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肝胆病名家医案
12352000000019

第19章 积聚 (3)

第5章 积聚 (3)

(2)孙右,肝之积名肥气,肝气横逆,有升无降,胁部作痛,按之有块,泛泛作恶,头内眩晕,纳食衰少,多愁善郁。症属七情,非易图治,若能怡情悦性,更以药石扶助,或可消散于无形。

【处方】软柴胡五分,金铃子一钱半,制香附一钱半,全当归二钱,延胡索五分,香砂壳八分,炒白芍三钱,细青皮八分,广木香五分,失笑散一钱五分(包煎)。

二诊:泛泛作恶略止,胁部气块亦觉略消,头内眩晕,纳食衰少,肝气横逆,上升则呕恶,下郁则痞块作痛。再与平肝理气,和胃畅中。

【处方】金铃子一钱五分,制香附一钱五分,鲜半夏一钱半,延胡索五分,春砂壳五分,广陈皮一钱半,炒白芍一钱五分,大腹皮三钱,制川厚朴八分,失笑散一钱五分(包煎)。

【解析】肝气横逆,上升下郁,升则泛泛作恶,头内眩晕;郁则胁部作痛,按之有块。治当理气疏肝为主,在大队的理气药中配合失笑散以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气血畅则病情可缓解。二诊时在前方加半夏、陈皮、川厚朴以和胃畅中,使中焦气机得运则肝气得疏诸症悉除。

(十四)周小农治疗积聚验案(《周小农医案》)

荣姓妇,年五十九岁。丁丑十月三日诊:肿胀青筋绽露,且有瘕气在腹,脉左弦右濡。气忿则阻水通行,邪湿入脾,不易图治。甘松一钱,青皮一钱半,大腹皮三钱,连皮茯苓五钱,泽泻三钱,车前子六钱,制香附六钱,乌药三钱,京三棱三钱,莪术三钱,橘荔枝核各三钱,延胡索三钱,麦芽五钱,鸡内金五钱,蜣螂一对,五香丸一钱,禹余粮丸三钱,分早晚二次服。另远志肉五钱,蝼蛄三枚去头,研末,茅根二两煎汤送服。五剂。秋石代盐。并以外治:甘遂、大戟、莪术、炙乳香、没药、水红花子各一钱,研末,放瘕上,以膏药贴之。溲便均如黄脓,腹软筋潜矣。

【解析】瘕气即为癥瘕,周氏治疗上内服、外敷兼施,内服理气消癥,通利小便使邪有去路,外敷逐水消瘀,内外合治,“溲便均如黄脓,腹软筋潜” 癥瘕得消。

(十五)任继学治疗积聚验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1)郭某,男,50岁。

初诊:1963年2月上旬。

主诉:6年前患无黄疸型肝炎,经住院治疗2月余,基本治愈,惟腹胀、便秘不除,兼有纳呆,消瘦等症。近10天加重,特来我处就诊。

诊查:症见眩晕,身重乏力,腹胀,食则胀甚,纳呆消瘦,右胁下闷痛,下肢水肿,口苦咽干,嗳气矢气,便秘尿赤,舌红赤有齿痕,苔灰黄厚腻。扪之右胁下肝大触边,质硬,有压痛。脉弦而有力。

辨证:此乃肝积之证。

治法:宜理气行血调脾。方用肝脾双理汤化裁。

【处方】三棱25g,莪术25g,生牡蛎30g,生鳖甲50g,柴胡40g,土鳖虫10g,青蒿25g,骨碎补15g,鸡内金40g,马鞭草35g,大腹皮15g,草蔻10g。

共进药40余剂,症状消失。复投上方加三七15g,调理善后而愈,至今未复发。

【解析】本案中患者先病于肝,且右胁下闷痛,肝大质硬;后见腹胀、便秘、纳呆、消瘦、身重乏力等脾病湿重之证,此为肝有瘀血而脾运失健所致,虽多见脾病症状,其病之本实在于肝。任氏用肝脾双理之法,方中三棱、莪术、柴胡、青蒿、骨碎补以行气活血,牡蛎、鳖甲、土鳖虫以软坚散结,大腹皮、草蔻、鸡内金理脾行水。调脾之品远少于理肝者,此因肝中气血调和,脾之健运得复则水气自消,诸症亦随之消失。

