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肾 系 疾 病 (8)
按语:解颅病因,古代医家多认为与先天肾气不足有关,故治疗多以补肾扶正为主。现在我们认为,解颅一证虽为先天颅损,或生后久病体虚以致骨髓之成长充盈受阻,囟门不能如期闭合,故治疗多从肾入手。但先天不足,往往真阳不能温润脾土,脾湿不化而生痰;肾主水,肾虚则水泛,脾肾不能制水,水久积亦可成痰;肾为气之根,肾虚则气无所根,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上犯;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髓海空虚,因之湿痰浊气往往乘虚而入,形成解颅重症。所以,临床上又可根据症情,从气与痰着手施治,内用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杏仁、藁本、瓜蒌子等降气化痰,祛风逐瘀之品;外用通草、香白芷、蜂房、青皮、陈皮、蝉蜕、僵蚕、红花共研细末,加适量面粉,以酒、童便、水调涂患处,每可获效。(《幼科金鉴·刘氏临证发挥》)
病案二
苏某,男,8个月。
1986年3月12日就诊。多汗、夜惊、烦躁、尿臭2个月。体检:一般可,面色少华,枕秃,枕后有弹力感,肋外翻,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厘米,脾未触及。曾用2个疗程维生素D3,症情改善不明显,血清碱性磷酸酶214U。X线摄片示骨质疏松。经服用佝偻病糖浆2个月后,夜汗明显减少,夜寐安静,尿臭消失,枕部长出新发,血清碱性磷酸酶135U。
处方(佝偻病糖浆):黄芪10克,菟丝子10克,白术10克。
按语:小儿佝偻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的“五软”“五迟”范畴,现代医学认为,维生素D不足是佝偻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沉积于骨,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及后遗症。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肌肉。肾虚脾弱则骨质不坚,肌肉松软。健脾益肾乃本病治疗之主要方法。佝偻病糖浆中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菟丝子补肾。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肾气足则骨坚齿长,促进了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使机体的钙、磷代谢正常,佝偻病得以治愈。将药物制成糖浆口服,更易被小儿接受。(《上海中医药杂志》)
病案三
王某,男,9岁。
1970年4月初诊:母代诉,佝偻病5年。患儿系早产儿,自幼体质虚弱,消瘦无力,饮食差,长至3岁时才会走路,但行走不稳,经常跌跤。从去年以来逐渐严重,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佝偻病、钩虫病。给予葡萄糖酸钙片、维生素D、鱼肝油、灭虫宁等治疗数月效不显,遂来求治。现症见面色萎黄,体质虚弱,精神不振,气微少动,胸骨隆起呈鸡胸,两下肢细而弯曲呈“O”形,肌肉软弱无力,站立行走均不能持久,饮食甚少,口不渴,夜眠虚烦不宁,多汗易惊,舌质淡,苔白厚,脉沉细数无力。诊断:骨软。辨证:脾肾双亏,气血两虚,筋骨失养。治则:补肾健脾,消积杀虫,强健筋骨。
处方:紫河车粉120克,鹿茸60克,焦山楂60克,焦麦芽60克,焦神曲60克,炒槟榔120克,榧子60克,贯众60克,芜荑60克,番泻叶30克,全蝎60克,土鳖虫60克,制马钱60克,蜈蚣40条,鸡蛋壳50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1丸,每日服2次。
二诊:上药连服月余,患儿面色已现红润,饮食增加,两腿较前有力,行走已不跌跤。继续服用上药。
三诊:又服药月余,两腿走路已觉有力,肌肉较前丰满,饮食睡眠均正常,盗汗基本停止,但走路过久尚感劳累。
四诊:上药连续服用半年,下肢痿软、畸形基本纠正,其他诸症均愈。嘱其家属效不更方,仍按上法配制,剂量减半。继服半年,以善其后。
按语:本例乃先天肾气未充,加之后天调摄失养,蕴生诸虫,耗损气血,遂致本病发生。肾主骨生髓,为生长之本,肾亏则精乏骨弱,故发育迟缓;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失养,气血虚弱,阳气不充,则四肢痿软无力,肌肉松弛。故治宜标本兼顾,杀虫消积,补肾健脾,通经强骨,诸法并施。投以丸剂,长期服用,如此顽疾治疗半年而收全功。(《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郑颉云医案》)
病案四
李某,男,3岁。
初诊:患儿出生1个月即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曾在某医院住院就诊,诊断未明出院。发热延至9个月方解,继则患儿头颅渐增大。就诊时发现患儿头大异常(头围60厘米),头颅裂缝,并继续增大、增宽,头皮光亮,青筋显露,神情痴呆,体瘦面白,颈软无力,两眼下视。此为解颅证。拟撤脑水之控水丹外治方。
处方:苦丁香3克,白丁香03克。共研极细粉,每次吹入鼻中少许。1日3次。
二诊:药吹鼻后,鼻中淌水流涕,其气腥臭,约出涕水250毫升,两个手帕尽湿透。继用上药观察。
三诊:自用药后涕水外流不断。除用吹鼻外,另拟内服方。
处方:冬虫夏草9克,野党参15克,酒川芎6克,辽细辛15克。研细粉,每服15克,每日3次。
四诊:服药及吹鼻后,头颅已渐变小,且能扶着走路。用药吹鼻后,仍流清臭水,且日夜不断。又各再配药1剂,药尽而愈。
按语:《诸病源候论》云:“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不合,头缝开解是也。”本案患儿出生之后月余即发热,竟持续8个月始退。可知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致元气大伤,故面色白,****亏损,精伤骨弱,气化功能障碍,阴津不化则聚为痰湿,湿痰浊气乘虚而停蓄于颅内,故发为斯疾。鼻窍上通于脑,以善于逐湿消痰行散之苦丁香、白丁香吹鼻,直达病所,开宣清窍,以逐浊阴。另配以内服药,取党参,冬虫夏草峻补肾元;以川芎、细辛通阳以消阴邪。药虽4味,宣、补实寓其中。辨证明晰,选法得当,故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刘彦桐》)
