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对证自疗
12356100000066

第66章 兼痰瘀痹阻

(二)兼痰瘀痹阻

验案1

陈某,女,36岁。1987年9月16日初诊。

咳喘、怔忡、足肿已经6年余,迭治未愈。宿有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发作。6年前自觉心悸气短,活动后更甚,其势日益加剧,胸闷如窒,有时刺痛,咳喘,有时痰中带血,入暮足肿,翌晨稍退。乃去医院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因之近数年来,经常服药休息,改调轻工作仍不能坚持正常上班。诊见两颧紫红,呼吸较促,活动后则加剧。听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典型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示二尖瓣型P波增宽>0.11s,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血沉28mm/h,抗“O”>800U。脉细数结代,苔薄腻,质紫黯,舌下瘀筋粗黑。

诊断: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治疗:养心通脉,温阳利水,泻化痰瘀。

生黄芪30g,炒白术、丹参、炙桑白皮、茯苓各15g,苏木、花蕊石各20g,桃仁、杏仁各10g,制附片8g,炙甘草6g,红参(另煎、兑服)6g。7剂。

9月24日二诊:药后胸闷较舒,咳喘减缓,痰红已止,心悸怔忡趋定,足肿略消,舌质紫黯见化,脉细,偶见结代。此佳象也,效不更方,继进之。上方去花蕊石。7剂。

10月2日三诊:诸象续有好转,惟口微干,苔薄质衬紫,脉细,阳虚渐复,阴血暗耗,治宜兼顾之。上方去制附片,加麦冬、玉竹各10g,柏子仁15g。7剂。

10月10日四诊:口干已润,喘咳心悸趋定,精神渐振,足肿全消,舌质衬紫稍淡,脉细。症情已见稳定,续守前法巩固之。上方间日服1剂。14剂。

1988年9月随访:近半年来,颇感畅适,血沉、抗“O”正常,能坚持正常工作。嘱:切勿过劳,防寒保暖,以期巩固。

按:本案患者,既有心体受损,心脉不通的器质性病变,又有痰、瘀、水交阻的病理产物滞留,同时体质偏于阳虚,所以见证亦颇为复杂,风湿性心脏病五大证(咳喘、怔忡、足肿、咳血、痹痛)尽皆具备,故治以人参、黄芪益气;丹参、桃仁、苏木活血化瘀;杏仁、桑白皮定咳降气;制附片、白术、茯苓温阳利水;花蕊石既能化瘀,更善止血;炙甘草宁心。而人参配桃仁,益气通脉;杏仁配桃仁,宣肺行瘀;杏仁配桑白皮,下气平喘,兼能利水;人参配苏木、花蕊石,对瘀血乘肺之咳喘、咳血尤为合拍。诸药合和,相辅相成,故收效较佳。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

验案2

杜某,男,62岁。1976年3月30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突然胸痛,出汗晕厥,速送某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休克。经抢救治疗,心肌梗死治愈出院,此后经常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受限。近2周病情加重,夜间经常憋醒,须坐起,咳嗽、心悸、气短,进食少,睡眠欠佳,易出汗,畏冷,舌质黯胖,苔白,脉沉细数,血压17.29/10.64kPa。

辨病属胸痹心悸。治以益气温阳,养心复脉。

党参24g,茯苓24g,桂枝12g,白芍12g,制附片9g,玉竹18g,麦冬9g,柏子仁9g,五味子12g,生姜12g,白术18g,川芎18g,红花9g,石菖蒲12g,炙甘草9g,生牡蛎30g,干晒参(另煎、兑服)6g。

4月6日二诊:服上药6剂,胸闷、心悸、气短减轻,近2d夜间无憋醒。仍易出汗畏冷,舌质黯胖,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7.29/10.64kPa。上方加生黄芪24g继服。

4月20日三诊:服药后,夜间未再憋醒,无咳嗽,出汗明显减少。活动量有增加。快走劳累时仍有轻度胸闷,气短,未发生心绞痛,睡眠少。舌胖质黯,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5.96/9.31kPa。

党参24g,生黄芪24g,茯苓18g,桂枝12g,制附片6g,玉竹18g,麦冬9g,柏子仁9g,白术18g,五味子12g,川芎18g,红花9g,丹参18g,远志9g,萆薢12g,生牡蛎30g,炙甘草9g,人参粉1g,三七粉1g。(后2味分2次冲服)

5月4日四诊:服药后体力较前明显恢复,生活自理,活动量较前增加,一般无自觉不适,只劳累后仍有气短,睡眠可,二便调。舌质黯胖,苔薄白,血压13.3/9.31kPa。上方去制附片继服。

