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12348600000048

第48章 传染病 (6)

第三章 传染病 (6)

服及敷药后,症状大减。又原方服之而愈。

按语:单纯痄腮,单纯发颐,或痄腮、发颐兼症者,皆可以此法治之。方以普济消毒饮。去玄参者,不欲其滋也;去升麻者,不欲其过度上升也。加大黄以下之,蝉蜕以退之,穿山甲以透经活络,金银花以清热解毒,帮助达到治愈的目的。

病案七

李某,女,7岁。

1953年4月8日就诊。发病2日。症见耳下及腮全部红肿热痛,大便燥,脉洪紧,舌黄苔。

处方:黄芩、黄连、牛蒡子、玄参、甘草、板蓝根、柴胡、马勃、陈皮、薄荷、僵蚕、蝉蜕、大黄。水煎服,每次20毫升。

金黄散用醋和之,调敷患处。

服、敷药后,大便立下,肿消痛止,诸症痊愈。

按语:《伤寒论》云:“苔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黄苔属阴明内热,亦有干燥无津,多用清热攻下之法,则黄苔自然消退。舌为心之苗,心经有病,或他经有病者,多在舌苔观察,以辨寒热虚实、湿痰血瘀。如温病有辨舌验齿,伤寒有苔黄、苔白、苔滑种种之分。如白苔主邪在表里之间,白而腻多主痰湿;苔黄则主阳明内热或黄疸病;黑苔舌起芒刺,多主温疫内热炽盛、邪传心包、谵言妄语等症;紫苔多主内热血瘀;舌尖红甚,多主心经有热。又必观其枯润。设苔中兼枯燥无津或舌裂者,或如覆盆子舌者,多主热伤津耗;设虽有苔而兼油润者,多为寒、湿等症;如镜面舌,或虽黑而润,多为水来乘火之象。但病得一二日,外感症者,多无苔,如常人;久病之人,无湿热等症或外科疾患,舌亦无苔。故不必每人每病必有苔也。如古云:“舌上无苔表症轻,白苔半里古章程;热红淡寒参枯润,阴黑阳黄辨死生;全观光萤阴已脱,微露本色气之平,古有镜舌三十六,采择久奇语弗精。”故宜择其要,记其事,提纲挈领,参以脉、症,则病无遁情。

病案八

崔某,女,1岁。

于1952年12月13日就诊。症见二耳边红肿及面,大便溏时泄水,脉数。

处方:普济消毒散2分,分4次药水送下;茯苓、泽泻、金银花、连翘,水煎送药末服,每日3次服之。金黄散,醋调敷患处。

服、敷药后,症状减轻。加以竹叶、灯心草,服之而愈。

按语:以普济消毒饮、金黄散内服外敷,治其面部浮肿。以分利之法,利其小便,小便增多,水分从前阴出,则大便自干,泄水自止。古有丸、散、膏、丹,非所有之病概以汤药治之也。

病案九

马某,男,8岁。

1952年12月16日就诊。发病半个月。症见颌下肿大硬疼,大便燥,口角破烂,脉沉数。

处方:黄连、黄芩、牛蒡子、甘草、桔梗、板蓝根、柴胡、连翘、金银花、陈皮、蝉蜕、蒲公英、紫花地丁、防风、荆芥。水煎服。

金黄散,醋调敷患处。

服、敷药后,肿消疼止而病愈。

按语:因大便燥,故加大黄以通下之,去其肠胃积热;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以泄热解毒,助其消肿止痛之力;蝉蜕疏风散邪,风寒之邪不解,郁为痈肿,故加防风、荆芥以疏散风邪,通经活络,以免寒凉之药碍气凝血之弊。故服药之后,病即痊愈。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加以内攻外表二解之法,故能收到效果。

病案十

刘某,女,2岁。

1953年6月14日就诊。发病9日。症见右腮部肿大硬痛,大便不利,小便黄,无力,心烦,气短,五心烦热,不欲食,头眩目黑,腰腿酸痛,自汗,脉滑数。

处方:柴胡、龟甲、地骨皮、竹叶、生地黄、生石膏、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菊花、大黄。水煎服。

芙蓉叶散,鸡蛋清调涂,敷于患部。

服药后症状减轻,乃以桔梗、夏枯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当归、白芍、甘草、陈皮、蝉蜕加减服之,数剂而愈。

按语:是症乃腮肿而有兼症者。大便不利、小便黄、脉滑数,是内有热也,故以大黄、黄芩、栀子、生石膏以清下其内热;金银花、连翘、菊花清热解毒,以除腮肿;竹叶利尿清热,以除小便黄;柴胡、龟甲、地骨皮、生地黄清热除蒸,以除五心烦热、头眩目黑、心烦气短、自汗。虚热得除,则脾胃不受热灼,饮食自倍。病除气血得和,阴平阳秘,则腰腿痛自愈。

