、心悸之变。
苓桂杏苡汤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甘草加杏仁、薏苡仁而成。主要用以治疗水心病兼挟湿浊之邪,水湿相因而为病。症见咳嗽多痰,胸满,不欲饮食,周身酸楚,头重如裹,小便不利等。其主要治疗作用在于通阳化饮,渗利水湿。
苓桂姜甘汤本方原名叫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炙甘草组成。由于生姜具有很好的温胃散饮的作用,所以本方主要用来治疗水饮滞留于胃中,阻碍气机,抑郁清阳所致的“厥而心下悸”。临床特征有心下悸动不安,胃脘部有明显的振水音,但无小便不利。
苓桂芥甘汤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白芥子而成。刘渡舟教授认为,水属阴邪,性本就下,若发为上冲,亦有因于肝气激扬使然。所以,治疗水气上冲,而又有肝气上逆作嗳,头晕目胀,又以夜晚为甚者,则取用白芥子使其疏肝下气。
苓桂枣甘汤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而成。仲景用来治疗心阳上虚,寒水下动、水气欲冲而未冲的“脐下悸,欲作奔豚”。本方重用茯苓,健脾利水以制水于下;加大枣,健脾补中,使中焦气实,则堤坝自固;用“甘澜水”煮药而不助水邪。根据刘氏的经验,水气发于脐下者,无论是欲作奔豚还是奔豚已发,只要有小便不利者,皆可以本方治疗。
五苓散在《伤寒论》中,本方是治疗膀胱蓄水证的主方。但从其药物组成看,刘氏认为,亦可以把它当作是由苓桂术甘汤去甘草,加猪苓、泽泻而成,所以它亦属苓桂剂范畴。五苓散具有很好的通阳化气行水的功能,既能治疗“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水逆证(亦为水气上冲的表现形式之一),又能治疗水气上逆所致的“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
苓桂龙牡汤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龙骨、牡蛎而成。主要治疗“水心病”而兼神气浮越出现的惊悸恐怖、夜不成寐等症状。
苓桂茜红汤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甘草,加茜草、红花而成。既具通阳化饮之功,又能活血脉而行瘀滞,主治“水心病”兼有瘀血阻痹胸中,心前区疼痛控及后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患者若血压偏高者,本方尚可加牛膝10g,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胡建华:细辛别用三法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辛温,入肺、肾二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证,尤其对风寒外束之头痛、鼻塞及寒饮阻肺之咳嗽痰多者,临床常常为大多数医者取用。还用于明目、利咽、解毒,运用独特,临床每多收奇效。
明目退翳疗眼疾《本经》谓:细辛“明目,利九窍”,陶弘景也谓其“最能除痰明目”。受其启示,在治疗老年目疾中,每于辨证方中伍入此药,屡获良效。
病例:一黄斑变性之视力减退患者,视物不清,时目生飞蚊,罹病近十载,影响生活,苦不堪言。曾多次住院,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先后服中药近百剂,疗效不显,几经辗转来诊。查阅前医之方,大凡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明目退翳之属。观其脉证,乃方证无违。遂宗原法,试伍细辛治之。处方:细辛6g,枸杞子、丹参、决明子、木贼草、密蒙花、熟地黄、菟丝子各15g,龟甲、沙苑子各12g。连服日,症状明显好转。续服1个月,飞蚊消失,视力较前明显恢复。
利咽消肿除喉痹慢性咽喉炎乃临床最为常见之顽疾,中西医治疗均感棘手。遇此疾,常在辨证基础上伍入一味细辛,每每应手取效。
病例:女,41岁,教师。患慢性咽喉炎十年余,曾先后服用中药百余剂罔效。症见咽喉肿痛、干涩,声音嘶哑,外感或用声稍过则加重。处方:细辛6g,黄连、生甘草各4.5g,玉蝴蝶、桔梗各10g,射干15g,生地黄30g,肉桂5g(后下)。连服30余剂而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别录》谓细辛“开胸中,除喉痹”,此言无虚,甚为灵验。
解毒止痛疗口疮《本草纲目》谓其能“治口舌生疮”,并论曰:“细辛,辛温能散……口疮、喉痹、蜃齿诸病用之者,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则发之之义也。”验之于临床,认为此药既能解毒,又可止痛。每于辨证方中加入本药,治疗慢性顽固性口疮,配合滋阴降火之药,引火归原,每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