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儿科 (2)
【组成与用法】黄连、罂粟壳各3~5克,秦皮、神曲各6~8克,白头翁8~10克,车前子、车前草各7~9克,甘草4~6克,石榴皮10~20克,谷芽、麦芽各6~9克。每日1剂,文火煎药约45分钟,滤取药汁150~200毫升,频频温服,每次1小匙,喂服不吐可酌加2~3匙。1剂后多可见效,续服2~3剂可愈。
【辨证加减】泻重黄连可酌加;腹胀加陈皮、苍术;呕吐加半夏、柿蒂,开始罂粟壳、石榴皮量适中,稍后用量可酌情重。
【方解】腹泻是婴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可见,尤以秋冬为甚。中西医治法颇多,然求其速效,简便而行,往往不易。本方中以黄连、秦皮、白头翁为主药清热解毒;车前子、车前草利小便以稠大便;罂粟壳止痛并与石榴皮收涩敛肠;谷芽、麦芽、神曲可助消化以调理胃肠功能。此方清中有收,开中有合,清收开合相辅相成,促使稀水粪先变稠,继变软,然后成形。
【注意事项】喂药时不要急服、量多,急服或量多易引起呕吐,如能将药量服足,则效果显著。
【典型病例】刘某,女,13个月。反复腹泻4周,如蛋花样便,有时为绿色稀水便,量多,排便时啼哭,每日6~10次,无咳嗽、发热。给服腹泻验汤1剂后大便变稠,减少至3次,继服1剂,小便增多,大便1日未解,第3天解干便而告愈。(处方来源:湖北省荆门炼油厂职工医院徐精华等)
腹痛
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较广,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出现腹痛的症状。这里仅介绍因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所致的腹痛。
【方名与主治】芍枳陈草汤,主治小儿腹痛。
【组成与用法】赤芍8克,枳实6克,陈皮7克,甘草5克。每日1剂,加水煎汤,分2次口服。
【辨证加减】兼食滞加神曲、山楂、莱菔子;兼蛔虫去甘草,加乌梅、槟榔、使君子;寒甚加干姜、肉桂;热甚加黄连、黄芩;气滞血瘀加木香、青皮、丹参、桃仁;大便燥结数日不通,加大黄、芒硝、火麻仁;脾胃虚弱加白术、怀山药;呕吐加半夏、麦冬;腹泻加砂仁、车前子。
【方解】小儿腹痛多因外感时邪、内伤饮食、饥饱不匀,或饮食不洁所致。治宜行气止痛,消积导滞,健脾。方中赤芍凉血祛瘀止痛;枳实可破气消积;陈皮下气止呕;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只要辨证准确,兼证并治,药证吻合,必收捷效。
【注意事项】本方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时必须辨证明确,并忌服生冷硬类食物。
【典型病例】蔡某,男,4岁。症见面色微黄,恶心呕吐食物残渣2次,纳差、腹痛且腹胀,食后痛甚。治以消胀止痛,导滞降逆。予以芍枳陈草汤加神曲6克,山楂8克,莱菔子7克,木香5克,水煎,分2次服。2天后复诊,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等诸证全消,进食量复常,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微黄,脉和缓。继以芍枳陈草汤加白术、茯苓各5克,生姜1片,大枣3枚,1剂,水煎,分2次服,以调理胃肠,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湖北省罗田县大崎卫生院何正川)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腹股沟部肿物,有些甚至会降至阴囊部位,这些肿块多数是在哭闹、咳嗽、打喷嚏等剧烈运动后出,平时可自然消失。
方一
【方名与主治】疝气汤,主治小儿腹股沟疝。
【组成与用法】乌梅肉、橘核仁、石榴皮、枳壳、川楝子、小茴香、向日葵秆内白心各10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上方加水煎成汤剂,过滤去渣,待用。3岁以下小儿煎1次,分3次服,每剂煎2次。每日服2~3次,3剂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如无湿热者去向日葵秆内白心,寒盛者肉桂加至6克,气虚者酌加党参、黄芪之类。
【方解】方中乌梅肉酸平,具有敛肺涩肠,生津等作用;橘核仁性味苦温,入肝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适用于疝气痛,睾丸肿痛等;石榴皮为涩肠止泻之品;枳壳有行气宽中除胀之效。药理研究证明,枳壳水煎剂对动物已孕或未孕的子宫皆有兴奋作用,引起子宫收缩增强,紧张增加,甚至出现强直收缩;对动物胃肠有兴奋作用,能使胃肠蠕动加强而有节律;川楝子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小茴香功在散寒理气止痛,为治疗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的常用药;向日葵秆内白心有清利湿热之能;吴茱萸温散开郁,疏肝暖脾,善解厥阴肝经的郁滞,而有行气止痛的良效;肉桂温中散寒而止痛。现代药理证实,肉桂有扩张血管作用,其所含桂皮油能刺激胃肠道,使消化吸收功能亢进,能解除胃肠的痉挛性疼痛,排除消化道积气,抑制肠内的异常发酵。诸药合用,共奏温中驱寒,理气止痛之疗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使患儿安静,避免咳嗽、哭闹、便秘等。
【典型病例】马某,男,3岁。患疝气1年多,时轻时重,投上方6剂内服,并用上药研末以陈醋调后外敷,纱布固定,痊愈,至今未复发。(处方来源:陕西省山阳县高坝乡程兴军)
方二