(2)李某,男,36岁。

初诊:1964年4月15日。

主诉:3年前患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经服茵陈蒿汤,病情好转。两年前旧病复发,曾服中西药,病情未见好转。同年被诊为早期肝硬化。近年来,自觉两胁胀痛,腰酸痛,时有面部水肿,失眠多梦、咽干鼻燥、鼻衄、头重脚轻、午后全身翕翕发热,喜冷饮,手足心热;大便时干时溏,小便黄赤灼热,时有嗳气、矢气,故来我处就诊。

诊查:形体消瘦,面色红黯而黄,口唇红干,爪甲青紫,腹部膨隆有血痣,右胁下肝大三指,脾大二指。舌赤尖红,无苔,脉沉弦有力。

辨证:此乃病邪久居肝络、肝脉瘀阻所致之肝积。

治法:法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积,佐以甘补。

【处方】党参15g,桑椹子50g,龟板胶15g,甲珠15g,鸡内金20g,郁金15g,牡蛎50g,生土鳖虫50g,三棱15g,莪术15g,水蛭5g,土鳖虫10g,生地黄40g。

以本方为主加减,共服药56剂,病情稳定好转。

【解析】本病虽为病邪久居肝络、肝脉瘀阻所致之肝积,然患者病程较长,已见失眠多梦、咽干鼻燥、鼻衄、头重脚轻、午后全身翕翕发热,喜冷饮,手足心热等阴亏内热之症,故治疗时除行气活血、化瘀消积之品外,还加党参、桑椹子、龟板胶、甲珠以养阴滋液,并用生地黄以养阴清热,此即标本兼顾之治也。

(十六)刘渡舟治疗积聚验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李某某,男,35岁。

患慢性肝炎已有两载,肝脾大且痛,胃脘发胀,嗳气后稍觉舒适,口干咽燥,饮食日渐减少。自述服中药200余剂,迄无功效,索视其方,厚约一寸,用药皆理气香燥一辙。其脉左弦细,右弦滑,舌光红无苔。

【分析】服药200余剂不为不多,然无效者,此肝胃不和,兼有阴虚之证。何以知之?舌红而光,脉又弦细,口咽又干,阴虚乏液,昭然若揭。且新病在经,久病入络,肝脾大而疼痛。

【治法】软坚活络,柔肝滋胃。

【处方】柴胡5g,川楝子10g,鳖甲20g,红花6g,茜草10g,生牡蛎15g,玉竹12g,麦冬12g,生地黄15g,牡丹皮9g,白芍9g,土鳖虫6g。

此方加减进退,服至30余剂,胃开能食,腹胀与痛皆除,面色转红润,逐渐康复。

【解析】本案为肝胃不和,兼有阴虚,久病入络。患者肝脾大且痛,胃脘发胀,嗳气后稍觉舒适为气机不畅,肝胃不和。因病程较长,又过用理气香燥之品损伤阴液故见口干咽燥,脉左弦细,右弦滑,舌光红无苔。刘氏以软坚活络,柔肝滋胃立法,处方中柴胡、川楝子疏肝理气,鳖甲、牡蛎软坚散结,红花、茜草、土鳖虫活血化瘀,玉术、麦冬、生地黄滋养阴液,牡丹皮、白芍柔肝。全方兼顾周全,然已损之阴液不能速生,原方加减进退服至30余见胃开能食,腹胀与痛皆除,面色转红润,临床治疗时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配合治疗,缓图之方能获效。临床上对于一些患病较久的患者,更应注意抓住舌脉的表现,以求辨证准确,抓住疾病的本质。

(十七)谢海洲治疗积聚验案(《谢海洲论医集》、《医学实践录》)

