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12348600000019

第19章 脾 系 疾 病 (5)

第二节脾 系 疾 病 (5)

处方:乌梅6克,川椒目3克(炒出汗),胡黄连3克,雷丸9克,淡干姜3克,榧子肉9克,使君子9克,白芍9克,白芜荑9克,党参6克。另生大黄9克,绞汁冲入。2剂。因不能受食,药液由胃管灌入。

服上药头汁后30小时左右下蛔虫16条,38小时左右又下蛔虫百余条。腹痛缓解而诸症悉平,第3天即出院回家。

按语:本例虫积腹痛,故用乌梅丸之变法。因虫得酸则伏,乃以乌梅大酸伏之;虫得苦则安,乃以胡黄连大苦安之;白芍缓急止痛;姜、椒温中散寒;使君子、雷丸、芜荑、榧子并力杀虫;以生大黄绞汁冲入,能通利腑气,下其虫积;由于患儿体弱,恐其攻伐太过,加党参益气健脾。诸药合用,终于收到预期功效。(《幼科刍言》)

病案十三

许某,男,7岁。

1981年5月13日初诊:1年多来脘腹疼痛时作,进食冷饮更剧,不思纳食,便下间隔,其脉沉弱,舌淡无苔。证属中土阳虚有寒。小建中汤主之。

处方:肉桂2克,炙甘草3克,白芍12克,生姜2片,大枣3枚,淡附子6克,饴糖30克(冲)。5剂。

5月20日二诊:腹痛已瘥,大便通下,纳食初动,舌苔薄润。方已应手,毋须更辙。上方去附子,加木香3克。5剂。

6月17日三诊:前次药后诸恙均平。昨因啖冰,腹痛又作,大便稀溏,舌苔薄润。仍宗原法,小建中汤加味。

处方:肉桂2克,白芍12克,炮姜2片,大枣3枚,炙甘草3克,饴糖30克(冲),吴茱萸6克,木香3克,焦白术9克。5剂。服后旋安。

按语:小建中汤为一温中祛寒、调和阴阳之良方。患儿腹痛反复发作,而饮冷尤剧,参之舌脉,确为阳虚中寒之证,故以本方主之。以后腹痛又作,仍予本方加味。以药中窾窍,故投之即效。(《幼科刍言》)

病案十四

邵某,女,5岁。

1960年5月15日初诊:形容瘦弱,身热无汗,不欲食,腹痛膨大,大便溏泻,面白唇红,唇内有点。证属寒凝土虚,运化失职,湿滞生虫。宜温中散寒,健运化滞,佐以杀虫法。

处方:紫苏叶一钱半,大豆黄卷一钱半,焦白术一钱半,广陈皮一钱半,厚朴一钱半,粉甘草六分,炒枳壳一钱半,广木香六分,使君子一钱,生姜二片。

5月17日二诊:身热已退,腹痛膨胀如故。仍照前方增损,兼重用化滞杀虫法。

处方:焦白术一钱半,广陈皮一钱半,广木香八分,川厚朴一钱半,炒枳壳一钱半,海南片一钱,使君子一钱半,神曲一钱半,焦山楂二钱,花椒一钱。

5月19日三诊:腹痛膨胀减轻,便泄白虫如线而短。当再照原方增损。

处方:焦白术一钱半,川厚朴一钱半,海南片一钱半,广木香六分,使君子一钱半,雷丸一钱,焦山楂一钱半,神曲一钱半,炒麦芽二钱,花椒一钱。

5月21日四诊:便泄白虫数十条,腹中胀消痛止。当再扶土化滞法。

处方:焦白术一钱半,广陈皮一钱半,广木香六分,海南片一钱,大腹皮一钱半,焦山楂一钱半,使君子一钱半,谷芽一钱半,麦芽一钱半,粉甘草五分,太子参一钱,白茯苓一钱半,冬瓜皮二钱。

服数剂,食欲增而愈。

按语:虫由湿生,湿由脾运失职而滞。杀虫之剂,必须理气助运,所谓气行则湿化,湿化则虫灭。(《临床心得选集》)

病案十五

李某,女,6岁。

初诊:平素时现胃痛腹痛,甚则呕吐;大便不规律,或干结或溏泻;食欲亦时好时坏;日渐消瘦,经常流鼻血;面色不华,白黄相间,俗称谓虫花之象;舌上有花点,苔斑剥不匀;六脉滑实,乍大乍小。辨证立法:望诊、切脉俱为虫积之象。饮食营养被消耗,故日渐消瘦,食欲无常;积滞不消,食积生热,症现鼻衄。拟驱虫和胃消积法为治。

