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秘方验方妙治疑难病
12369400000015

第15章 内科 (10)

第2章 内科 (10)

【组成与用法】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各15~30克,龟甲、甘草各15~60克,党参9~15克,黄连、黄柏各3~9克,羚羊角1~2克(另煎,兑入)。每日服1剂,每剂煎4~6次,取500~2000毫升药汁,一昼夜分4~6次服完。病情稳定后,可每日服甘草粉2次,每次3克,连服1~3个月。

【辨证加减】口渴甚者加石斛、葛根、鲜芦根等;尿频明显者加枸杞子、五味子、桑螵蛸等;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生大黄等;纳差者加玉竹、山楂等。

【方解】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而致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是多尿,强烈的口渴等,属于中医学的“消渴”范围。在治疗上须采用育阴清热、补脾摄津之法,以恢复体内水液的正常输布与调节,使多饮多尿等症得以消除或减轻。方中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山药补脾,党参补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龟甲补肾壮阳,现代医学证明龟甲含有大量的钙离子,钙离子是人体多种酶的激活剂,故龟甲之效可能与其含有丰富的钙离子激活了下丘脑的某种释放因子的辅酶有关。甘草中的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及其盐类具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羚羊角凉肝清心,息风镇惊,有调节中枢神经功能之效,并对恢复神经垂体功能的减退似有一定作用。

【注意事项】本方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须辨证加减药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治疗效果,尿崩症需与糖尿病相鉴别。

【典型病例】郭某,男,34岁。因口渴多饮,尿次频数3年余,曾在上海等医院诊治,诊为垂体性尿崩症。服用育阴摄尿汤3个月,痊愈。至今已15年,未再复发,并恢复日常工作。(处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范仁忠)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的紊乱,使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又可导致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中医属“消渴病”范畴。

方一

【方名与主治】愈消散,主治糖尿病。

【组成与用法】地骨皮30克,荔枝核、威灵仙、姜黄、牛蒡子各10克,鬼箭羽45克,桔梗15克。上药加水煎成汤剂,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服药期间停服其他中药,原服用降糖西药者继续服用,待血糖降至8.3mmol/L时,逐渐减少西药用量。

【辨证加减】口渴甚加天花粉、沙参;多食加大地骨皮用量;多汗加黄芪、牡蛎;夹湿加苍术;肾虚症状明显者加山药、仙茅、淫羊藿,夹瘀者加红花、丹参;失眠者加龙骨、酸枣仁;肢体麻木者加丹参、赤芍。

【方解】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本方中地骨皮功在清热凉血,退虚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能使家兔的血糖降低;荔枝核辛温,具有行气散寒之功;鬼箭羽性寒味苦,有破血通经之效;桔梗辛散苦泄,善能宣通肺气,祛痰排脓;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其对小白鼠、大白鼠和豚鼠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姜黄为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品;牛蒡子辛苦而寒,其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解热毒。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凉血,祛风除湿,破血通经的功用。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要求患者控制饮食,忌恼怒、劳累及辛辣食物。

【典型病例】叶某,女,49岁,患糖尿病2年,服用格列本脲(优降糖),苯乙双胍(降糖灵),病情不稳定,口渴欲饮,消谷善饥,乏力多汗,舌红、苔白少津,脉沉细。化验:空腹血糖11.8mmol/L,尿糖(++++),证属肺胃蕴热,气阴不足,拟清热,益肾,生津法。以愈消散加黄芪30克,生牡蛎20克,苍术10克。服用15剂后口渴、饥饿、多汗均减轻。复诊:去牡蛎、苍术,加丹参15克,酸枣仁15克,继服20剂,乏力感消失,口渴明显好转,空腹血糖7.3mmol/L,继续观察1年,血糖低于7.8mmol/L。(处方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医院武文英)

方二

【方名与主治】温肾化瘀汤,主治糖尿病。

【组成与用法】鹿角霜30~5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20克,枸杞子、鳖甲(先煎)各15克,生黄芪、丹参各30克,苍术、川芎、桃仁各10克。上药混合,加水煎成汤剂,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分2~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方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之范畴,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为特征。本病因有饮食不节,多食酒辣肥腻煎炸之物,壅滞中焦,脾胃不能运化,酿成内热,蕴结化燥,燥热耗伤阴液,不能滋润肺肾而发消渴者;亦有因精神因素,气郁化火,灼烁津液,以致阴虚火旺而成消渴者。结合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多有轻度的肾阳不足表现,故采用温肾化瘀法治之。方中鹿角霜为主药,功在温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消肿,具备温肾和活血两大功效;生地黄清热凉血,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地黄、熟地黄均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枸杞子性味甘平,柔润多液,是一味补养肝、肾的佳品。古代文献记载,本品治消渴仅单味蒸熟嚼食亦有一定的疗效。鳖甲滋阴潜阳,散结消痞;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与生地黄、枸杞子等滋阴配伍治疗消渴效果更显;苍术苦温性燥,辛香发散,功在燥湿健脾,祛风湿。丹参活血祛瘀,凉血,养血安神,动物实验证明,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并能降低血压、血糖,又有镇静作用;川芎活血祛瘀,祛风行气。桃仁活血祛瘀。诸药相伍,共奏滋阴潜阳,活血祛瘀,温肾阳,降血糖之功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酒及腥辣易发之物。忌糖及高脂肪食物,并定期复查血糖。

