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传染病 (7)
王某,男,9岁。
8月23日初诊:8月19日发病,高热,头痛,嗜睡,次日发现神志不清。23日入院,已见昏迷,体温396℃,无汗,目赤,无大便,小便黄,脉象浮有力,舌苔黄腻。确为暑湿并重之证。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拟用辛凉重剂。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生石膏60克,知母6克,淡竹叶9克,甘草6克,粳米9克,淡豆豉30克,葱白5寸,芦根30克。
24日二诊:体温38℃,目赤已退,仍昏睡,未出汗,小便黄,大便仍未行,口不渴,舌苔黄腻,脉仍浮数有力。是暑湿之邪尚伏而未去。
处方:茯苓9克,杏仁6克,香薷6克,鲜藿香9克,郁金6克,生石膏30克,滑石15克,连翘9克,黄芩6克,白通草45克,茵陈9克,神曲9克,淡竹叶9克。
按语: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多发于夏秋之际以蚊子为媒介传染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病毒感染,儿童最易受感染。在传统医学中,此病属于“暑温”范畴。对于暑湿并重的患者,用辛凉重剂以清热除暑;再以清暑利湿剂使高热退除,神志清楚;最终以清热和胃之剂而善其后。(《万文医案集·治小儿暑温案》)
病案六
刘某,女,5岁。
初诊:1958年夏天得脑炎病,经某传染病医院治疗,出院后尚有两脚痿软,不能行走,口不能言等后遗症。于1959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儿未见严重衰惫,下肢厥冷,两脚痿软,不能行走,口不能言,脉象弦涩。诊为痰阻窍隧,邪留络经,血气不通,营卫失调。拟用疏风通络,活血祛痰为治。以涤痰汤加味。
处方:党参10克,竹茹15克,半夏5克,枳壳5克,胆南星5克,茯苓15克,橘红15克,石菖蒲2克,远志5克,牡丹皮5克,没药5克,地龙10克,乳香2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儿已能勉强扶持站立,笑时有轻声出现。遂改用健脾开窍化痰。以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75克,陈皮75克,半夏75克,远志25克,丹参10克,天麻75克,石决明15克,缬草5克,天冬10克,地龙干12克,石菖蒲5克,胆南星5克。
按语:乙脑病后若出现痿证,口语艰涩状持续不愈而超过6个月者,称为乙脑后遗症。本案患者的后遗症比较重,以通络涤痰为主的治疗及健脾开窍化痰,使运动与语言方面的障碍有了明显地好转。(《万文医案集》)
(吕研李慧)
九、百日咳
百日咳,俗称鸡咳、鸬鹚咳,是小儿时期感受百日咳时邪(百日咳杆菌)引起的肺系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5岁以下婴幼儿最易发病。年龄愈小,病情愈重。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本病病变脏腑以肺为主,主要发病机制是百日咳时邪侵入肺系,夹痰交结气道,导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故病理因素以痰火胶结为主。
病案一
谢某,男,3岁。
1989年3月6日初诊:患儿咳嗽6~7天,流涕,曾用抗生素、肺炎合剂等治疗,但咳嗽仍不见轻且日渐加重,阵咳伴吐稀白黏液,偶有低热。请刘韵远会诊。查患儿面色微红,双脸轻度浮肿,舌质淡,舌尖红,苔白,脉浮数。辨证为时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逆而咳。治则以宣肺解表,降逆止咳。
处方:麻黄2克,杏仁10克,桔梗6克,紫苏梗10克,炙百部10克,白前15克,紫苏子6克,生姜3片。
二诊:服药6剂,未见好转,阵咳加重,昼轻夜重,咳时面红目赤,弯腰曲背,缩成一团,涕泪俱出,咳到尾声时有深吸气样吼声,伴呕吐痰涎、鼻衄。查患儿双眼周围皮肤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右眼结膜有黄豆大出血斑,面目浮肿。血常规: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60。舌质微红,苔白,舌系带两侧红肿,脉滑数。辨证以疫毒伏痰互结,阻塞气道,肺气不利,肝气上逆而致痉咳不已。应以清热化痰,肃肺平肝,降逆止咳。