处方:炒槟榔5克,炒吴茱萸06克,姜厚朴3克,炒建曲5克,炒黄连24克,姜半夏3克,使君子10克(炒),炒榧子6克,白术3克,砂仁3克,莱菔子5克,炙甘草15克。

二诊:前方服3剂,便下蛔虫数条,胃痛腹痛未作,只鼻衄1次。再拟一方清热和胃肠,与前方交换服用,每周服2剂,无需再诊。

处方:鲜生地黄10克,炒吴茱萸06克,厚朴花3克,鲜白茅根10克,炒黄连25克,玳玳花3克,莱菔子5克,砂仁15克,杭白芍5克,莱菔英5克,豆蔻15克,炒枳壳5克,姜竹茹10克,广皮炭3克,益元散10克(鲜荷叶包),石菖蒲3克,炙甘草梢15克。

按语:小儿患虫积最为常见,凡见腹脐周围时痛,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日渐消瘦者,即应考虑虫积为祟。中药具驱虫之功者甚多,需据不同虫类,选用适当药物。然驱虫时,必加通便及和胃剂,以免虫体不下或出现胃脘不适之症。(《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陈皇珍)

六、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一般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重者泻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由于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被列为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小儿泄泻发生,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本病主要病位在脾胃。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以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幼幼全书·泄泻》提出“凡泄泻皆属于湿”。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多邪气常与湿邪兼夹,又有饮食瓜果生冷内生湿浊,皆易成泻。清浊不分,水湿水谷混杂而下,发生泄泻。临证往往为诸邪与湿邪夹杂,合为暑湿、寒湿、风寒湿、湿热、食积、蕴生湿热等。

病案一

朱某,女,4岁半。

1979年7月9日初诊:患儿近来腹胀,纳差,伴腹泻,每日2~3次,便泻物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气味特臭,口渴,苔白微腻,脉数。辨证属伤食腹泻,兼有湿滞。治以消食导滞,利湿清热。

处方:炒山楂6克,炒神曲6克,炒麦芽6克,茯苓10克,泽泻9克,大腹皮6克,苍术6克,桔梗9克,陈皮9克,黄芩6克,莱菔子9克,藿香9克,紫苏梗9克,甘草3克。3剂。

1979年7月12日二诊:腹胀见轻,纳仍不佳,大便日1~2次,不消化。继用上方3剂,诸症皆平。

按语:保和丸为治胃肠病的常用方剂。本方减去其中的连翘、半夏,而加以升提肺气的桔梗,甘缓的甘草,化湿的藿香,燥湿的苍术,行气、宽中、利水的紫苏梗、大腹皮、泽泻,即是对腹泻采用以分利、升提为主的治法。(《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伯岳》)

病案二

周某,男,2个月。

1976年5月7日初诊:出生后经常腹泻,至今2个月余,应用中西药物未效。现日夜仍达7~9次,色淡,稀黏,稍臭,腹鸣矢气频转,腹软,舌苔薄白,脉细。证系久泻脾运失司,为脾虚泻。治以益气健脾,和中,涩肠。

处方:太子参9克,茯苓9克,焦白术9克,扁豆花9克,诃子9克,鸡内金炭45克,罂粟壳3克。3剂。

5月10日二诊:大便日行3次,色似中药,糊状,稍有黏臭,夜寐欠安,盗汗溱溱,舌脉如前,脾虚中运未复,再守原意。原方3剂(茯苓以朱砂同拌)。

经随访,二诊服药后腹泻已愈。

按语:本案病历2个月以上,久泻伤脾,脾运失司而乳食难化,故便色较淡,稀黏稍臭,以四君子汤之法佐鸡内金、扁豆花之和化,诃子、罂粟壳之涩肠,冀能速止其泻。病程既长,经过中西药治疗无效,服本方6剂,病即痊愈。此方看来平淡,但作者屡用以治脾虚泄泻,每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方中罂粟壳为治疗久泻之要药,用之得当,效果极为显著。但因此药含吗啡等有毒成分,用不得法反会产生不良后果,故需要掌握其特性,不可滥用。一般初病急性阶段不宜用之,如见腹痛(泻前腹痛,泻后痛减,幼儿多表现为便前哭吵,便后较安)里急后重,大便异样酸臭,胃呆不纳,舌苔厚腻、垢腻及其他邪实之症,都非本品之适应证。即使久泻者用之,还当按照年龄之大小适量而用,不应过量或长期使用,否则必将有害无益。此亦罂粟壳与诃子、石榴皮等其他涩肠药不同之处。此外,久泻涩肠应用罂粟,当以生者为佳,因炙者多用于止咳,附记数语,仅供参考。(《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徐迪三医案》)

