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肝胆病名家医案
12352000000056

第56章 感染性肝病 (2)

第15章 感染性肝病 (2)

二诊:12月25日。服上方15剂后,腹胀减轻,按之柔软,下肢水肿消退,食纳尚可,多食则腹胀,大便稀软,日行1次,小便黄,口不干苦,舌淡红、苔黄白略腻,脉缓,守上方,去海桐皮,麦芽改为10g。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1997年5月13日。病者自行隔日服药1剂,1年多未中断服药。自觉无任何症状,饮食、二便、睡眠均正常,面色清亮有泽,脉舌均属正常。

【处方】柴胡10g,太子参15g,枳壳10g,赤芍、白芍各10g,炙甘草5g,白术10g,郁金10g,广木香10g,佛手片、炒谷麦芽各10g,炒鸡内金10g,旱莲草15g,益母草15g,三棱6g,莪术6g,生牡蛎15g。嘱仍隔日1剂,水煎服。

1997年9月23日复查B超:肝硬化、胆囊壁毛糙、脾大。与1997年2月27日B超对照,肝质中等,略缩小。自觉均无不适,能参加劳动,可负重50kg余,病情稳定,临床痊愈。

【解析】本案诊断为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陈氏治疗始终以四逆散加味,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原则,并加以行气活血药之大腹皮、佛手片、郁金、木香、益母草、三棱、莪术,又加软坚散结之牡蛎。陈氏用药疏而不利,行气不伤气,活血不动血。患者坚持服药,故能取得满意疗效。

(三)杨培明治疗血吸虫病验案[王晓文,杨培明杨培明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2002;24(2):13]

谢某,男,54 岁,1999 年9 月7 日初诊。既往有血吸虫病史20 年,曾间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诉:右胁胀闷隐痛3年余,加重1个月。症见:面色黧黑,形体消瘦,右胁胀闷隐痛,纳差乏力,腹部膨隆,小便短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黯红,脉弦细。B 超示:肝内光点密集,回声增粗增强,呈网络状改变。门脉主干内径140 cm,脾厚48 cm,脾左肋下45 cm。腹腔内可见中等量液性暗区。西医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并腹水。中医诊断:鼓胀(肝郁脾虚,水瘀互结)。治则:疏肝健脾,化瘀利水。

【处方】丹参、猪苓、泽泻、香附各15g,车前草、枸杞子、茯苓各20g,黄芪、赤芍各30g,红花8g,川芎、桃仁、延胡索、炒二芽各12g。7剂,水煎服,每日1 剂。

复诊:患者右胁隐痛减轻,进食增加,尿量增加,下肢无明显水肿。予上方据症进退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复查B 超:肝内光点密集,回声稍粗稍强,网络状结构不明显,门脉主干内径13 cm,脾厚38 cm,肋下32 cm,腹水征(-) 。患者病性稳定,随访1年未发。

【解析】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是血吸虫肝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导致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的最根本原因。本案患者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以腹部膨隆,小便短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为主要表现,辨病属中医学“蛊胀”、“癥瘕”、“积聚”等范畴。程钟龄《医学心悟·鼓胀》指出:“鼓者,中空无物,有似于鼓;蛊者,中实有物,非虫即血也”。《石室秘录》进一步指出其病机乃“虫积于血之中,血裹于虫之内”。《医学必读》又提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可见本病形成存在着“邪气踞之”和“正气不足”两方面。杨氏指出,“邪气踞之”主要指血瘀,“正气不足”主要指脾气虚弱。本病起因蛊毒侵袭,致肝失疏泄,肝络阻塞,气滞血瘀;继则肝病传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加重血瘀;久而肝脾益损,累及肾脏,命门火衰,久病入络,瘀阻更甚。

因此,血瘀自始至终贯穿于本病全过程,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气虚弱亦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若肝病传脾,脾虚气弱,一方面气血生化无源,正气不足,邪气则易踞之;另一方面,气为血帅,血之转输洒陈全赖气的推动,若气虚鼓动无力则血行滞涩而成瘀。正如《医林改错》所云:“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滞而瘀。”脾虚水湿不运,停滞于内又变生臌胀等症。故杨氏治以疏肝健脾,化瘀利水,方中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抗肝纤维化;黄芪、茯苓、二芽健脾益气,调整机体免疫功能;配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既增化瘀之力,又防壅滞之弊;猪苓、泽泻、车前草利水渗湿,保护肝脏,增加肾血流量;枸杞子滋补肝肾。全方攻而不峻,补而不滞,使瘀去血通,气机调畅,肝脾肾共调,共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之功,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综合作用。

第二节细菌性肝脓肿

由细菌感染所致肝脏局灶性化脓性病变称为细菌性肝脓肿。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可分为胆管炎性和非胆管炎性两种。前者为细菌逆行感染至肝脏,是临床常见的菌性肝细脓肿类型。后者继发于某些感染、炎症,如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通过门静脉途径感染,或邻近脏器化脓性病灶直接波及肝脏等。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类链球菌、变形杆菌等,在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常见。细菌性肝脓肿临床以寒战高热、肝区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多数病人出现肝脏肿大,显著压痛。

本病属于“肝痈”、“胁痛”等范畴,以湿、热、毒三者为主要致病因素,病位在肝,主要病理机制为湿热毒邪壅滞肝络,气血瘀阻不行,热伤肉腐血败为脓。

一、辨 证 论 治

本病初期多以湿热、毒邪蕴肝成痈为主,久病体虚,湿毒之邪耗伤人体气阴,后期多为正虚毒恋。治疗采用分型或分期论治的方法。一般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又称高热期,治以清肝泻火,理气解郁。中期又称溃脓期,治以清热解毒,排脓。末期又称恢复期,治以滋养胃阴或健脾益气。

(一)热毒炽盛、化腐为痈

【证候】寒战,高热,大汗,胁下痞块,肝区疼痛,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热毒内侵肝脏,肝血郁滞则胁下痞块,压之疼痛;热毒炽盛于内,邪无出路故高热,大汗,口干舌燥;邪正交争则寒战;病位在肝,性质为阳毒之邪,故舌红苔黄,脉弦数,多见于早、中期,大多数脓腔直径在3cm以下,病程较短。

【治法】清热解毒,散壅排脓。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

恶心呕吐加姜半夏、炒竹茹;肝火甚加龙胆草;高热者,加大柴胡用量,并加石斛、沙参;黄疸者,加茵陈、金钱草;胸腔积液者,加苇茎、薏苡仁、桃仁;脓腔穿刺置管后为使脓汁排出通畅,加黄芪、穿山甲、白芷。

(二)热毒壅盛、气阴耗伤

【证候】高热或身热夜甚,口渴或渴不欲饮,汗多,形体虚弱,舌苔黄,脉细数。

【分析】本病后期,热毒未退而正气已伤,故见高热或身热夜甚,口渴或渴不欲饮,汗多,形体虚弱,舌苔黄,脉细数。此型多见于后期,病程较长,脓腔较大,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甚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治法】清热解毒,托毒排脓,补益气阴。

【方药】参麦饮(《症因脉治》)加味。

气虚明显,加太子参、茯苓、黄芪;痈脓未尽加炮穿山甲、天花粉、桃仁;阴虚潮热者加鳖甲、沙参、地骨皮;脾虚去天花粉,加山药、白术。

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