处方:桑白皮10克,炙百部15克,白前15克,胆南星3克,紫菀10克,僵蚕10克,蝉蜕6克,生赭石10克,天竺黄6克。
三诊:患儿服上方3剂后阵咳减少,夜咳仍甚,咳吐痰涎或食物后方可缓解,面目浮肿如前,舌质红苔白,舌系带两侧红肿变白、出现溃烂,脉滑数。症情同前,拟上方加减。
处方:桑白皮10克,炙百部15克,白前15克,胆南星3克,地龙6克,蝉蜕6克,生赭石10克,紫苏子6克,天竺黄6克。
四诊:患儿服3剂药后阵咳在减,咳时回声消失,面目浮肿消失,右眼结膜出血点色淡,面色苍黄,神疲无力,自汗甚,手足心热,胃纳欠佳,舌质淡苔少,舌下系带溃烂、色淡,脉细无力。以邪去正虚,气阴耗伤。治以益气养阴固肺,佐以化痰止咳。
处方:太子参10克,五味子6克,沙参10克,黄芪15克,麦冬10克,川贝母6克,紫菀10克,炙甘草6克,白果10克。
服药6剂,阵咳消失,食欲增加而康复。
按语:本病除典型阵发痉咳外,在发病初期舌下两侧金津、玉液穴出现似重舌样肿起,由小而大,由短到长,由舌下两侧逐渐向舌系带根下部延伸,渐相连接。随着痉咳的加重,此肿物由红变淡,由淡变黄,由黄变白而后溃烂。在病初期舌下两侧肿起时常伴有痉咳的出现,可作为早期诊断特征。本病系感受时疫之邪,病邪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伤及肺络,继传肝、脾。肝强脾弱而生痰咳,痉咳不已系肝咳之状。肝气上逆,肺失清肃则气机不畅,气逆而痉咳。血随气逆,上攻肝窍,故临证多见面赤,甚有鼻衄。眼结膜出血等。治疗上以肃肺平肝,降逆止咳为主。用生赭石、紫苏子降逆平肝止咳;地龙、僵蚕缓痉;胆南星、天竺黄化痰;重用炙百部、白前止咳。待病进入恢复期,因久咳伤肺,肺阴亏损,用益气养阴化痰之止咳之品。方中用黄芪、太子参、沙参养肺阴,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此乃酸甘化阴之意。(《刘韵远临证荟萃》)
病案二
李某,男,9岁。
初诊:患儿咳嗽1个月,加重2周,以阵发痉挛性咳嗽为主,每次咳嗽甚剧,以致患儿伸颈抬肩,面红目赤,气短喘息,胸中憋闷,最后咳吐大量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而止。每天发作数次,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检查患儿双眼胞浮肿,目睛红赤,面亦浮肿,舌红,苔白滑,脉弦数。辨证属湿热壅肺,湿重热轻之百日咳。治以芳化湿浊,清肺止咳。
处方:藿香6克,佩兰6克,豆蔻6克,连翘6克,通草6克,滑石10克,射干10克,石菖蒲10克,厚朴10克,浙贝母10克,薄荷2克,黄芩9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服上方1剂即见效,2剂后咳止。仍以上方加川贝母8克,杏仁9克。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百日咳以阵发痉挛性咳嗽为特征,中医多从肝论治,每处以镇肝息风解痉之药。若辨证属于湿热者,则处以芳香化湿、轻清平淡之甘露消毒丹而获效。甘露消毒丹出自《温热经纬》,原治湿温疫疠之病,症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秘,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用本方稍事变通以治百日咳属湿热者。由于肺为娇脏,位居上焦,用药当忌大苦大寒之品,以免闭郁肺气。故使用本方时必轻用黄芩,一般用3克左右,且去木通,加甘淡之通草。综观全方,其用药辛温、苦寒互配,宣发、肃降、温通、淡渗并用,不偏不倚,轻清平淡,能疏肺气而和膀胱,不失为良法。(《新中医·刘渡舟教授用甘露消毒丹治湿热咳嗽的经验》)
病案三
侯某,男,7岁。
初诊:月余阵咳频作,连声不止,剧则鼻衄,眼睑浮肿,呕吐痰涎和食物。曾于当地就医数次未见减轻。小便短黄。诊为百日咳。辨证:舌苔薄黄、脉滑,为肺气上逆,清肃失职之顿咳。治以清金宁嗽。
处方:制麻黄3克,杏仁6克,甘草5克,生石膏18克,牛蒡子10克,黄芩6克,制枇杷叶10克,浙贝母6克,百部10克,罂粟壳24克,炙葶苈子10克,白茅根10克,竹茹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连进2剂,收效不著,阵咳如前,仍有衄血,面目浮肿。改用宁嗽疏络利窍之剂。
