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
12359300000005

第5章

第五章

寿命盛衰的进程和体现

(节选《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

本章论述了人的生命之基础,长寿的关键,以及寿命盛衰的进程和体现。

[内经诀要]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 解 读 ]

黄帝问岐伯:人生命的初始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防护?失去什么就要死?保存什么就可生?岐伯说:人的初始是以****为基础,以阳气作防护,失神时就要死,存神者就可生。

黄帝问:神是什么?岐伯说:人体的血已经调和,营气卫气已经通畅,五脏已经形成,神(气)就产生,并守舍于心,具备魂魄,才成为人。

黄帝说:人的寿命长短各不相同,有的中年夭折,有的突然死去,有的病之很久,是什么道理?岐伯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无滞,皮肤细密,营气卫气正常运行,呼吸顺畅,行气规律,六腑消化水谷,津液散布脏腑肢节,各种功能正常,这样就能长寿。

[内经诀要]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 解 读 ]

黄帝说:怎么能看出一个人能活到百岁呢?岐伯说:假如人的七窍之道深而长,面部高大方正,营气卫气运行无阻,身体上、中、下各部居位协调,竖直端正,骨骼高大而肌肉丰满,这样的人就能活到百岁终其天年。

黄帝说:人活到百岁以至于死,其血气的盛衰情况如何?岐伯说:人长到十岁,五脏发育已定,血气调和通达,生气主要在下部,所以好跑。二十岁,血气开始旺盛,肌肉正在成长,所以好快走。三十岁,五脏强健,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所以步子稳重。四十岁,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都到了大盛时期,平稳安定,但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开始疏松,颜面荣华开始衰败,头发开始花白,好平静而不爱活动,所以好坐。五十岁,肝气开始衰退,肝叶始薄,胆汁始少,眼睛开始昏花而不明。六十岁,心气开始衰弱,情志多忧,血衰体懒,所以好卧。七十岁,脾气虚弱,皮肤干枯。八十岁肺气衰减,不能藏魄,所以言语多错。九十岁,肾气枯竭,其余四脏的经脉亦都空虚。到了百岁,五脏全虚,神气俱散,只有形体独存而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