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12348600000040

第40章 肾 系 疾 病 (7)

第四节肾 系 疾 病 (7)

按语:本案患儿年已4岁,症见口软不能言,足软不能步,腰软不能坐,肌肉松弛无弹力,头部膨大,囟门3岁多才闭合,毛发憔悴,神情淡漠,大便自利,面色不华,苔色薄白,脉细无力。此多由小儿先天精血亏虚,胎元受损,导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而致病。本案以肢体运动障碍为重,证属肝肾亏损为主。其病多由先天精血亏损,禀赋不足,以致肝肾亏虚。治疗当以补肾填髓,养肝强筋为主,方选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减。本案取方加健脾益气之党参、黄芪、益智,补肾温阳之附子、肉桂,是针对患儿气阳不足的临床特点。(《刘弼臣临床经验辑要·五软》)

病案三

张某,男,2岁。

1981年9月29日初诊:两足软弱无力,虽能站立但不能走,纳食欠馨,二便尚调,夜寐烦惊,睡时露睛,动则易汗,素有耳聋(因于链霉素中毒),脉软,舌净而润。

处方:太子参10克,炙黄芪10克,炒白芍6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清甘草3克,远志6克,龙齿15克(先入)。3剂。

二诊:继服1周。

10月13日三诊:两足有力,已能跨步,烦减汗少,仍见露睛,胃纳尚少,舌苔薄润。续以原法巩固。

处方:太子参10克,炙黄芪10克,当归6克,炒白芍6克,黄精10克,龙齿15克(先煎),朱茯神10克,远志6克,清甘草3克,陈皮3克。

本方连服2周,已能步履健如,露睛已平,眠安纳和,但耳仍聋。

按语:本案患儿年已2岁,仍两足软弱不能行走,兼见纳食欠馨,睡时露睛,夜寐烦惊,辨病为五迟、五软之列,证属心脾两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全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与气血供给。脾胃生化乏源,五脏失养,则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故脾虚则可见四肢萎软,手足失用,口软乏力,咀嚼困难,肌肉松弛无力诸症,其病以“五软”为主;心主血脉,开窍于舌,言为心之声,若心气不足,脑髓不充,则智力发育低下,语言迟缓,或无故烦闹惊惕,病属“五迟”范畴。本证为心脾两虚偏于脾虚,五迟、五软偏于五软。五迟、五软心脾两虚证患儿,治当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选调元散加减。(《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董廷瑶治五软案》)

病案四

顾某,男,13岁。

1981年9月12日初诊:患儿自3岁时即不耐久坐,坐时伸腰转侧,今年加重,自觉脊梁酸软,不能坚持端坐,严重影响了学习。曾去骨科检查:脊椎排列整齐,活动正常,脊柱无侧弯及后凸畸形。多次查血沉、抗“O”,结果均正常。X线摄片显示脊柱正位、侧位、斜位均未见异常。服用中药祛风胜湿、活血通络之剂。治疗1个月,症情如故。症见患儿脊梁酸软,喜伸腰侧欠,不耐久坐,局部无红肿,与天气变化无关,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苔薄白。患儿患病已久,虚象显现,谅由先天肾气不足,督脉气血虚弱所致,治拟补肾温督为法。

处方: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金毛狗脊10克,益智10克,补骨脂10克,桑枝10克,桑寄生10克,当归10克,宣木瓜10克,焦白术10克,红花3克,炙甘草3克,鸡血藤15克。

二诊:服上方10剂,自觉脊梁得舒,能持久坐立,但仍稍有冷感。宗原意加减再进。原方去红花、宣木瓜、桑枝、桑寄生,加党参10克,肉苁蓉10克,牛膝10克。又进5剂,冷感渐除。

后予健身全鹿丸、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交替服用。经治3个月,诸症尽除。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按语:患儿表现脊梁痿软,不耐久坐,故名脊痿,缘由先天不足,督脉空虚所致,故用杜仲、川续断、狗脊,益智、补骨脂等益气温肾;病延日久,络脉亦必欠通,故佐当归、红花、桑枝、鸡血藤等养血通络;症状改善后又加党参,辅以香砂六君子丸,以补后天、壮先天。因小儿稚阴稚阳,治当平和,缓图而终获全功。(《儿科名医证治精华·脊痿案》)