病案三

魏某,男,2个月。

1976年4月3日初诊:泄泻已月余,颜色青绿夹有奶块,气味酸臭,日行5~6次,胃纳尚可。来诊前已服西药抗生素、消化药等旬日,便次不减。患儿混合喂养,母乳不多,饥饱不匀。舌苔薄腻,鼻有流涕。辨证属久泻脾虚,湿浊内蕴,风邪外感。治以益气健脾,疏风化湿。

处方:党参6克,白术9克,白芍9克,紫苏梗9克,藿香9克,蝉蜕45克,白扁豆6克,豆蔻15克(后下),厚朴12克,姜黄连12克,煨木香15克,凤尾草9克,马齿苋12克,黄芩炭45克,辣蓼3克,炒谷芽9克,炒麦芽9克。2剂。

4月10日二诊:便泻见减,每天2~3次,时厚时薄,青中带黄,舌苔薄腻。原方3剂。

药后大便基本每天1次,在4月24日因便次稍多,日行3~4次,再以原方减味,连服3剂而愈。

按语: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感受外邪或饱食失调,很容易引起运化失职而发生泄泻。本例是出生2个多月的婴儿,由于喂养不当,饥饱不匀,食伤脾胃而引起泄泻,气味酸臭,虽用抗生素、消炎药等治疗而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是泄泻的主要因素,同时气血生化之不足而影响卫气虚弱,易感新邪。脾运失职,湿滞久郁化热而大便青绿酸臭。《病机汇论·原病式》曰:“泻白为寒,青、红、黄、赤、黑皆为热也。”故是虚中夹实,法当补中兼清。健脾药与清热利湿药同用,可防止清热苦寒克伐脾胃太过而进一步损伤脾阳;健脾药得清热利湿药相辅,可补而不滞邪,以免湿浊恋不去。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一诊后即有显效,二诊后基本痊愈。虽隔半月又有溏泻,但以原法巩固即止。以后3个多月来,大便成形,其效较为理想。(《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徐蔚霖医案》)

病案四

杨某,男,1岁2个月。

患儿腹泻3天,伴发热395℃,有汗不畅,烦躁不安,口渴喜饮,舌尖红,苔白腻中微黄,脉细数,曾服抗生素无效,改用中药治疗。辨证属外感暑邪,湿热困脾,升降失调。治以解表清热,利湿止泻。

处方:葛根9克,黄连3克,茯苓9克,六一散6克,木香3克,泽泻6克,猪苓9克,紫苏梗6克。3剂后热退泻止而愈。

按语:诊治湿热泻时,要区别湿和热的偏重。热泻一般都兼有外感,发热无汗加紫苏梗,以发汗解表,理气和中,其既有藿香的解表作用,又有厚朴的理气和中的作用,故临床常用之;热重于湿时,葛根芩连汤酌加金银花、连翘,以加强清热毒之功,使表解里和;湿重于热时,藿香正气散加减,酌加苍术、桂枝、生姜、猪苓、泽泻以加强温化燥湿作用;湿热并重,常用葛根芩连汤和藿香正气散合方加减,酌加蚕沙、木瓜、薏苡仁、大豆黄卷、吴茱萸、苍术以加强温中健脾化湿之力。刘韵远在治疗湿热泻时,主要突出“化”“清”“利”,其基本方为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和五苓散化裁而成。藿香正气散为脾湿下利而设,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和胃之功,使脾运、湿化而泻止,突出一个“化”字;葛根芩连汤为肺热移于大肠下痢而设,有苦寒清热止痢之功,突出一个“清”字;五苓散为早期湿热泻而设,突出一个“利”字。由于湿热多兼外感,故刘韵远提出,湿非温不化,不宜过用苦寒燥湿药物;用药量宜轻不宜重,重则有伤脾阳之弊;早期腹泻宜分利,不宜过用温补止泻药。(《刘韵远临证荟萃·婴幼儿腹泻》)

病案五

王某,女,1岁。

初诊:腹泻3个月,先后2次住某医院治疗共2个半月。出院后大便仍每日7~8次,溏薄不化,周身肌肉不丰,面色萎黄不泽,口干少津,小溲短赤,舌淡无苔,指纹淡紫。考虑湿热内郁,脾失健运,久泻不止。治以健脾利湿,清热分泻。

处方: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诃子肉5克,分心木3克,焦麦芽6克,焦槟榔5克,黄芩5克,木通3克,泽泻6克,川黄连1克。

定搐化风锭,2/3丸,每日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