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12348600000047

第47章 传染病 (5)

第三章 传染病 (5)

按语:手足口病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流行性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发热、口腔炎、手足疱疹为特征。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热时毒,侵犯肺脾,与湿热之邪相搏,外发肌肤而致,属中医“温热病”范畴。本案以疏风清热、解毒渗湿为治,选用卤地菊汤。方中蟛蜞菊(卤地菊)、荆芥、防风疏风散邪解表;金银花、重楼、板蓝根以清热解毒;黄连、苍术、白术以健脾利湿;加茵陈、瓜蒌子清热利湿通便。据报道,肖诏玮用本方治疗多例小儿手足口病,均获良效。本案方中所用卤地菊,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菊科植物卤地菊的全草,味酸、甘,性平,无毒,入肝、脾二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治喉蛾、喉痹、白喉、百日咳、肺热咳嗽、鼻衄、痈肿、疔疮等症。(《福建中医药·肖诏玮治小儿手足口病案》)

病案二

林某,男,2岁。

1997年10月7日初诊:发热3天,现体温395℃,口秽流涎而拒食,烦躁不安,大便2日未行,曾服百服宁、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等抗菌消炎药,病情如故。血象:白细胞57×109/L,中性粒细胞036,淋巴细胞064,双侧扁桃体肿大Ⅱ度,充血()。眼结膜微充血。口腔黏膜上腭、齿龈、上下唇、舌面布满疱疹及溃疡糜烂,稍触即衄;手掌、足底满布圆形及椭圆形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壁较薄。舌红,苔黄厚,指纹青紫。

处方:清热泻脾饮加羚羊角1克(代,先煎),生地黄15克,大黄6克(后下)。

二诊:连服2剂,热退,大便已解,口腔及手足疱疹渐退,结膜充血消失,乳蛾红肿减轻,神爽索食,仍有少许口臭,苔白较厚。改用清热消导利湿法。

处方:钩藤9克,淡竹叶9克,黄芩9克,石膏15克(先煎),谷芽15克,麦芽15克,生薏苡仁15克,蝉蜕5克,甘草5克。2剂后诸症消除,血常规复查正常。

清热泻脾饮(郑明自拟方)组成:金银花10克,蒲公英10克,黄芩10克,连翘9克,野菊花12克,赤芍12克,大青叶12克,石膏15~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按语:手足口病多见于学龄前的婴幼儿,属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的范畴,临床多表现为热证、实证。一般以疏风清热、清心泻火、解毒利湿、滋阴降火为大法。本案表现为壮热、口秽流涎、便秘、口腔溃烂、手足疱疹、舌红、苔黄厚,此为外感时邪病毒,内因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清热泻脾饮。方中金银花、蒲公英、连翘、野菊花、大青叶、赤芍以疏风清热,解毒凉血;生石膏以清泄脾热;加大黄以泻火通便;因小儿“肝常有余,易动肝风”,故加羚羊角(代)以防热惊。此方配伍严谨,适宜于本病急性期治疗。惟其组方用药偏于寒凉,故运用时应中病即止,以免伤及脾胃,耗伤小儿正气。(《新中医·郑明治手足口病案》)

病案三

黄某,女,1岁3个月。

1999年8月17日初诊:因手掌和足跖出现红色斑丘疹2天来诊。初起,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烦躁不安、纳差,某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青霉素静脉点滴,效果欠佳。近2日手足出现皮疹。症见手掌和足跖边缘有红色米粒大或黄豆大斑丘疹,个别皮疹上有小水疱,口腔左颊黏膜可见溃疡面,伴疲倦,纳差,大便3日未行,小便黄,舌稍红,苔黄腻,脉细数。诊为手足口病。治以清热解毒,健脾除湿活血。

处方:清瘟败毒饮加白术10克。水煎汁,早、中、晚分3次服用,每次服20毫升。

二诊:3天后手、足水疱消失,病变部位仍有少许红晕,大便通,纳可。继守上方去黄柏,加太子参15克,怀山药15克。再服4剂,皮疹消失。

清瘟败毒饮(张冰凌自拟方)组成:金银花10克,薏苡仁10克,茯苓皮10克,板蓝根6克,大青叶6克,山豆根6克,紫草6克,黄芩6克,生地黄6克,甘草6克,红花3克。