【方名与主治】偏坠方,主治小儿腹股沟疝。
【组成与用法】小茴香、生姜、厚朴各6克,橘核、乌药、枳壳、扁豆、车前子各10克,乌梅12克,甘草5克。每日1剂,每煎2次,混合,分6次温服。
【辨证加减】若寒实肿胀加桂枝、吴茱萸;寒盛者桂枝易肉桂,加制附子;硬满肿痛者加昆布、海藻、穿山甲(代);坚硬不移者加三棱、莪术;阴囊肿胀如水晶状加木通、薏苡仁;兼湿热加黄柏、栀子;气虚加黄芪、党参、升麻;痰湿者加贝母、苍术、半夏。
【方解】小儿腹股沟疝多因感受外邪,忿怒伤肝,劳倦或先天因素等引起。此病多在气分,故此以治气为主。方中乌药、小茴香、生姜温中理气,散寒止痛;橘核、枳壳味苦理气,散结肿胀;厚朴、白扁豆温中健脾化湿;乌梅酸收止痛;车前子化瘀制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中理气,散寒止痛,健脾燥湿之功。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避免患儿情绪激动或哭闹及导致腹压增高的活动。
【典型病例】郭某,男,2岁。患儿3个月前发现左侧腹股沟内出现条状物肿块,时大时小,上下能推动,后下坠阴囊,每因哭闹、站立而发,平卧入睡即消失。舌淡,苔白,脉细缓。证属气虚下陷,聚散无常之孤疝。治宜健脾益气,升阳举陷。用偏坠方加黄芪12克,升麻3克,水煎分服,3剂,阴囊肿块消失,诸证遂除。上方加党参6克,更进5剂善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湖北省宜昌地区卫校梅大钊)
胎黄
胎黄是以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黏膜发黄色为特征。生理性胎黄多在出生10~14天后自行消退。但若2~3周后黄疸不退,甚至继续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或于生后1周甚至数周后始出现黄疸,临床症状较重,此为病理性胎黄。
【方名与主治】翁芩汤,主治婴幼儿黄疸。
【组成与用法】白头翁3~6克,黄芪、白茅根各10~15克,黄芩、苍术各5~10克。将上药先煎后去渣,再入大黄1~2克浸泡10分钟,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分多次服,重症者每日2剂。
【方解】婴幼儿黄疸,发病机制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加之某些致病因素导致运化功能紊乱,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水湿郁阻,久而化热化燥,湿热之邪蕴结肝胆,上不得越,下不得泄,浸淫肌肤而发黄疸。本方中黄芪配大黄,苍术合白茅根以益气活血,祛瘀运脾化湿,通畅三焦气机,恢复升降功能;白头翁合黄芩为民间治“蚕豆黄”之有效验方;蝉蜕清热祛风止痉,为儿科要药。全方具有寒温相配,攻补兼施,阴阳互济之妙,从而使湿祛黄退而病愈。
【注意事项】本方无明显不良反应。根据临床辨证可做增减。
【典型病例】黄某,女,4个月,第一胎,早产儿。患儿出生第6天见面眼、全身发黄如橘子色,日见加重,渐转黄疸,唇舌淡白,腹胀拒乳,神疲时泛呕,大便溏带少许黏液,小便黄染。他院确诊为“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住院月余未效而找余诊治。诊见患儿面色萎黄,皮肤及巩膜黄而晦暗,肝脾可及,质中等,舌淡,苔腻,指纹淡滞。实验室查血清间接胆红素21毫克,血红蛋白7克,红细胞2.30×1012/L,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均略增。中医辨证:脾运失司,精微物质不能输布全身而致贫血,湿浊浸淫肌肤而发黄。治宜运脾益气、活血祛瘀,佐以清热利湿退黄。予以翁芩汤加茵陈、丹参各10克,何首乌、仙鹤草各12克、枳壳、陈皮各4克,蝉蜕5只。此药加减调治20余剂后各症好转,血常规检查血清间接胆红素11毫克,血红蛋白10.5克,红细胞3.10×1012/L,唯时有手足蠕动,听觉较差,后以参芩白术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续服半个月告愈。(处方来源:广东省普宁县中医院陈宋娟)
鹅口疮
鹅口疮为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故有此名。主要因口腔不洁、感染白色念珠菌所致。
方一
【方名与主治】釜底抽薪散,主治鹅口疮。
【组成与用法】吴茱萸、胆南星、大黄,药量比例为4∶1∶2。研细末即可使用。用时将上述药末与陈醋(日常食用醋亦可)适量调成糊状,供患儿晚上睡熟后涂于两脚心(涌泉穴),外加纱布包扎,12小时后去之,据病情次晚可再用1次。
【方解】鹅口疮多因口腔不洁,感染秽毒之邪所引发。临证属心脾积热上攻者居多。治宜清泻心脾积热。方中吴茱萸为主药,以热治热,引热下行。《本草纲目》谓:“吴茱萸,咽喉口舌生疮者,以吴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热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从治之义。”小儿多热、多痰、易惊,以胆南星清热化痰镇惊;大黄苦寒,性禀直遂,长于下通;醋溶和诸药,敛中有散,协同引热。四药合群,寓有引热下行,引火归元之义,其意为“病在上者,下取之……”本方药少,效捷,便于儿童使用。
【注意事项】本方药味一般不做加减,用量可据患儿年龄,病势按比例略做增减。
【典型病例】魏某,女,1岁。3天前发热,现热已退,而口腔疼痛溃烂,流涎多,哭啼不肯吮乳。给予釜底抽薪散敷用2次。2天过后患儿知饥要食,余症悉除,口疮告愈。(处方来源:山西省广灵县中医院王忠智)
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