病案十一

李某,男,5岁。

1964年2月就诊。患腮腺炎,已四五日,发热恶寒,两腮赤肿疼痛,曾用臭灵丹叶捣烂外敷,另服六神丸,效果不显,反觉服六神丸后腹中冷痛不适。症见寒热未退,两腮仍肿痛,腹内亦痛,不思饮食,精神疲惫,脉弦细,舌苔薄白,根部稍显黄腻。辨证为风寒外袭,邪遏太阳少阳,经气受阻,脉络不通。治法应疏解太阳少阳,兼以通络消肿。拟用桂枝、柴胡合方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6克,黄芩6克,明党参9克,山楂枝9克,白芍6克,法半夏6克,生姜3片,大枣3枚,板蓝根9克,甘草6克。

服1剂,发热退,恶寒减轻,两腮肿痛消退大半,腹痛已止,已思饮食,脉细缓,舌根部黄腻苔已退。继上方去黄芩,加穿山甲6克,败酱草6克。连服2剂而愈。

按语:痄腮属温毒范畴,西医称为流行性腮腺炎。发颐多当热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滞而成,多见面颊一侧结肿如核,可延及耳之前后,病久溃脓。咽肿,常见于西医所称的下颌骨髓炎、齿脓肿等病。痄腮按常规治法,一般多用普济消毒饮加减,但此例属风寒外袭,邪遏太阳、少阳,经气受阻,脉络不通,故用仲景小柴胡汤合楂数汤方增损与之。(《现代名中医类案选》)

(刘洋)

八、小 儿 暑 温

小儿暑温,即流行性乙型脑炎,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致病,以蚊虫为传播媒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7、8、9三个月。《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本病属中医学暑温范畴。10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尤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暑为阳邪,其发病具有急(发病急骤)、速(病情传变迅速)、危(可突然出现危重征象)、残(往往留有肢体残废等后遗症)的病变特点,被列为法定传染病。

本病病因为暑温时邪。暑为阳邪,伤人最速,且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在急性期,按照温病卫气营血规律发展变化,但因传变迅速,往往不遵从“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一般规律,多表现为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其主要病变脏腑,急性期在肺、胃、心、肝,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在脾、肝、肾。

病案一

马某,男,6岁。

1979年7月27日初诊:患儿突发高热,头痛剧烈,呕吐频频,不时抽搐,神志昏迷,脉洪数,舌质淡红,苔薄白。属暑热内炽,热不外泄,邪入厥阴,内陷心包,上蒙清窍,神明被扰,气血两燔之证。

处方:生石膏100克,生地黄30克,连翘20克,黄芩12克,金银花20克,牡丹皮9克,玄参12克,栀子9克,天花粉12克,桔梗12克,天竺黄12克,全蝎9克,僵蚕12克,钩藤12克,薄荷9克,白茅根30克,甘草3克,羚羊角粉2克(代,冲)。

二诊:抽止神清,能进少量稀粥,扪少腹胀,大便6日未行,脉滑数,苔稍腻。拟以清散气热,化湿通便。

处方:金银花15克,生石膏30克,生地黄12克,连翘15克,黄芩18克,牡丹皮9克,藿香12克,天竺黄12克,薏苡仁18克,生赭石12克,甘草6克,羚羊角粉1克(代,冲)。

三诊:精神转佳,知饥欲食,大便1日2次,色褐黏臭,体温378℃,脉滑数,苔白厚。

处方:生石膏30克,生地黄12克,连翘15克,金银花12克,牡丹皮9克,黄芩12克,薄荷9克,藿香9克,薏苡仁21克,茯苓15克,桔梗12克,天竺黄12克,陈皮9克,甘草3克。

四诊:食、眠正常,腹胀已除,脉细数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邪去正虚,气阴两伤。

处方:太子参12克,石斛15克,怀山药18克,炙知母10克,茯苓12克,生黄芪12克,天竺黄19克,麦冬10克,陈皮12克,甘草3克。

按语:此乃暑邪犯营,热入心包,表里郁闭,肝风内动,故以大剂甘寒清气凉血,佐以祛秽化浊,醒脑息风。以藿香、薏苡仁、茯苓、陈皮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而食纳转佳。(《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冯纯性疗暑温案》)

病案二

侯某,13岁。

初诊:暑温兼泄泻,每日泄泻十余次,已逾两旬,而心中仍觉发热懒食,周身酸软无力,时或怔忡,小便赤涩发热。其脉左部微弱,右部重按颇实,搏近六至。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半,滑石一两,生白芍六钱,山茱萸四钱,生麦芽三钱,甘草三钱。