【疗效】经临床验证,89例患者治疗后,显效62例,好转24例,无效3例。(处方来源:辽宁省锦州)

方三

【方名与主治】消渴汤,主治糖尿病。

【组成与用法】泽泻、玉竹、沙苑子各12克,山药、桑白皮、枸杞子各15克,玉米须9克。儿童酌减,诸药混合,加水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7剂为1个疗程。

【方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临床主要表现为阴虚和燥热两个方面,以多饮、多食、多尿“三多”症为主,伴有乏力、呕吐、腹痛等。治疗上,上消重在治肺,中消重在治脾胃,下消重在治肾,而肺、脾、肾三者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往往相互影响,因而应当有所兼顾,不能截然分开。本方中采用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山药补脾胃,益肺肾;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沙苑子、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枸杞子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玉米须利水消肿,药理研究认为,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因子Ⅱ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全方合用,共奏润肺养胃,补脾益肾,利水渗湿之功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辣及萝卜、羊肉。

【典型病例】张某,男,69岁。患者口渴多饮、多尿已6年,每日饮水4000毫升以上。曾经某医院治疗无效。尿糖阳性,神疲体乏,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给予消渴汤14剂,诸症霍然,尿检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遂愈。(处方来源:浙江杭州向伯茂)

痛风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属中医“痹证”之范畴。

方一

【方名与主治】降酸祛痛煎,主治痛风。

【组成与用法】萆薢、白术各20克,土茯苓50克,猪苓、滑石各15克,川牛膝、瞿麦、萹蓄、车前子、制大黄各10克,桂枝5克,生薏苡仁30克。上药混合加水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2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3个疗程。

【辨证加减】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加生石膏、制苍术各10克,生知母、黄柏各15克;慢性期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者加桃仁15克,红花、穿山甲(代)、当归各10克,蜣螂6克,去车前子、白术;体虚者加党参、黄芪各20克;伴尿路结石者加石韦、金钱草各20克。

【方解】痛风原因未明,一般认为系一种先天性代谢失调,与遗传有关,也有认为系过敏体质的问题。临床发现大多数患者为平时嗜酒及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膏粱厚味易化生痰湿,留滞于脾、胃经络。当湿邪随经络流注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之隐白、解溪两穴后,郁久化热,故首先导致趾和第二趾跖趾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由于脾胃运化失调,血尿酸排泄不利,致浓度增高。故治宜运脾渗湿,降酸祛痛。本方中萆薢性平味苦,具有利湿浊,祛风湿之功;白术补脾燥湿,又能利水;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之效;猪苓是一味淡渗利湿之品;滑石甘淡性寒,滑利清降,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暑的功效;川牛膝为活血祛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之佳品;瞿麦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萹蓄功在清热利水通淋;车前子甘寒滑利,性专降泻,有通利小便,渗湿泻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制大黄清化湿热、行瘀通经;桂枝善能温通经脉;生薏苡仁利水渗湿、除痹之力较甚。全方采用运脾渗湿之药,促进肾脏排泄尿盐类,溶解组织中沉淀的尿酸盐和组织核蛋白代谢,同时通过运脾渗湿达到脾胃运化正常,湿邪不能内生,则病自愈之目的。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必须少摄入含嘌呤蛋白量多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肾脏、脾脏,沙丁鱼等;多饮开水,促进尿酸的排泄。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58例,痊愈52例,好转4例。(处方来源:浙江省嘉善县第一医院陈进义等)

方二

【方名与主治】除痛消风丸,主治痛风。

【组成与用法】秦艽、黄精、丹参、萆薢各60克,苍术、络石藤、威灵仙各20克,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将上药研成极细末,过筛,制成片剂,每片重0.3克,装瓶备用。每次5~10片,每日3次,饭后白开水送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方解】痛风始见于《丹溪心法》及《景岳全书》。属“痹证”之范畴。但该病与风湿有别,依据临床表现其主要病机是脾虚失运,湿浊内停,经络阻滞。方中秦艽性平味苦辛,具有祛风湿,治痹痛之功效。现代医学证明,秦艽中所含的生物碱甲对动物甲醛性或蛋白性关节炎有消炎作用,其药理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间接刺激脑垂体,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有一定的抗组胺和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黄精性味甘平,有补脾润肺之功;丹参性微寒,味苦,为活血祛瘀,凉血安神之佳品。动物实验证明,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并能降低血压,降血糖,又有镇静作用;苍术不但能温燥除湿,又能辛散祛风,散除在经络肢体的风湿之邪,对寒湿偏重的痹痛尤为适宜;土茯苓有清利湿热之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制乳香、制没药二味具有活血止痛的功能;络石藤能祛风通络,凉血消痈;威灵仙性味辛温,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是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全方合用具有健脾利湿,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以达到除痛消风之目的。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多饮开水,节制饮食,禁食富含嘌呤和核酸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肾脏、脑、鱼子、蟹黄、豆类等)。避免精神刺激、受凉或过度疲劳等,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