(1)袁某,男,45岁,1980年6月17日初诊。

患者自1979年年底起,出现脘痞腹胀,食少嗳气,呕恶便溏,周身乏力。翌年2月,又出现胁肋胀痛,性情躁急。并经某医院检查,诊为“乙型肝炎”。肝功检查:GPT 117U/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13U/L,HBsAg 1:256(+)。治疗罔效,因来我院救治。

望其面晦舌黯,苔白垢腻,问其素体健康,饮酒成癖,切其脉象弦缓,胁下积块(质硬,边光滑,右肋缘下2cm处明显可及),病属中医积证,盖无疑矣。本病始发在脾,继病及肝,证由酒湿中阻,土壅木郁,肝气不疏,血行郁滞所致。治之先予行湿化浊,和胃醒脾之剂,俾土不壅滞,而肝气疏泄自易。

【处方】鲜藿佩各9g,白蔻仁6g,旋覆花9g,代赭石12g,半夏曲9g,生姜9g,苍术9g,炒薏苡仁15g,炒扁豆12g,枇杷叶12g。

1980年6月21日二诊:上方服3剂,腹胀呕恶诸症即减,且食增便调,垢苔渐退。乃于上方去旋覆花、代赭石、枇杷叶诸品,复加柴胡、枳壳各9g,白芍、香附各12g,以疏理肝气。

6月26日三诊:继服上方5剂后,除右胁下积块作痛一症外,余症悉除。病情至此,应主以疏肝活络,消坚磨积之法为治。

【处方】柴胡9g,赤白芍各9g,枳壳9g,丹参15g,桃仁9g,红花9g,三棱6g,莪术5g,延胡索粉3g(分冲),没药4g。

此后即大致以此方为基础,或加牡蛎、皂刺以软坚,或加香附、青皮以利气,或入党参、炙甘草以护脾,或入莱菔子、内金以消食。月余后积块缩小变软,至1980年8月20日来诊时,触之已不能及。因鉴于患者劳累后仍胁下悠悠隐痛,舌红黯,脉细弦,遂改弦更张,而转拟一贯煎加丹参、延胡索,以滋阴柔肝、顾护肝体。

继服上方20余剂后,诸症全部消失。肝功检查:GPT 24 U,TTT 7 U,TFT(+)。

【解析】积聚之为病,多因气血不畅,郁于局部为患,故治疗上多从活血以破积,行气以散聚着手。具体治疗上仍应根据在气、在血的不同,分别治之。积证在血,固当活血,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之所积无不以气之所聚为先病,气血之间常相互影响,故治积者当行气为先务,此所谓治病求于本也。积聚之成因非仅气血二源,故积之所生不离气血,然不止于气血也。本案中患者乃酒湿中阻,土壅木郁,致肝气不疏,血行郁滞而成积聚之患。谢氏治之,先治其因,予行湿化浊,和胃醒脾之剂,方中藿香、佩兰、苍术、薏苡仁、扁豆均为行湿化浊醒脾之品,半夏曲、生姜以和胃,旋覆花、代赭石、枇杷叶以降上逆之气。调理中焦之气机,诸症悉减,去降逆之旋覆花、代赭石、枇杷叶,加柴胡、枳壳、白芍、香附,以疏理肝气。再以疏肝活络,消坚磨积之法,方中多为行气活血之品,以渐消积块,然久服必然耗伤阴液,故经治疗月余后积块缩小变软,劳累后仍胁下悠悠隐痛,舌红黯,脉细弦,处以一贯煎加减以滋阴柔肝、顾护肝体。在本案的治疗中谢氏四法相继而施,标本缓急不乱,故诸症相应递减而痊愈。

(2)沈某,男,45岁,初诊日期1980年9月23日。 (1)

主诉:左下腹有痞块1个月。

病史:慢性肝炎病史10余年,近1个月来腹胀,自觉平脐左侧腹部有块,如鸭蛋大小,无疼痛,下午明显,生气及劳累时加重,时大时小,饮食尚可。查体:肝右肋下15cm处可扪及,脾肋下未及。面色晦黯,苔灰白腻,脉沉弦滑。