二诊:服一剂止泻,小便通畅。惟心中犹觉发热,又有怔忡之时。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生怀地黄一两,山茱萸八钱,生白芍六钱,生麦芽二钱,甘草二钱。

按语:本案以滋阴清燥汤加减治之而愈。(《张锡纯医学全书·医案讲习录》)

病案三

徐某,男,5岁。

初诊:3天来发热,头痛,嗜睡,曾在某医院治疗无效,来我院治疗。诊为乙型脑炎。入院高热39℃,嗜睡,无汗寒战,舌质淡红,苔白黏腻,脉弦细数。辨证属内蕴痰热,暑热蕴蒸,肺气不宣,清窍不利。治宜辛凉清解,肃肺降逆,清化痰热,透气达邪。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菊花9克,生石膏24克,薄荷6克,钩藤9克,竹叶6克,鲜藿香6克,鲜佩兰6克,荷叶9克,六一散9克(包)。

9月3日二诊:仍高热39℃,嗜睡,舌红,苔由白腻转黄腻,脉弦细数。

处方:金银花18克,连翘12克,生石膏20克,竹叶45克,石菖蒲45克,郁金6克,知母6克,焦栀子6克,淡豆豉6克,瓜蒌皮9克,川贝母9克,枇杷叶9克。

9月4日三诊:高热达407℃,嗜睡,舌红,苔由白腻转黄腻,脉弦软数。证由湿热熏蒸,气机不畅,痰热蕴郁,清窍不利,日久阴伤,而痰热湿浊互结。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2克,生石膏20克,浙贝母12克,鲜薄荷9克,桃仁9克,杏仁9克,滑石12克,竹叶45克,石菖蒲45克,淡豆豉6克,玄参9克。

9月5日四诊:患儿仍高热39~40℃,无汗,嗜睡,咳嗽,喉间痰鸣,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2克,滑石12克,芦根9克,竹叶6克,鲜佩兰9克,鲜薄荷9克,杏仁9克,枇杷叶9克,川贝母12克,冬瓜子9克,天竺黄9克,葶苈子9克。

9月6日五诊:服药后大便稀,1日5次,喉间痰鸣,咳嗽反射尚存,高热,嗜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上方去薄荷,加黄连3克,竹沥30克。

9月7日六诊:经辛凉清解,清化痰热之剂治疗后,发热渐退至37~38℃,痰减少,腹泻,嗜睡,舌苔仍黄厚腻。为湿浊留连,阴伤难复,余热未尽,而致气机不畅。

处方:金银花24克,连翘12克,滑石9克,竹叶6克,芦根9克,通草3克,枇杷叶9克,玄参9克,葶苈子9克,白薇9克,石菖蒲45克,冬瓜子12克。

9月9日七诊:患儿体温降到正常,能坐起,但精神弱,便稀,1日3次,不消化,舌质嫩红,脉濡数。

按语:患儿病情为高热,嗜睡,头痛,脉弦,略滑数。诊为暑邪夹湿,上蒙清窍。虽以辛凉清化法,但病情继续发展,有内闭深入,阻滞气机,郁热生风之势。患儿腹泻,高热,嗜睡,在治疗中施以辛凉清解,化湿,祛痰,开窍等随症变化运用。同时,湿热不解,痰热尤甚,妨碍脾运化,故用化湿祛痰药较多;又因热郁闭肺卫,肺失透邪之力,治法中透气开肺药亦多;大便运化失常,津液亏耗难复,在病邪渐退之际,以调养脾胃而痊愈。(《金厚如儿科临床经验集·治小儿暑温案》)

病案四

黄某,男,3岁。

1958年8月20日初诊: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40℃,有汗口渴,面赤唇干,呕吐,舌苔黄而润,大便每日2次、微溏;脉数,右大于左。

处方:生石膏45克,知母6克,山药9克,连翘9克,粳米9克,炙甘草9克。

8月22日二诊:高热不退,溏便,每日4次,闻声惊醒,气粗呕恶。

处方:葛根12克,黄芩9克,黄连15克,甘草3克。

1剂后热即减至394℃,2剂后体温388℃,大便转佳,呕恶亦止。

按语:“乙脑”而有夹热下利,但岳美中初诊认为,暑邪已入阳明气分,用白虎汤加味,使症势趋于恶化。后经辨证,仍有表邪,脾胃蕴有暑湿之证,断为夹热下利,用葛根芩连汤清里止泻。(《岳美中医案集·治小儿暑温案》)

病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