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12348600000078

第78章 发病机制

(一)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尚欠明了,一般认为禀赋不足、营养不良、教育不当、外伤及其他因素等均可导致本病。其发病机制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1“阳动有余,阴静不足”是其主要病机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和谐,相辅相成,则机体调节有序,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能协调而无病。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心常有余,精血津液等物质相对不足,易形成阴亏阳亢的病理变化。阴不足则阳有余,阴虚则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但此种貌似精力充沛之多动,乃是一种虚假之象,从神志涣散,健忘失聪,动作迟滞笨拙来看,实属虚阳浮动之证,故其本为虚。

2脏腑功能失调是其主要病理改变本病乃精神、思维、情志兼病,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四脏,其中尤以心为主导。

心藏神,为智慧之源。心神得养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若心气不足,心阴虚弱,神失所养,则可出现神志不定,精神不专一,反应迟钝,健忘等症。此外,心属火为阳脏,小儿阳常有余,心火易亢,而现心阴不足,虚阳外浮,心无所养,神无所归之多动症。

肝为刚脏,其性动,藏魂,其志坚,其气急,体阴而用阳,为罢极之本,主人体之生发。小儿肝常有余、肾常虚,若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可见性情执拗,冲动任性,动作粗鲁,兴奋不宁。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而出现梦呓、梦游等兼症。

脾为至阴之脏,其性静,藏意,在志为思。小儿脾常不足,若喂养不当或疾病所伤,脾失濡养则静谧不足,易现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言语冒失,不能自制。土虚则木旺,动静不能互制。脾气不足则易生湿生痰,痰浊内阻或痰蕴化火,痰火扰心,也可引起本病。

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技巧。小儿肾气未充,病后肾气虚衰,髓海空虚,则可见动作笨拙不灵,听觉辨别能力差,遗尿等症。肾水不能涵木则肝阳易亢,肾水无以制火则心火有余,故见心烦、急躁、易怒等症。

总之,由于心有余而肾不足,肝有余而脾不足,阳有余而阴不足,因而表现为神飞扬不定,志存变无恒,情反复无常,性急躁不耐等神、志、情、性四种见证。

(二)识证与治则

本病的实质为虚证,但也有标实之状。多动、急躁、易发脾气乃肝阳过亢之证,心神不足、难以静谧、注意力涣散乃心脾不足之象,故本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另外,识神不定者,病在心;志无恒者,病在肾;情无常者,病在脾;性急躁者,病在肝。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将药物治疗,协调患儿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教育、训练和行为矫正治疗等多方面结合。患儿、家长、教师、医师四方面互相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要注意以肾为本,心脑并治。在补肾的基础上清心平肝,补脾祛痰,兼以益智化瘀。标本同治,以本为主。通过补不足,泻有余,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不可因患儿活动过多,冲动暴躁,而过用苦寒或重镇安神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