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机制培壮元气,调节激素水平
出生低体重是临床新生儿学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协作组的调查表明,我国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640‰,死亡率为267‰,其死亡率为正常体重新生儿的111倍,存活者的身体和智能发育也受到明显影响。以往对低出生体重儿只有加强护理的措施,没有药物治疗方法。我们依据古代医家的有关论述,认为西医学低出生体重儿可从中医学胎怯认识,采用五脏辨证,以补肾健脾为主治疗。通过临床对照观察表明,这一治法确有增强患儿体质,促进其成长,加快追赶正常新生儿生长发育水平的作用。
元气是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赖于元气。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又赖后天摄入之营养精微而不断滋生。胎怯患儿先天禀赋薄弱,元气不足,不但出生时生命力低下,易于罹患他病,难养而易夭,即使存活,生长发育水平亦难以赶上正常儿童。临床调查显示,胎怯虽有五脏不足的种种表现,但其共同的特征则为肾脾两虚,既属元气亏乏,又因脾胃薄弱而使气血难以化生充养,因而体质孱弱。我们确立补肾健脾治法的目的便在于培壮元气,此为滋涵根本之举。
胎怯儿体重低下,脾胃薄弱,我们只精选人参、紫河车、鹿角片、麦芽等数味中药,经制剂研究,制成了量小力专的助长口服液。经临床验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同时,临床观察了血清T3、T4值:测定正常体重新生儿30例,分别为(132±060)nmol/L,(10655±2683)nmol/L;胎怯儿1组16例,初生时为(094±039)nmol/L,(14616±3741)nmol/L,1个月时为(313±062)nmol/L,(14048±1116)nmol/L;胎怯儿2组10例,初生时为(085±025)nmol/L,(15402±3741)nmol/L,1个月时为(032±046)nmol/L,(16899±3767)nmol/L。其中,胎怯儿1组给予补肾健脾之助长口服液治疗,胎怯儿2组及正常组均予以正常喂养。经统计学处理,胎怯儿两组初生时血清T3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T4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胎怯儿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胎怯儿1个月时,两组间T3、T4值均有明显差异,1组T3值高于2组,T4值低于2组,说明补肾健脾法治疗胎怯有效的机制与改善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分析胎怯的证候特点,选取与肾、脾有关的垂体肾上腺轴指标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胎怯肾脾两虚证的本质及助长口服液的药理作用。选择新生3天,体重(60±5)克的豚鼠为低出生体重胎怯模型,将22只随机分为2组,1组12只,2组10只。另取新生3天,体重大于70克的正常体重豚鼠11只为3组。1组用助长口服液灌胃,每日2毫升(浓缩成07毫升),连续14日;2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3组仅常规饲养。实验前后分别自豚鼠眼眶取血1次,离心后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生长激素、胃泌素含量。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提示,1、2组初生3天时的血清生长激素、胃泌素值均明显低于3组。2周后,1组血清生长激素、胃泌素值明显高于2、3组。另以同样胎怯豚鼠及正常新生豚鼠分组、灌服,采血测ACTH、皮质醇含量,结果1、2组初生3天时的血ACTH值均明显高于3组,皮质醇值均明显低于3组。2周后与初生3天时相比,ACTH值1组明显下降,2、3组均无明显差异;皮质醇值2组明显下降,1、3组无明显下降。由此表明,胎怯肾脾两虚证的本质与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等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胎怯豚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皮质醇、生长激素、胃泌素分泌减少,胎怯患儿血清T3值低下而T4值偏高,经助长口服液治疗后,有使以上紊乱的激素水平趋于正常的作用。
从肾脾两虚辨证治疗胎怯,不仅显著促进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实验研究也说明补肾健脾对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消化系统功能的内分泌激素的调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胎怯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也从调整患儿紊乱的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等内分泌器官的激素分泌水平得到了初步阐明,这一研究成果对丰富中医新生儿学的内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此项研究启示我们,发掘古代医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发挥中医药的特色,研究现代社会对儿科学界提出的新问题,中医儿科学在许多方面是具有研究发展前途的。
(汪受传)
四、新生儿硬肿症诊治经验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期所发生的周身或局部发冷,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或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疾病。单纯由于寒冷所致者,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本症病死率较高,笔者收集1979-1982年国内各地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报道共2 165例,其病死率平均为3617%;1986年沈阳韩玉山报道,自1984年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后,新生儿硬肿症病死率由36%下降至15%。
本症属中医学“五硬”“胎寒”“血瘀”“寒厥”等病证范畴。明代《婴童百问》称:“五硬则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胸膈间,脚手心如冰冷而硬……恐面青心腹硬者,此症性命难保。”古代医家已认识到,具有以头颈、胸膈、心腹、手脚冷硬为特点的一类病证,并指出此类病证预后不良。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1先天禀赋不足本症以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见,有些患儿常伴先天畸形,个别患儿出生时即见有硬肿之症;不少患儿母亲在孕期患有各种不同的病证,直接影响胎儿的气血供应。故禀赋不足、气血未充、先天亏损是引起本症的重要内因。
2感受寒邪或热邪本症在寒冷的地区或季节发病率明显增高,且患儿多有受寒邪侵袭的病史可查,多数患儿临床表现为一派寒象,给予保温与供给热量等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改善,说明寒邪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外因。但临床上亦可见小部分患儿是在感受热邪后而发病的。
3后天失养若喂养不足,供给热量太少,或因各种疾病消耗热量及水分较多,均可引起本症。如护理不周,特别是保暖不够,亦易引起本症。
大部分患儿是在先天禀赋不足的基础上,复感寒邪而发病。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特别是寒邪直中脏腑、伤及脾肾之阳时,使阳气不能达于肌肤四末,故见身冷肢厥,体温不升;脾阳不足,运化水湿功能不健,可产生水肿;肺主皮毛,通调水道,寒伤腠理及肺气后,肌肤不温,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则使水肿加重;脾肾阳虚则寒,寒凝气滞,气滞血瘀,故见肌肤僵硬、色紫红,唇及肢端青紫;严重血瘀可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出血,故本症可见出血之表现;阳虚之极,虚寒之甚可引起阳脱,故重症患儿可见气息微弱、全身冰冷、脉微欲绝等休克征象;小部分患儿,感受温热之邪后,由于热毒蕴结,耗气伤津,正气耗损,鼓动无力,血行因之瘀滞,加之血热互结,可使血液蓄积,《医林改错》指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故临床可出现由热而致的气滞血瘀的硬肿症。
4临床诊断依据具有上述发病的内因,或外因,或内外因并存的病史;符合辨证论治中证候(群)的主要表现及特点,特别是必须具有皮肤及皮下硬肿;应注意与单纯新生儿水肿、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新生儿皮下坏疽及硬皮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