辨证:肝气郁滞、瘀血阻络发为积聚。

治法:调肝和中,理气活血。

【处方】燮枢汤(自拟)加减:柴胡10g,黄芩10g,炒川楝子12g,白蒺藜12g,皂刺5g,红花10g,片姜黄10g,炒莱菔子10g,泽泻12g,茜草10g,香附10g,焦三仙30g。6剂。

服上方后觉痞块减小,大便每日2次。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滑。于上方加重理气药以散之,去片姜黄、茜草,香附改为12g,加厚朴10g,苏梗10g。又继服6剂,诸症均明显减轻,尚有夜寐不实,大便稀,每日2次。腹胀消失,纳食正常,舌尖微红,苔薄白,脉略细弦。上方加木香9g,茯苓12g。共服药30余剂,症状消失,块状物未再现。

【解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之为病多见于气郁或气逆。本案中谢氏诊为肝气郁滞、瘀血阻络发为积聚,以调肝和中、理气活血为法,方中除行气活血药外配以莱菔子、焦三仙运中焦而健脾胃,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脾为后天之本”,故调理脾胃至关重要。全方注重于疏达肝气,调转枢机,同时又从肝主藏血和病久入络出发,则全身气机调畅舒达,又理血中气滞,使血循其经,消积除痞,从而使积聚包块消散。

(十八)臧本慎治疗积聚验案[臧本慎瘕积聚证治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6;11(3):35]

马某,女,30岁,1986年10月24日就诊。主诉腹痛伴间断性低热1年余,加重伴呕吐不能食10天。患者于1年前因腹部隐痛伴发热,在某医院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给予抗结核药治疗,效不明显。于10天前复受风寒,继而腹痛加剧,伴恶心呕吐不能食,潮热盗汗,口唇生疮,面黄消瘦,周身乏力,不能行走,大便4天未行,舌红,舌苔薄白,脉滑细数。腹部触诊,膨隆拒按,有触痛、反跳痛。腹部B超提示:①腹腔内部分肠管扩张,不完全肠梗阻;②左下腹部包块约4cm×42cm×39 cm的低回声区,结核可能性大;③肝内回声不均匀,慢性肝损害除外。辨证属胃肠实热积滞,郁而不通,上逆则恶心呕吐不能食,胃气不降则腹满,大便干结不通;郁而化热故生口疮,舌红。治宜通泄胃肠实热积滞,佐以止痛。

【处方】大承气汤合二陈汤加减:大黄6g,芒硝6g(分冲),枳实10g,厚朴15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大腹皮10g,白芍20g,炙甘草6g。

服药3剂后大便通畅,日行2次。腹满胀痛减轻,饮食增加,呕吐恶心已止,精神好转。仍觉脐周疼痛,手足心发热,继投上方5剂,加猫爪草15g,夏枯草10g,连翘15g,以清热解毒,软坚消块。药后腹痛愈,精神转佳,食纳馨香,自觉双下肢有力,可自由活动,此为邪气已衰,正气渐复,配方以四君子汤合厚朴三物汤加夏枯草、猫爪草、肉苁蓉、赤芍等益气健脾以祛邪,攻补兼施。调治3个月后来复查B超示:肝内回声均匀,被膜光滑整齐,胆脾未见异常,左下腹未见包块。

【解析】《金匮要略》有言:“阴阳相得,真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概括了积聚病的治疗大法:即当补则补,使其阴阳相得,当行则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临床中当以客观病证为辨治要点,寒者热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留者行之,坚者消之,从而使五脏元真通畅,积散癥消,病自可除。本案中患者为胃肠实热积滞,郁而不通,客者除之,故以大承气汤以去邪而养其正气。臧氏崇张仲景“欲疗诸疾,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之意,先除去大肠客邪,积聚自行消散。再以四君子汤透中焦开发之气,养其通行之力,则再无积聚可成。

(十九)崔喜山治疗积聚验案(崔喜山,贾丽红抵当丸治疗积聚举隅吉林中医药,1997;1:33)