病案五

梁某,女,13岁。

2002年3月11日初诊:其父代诉,患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同龄儿童,但说话稍迟,自幼好动,脾气暴躁。3岁上幼儿园后,老师反映其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上小学后不能专注听课,自顾做小动作或擅离座位,难以接受教育而改读特殊学校,成绩一直低下,语文10多分(满分100分,下同),数学7~8分,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差,语言表达尚清晰,但词汇贫乏,难于和同学和睦相处。少寐多梦,胃纳佳,二便正常,时有癫发作。一般生活可自理。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头颅CT检查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改变,韦氏智商67。接受过针灸和脑组织液穴位注射等治疗,癫已少发作。出生时有新生儿溶血病史(ABO血型不合),救治经过欠详。母孕期无特殊病史。父母智力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诊时见患儿形体高大,神情呆滞,胆怯少语,坐立不安,举止粗暴,稍不如意则大叫大嚷,舌质淡,舌尖红,有瘀点,全舌满布厚腻白色兼微黄苔,脉缓滑。

处方:法半夏10克,陈皮5克,枳实10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8克,郁金10克,丹参15克,磁石20克(先煎),甘草5克。5剂。每天1剂。

3月18日二诊:自诉夜梦减少,但仍较烦躁,他症如前,舌质偏红,苔仍白厚腻微黄。初见小效,守法加川黄连4克,再进5剂。后以此为基本方,每周5~7剂。治疗2个月。

按语:本案患儿有智力低下,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同时有学习困难,难以接受教育,社会适应不良及心理情绪障碍等表现,辨病属中医之“五迟”范畴。主要因先天不足,脑髓失聪所致。亦可因难产、产伤等因素致痰瘀阻络,神窍痹阻而成。此患儿因胎禀湿热邪毒,阻碍气机,发为胎黄,湿热内蕴,日久化瘀生痰,留滞脑络,闭塞神窍,致脑髓失充,神明蒙蔽。故湿热痰瘀为本例发病之因。从患儿神情木呆,全舌满布厚腻白色兼微黄苔,有瘀点,脉滑数等症状,可知其为痰瘀阻滞证。此病纯属虚证抑或以实证为主者比较少,而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尤以先天因素所致者更为常见。本例属于以实证为主者。本案辨病为中医“五迟”,证属痰瘀阻滞脑络,治当涤痰开窍、活血通络为主,投以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加石菖蒲、郁金、丹参、灵磁石以达化痰通络、开窍醒神之功。方中法半夏、陈皮去湿化痰;茯苓健脾宁神;远志、石菖蒲涤痰安神;佐丹参活血通络;竹茹合郁金增其化痰开窍之功;磁石安神定志。诸药合用,以达涤痰通窍之目的。(《黎炳南儿科经验集》)

(李兰)

六、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为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致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烦躁、多汗、易惊、夜啼、枕秃、囟门迟闭、方颅、肋外翻、鸡胸,甚至下肢弯曲畸形等。中医无佝偻病名,主要是根据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汗证、夜啼、五迟、五软、鸡胸、龟背等病证。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北方佝偻病发病率高于南方。本病预后一般良好。若病情重者,易导致骨骼畸形,留有后遗症。

本病的病因病机是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及调护不当,致脾肾两虚,并累及心、肺、肝。脾肾不足为本病发病的关键。

病案一

张某,男,3岁半。

初诊:患儿2年来鸡胸,驼背,双下肢弯曲呈“O”形,不会行走。患儿母乳喂养5~6个月时因母乳不足改人工喂养,1岁时仍不能站立,扶着站立双下肢发抖,继出现鸡胸,驼背。当地医院诊为小儿佝偻病,予各种钙剂和维生素AD丸等治疗,不见好转。现患儿面色苍白无华,头发干枯,形瘦,便溏,每日2~3次,易出汗,哭声低,唇淡,舌淡苔黄,脉细无力。系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失调,脾肾两虚,血气不足,筋骨失养。