按语:清瘟败毒饮中金银花、板蓝根清热解毒,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金银花有抗病毒作用;黄芩、黄柏清热利湿;小儿脏腑薄弱,为“稚阴稚阳”之体,发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而清利不宜太过,更须扶正益气,此所谓“扶正即以祛邪”,故本案又用太子参、白术、山药补益脾胃,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紫草、红花凉血活血,改善血液微循环,可促进皮疹消退;生地黄凉血清热;甘草清热润燥,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消疹之功,因而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有满意疗效。(《湖北中医杂志·张冰凌治手足口病案》)

(夏洁楠)

七、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有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于3岁以上儿童,以冬、春两季易于流行。一般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因素体虚弱或邪毒炽盛,可见邪陷心肝、毒窜睾腹之变证。本病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本病的病变部位在少阳经,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疮疡经验全书·痄腮毒》记述:“此毒受在牙根耳聤,通过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腮,此是风毒症。”指出了本病的病因和病机特点。治疗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此外,本病宜采用内服药物与外治法结合治疗,有助于腮部肿胀的消除。

病案一

韩男童,八月初七日热毒发颐,肌热咳嗽,脉大而数,右寸关并盛。亟宜清化消肿,兼疏外邪。

处方:生石膏六钱(研,先煎),龙胆二钱,蒲公英四钱,薄荷叶八分,金银花四钱,竹茹六钱,杜牛膝三钱,知母三钱,全瓜蒌六钱(玄明粉六钱同拌),地骨皮三钱,益元散四钱(布包),大青叶三钱,六神丸三十粒(分吞)。

按语:发颐多因温毒所致,前贤已定治疗之大法。迄今常用普济消毒饮化裁,然于热实肿痛时加龙胆极苦之味,其凉之性以胜之甚妥。孔伯华用六神丸治发颐效应极佳。并常嘱患者除口服外,同时每日以十至十五粒研磨外涂,不仅解痛,且可促消。屡施屡效,积验颇多。对于六神丸,当时孔伯华最信服上海雷允上所制者。孔伯华治双侧发颐(俗称蛤蟆瘟)立方中,盐水炒橘核用至一两,佐以川楝子四钱。其曾说:“发颐可引睾肿睾痛,甚则此病虽愈,而将来可能绝嗣,不可不慎。”今日观之,所论确为真知灼见。(《孔伯华医集·痄腮》)

病案二

杜某,女,7岁。

旬余日来,头晕头痛,呕逆黄水。日来右颐肿大,曾服普济消毒饮1剂,次晨病情似有转剧之象,体温382℃,头痛嗜睡,呕吐7~8次,两耳下肿大如杏,并且出现病理反射。脑脊液检查:细胞数98个,糖1-4管阳性,蛋白(±)。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舌苔薄黄,脉浮数。证属温毒内扰,灼伤肝胃,热扰神明之象。治法以清温解毒。

处方:广犀角3克(先煎),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牡丹皮6克,赤芍6克,生石膏18克,竹叶6克,全蝎3克,蜈蚣2条,青竹茹6克,玄参6克。

服药2剂,体温大减,诸症已退。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仅腮腺肿大尚未消失。继服原方数剂而痊愈。

按语:腮腺炎脑炎一般投以普济消毒饮及银翘散等,每能获效。但重症则非普济消毒饮所能解决。盖因方中升麻、柴胡宣散升提,芩、连苦寒化燥,皆非温毒颐肿的适宜方药。必须投以清热解毒并用的清瘟败毒饮并佐用芳香化秽的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等方能显效。(《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痄腮》)

病案三

张某,男,6岁。

1971年12月23日初诊:高热10天,现体温396℃,两腮肿痛,略有咳嗽。西医诊断腮腺炎。纳少唇红,便结溲黄,脉数,舌绛有刺而燥。此温毒痄腮,亟须清热解毒。

处方:生石膏30克(先入),知母6克,黄芩9克,僵蚕9克,天花粉9克,芦根30克,生地黄12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生大黄6克,碧玉散9克(包)。2剂。

12月25日二诊:身热略退,现389℃,大便仍闭,脉、症同前。仍须清泄,增以解毒。上方去知母、芦根、天花粉,加板蓝根12克,蒲公英12克,桑叶9克。2剂。

12月27日三诊:热度初和,腮肿见退,便下2次,咳嗽亦减,脉数,舌红无苔。上方既合,续予清利。

处方:桑叶9克,玄参9克,黄芩6克,知母6克,碧玉散18克(包),蒲公英9克,板蓝根12克,生甘草2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3剂。