处方:旋覆花10克,炒杏仁5克,橘络6克,生地黄10克,桃仁6克,瓜蒌子6克,枇杷叶10克,牡丹皮6克,黄芩6克,焦麦芽6克,焦大黄3克。
三诊:服2剂,阵咳减半,每夜由七八次减到三四次,且每次咳显著减轻,舌苔黄,脉沉数。原方去焦大黄又进2剂,仅余轻咳,余症大瘥。继予清金宁嗽,降气化痰,善后调治。
处方:芦根15克,橘红5克,清半夏5克,葶苈子10克,川贝母5克,鸭梨1枚(去核)。3剂,煎服。
按语:赵心波认为,燥邪袭肺,顿咳伤阴,清肃之令不行,火灼津液而成痰。本案首投麻杏石甘汤加味而不效,继则去麻黄、石膏、牛蒡子、罂粟壳,改用旋覆花、橘络、枇杷叶、焦大黄,降逆气而疏肺络,同时加用导滞清肠之品,服后诸症明显减轻。可见小儿肺部诸患,除久咳肺虚者外,不可妄投涩敛之品,以免变生不测。(《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病案四
曾某,女,4岁。
初诊:咳嗽半个月余,阵作,甚则面红气粗作呕,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咳时弯腰屈体,喉中有鸡鸣声,昼夜咳15次左右,眼睑浮肿,舌苔薄,咽中红,舌系带有溃疡,心、肺无异常。咽拭子培养:甲型链球菌生长,肺炎球菌生长。证属邪痰阻肺,气道不利,拟宣肺化痰。
处方:炙百部10克,秦皮20克,天竺子15克,蒲公英30克,桔梗3克,炙甘草10克,麻黄根10克,山楂肉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4剂后咳嗽次数显减,昼夜2~3次,仍阵作,咳见面红气粗,眼睑浮肿亦退,舌苔薄,咽微红。余邪尚存。原方去麻黄根、桔梗、冬瓜皮。4剂。
三诊:余症俱除,以保和汤善后。
按语:徐小洲认为,将百日咳分为二型。轻型阵咳次数昼夜在10次以下,咳嗽时可见面红、呕吐、气粗,重型阵咳次数昼夜在10次以上,咳时面红、呕吐、气粗、喉中有鸡鸣声、涕泪交流,弯腰屈体,舌系带可见溃疡,甚则咳血、眼睑浮肿等。治疗上常以清热解毒,降逆止咳为主。
自拟百日咳方:蒲公英30克,秦皮10克,天竺子10克,炙百部10克,炙甘草10克。咳嗽不畅,加桔梗;痰多便干硬,加礞石滚痰丸;咳血,加鲜白茅根,重型者,北秦皮剂量可加到20~30克,天竺子改为15克,再加鱼腥草30克,每能获效。(《中医杂志·徐小洲百日咳证治》)
病案五
王某,男,2岁。
病已20余日,始则咳嗽不爽,鼻流清涕,继则咳嗽加重,连续不断,咳时面红握拳,涕泪并流,曾注射青霉素,口服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散等药而咳嗽愈剧。刻诊:呛咳顿作,夜晚为甚,咳时面红耳赤,吐痰黄稠而黏,入暮低热,口干欲饮,时有鼻衄,眼胞浮肿,小便黄赤,大便干秘,舌红苔薄,脉滑数。检查: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脉搏120/分,两肺无湿性啰音。血象: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50,淋巴细胞050。证属外邪郁而生痰,痰热交蒸上扰。治宜清热泻肺,豁痰降逆。
处方:芦根30克,生薏苡仁10克,冬瓜子10克,紫苏子10克,葶苈子10克,车前子15克(包),钩藤10克,全蝎2克,炙枇杷叶10克,白茅根10克,制大黄10克。3剂。每日1剂,水煎至50毫升,分4~5次服。
另:鹭鸶咳丸,早晚各1丸。
药后顿咳基本已解,转投润肺养阴以善后。
按语:苇茎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专为治肺痈而设,具有清肺化痰,逐痰排脓之效,不但治肺痈有效,对于肺系因痰热蕴结所致其他病症也可用之。小儿百日咳虽然病程较长,顽固难治,当其进入痉咳期,及时投以千金苇茎汤加味,常能缓解痉咳,缩短疗程,并可制止并发症的发生。方中苇茎,现以芦根代之,其性甘、寒,大量使用能泄气分之热,有清肺泻热之功;桃仁善化血分热结;生薏苡仁清肺利湿化痰;冬瓜子上清心肺蕴热,下导大肠积滞;加用紫苏子、葶苈子降逆化痰,利气消肿;钩藤、全蝎镇痉止咳;炙枇杷叶化痰止呕;白茅根凉血止血;制大黄泻热解毒;尤其车前子大量使用可镇咳利水消肿。再辅鹭鸶咳丸,则收效更趋显著。(《中医杂志·刘弼臣百日咳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