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体检手册
12361300000013

第13章

(4)炒鲜菇 (2)

(2)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有这种皮炎的患者,以2~6岁的学龄前儿童居多,也有少数是年轻人。这个时候的皮肤损害,通常分布在面部和四肢的末端,有2~3毫米大小,是圆拱形的丘疹,丘疹互相之间不融合,也不发痒。年龄小的孩子,皮疹可能大一些。经过15~30天,皮疹可以慢慢消退。当皮疹消退的时候,肝炎的其他症状也就出现了。

(3)荨麻疹: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后,有人会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荨麻疹,而且反复发生。严重的患者,可伴有高热、腹痛等全身症状。这种荨麻疹与一般的“鬼风疙瘩”不同,不容易消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4)指甲改变:肝炎患者指甲的甲床变得混浊,人们形容它是“白甲”,指甲弥漫性发白,有时仅在指甲的前端一小部分还残留有粉红色。

(5)毛发改变:有些肝炎患者的头发变细。男性患者的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男性肝炎患者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6)皮肤瘙痒:肝炎患者有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有人是暂时的,有人则是持续瘙痒。特别是有黄疸的患者,皮肤瘙痒早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黄疸出现后1年发生。

(7)皮肤色素沉着:肝炎患者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治疗,或者病情严重,就有可能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全身的皮肤色泽会成为黑褐色。

(8)蜘蛛痣和掌红斑:有的肝病患者,特别是有肝硬化的人,会出现“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微微高出皮肤,从红点向外,伸出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样子就像蜘蛛的肢脚,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之为“蜘蛛痣”。如果用一支铅笔尖按压在小红点的中央,那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就消失了,笔尖一松,它们又重新出现。这种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部、脖颈及上肢部位,在肚脐以下的地方就少见了。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肝掌”出现在手掌或指尖处,出现在手掌时,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鱼际”和“小鱼际”。这些部位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褪色。

15.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肝穿

肝穿是常规诊断肝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一般人看来,做肝穿刺实在是一件令人担惊受怕的事,其实大可不必。肝穿全称为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也就是从肝中取出一点肝组织做病理检查,它具有适应证广、损伤小、操作简单和诊断迅速可靠等特点。那么,究竟做肝穿有什么用途,哪些情况下患者才需要做肝穿呢?

(1)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许多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慢性肝病,如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结核、肝肉芽肿、血吸虫病、脂肪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各种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累积病、肝淀粉样变性等),往往需要通过肝穿来了解患者的肝病变,为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依据。

(2)了解慢性肝炎病变的活动性与发展阶段:有不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肝病病毒时间很长,但抽血化验发现转氨酶异常可能仅有半年,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水平也不高。这样的患者通过肝穿可以发现慢性肝病是否处于活动期,并能推断其病变的轻重程度。

(3)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目前仍有一些病毒性肝炎,通过临床化验难以确定其病原。如乙型肝炎患者可能肝病病毒标志物全部是阴性,通过肝穿检查,可对肝的活组织进行病毒检测。

(4)发现早期、不甚活动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特别是肝纤维化,只要尚未发展至终末期,通过血液化验一般难以发现。另外,一些诊断为慢性无症状肝病病毒携带者的患者,有时通过肝穿刺检查,可发现是活动性肝硬化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5)选择和应用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判断指标:目前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商品名为贺普丁)、阿德福韦(商品名为代丁或贺维力)、恩替卡韦(商品名为博路定)、替比夫定(商品名为素比伏),不仅疗程长,且价格昂贵。治疗前如能进行肝穿,根据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有选择性地应用抗病毒药物,将明显提高疗效。

(6)作为慢性肝炎病情的评判指标:肝穿可发现肝细胞的病变情况。重型肝炎如以肝细胞水肿为主,则病情较轻、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如以肝细胞坏死为主,且正常肝细胞残存率较低、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肝穿技术已比较成熟。只要掌握好适应证、禁忌证,肝穿刺是比较安全的。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和治疗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于肝病患者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诊疗方案,为患者的顺利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6.保肝、护肝的“三不”原则是什么

你的肝需要你的悉心照料,这样,它才能悉心的照顾好你。肝,是身体内的发动机、食品储藏室、精炼厂、食品加工机以及垃圾处理厂,它是你的守护天使。但让人烦恼的是,肝往往是沉默不作声的,当它出现问题时,它也不会抱怨一句,直到造成重大损害为止。因此,你需要每天都让它处于健康状态。为了达到此目的,你必须坚持健康的饮食,多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以及避免一些会对肝造成损害的事情。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肝,必须坚持以下的“三不”原则。

(1)不要喝太多的酒:很多人都知道,肝扮演着过滤器的角色,而喝酒过多会对其造成严重损害。肝病专家表示,男士每天喝酒多于两杯,女士每天喝酒多于一杯都属于过量。

对于肝这个非凡的器官来说,它最不凡的造诣就是能够再生。但是,如果你喝酒过多,以致肝操劳过度的话,就可能会造成肝细胞永久受损或者留下伤疤,这就是我们说的硬化了。

(2)不要把酒和药物混在一起服用:药物,是不应该与酒精饮料混在一起服用的。很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包括中药),都是由一些对肝细胞存在潜在威胁的化学物质制成的,在与酒一起服用时,对肝细胞的威胁更大。如果你因病毒感染或者代谢失调而患病,那么你服用的药物就很可能会对肝造成损害。此时,你应该问问医生,看看药物是否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