王某,男,24岁,工人。1994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住院治疗,脐左侧有一块状物,大如鞋底,有明显压痛,痞而不舒,午后潮热盗汗。经西医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干性),历经抗结核药治疗无效,脉象弦滑。本症坚硬而不移位,当属积症必以消坚化积为主治。观其人体质尚健,初用三棱、莪术、鸡内金等数剂,积块不缩,症状不减。因思此属陈久积血,营阴气血受阻,非寻常化积药所能治,必须用峻剂方能取效。用水蛭25g研末,每次25g,每日2次。服药后自觉腹部有气体向下移动,硬痛减轻,继用前药硬块明显缩小,但连续按常规服用此药则疗效不著,考虑此属药轻病重,须水蛭与虻虫合用方能进一步收效,遂拟抵当丸方。

【处方】水蛭25g,虻虫15g,桃仁20g,大黄15g,研末蜜丸为梧桐子大,每次服10g。

服药后硬块逐渐缩小,从10月16日服本药至11月8日硬块完全消失而痊愈。

【解析】抵当丸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蓄血证》,“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抵当丸专为太阳之邪随经入里,与瘀血相结所设。瘀热在里,蓄血既重且急,攻逐之法不可稍缓,亦为里证急者,先治其里以为重,以汤为丸,峻药以缓图之,方中水蛭、虻虫为虫类破血药,破血逐瘀之力峻猛,配大黄、桃仁以加强活血清热之力。本案中,崔氏先予水蛭研末口服,患者肿块明显缩小,虽崔氏未辨明患者是否属于瘀热蓄血之积聚,然抵当汤为活血化瘀之经典方,患者体质尚健,能耐受攻伐,且单用水蛭疗效不著,故崔氏大胆投以抵挡丸,收到较好疗效。

(二十)袁志敏治疗积聚验案(袁志敏,雷根平瘕治验两则陕西中医函授,1998;2:38)

(1)高某,女,57岁,以“反复腹痛,腹泻,脓血便,发现腹部包块两年”为主诉,于1996年11月21日入院。患者两年前因劳累复受凉后致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无意中发现左上腹部约手掌大小的包块,未系统诊治。或因劳累,或因受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反复发作。入院前十余天,本病又作,入院时,大便稀溏,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每日3~4次,量不多,时有呕意,吞酸,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纳差,腹胀,小便正常。

入院查体:精神差,慢性病容,营养欠佳,形体偏瘦,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脏肿大,甲乙线14cm,甲丙线15cm,丁戍线3cm,质偏硬,有触痛,形态似台形,表面光滑,余阴性,舌淡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活动自如,舌底脉络色黯,轻度纡曲,脉细涩,按之少力。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72×109/L,中性074,淋巴026,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63×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4 mm/h,结核菌素试验(OT)(-)。胸片示:陈旧性肺结核。消化道钡透、肝功、骨髓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及CT示:脾脏肿大。西医诊断:斑替综合征。中医诊断:癥瘕,辨证属中气不足,气虚血瘀,法当补中益气,活血化瘀。

【处方】黄芪60g,党参15g,炒白术、鳖甲(先煎)、半夏各12g,当归、赤芍、牡蛎各30g,黄连、干姜、木香各6g,玉竹10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4剂后,患者精神大有好转,无神疲乏力,无胸闷气短,大便正常。遂将上方去黄连、干姜、木香、槟榔易为陈皮6g,再进14剂,腹中包块变软,压之不痛,且较前有所缩小,余无其他不适,增黄芪为90g,再进14剂,肿块缩小1/3,亦无其他不适。后将上方加防风,取10剂量研末蜜丸,每丸重6g,每次服1丸,每日3次,嘱常服。服完后,再诊,查包块缩小过半,并诉腹痛等症很少发作,嘱将上方再配丸药进服。后因他病来诊,癥瘕已除。

【解析】按本案中患者大便稀溏,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纳差,腹胀,形体偏瘦,舌脉合参,气虚比较明显。气虚则血行不畅,瘀而成瘕,此为典型的由虚致实。故方中重用补中益气之黄芪与党参、白术大补中气,佐以软坚散结之鳖甲、牡蛎,活血化瘀之当归、赤芍,方中君臣佐使有序,药以法使,且汤药进服以求近效,丸药缓服以收全功,故能使两年有余的癥瘕得以痊愈。