处方:紫河车1具,煅牡蛎30克,黄芪30克,蜈蚣10条,青黛10克。焙干,研为细末,分100小包。每次1包,1日2次,温开水送服。

二诊:连服3个月后体力大增,胃纳好转,自汗、盗汗显减,扶着能站立。复配1剂。

三诊:继服3个月后,自己会站立,扶着会走路,且精神好,面色好转。再服上药6个月,胃纳好,已长胖,发华,自己能行走而告愈。

按语:佝偻病可散见于中医“肾疳”“夜惊”“慢惊”“五迟”“五软”“鸡胸”“龟背”等病证中,病机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肾两虚所致。刘韵远老中医认为,早期当以改善喂养方法为主,配合健脾补肾、消导和中之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常配合捏脊疗法;重症强调健脾补肾,填补真气,方用补肾地黄丸及紫河车、煅牡蛎、黄芪、蜈蚣等,配合饮食调养,疗程较长。(《刘韵远治疗小儿佝偻病验案》)

病案二

孙某,男,18个月。

1984年10月23日初诊:患儿形瘦,少食多汗1年余。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自汗、盗汗,易惊多啼,纳呆便溏,夜眠不安,发稀枕秃,舌淡苔薄白,脉迟无力,指纹淡。11个月开始出牙,14个月能行走。方颅囟大,肋骨外翻,鸡胸,O形腿。X线摄片示干骺端增宽。血钙125mmol/L。平时易感冒。诊为佝偻病。

处方:鹿角900克,龟甲450克,枸杞子200克,党参200克,熟地黄90克,怀山药100克,茯苓50克,甘草40克。熬膏,每日早、晚各服3克。

二诊:连服3个月后,患儿纳食增加,出汗减少,夜眠转安,面色红润,大便通调。第2年冬再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现患者发育健康,成人后身高18米。

按语:本案属于肾精亏虚,治以龟鹿二仙膏加味补肾填精,佐以健脾之法。方中鹿角、龟甲、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填精充髓壮骨;党参、怀山药、茯苓健脾益气,以促气血化生,濡养全身。肾精亏损证主要表现为有明显的骨骼改变症状,如头颅方大,肋缘外翻,肋如串珠,手镯、鸡胸、漏斗胸、龟背、O形腿、X形腿等,齿迟、立迟、行迟,并有面色无华,多汗肢软,或消瘦,纳呆便溏,舌淡苔少,脉细无力。本案虽有脾肾两虚表现,但主要症候以肾精亏损为主兼有脾虚气弱,病理性质为虚证。

(鲁博)

七、解颅

解颅为病证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又名囟开不合、囟解,指小儿到一定年龄,囟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以致囟门较正常为大,或可见囟门部稍稍隆起。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6个月时,开始骨化,后囟在2~4个月时闭合,前囟在1~15岁时闭合。如延迟不合,多由父母精血不足,以致小儿先天肾气虚弱,不能充养脑髓而成,多见于脑积水、佝偻病等病症。治宜培补气血,滋肾充髓。

病案一

白某,男,5个月。

初诊:症经2个月,头部膨大,囟门高突,颅缝裂开,青筋暴露,体瘦颈细,面色苍白,经西医诊断为脑积水。刻下眼珠下垂,白睛特别显露,眼呈“落日状”,囟门张力较大,纳食、二便如常,苔薄白,脉沉细,指纹色紫。证属肾气虚弱,脑髓不能充实,故头颅日渐胖大白亮,其头偏倒,气血循运不利,血络受阻,而现青筋暴露。治当补肾益髓,益气养血。

处方:熟地黄6克,山茱萸5克,茯苓6克,怀山药10克,牡丹皮3克,泽泻5克,炙黄芪10克,当归3克。

另:天南星30克,柏子仁30克,防风30克。共研细末,每用少许,以猪胆汁调敷头颅。1日1换,时时以汤润之。

二诊:隔3周未视,服前投之剂,两侧头颅略扁,青筋已消,但囟门张力仍高,颅缝仍裂开高突,症情显属有效。再拟原方治之。由于小儿难于服药,改拟丸方缓图。

处方:六味地黄丸20粒,早、晚各1粒。

另:天南星30克,柏子仁30克,防风30克。研末,以猪胆汁如前法调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