12月30日四诊:热已退净,两腮不肿,胃纳已动,便下已调,脉细带数,舌红略干。温毒初解,尚需清润以为调扶。

处方:鲜生地黄30克,玄参9克,麦冬9克,生甘草24克,知母6克,天花粉6克,桑叶9克,淡竹叶45克。3剂。

药后病愈。

按语:本病系风温邪毒郁结少阳经络而成,其证有表、里、轻、重之别,常用方有银翘散、普济消毒饮之类。此例见症已是温毒壅逆,里热炽盛,故治以清热泄毒之法。方中石膏、知母、黄芩、地黄清热泻火;金银花、连翘、芦根宣泄解毒;僵蚕、天花粉散风润燥;生大黄、碧玉散通下泄毒。二诊时增板蓝根、蒲公英以专解温毒,病情逐渐好转而向愈。(《幼科刍言·董廷瑶治水痘案》)

病案四

王某,男,12岁。

12月8日初诊:体温38℃,痄腮发于偏左,肿硬作酸。数日来邪热下注,客于厥阴之络,致****胀痛,苔黄,脉数。上下为病,图治较艰。始予流通疏化,表里并施。

处方:炒柴胡2克,川楝子9克,广木香3克,炒枳壳45克,昆布9克,海藻9克,川郁金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紫花地丁9克,犀黄丸06克(另服)。

12月12日二诊:腮肿平复,****肿痛不减。厥阴之气结聚不散。治当理气泄肝,流通疏利。

处方:炒小茴香24克,川楝子9克,广木香45克,炒柴胡2克,荔枝核15克,金橘核12克,丝瓜络9克,炒枳壳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茯苓9克,延胡索45克。

按语:《温病条辨》称痄腮为“温毒”,是“天行之疠气,感其气而发者”。病由少阳脉络失和,肝胆与胃热上攻,生于耳下,或左或右,或左右齐发。严重之患儿可引起****肿病,法当清温解毒,软坚消肿。****肿痛者可合流通疏化,加软坚散结行气活血之品可也。(《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奚伯初治痄腮案》)

病案五

王某,女,3岁。

1953年2月27日就诊。发病20余日。症见颌下腺及耳下腺红肿热痛,大便燥,发热无汗,脉浮数。

处方:黄连、黄芩、牛蒡子、甘草、桔梗、板蓝根、柴胡、连翘、陈皮、薄荷、僵蚕、蝉蜕、麻黄、大黄、金银花。水煎服。

外以金黄散醋调敷患处。

服药后症状减轻,乃加入玄参、浙贝母、乳香、没药、蒲公英、紫花地丁,服之而愈。

按语:中医之痄腮类似近代医学之耳下腺炎、腮下腺炎,发颐类似近代医学之颌下腺炎。其原因多为内热外感风寒之邪,失于疏解,郁而为肿热。不急治之,则化脓成疮。小儿常患此症,大人亦有之。其医治方法,不外疏风解表,清热治里。若偏表者,可加发散之药;偏里者,可加攻下之药;表里兼症者,则内清外表以两解之。治则多以清里为主,解表为辅。因是症有发热无汗,虽20余日,仍以麻黄发散之;耳腮属少阳经行之路,故以柴胡引经入少阳肝胆,和麻黄、薄荷以达到发汗解表之能;陈皮引药走入皮肤,且以行气分之滞;僵蚕便而不溺,因风而僵,善能治风;蝉蜕,蝉虫之壳,溺而不便,善退一切疮疡肿毒,和之祛风而能散热,和麻黄、柴胡、薄荷、板蓝根、桔梗,能疏风解表,清热散结;大便燥,是因已有热,加川大黄以通利之,和芩、连之寒凉,取泻心汤之义,以泻心经之火;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以清热解毒;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加麻黄、大黄,表里交攻,内清外表,此二解之法也。更以消肿止痛之金黄散外敷之,加强局部消散作用,较之单纯内服汤药,其功效更为显著。(《华廷芳医案选·痄腮》)

病案六

周某,女,2岁。

1953年1月22日就诊。发病3日。症见颌下红肿硬痛,大便燥,3日1次,指纹紫,脉数。

处方:黄芩、黄连、牛蒡子、甘草、桔梗、柴胡、连翘、陈皮、薄荷、僵蚕、蝉蜕、大黄、金银花、穿山甲。水煎服,每次10毫升,每日服4次。

金黄散醋调敷于所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