(2)丁某,女,57岁,外伤后腹部出现包块1年余, 1995年3月27日来诊。患者1年前骑自行车时与他人相撞,撞及左上腹,当时略有疼痛,因不甚剧,故一直未予诊治。3个月前因中风住院,查体发现左上腹部肿块,后经B超、CT证实属左上腹血肿,本次就诊时,除中风(卒中)后遗症之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外,亦无其他不适。查体:腹软,左上腹部包块约6 cm×7 cm,质中,无压痛,余无阳性体征,舌淡苔薄白,舌底有紫络,脉弦。中医诊断为癥瘕,证属瘀血内积,久而成瘕,法当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因汤药不便服用,遂嘱服三七总苷片100mg,每日3次口服,1个月后肿块变软,有所缩小,共服3个多月,血肿消失,计服三七总苷片20余盒,亦未发现其他副作用。

【解析】张锡纯云:“三七性平,善化瘀血”,有“化瘀而不伤新血”之特性,诚为“理血妙品”,三七总苷片乃三七的提纯物,具三七之特性,又有用量少的特点,而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其他不适,且能坚持服药,故较大血瘕得以痊愈。然仅用单味药治疗,力嫌略微,临证时应注重综合治疗。

(二十一)韦爱欢治疗积聚验案[韦爱欢重用鳖甲治愈巨型症痛1例陕西中医,1998;19(3):125]

(2)沈某,男,45岁,初诊日期1980年9月23日。 (2)

患者刘某,女,76岁。因患“胁痛”于1995年9月15日住进广西柳州某医院,当时患者胁痛难当,腹部胀满,神疲倦怠,纳呆便溏,B超检查提示:肝内占位,CT扫描示:肝叶比例失调,肝右叶后段见一约8 cm×5 cm大小低密度块影,边可见,向后凸出肝缘,提示:肝右后叶占位——肝癌(巨块型)。患者尚患“左肾囊肿”及“胆囊结石”。医院建议转肿瘤医院治疗,家属见其年事已高,即将患者接于家中,求治于余。9月25日初诊:双目无神,面色萎黄,消瘦形脱,纳呆,大便稍溏,小便清。触及腹积块稍硬,疼痛。舌质黯淡、边有瘀点,苔白微腻,脉弦细而涩。自诉胁痛腹满,四肢乏力,饮食大减。我据证诊为癥瘕,辨为肝瘀脾虚,气滞血瘀型,即立消癥活血化瘀,健脾疏肝益气之法。

【处方】炙鳖甲120g,虎杖、生代赭石各30g,白术、茯苓各15g,田三七、桃仁各10g,西洋参、远志各5g,山楂24g,金钱草18g,炙甘草6g。先煎鳌甲30min,后入诸药,每日1剂。

5剂后,患者胁痛稍缓,能进食些稀粥,诉药后矢气多,大便多,每日6~7次,且头晕目眩。大胆继进10剂,药后患者精神好转,头晕已减,并能下地慢慢行走,尚觉口干,胁部隐隐作痛,能忍受。查舌质红,边暗苔白,脉弦细。B超检查结果,肝内肿块由原来的79 cm×70 cm×59 cm缩小至64 cm×50cm×37 cm。守原方加葛根30g,菊花10g,继续每日1剂,并于10月16日、11月14日、12月22日行B超检查,每次均见肿块比原来缩小。患者胁痛已不甚明显,并能正常饮食,夜寐宁,二便调,将药中鳖甲减至60g。

次年2月9日行B超检查见肿块巳缩至16cm×10cm,患者面色转红润,胁痛全无。守原方去桃仁、金钱草,将鳖甲减至25g,田三七减至3g,继续服药,隔日1剂。

4月13日B超检查显示:肝内未见占位性病变。至此患者生活已基本能自理,诸症已基本消失。7月随访时见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饮食起居正常,行有关检查未见肝脏有任何病变。