(鲁博)
八、小 儿 脑 瘫
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或因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主症为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言语不清。
病案一
季某,男,26个月。
1959年10月5日初诊:其母代述,此儿系7个月早产。生后11个月时才开始生牙,说话也很晚,双手拉着仅能迈一二步,不会爬,经常发热,饮食、睡眠、二便正常。经某医院诊断为大脑性瘫痪,某儿童医院认为脑疾患。服西药2周,拉着走时两腿呈现交叉之状。后来我院治疗。患儿面色娇白,舌苔薄白而润,语言字音尚属清楚,声音低怯无力,呼吸均匀,无咳呻音,脉数无力。辨证为未熟蒂落,先天有亏,以致脏质脆软,成为五迟之证。后天健壮,尚堪调治。治法当调补肾阴,从本治之。
针刺: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太溪点刺。以六味地黄丸助治,并嘱勿与西药同服。
1959年10月10日二诊:代述此儿以前不会爬,经针灸及服中药丸后,现在在床上爬得很快了。针刺疗法如上。
1959年10月26日四诊:能沿床、桌走了。取足三里、绝骨、飞扬、太溪点刺。
1959年11月9日六诊:能下地沿凳走了。取大椎、身柱、飞扬、昆仑点刺。助以六味地黄丸药料加鹿茸、紫河车、牛膝、五加皮为丸助治。
1959年11月16日七诊:一手领着能走,胆量也增加了。取穴同上点刺。
1960年2月8日十三诊:稍微扶着点东西能独自行走,而且走得很快、很好。取百会、风府、阳陵泉、承山、昆仑点刺。仍以加味地黄丸常服助治。针药并施,以资弥补先天不足,俾其得以正常发育成长。
按语:脑瘫是脑性瘫痪之简称,本病是由于胎儿缺氧,颅内出血,早产,脑发育畸形等多种原因所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临产前、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的婴幼儿期。临床以四肢肌肉屈伸不利或痿软不用,发育迟缓,行动困难,智力低下,反应迟钝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五迟五软”“小儿瘫痪”的范畴,为疑难病症,西医尚未有良方。中医认为,本病的治疗宜注重脾、肾、肝,针药并用疗效较好。现代中医临床习惯于以六味地黄汤加味,辅以针灸手法,本案即其成功之医案,可供参鉴,希冀能有效验。(《中医争鸣·陈培元治脑瘫案》)
病案二
梁某,男,3岁。
1996年1月6日就诊。患儿足月顺产,出生至今不能站立、行走,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易受凉和感冒,常流涎。曾被某医院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治疗1年余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症见双下肢瘫痪,不能站立、行走,头发稀疏,牙齿残缺不全,体瘦面黄,舌淡,脉细,指纹淡紫。检查:双下肢腱反射亢进,足下垂,肌张力升高,肌力2级,病理征(+)。头颅CT扫描示:胼胝体发育不良,双侧脑室略扩大。诊断:小儿脑性瘫痪。中医诊为五迟(肝肾不足),以行迟为主。拟以头针、颞三针(交替施用)、颈三针、腰五针、下肢体针配四神针、智三针、哑门、通里,并用脑活素于风池、肾俞穴位注射治疗。治疗1个疗程,患儿肢体肌力改善,可站立及扶行活动。嘱家属加强患儿肢体活动。继守上法,再治2个疗程,能独立坐立、行走,反应敏捷,记忆力好转,流涎消失,肢体肌力恢复达4级,现已在幼儿园生活及学习。头颅CT复查:胼胝体发育较前好转,侧脑室扩大有改善。
按语:小儿脑瘫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收效缓慢。本案系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脑瘫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小儿脑性瘫痪,其病位在脑,取头针可加强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的发育,从而改善、提高智商;采用体针针刺可改善和纠正肢体瘫痪。通过针刺诸穴,可达疏通经络,补髓益脑,强壮筋骨之目的,从而使脑瘫患儿的智力及肢体功能得到改善。(《新中医·范兆金治小儿脑瘫案》)
(谢静文)
九、小 儿 弱 智
小儿弱智是发生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是因先天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等所致,以小儿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痨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智力迟缓。本病不仅病情复杂,病程亦长,特别是患自胎孕者,往往成为痼疾。
病案
张某,女,3岁。
患儿初诊时面色萎黄,消瘦,毛发稀疏。家长代诉:汗多,纳差,大小便时不会向家长告知。虽有言语,但语音不清,尚不能表达用意。注意力不集中,不哭闹,反应淡漠,与同龄孩子相比明显弱智。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诊断:智力低下合并佝偻病。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味,服7剂,症状明显好转。再投7剂,诸症愈。
参苓白术散加味组成:白扁豆、山药、莲子、薏苡仁、桔梗、砂仁、黄芪、肉苁蓉、补骨脂、益智、制何首乌。伴纳差、汗多、毛发稀疏,即合并佝偻病体征者,加枳壳、麦芽、煅龙骨、煅牡蛎。用量视患儿年龄增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