按:本例患者真心痛后正气已伤,心气虚,心血不足。致胸闷、心悸、气短、出汗。夜为阴,心气不足故夜间病情加重,舌胖为阳气虚之象,舌质黯为血瘀之征,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养心之剂。人参、党参、黄芪益气;四物汤养血复脉;桂枝、制附片温阳;玉竹、麦冬、柏子仁、五味子育阴养心;川芎、丹参、红花、三七活血通脉;石菖蒲、远志行气祛瘀交通心肾;生牡蛎镇静安神,收敛精气。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验案3

王某,女,46岁。1976年1月6日初诊。

原有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律不齐,心房颤动,服用强心药及利尿药3年。近来心悸、气短、乏力加重,进食少,腹胀,右肋胀痛,下肢水肿,诊见舌质黯红,舌体胖,苔白,脉沉细数结代,下肢凹陷性水肿。

辨病属心悸、水肿。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党参30g,太子参24g,生黄芪24g,桂枝15g,丹参18g,当归12g,赤芍18g,茯苓18g,泽泻15g,白术12g,制附片9g,玉竹18g,麦冬15g,郁金18g,生姜15g,乌梅12g,炙甘草9g。干晒参6g另煎兑服。

1月20日二诊:服上药后心悸、气短、乏力减轻。腹胀有好转,食量有增加,下肢仍水肿。舌质黯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脉沉细结代。上方加车前草15g继服。

2月3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生活自理,无明显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消退,无腹胀,食欲可。舌质胖黯,苔薄白,脉沉细结代。继服上药治疗。

按:本例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已多年,气阴两虚,心阳不足致心悸、气短、乏力加重,加之脾肾阳虚,腹胀、水肿、食少。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益气;附子、桂枝、生姜温阳;苓桂术甘汤加泽泻、车前草健脾利水;当归、玉竹、麦冬养血育阴;乌梅以助养阴,收敛精气;丹参、赤芍活血通脉;郁金行气散结,疏理气机。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验案4

韩某,女,62岁。1988年8月22日初诊。

患者自诉1986年初,心前区经常发闷、憋气、喜长叹,去某医院作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每遇劳累、情绪激动或饮食不节时均可诱发,发作时,除胸闷加重外,还伴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有时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片可获暂时缓解,但不能根治。近日来发作较为频繁,伴失眠、心悸、疲乏无力,血压时有偏高。

查患者形体较胖,颜面略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细弦略滑,苔薄白,质淡略黯。

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治以宣阳通痹,理气活血。以自拟的心痹一号加减。

瓜蒌9g,半夏9g,赤芍15g,川芎9g,丹参20g,红花9g,郁金15g,降香6g,桂枝6g,生山楂20g,泽泻9g,黄芪20g,淫羊藿15g,三七粉(冲服)3g,延胡索20g。水煎服,连服10剂。

9月2日二诊:服药后,自感胸闷、憋气明显减轻,心前区疼痛的程度和频率均减。但活动后仍有气短,心悸感觉。自汗、大便干,苔脉如前。

治疗:原方去泽泻,加郁李仁20g,酒大黄6g,继服1周。

9月9日三诊:自诉胸闷、憋气已消除,劳累后心前区时有疼痛,但一过即逝,大便已通畅。治疗:上方去酒大黄,继服1个月。

半年后随访,除劳累后稍感气短外,诸症皆除,心前区疼痛再未发作。为了巩固疗效,患者仍间断服用原方。

按: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根据周氏经验,本病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该患者表现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动则加重,并伴神疲乏力,易汗,脉沉细等,皆为气虚、阳虚之证。气虚不运则血脉瘀滞,心脉痹阻;心阳不振,脾阳不运则寒凝血瘀、痰浊内生。可见痰浊与瘀血皆为在本虚基础上产生的标实。痰浊和瘀血闭塞心脉,不通则痛,从而产生心前区闷痛不适。故治疗时,周氏采取心痹一号为基本方,加减化裁,以达标本兼顾,通补兼施,综合治疗之目的。方中重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赤芍、丹参、川芎、红花、郁金、延胡索、三七粉等,以冀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状态。本病例所用活血药物量大力专,可见周氏对冠心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的。方中瓜蒌与半夏同用,目的是通调肺气,祛痰化浊,以希进一步改善肺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这也是周氏治疗冠心病重视心肺气血并重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

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病理共性,方中以益气健脾补肾之黄芪、淫羊藿,以及通阳温经之桂枝、沉香,以达扶正培本、散寒止痛之目的。

医案出处:《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