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对证自疗
12356100000070

第70章 痰瘀阻滞

(二)痰瘀阻滞

验案1

郭某,女,11岁。

1992年7月5日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住某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带药出院,但仍感心慌气促,胸闷乏力,经多方医治效果欠佳而来求诊。自诉心慌胸闷,动则呼吸困难,身倦无力,四肢发凉。

检查:口唇无明显发绀,颈静脉轻度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心率142/min,心前区可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肋下2cm,剑突下3cm,质中,心电图报告示P波可见切迹,ST段下降。心悸喘促,面色黯红,舌淡边紫,苔薄白,脉弦细数。

辨证属心阳不振,气虚血涩,运行不畅。治拟活血化瘀,益气温阳。

桃仁9g,生地黄12g,当归9g,红花9g,赤芍9g,柴胡4.5g,枳壳6g,牛膝9g,桔梗6g,人参6g,桂枝6g,阿胶(烊)9g,炙甘草6g,大枣5枚。7剂。

二诊:心慌气促胸闷减轻,心率减至120/min,肝肋下1cm,剑突下3cm,质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稍数。邪势既衰,治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上方去桃仁、红花、桔梗,加黄芪15g,茯苓12g。7剂而安。

按: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怔忡”的范畴,患儿久病损伤心气,累及心阳,血液运行动力不足,瘀血阻滞于心络,形成心悸、怔忡之证。先以祛邪为主,方选血府逐瘀汤,用桃仁、红花、牛膝、赤芍活血化瘀,治疗血分之瘀滞;枳壳、柴胡、桔梗调气疏肝,治疗气分之郁结;当归、生地黄、阿胶补血活血使活血无耗血之虞,理气无伤阴之弊;合用人参、桂枝、大枣益气温阳,以助其本。后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活血通络,达到祛邪不伤正、正复邪不留之目的。门生进而问曰:“夫子善用附片,本例具阳虚之微,何独弃之?”答曰:“附能起颓振衰,回十二经之阳,但以其强心复脉之力擅胜,心动过速者应予慎用,合当归龙牡汤加生脉饮主之为妥。亦可合甘麦大枣汤投之。第因其心阳痹阻,心血不足,本方固本清源,据胜复之理,立足于‘衡’,不亦宜乎。”门人欣然而退。

医案出处:《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验案2

张某,男,54岁。1989年3月11日初诊。

喘咳近20年,加重伴心悸、水肿、尿少1个多月。咳喘已约20年,症状时发作,时缓解,经中西医长期治疗,病情控制不好。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此次因咳喘加重伴心悸、水肿住某医院治疗已1个多月,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请中医会诊。诊见呼吸喘促,不能平卧,心悸胸闷,动则加重,痰多而稠,不易咳出,小便短小频数,全身水肿,以下肢为甚,面色黯淡无华,舌质淡黯,舌苔黄白厚腻,脉虚数无力。

辨证为心肺肾气虚,痰瘀阻滞。治宜养心强心,兼顾肺肾,并予活血化痰。方用补肺汤化裁。

红参10g,黄芪30g,蛤蚧1条(先煎),泽泻10g,沉香(后下)5g,核桃仁17g,紫菀10g,五味子5g,白石英(先煎)20g,车前子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14日二诊:气喘渐平,心悸好转,仍小便不利,于上方去镇纳逐饮的五味子、紫菀、核桃仁、白石英,在双补肺肾的基础上,加宣肺利水的麻黄、桑白皮各10g。再予10剂。

3月19日三诊:喘平肿消,胸部舒适,纳差食少,大便不爽,舌质淡黯,舌苔白,脉虚无力。病有好转,改用补肺汤合参苓白术散化裁为治。

红参6g,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7g,白术10g,炒扁豆15g,木香(后下)7g,砂仁10g,陈皮6g,神曲10g,谷芽15g,泽泻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纳食增加,大便正常,气喘、心悸亦无加重,病情暂告缓解。又用补肺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丸,嘱患者长期服用,此后随访2年病情稳定。期间咳喘虽时有发作,但发病程度均较轻。

按:对于心力衰竭属阳虚的,不少患者并无明显畏寒等症状,其证候如何确定?林老认为辨证的关键是看舌象、脉象,在舌象、脉象中,有时又以其中之一为虚寒征象的,辨证时也需重视。如本例中舌象表现即为阳虚阴寒、血凝瘀滞,所以虽脉象为弦虚,也应从舌象来辨证,即使从其弦虚之脉分析,也可为寒证、为瘀血、为阳气亏虚。所以结合舌象和症状,不难辨为阳虚。在临床上,表现为心气虚者,虽尤寒证,但心气虚则不行,心阳不温则不通,故治疗上也应该以通阳为治。然而心气虚毕竟不是阳虚内寒之证,所以在用药上应以益气为主。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林沛湘》

四、其他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