【解析】癥瘕属积聚之类,《景岳全书·积聚》云:“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诸有形者,或以饮食之滞,或以脓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癥块者,皆积之类”。该证形成,住往正气虚损,气机阻滞,日久蕴结而成。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则积皆成矣”。可见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治疗上非药味多、药量重不能中其病所。韦氏重用鳖甲,意在破癥瘕消肿块之意。李时珍《本草纲目》云:“鳖甲,咸,平,无毒。主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疾息肉,疗温症……破癥瘕结恶血”。在用大量鳖甲的同时,配以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既扶正气以抗邪气又能制鳖甲破之太过,再加上行气活血诸药增效。虽然患者开始服药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头晕眼花,但主症胁痛反而缓解,正如《左传》云:“药不暝眩,厥疾病弗瘳”。故大胆继续用药,结果肿块缩小直至消失,患者得以康复。

(二十二)徐恕甫治疗积聚验案[王化猛,徐经世徐恕甫治疗积聚临证撷英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1):27]

(1)袁子,11岁,病延旬余,邪入下焦阴分,午后足冷身热不解,脉细数,唇焦舌燥,左胁下有痞块。拟青蒿鳖甲汤加味治之,另以玄明粉包置痞上,以热壶熨之。服2剂痞减,腹中矢气。又2剂,且予备急丸3粒,得下利后诸症俱平。

【处方】青蒿、牡丹皮、枳壳、白芍、玄参各45g,黄连4g,山楂、生地黄、麦芽各6g,梨汁(冲)2杯。

【解析】痞之成因多矣,或因伤寒误下,表邪乘虚而入成痞者,或为中气虚,不能运化精微而成痞者,或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而成,或由湿热太甚上乘心下而成痞者。然此案乃邪热入下焦阴分,故用青蒿鳖甲汤引之出也,芒硝粉置痞上,以热壶熨之,取古人所谓摩按之法也。腹中矢气,肠道积滞不快,反佐小剂三物备急丸下利也。古云:“世人苦于痞塞喜用利药,暂时通快,药过滋甚,皆不察夫下多亡阴之意也。”此案仅略施疏导,且有玄参、生地黄之护阴,更有梨汁冲饮,夫何虑之有。案中既云用青蒿鳖甲汤,而方无鳖甲,概原方漏之。

(2)杨左,59岁。自述胃病经年,食少而胀,近则心下胃脘发生痞块,按之疼痛,脉象沉细,拟枳术丸半补半消法治之。

【处方】白术、茯苓各9g,神曲、山楂各6g,五谷虫、甘草各3g,砂仁、枳实、橘红、厚朴各45g,红枣3枚,生姜5片。

二诊:上方服3剂,胃胀缓解,但面白口淡,四肢微浮,脉沉而缓。改投实脾汤以温之。

【处方】附子、干姜、砂仁、陈皮、木瓜、厚朴各45g,木香4g,甘草3g,茯苓、白术各9g,大腹皮6g。

三诊:服方3剂,水肿消,胃胀减,痞块按之仍痛,拟温运法再进。

【处方】白术、茯苓各9g,厚朴、鸡内金、橘红各45g,木香4g,炒党参、半夏各6g,白豆蔻、甘草、砂仁各3g,鸡内金45g。

四诊:上方又服3剂,虽平善而人老病久,脉难复平,痞不易一时获功,攻之正气有伐,补之留邪不去,宜守上方缓服,外用化痞膏加麝香贴之,不必操之过急,而令慢慢消磨。

【解析】枳术丸消痞除痰、健脾消食,为足太阴阳明药也。本案仿其意,但嫌力之不足,改用枳术汤(源自《金匮要略》)加味仍半补半消,以治脾积。伤食易消,而脾虚则难补,二诊但见虚寒象,土不制水而改投实脾汤以先实脾土,正如喻喜言所云“治水以实脾为先”,病家年老病羁,痞消之不易,遂以东垣“痞气丸”改成“化痞膏”外贴,令其慢慢消磨。

