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12348600000028

第28章 脾 系 疾 病 (14)

第二节脾 系 疾 病 (14)

按语: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凝血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好发于婴儿学爬或开始走路时。血友病因临床以出血为主症,血友病A出血量重,血友病B次之,血友病C最轻,在中医学中被归于发斑、血证的范畴。赵心波辨本患者属阴虚火盛,脾失统摄,采用食疗、药疗后血证有所控制;第二步以化痰定搐息风治疗患者之痰痫,先后治疗1年,得以痊愈,其经验可资参考。(《现代名中医类案选·赵心波治血友病案》)

病案二

徐某,男,11岁。

1983年10月7日就诊。患者鼻腔、牙龈出血及尿血8年,伴面浮肢肿,便溏,舌质淡胖,尖边齿痕,苔薄白,脉沉细。经某医院检测缺乏Ⅷ因子,确诊为血友病甲。来诊时辨证为脾肾阳虚。

处方(郭昆自拟方血友汤):太子参、潞党参、炙黄芪、当归、何首乌、鸡血藤、制附子、紫草、茜草、大黄、乌梅、甘草。4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衄血、尿血即被控制。续服4剂,症状消失,饮食倍增。至1991年5月旧症复发加剧,查Ⅷ:C为19%,服血友汤9剂,诸症消失。复查Ⅷ:C为24%。

按语:血友病以轻微损伤即出血不止,凝血活酶形成障碍,血液凝固时间延长为特征,属中医血证、虚劳范畴。本病多由先天肾精不足,后天失养以致脾胃俱虚而发病。本案所用血友汤属温阳益气,补血养血之剂,对于血友病之证属脾肾阳虚,气血双亏者较为适宜。(《江苏中医·郭昆治血友病案》)

(李畅)

十三、滞颐

小儿滞颐,俗称“流口水”,是指小儿涎液过多,经常流出,滞于颐间及胸前者,严重者可导致颐部潮红,糜烂。本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若因出牙而引起者,不属病态。

脾之为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通道,脾胃积热,廉泉不能制约,或脾胃虚寒,不能收摄津液,均可导致流涎不止。尤其是炎夏季节嗜食冷饮、冰棍等,更可导致本病发生。故临床所见,以虚证居多。当以健脾燥湿,和胃摄涎为治。

病案一

黄某,男,3岁8个月。

1983年2月15日就诊。母诉:孩子出生2个月后,经常流涎,经前医治疗无效。症见口微张,口水流到下颔及胸前,胸前衣服湿漉漉,两嘴角及下颔鲜红,舌淡,苔白腻,脉濡,大便有时稀溏。证属脾虚湿阻。

处方:藿香8克,佩兰8克,苍术8克,茯苓8克,莲子8克,芡实8克,蚕沙8克,厚朴4克,姜半夏5克,益智12克。2剂而愈。

按语:小儿滞颐,又称流涎,是指以小儿口涎不由自主从口中流出为主的一种病证,发病多因脾寒或胃热所致。脾主运化,脾气统摄,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脾虚不能正常输布津液,致使水湿内停,脾气不能收摄津液故多涎。正如《幼科释迷》所说:“小儿多涎,亦由脾气不足,不能回布津液而成。”故治疗多从健脾化湿入手。本案证属脾虚湿阻。治疗时丁秀英选用藿香正气散以芳香化湿为主。方中藿香、佩兰辛温芳香化浊;莲子、芡实、茯苓、苍术、蚕沙、厚朴健脾除湿;半夏燥湿降逆;益智味辛,性苦,温脾暖肾,收敛固摄。诸药合用,具有健脾除湿,芳香化浊,摄津固唾之效,故2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丁秀英治小儿滞颐案》)

病案二

姜某,男,5岁。

1984年10月7日初诊:口中流涎3载,涎水甚多,舌时伸出口外,上舔唇边,日久致唇边潮烂,面色白,大便时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前医曾予导赤、六君等加减治疗无效。诊为滞颐。证属小儿肾气未充,蒸化泌别失常。治宜温肾摄液。缩泉丸加味。

处方:台乌药6克,益智10克,山药10克,肉桂3克。

二诊:3剂后涎流渐止,惟舌仍舔唇。上方加黄连1克,生地黄10克,淡竹叶10片。服5剂痊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因涎为脾之液,故临床治滞颐多从健脾除湿入手。然肾为水脏,人身诸液同源,均由水脏主宰。小儿稚阳之体,脏腑未充,津液泌别收持失其所主,故而多涎、大便溏、小便清长。因此,温肾固摄为其主要治法。本案上病下取,从治肾入手,给予缩泉丸加味,以温肾摄纳,使元阳振奋,气化复常,津液泌别收持有主,涎流自止,其症可瘥。本案用药简洁,立意独特,值得仿效。(《浙江中医·姜润林治滞颐案》)

病案三

袁某,男,2岁8个月。

自1岁时出现口水增多,少则唾液满口,多则从口中流出,不能自控,食欲不好。在当地经中西医治疗流涎仍不止。症见口涎自溢,面色苍白,精神欠佳,口角及下颌糜烂、潮红,唇舌色淡,苔白,脉虚弱,指纹淡。辨证为脾胃气虚,水湿运化失常。治宜补气固涩燥湿。

处方:怀山药10克,黄芪10克,益智仁10克,石斛5克,太子参5克,苍术6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药进3剂,精神转佳,流涎减少。再进2剂后,流涎止。1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语:小儿流涎,其病因多由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机体柔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腠理疏松,一旦寒温不适,饮食不调,养护失宜,首伤脾胃,使其功能失常,水湿、饮食运化失调,津液固摄障碍,口涎自出为病。本案治疗紧扣病机,以益气健脾,燥湿固摄为法拟方。以怀山药、苍术健脾运脾以祛湿;益智暖脾温胃,摄涎止唾;石斛养阴益胃;太子参、黄芪健脾补气。诸药合同,共奏健脾燥湿、养阴益胃、补气摄涎之功。标本兼治,故获良效。(《四川中医·张惟天治小儿滞颐案》)

病案四

孙某,男,3岁。

1998年4月28日初诊:其母诉1年来患儿睡觉时常有口水流出,近半年来白天亦有口水流出,浸湿衣衫。迭经中西医治疗效不佳。症见面色白,精神萎靡,口涎自溢,清稀无味,衣衫湿透,颐部潮红糜烂,食欲不佳,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指纹色淡。证属脾胃虚寒,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津液失固。治拟健脾和胃,温中摄涎。

处方:附子3克,吴茱萸3克,太子参6克,白术6克,淮山药6克,益智6克,炙甘草6克,半夏5克,木香5克,干姜4克。3剂。

二诊:食欲好转,流涎减少,精神亦转佳。效不更方,原方续服7剂后,流涎止。原方去吴茱萸、半夏、益智,加大枣培补脾胃,巩固治疗10天而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患儿症见口涎清稀量多,食欲不佳,小便清长,面色白,舌淡苔白,指纹色淡,一派脾胃虚寒之象,系因脾气虚弱,脾阳不振所致。即如《诸病源候论》曰:“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液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令涎流出,滞渍于颐也。”故选用附子理中汤以健脾和胃,温中摄涎。方中附子、干姜振奋中阳;太子参、怀山药、白术健脾益气;半夏、木香理气燥湿和胃;吴茱萸性温燥,以加强燥湿之力;益智敛液固摄,补中益气以治本。诸药合用,使脾阳得复,脾气得充,水湿饮食运化正常,唾涎固摄有权而病瘥。(《浙江中医杂志·吴康健治小儿滞颐案》)

(夏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