(3)不要靠近环境污染物:从涂料稀释装置喷出来的浓烟,以及其他烟雾飞沫都会被肺内毛细血管吸入,然后运送到肝,在肝内进行解毒,然后释放到胆汁里。为了预防肝受损,这些化学物质的数量及浓度应该要控制好。要确保自己的生活环境空气流通,若碰到污染物,可以戴上面具,掩护好皮肤,以及尽快用肥皂和清水把皮肤上沾染的化学物质清洗掉。

17.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1)把患者使用的餐具、茶杯等放入2%的碳酸氢钠或0.5%肥皂水中煮沸20分钟,或将其放入3%含氯石灰(漂白粉)或0.5%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泡1小时进行消毒。

(2)对患者住过的房间消毒,可以把过氧乙酸(每立方米1克)置于电炉上加热,使熏出的气体扩散到整个房间,熏毕后再密闭房间1小时。

(3)对患者所触之处最简单的消毒就是用0.2%~0.4%的过氧乙酸溶液擦拭,再密闭房间1小时。

(4)患者用过的卫生用具,可在3%含氯石灰(漂白粉)液中浸泡,2小时便可将肝炎病毒杀死。

(5)健康人的手不慎接触了肝炎患者的血液或粪便,应立即在10%次氯酸钠溶液中搓洗,然后再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干净。

18.肝炎患者为什么会有厌食的症状

这是因为肝受损后,肝细胞肿胀破坏,导致胆汁在肝内淤积,从而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因此患者出现厌油腻及纳食差的临床表现。同时,肝炎患者多伴有胃肠道黏膜水肿,甚至黏膜表现变性,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另外,由于肝功能受损,与消化相关的一些酶的生成和分泌减少,活性降低,所以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影响。

肝炎还可以导致胃肠的动力学改变,使其蠕动功能减退,导致胃肠排空延迟。因此,患者饭后常有上腹胀闷感。

19.引起乙型肝炎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不少乙型肝炎患者长期肝功能稳定,突然之间,身体感觉不适,检查肝功异常;也有的肝炎患者,肝功能时好时坏。原因何在呢?

(1)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包括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可以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加剧,肝负担加重,导致肝炎复发。长途跋涉、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暴怒和斗殴以及房事过频等都属过度劳累的情况。

(2)饮食不节:肝炎患者饮食当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肥甘厚味之品,容易郁结肠胃,化为湿热,损害脾胃,诱使肝炎发作。饮酒是引起肝炎复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酒在肝内氧化,形成有害物质乙醛,可以直接损害肝,因此肝炎患者必须禁酒。

(3)误服或滥用药物:肝炎患者因求治心切,往往相信广告宣传,服用各种自制药剂;有的长期服用“偏方”“验方”,有的用药不符合适应证,硬性乱用;有的重复大量使用所谓保肝药;有的误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不加选择随便使用。肝在这些杂乱、复杂的药物形成的化学反应的影响下,炎症和中毒情况越来越重,肝功能损害日渐加重。

(4)变更环境:患者在病情平稳后不久,若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如出差、旅行等,因生活环境、水土条件变更,可能造成体内环境紊乱而出现肝功能异常。

(5)季节变化:肝炎发作的季节各不相同,春夏两季为肝炎容易发作季节,秋冬季发作者相对较少,四季肝功能波动的概率分别是:春季波动者约占22.94%,夏季占23.85%,秋季占9.17%,冬季占18.34%。

(6)其他疾病诱发:感冒、腹泻、胆囊炎、大出血也可以导致肝功能波动。

因此,肝炎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保护好脾胃,调理好情绪,起居有常,尽量避免患上其他疾病。

20.如何及早发现乙型肝炎

只要平时注意做到“三注意”“三看”“一化验”,就能及早发现和及时诊治乙型肝炎。

“三注意”:一要注意有无乏力、耐力差等症状;二是注意有无厌油,胃口不好,腹胀等症状;三是注意有无头晕沉,眼睛干涩等症状。

“三看”:一看有无面部颜色发黄及色素斑;二看有无口唇发青;三看有无乳晕颜色较深。

如果发现有以上症状,我们提醒大家千万不可大意,请速到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抽血化验乙型肝炎系列,确认有无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系列俗称乙肝“两对半”,请注意在抽血前禁食、禁饮12小时。

21.乙型肝炎患者生活禁忌有哪些

乙型肝炎患者到底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使病情不向坏的方面发展呢?看看以下乙型肝炎患者日常禁忌。

(1)忌酒:饮酒对肝危害极大,酒中的乙醇和亚硝胺可使肝脂肪变性,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

(2)忌烟: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

(3)忌辛辣:中医认为,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熏蒸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4)忌食加工食品:少用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或多或少都有毒性,而且这些食品多久存、不新鲜。

(5)忌劳累: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炎患者功能失常,营养失调,故易疲乏无力,需多休息。

(6)忌情志不畅:肝病患者应忌恼怒、悲观、焦虑等。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使人焦虑,胡思乱想,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一旦对治疗失去信心,思想包袱加重,病情则不稳定。因此患者要乐观,增强信心,多咨询肝病专家解答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