附:东垣痞气丸者,以黄连泻热燥湿专治心下痞,厚朴、砂仁行气散满,茵陈、泽泻、茯苓利水实脾,黄芩清肺存阴,花椒、吴茱萸温脾祛寒,干姜、肉桂、川乌补命门之火以生土,巴豆霜消积导滞,其性下行,党参、白术补脾。另加麝香,辛香走窜,开经络之壅遏,散结止痛,引药直达病所。

(3)路儿,7岁。每早上学前,其母煮鸡子1枚与食,习以为常,腹渐隆起,不思饮食。某日突发腹痛,西医云肠梗阻,或云腹膜炎,不能定夺,服药注射却日甚一日,茶水不入,两便难行,双目突出,气息紧迫,全家肯求诊治。见此情形,查其手足厥冷如冰,脉息微微欲绝,勉以四逆汤加味,嘱其少煎,视反应再议。不意服下1小时后果肢温脉回,因思此证为食伤脾胃,非下夺不可,温脾汤虽好,莫如备急丸之径捷。遂予10丸,不见动作,再加10丸,腹中微响,又1丸泻出若干臭粪,连续3次,肚腹顿消而气息见平,复拟调理脾胃方,迭进4剂即能饮食,身渐趋复原。

【处方】四逆汤加味:附子、炒白芍各45g,干姜、炙甘草各3g,党参6g,葱白7根,童便1杯,冷服。

又调理脾胃方:白术、茯苓、神曲各6g,半夏、甘草各3g,枳壳、砂仁、陈皮各4g,党参45g,冬瓜仁6g,生姜片3g,红枣3枚。

【解析】四肢者,诸阳之本,寒则血脉凝涩,阳气不能敷布,故而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此儿危在旦夕,当以四逆汤回阳救逆,复用党参补气而复脉,白芍敛阴而止痛,用童便冲且冷服,防寒盛于内,热饮则格拒不纳也。徐氏临危不惧,待肢温脉回后,思其病因乃饮食失调,久伤脾阳,滋生内寒,气滞食聚,致使上焦不通,下脘不畅,非下夺不可,则用备急丸下结滞之宿食,颇为合体。又待腹消气平后拟调理脾胃方,意在“补令胃厚,不致再伤,其利广矣”。此症非一般食积,稍有不慎,即可误人,徐氏救急,论病立方,悉中肯綮,可法可师。

(二十三)徐大成治疗积聚验案[徐大成七味内消散在外科杂病中的运用辽宁中医杂志,2002;29(7):437]

李某,男,26岁。1992年3月14日初诊。1年前,患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结核稳定。半年前,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病检示:坏死性结核性淋巴结炎。近3个月来,脐周隐痛,时有便溏,检查:腹部触诊,脐周有包块直径5cm,境界不清。B超检查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属中医积聚、腹痛范畴。辨证为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治拟化痰祛瘀,以健脾助运,以七味内消散(官桂、丁香、樟脑、山柰、牙皂、白胡椒)加白芥子用饴糖调制成软膏,外敷脐部,每日1次。经治1个月,腹部包块缩小,大便正常。3个月后,腹部包块消失,继以内治巩固。

【解析】肠系膜淋巴结核部位深入,非辛温收剔之品不能达,七味内消散虽属辛温,但嫌力小,难以胜任,故加白芥子。白芥子性温气锐,性善走散,豁痰利气,善化皮里膜外之顽痰。元代朱丹溪云:“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白芥子不能达”。七味内消散既行气,又行血,白芥子得七味内消散,化痰利气,锐不可挡,七味内消散得白芥子,化痰祛瘀,药证相符。徐氏认为本品辛温伤阴动火,阴虚火旺者忌用。然临证时应注意,如此重症顽疾,若能结合内治则疗效更佳,切不可因包块一时消散,而忽略巩固治疗。

参考文献

1柯雪帆伤寒论选读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6:74

2魏之秀续名医类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214

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74

4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59:144

5陈明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71

6王孟英古今医案按 北京:中国书店, 1986

7吴瑭吴鞠通医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0:237

8潘华信叶天士医案大全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44:170

9江苏武进县医学会丁甘仁医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308

10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0:2084

11谢海洲谢海洲论医集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