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脾 系 疾 病 (4)
1997年10月6日初诊:患儿1年前因暴食冷饮后出现脐周腹痛,经治疗后缓解。此后腹痛经常发作,或因饮食不慎,或因受凉,或因情绪不稳定而诱发。每次发作数分钟或十几分钟,缓解后如常人。先后做过多种检查,未见异常。服用解痉药、镇静药均能缓解。3天来因疲劳及紧张,腹痛又作,隐痛能忍,纳差,大便干,间日一行,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按腹平软,脐周轻压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尚有力。证属脾失健运,积滞停留中焦,气机郁滞。治拟健脾助运,化积导滞,佐以理气止痛。
处方:苍术10克,鸡内金10克,丹参10克,蝉蜕10克,延胡索10克,决明子10克,厚朴6克,大腹皮6克,砂仁3克,梅花5克。
二诊:7剂后,腹痛消失,惟感纳呆,乏力。上方去延胡索、大腹皮,加茯苓、薏苡仁、炙甘草。再服7剂,诸症告瘥。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辨证属饮食积滞,故方取香砂平胃散之意加减,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方中苍术、陈皮、砂仁、梅花理气行滞;鸡内金消食化积;延胡索行气止痛散结;决明子润肠通便;大腹皮理气行滞;丹参活血;蝉蜕疏肝经郁热,以防脾虚肝旺,风木克土。用药7剂后积食得消,气滞得行,惟见纳呆乏力,当属脾胃失健,内湿未除,故去其理气行滞之品,加用茯苓、薏苡仁运脾化湿调中继服。如此则诸症得除,病告痊愈。(《浙江中医杂志·运脾导滞法治疗儿童再发性腹痛52例》)。
病案三
游某,女,1岁。
初诊:患儿20天前因腹痛,频繁呕吐,咖啡色血便,异常哭闹达10小时之久,收住某院西医治疗。经检查,确诊为肠套叠。曾用空气、液体灌肠,终因病情反复,于4月20日到我院门诊中医治疗。症见患儿腹痛拒按,腹部胀满,呕吐心烦,大便干结,舌苔白厚乏津,指纹紫且滞涩。据此脉症,中医辨属阳明热结,津液亏乏之证。诊断为肠结。拟大承气合增液汤加味。
处方:大黄5克,芒硝10克,枳实5克,厚朴10克,玄参15克,生地黄15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杏仁10克,火麻仁15克。
二诊:尽剂,行2次稀溏便,痛随利减,呕吐亦止,厚苔渐化。因复发热,体温达38℃,仍守上方加连翘、蝉蜕之属,药后诸恙悉愈,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善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患儿腹痛胀满,拒按便秘,为热结胃肠之特点。热邪之由来,可因外寒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内侵而成。胃肠统属六腑,以通降为顺。邪热与肠中宿食相结,故见大便干结,腹痛拒按;热盛津亏,热扰心神,故见呕吐心烦,舌苔乏津。故以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再合增液汤养阴生津,白芍缓急止痛,杏仁、火麻仁润肠通便。诸药合用,使热邪随利而减。用药后,因余邪未尽除,患儿复发热,此时在原方基础之上加入连翘、蝉蜕等药以加大清热之力,使余热清而诸症平。(《四川中医·小儿急症三例》)
病案四
关某,男,3岁。
未足月而生,体质孱弱,经常发热,睾丸时时上抽,生殖器萎缩,少腹疼痛,消化力弱,大便常溏泻,舌苔薄白,脉象沉弱。
处方:巴戟天3克,紫河车3克,生地黄3克,熟地黄3克,荔枝核5克,川楝子3克(醋炒),米党参3克,白术3克,炒吴茱萸3克,酒白芍6克,炙甘草15克,鹿角胶3克(另烊化兑服)。
按语:小儿素称纯阳之体,然亦常见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不健之小儿,症现虚寒。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当从先后天两方培补,然又不宜辛热峻补之剂,以其本质纯阳,施治不当,反生燥热,非如成年人肾气亏损可比。为资恢复,本方可做常服。据患儿之母后来诊病时云,此方每周服二三剂,症状逐渐消失,体力日健。(《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病案五
王某,女,7岁。
1991年4月初诊:腹痛反复发作已3个月余,无明显诱因,始每日1次或数日1次,多于数分钟后自行缓解。近1个多月来发作渐频繁,每日达4~5次,每次时间长达20~30分钟,影响上学,日渐消瘦。曾做多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口服驱虫药及解痉药、多种消炎药,始尚有效,久则无济于事。就诊时腹痛正作,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双手捧腹,纳差,二便可,唇淡少华,手足不温,舌质略淡,苔白,舌中、根厚腻。查体:腹部平坦,无肠型包块,轻揉摩按数分钟,觉疼痛稍有缓解。素偏食嗜食甘味。证属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无以温煦润养胃肠经络筋脉而腹痛发作。
处方:白芍20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肉桂4克,木香6克,干姜3克,生姜6片,大枣6枚。5剂。
二诊:腹痛大减,精神好转,每日发作1~2次,且时间缩短。继原方去干姜,生姜减为3片,加黄芪10克,莱菔子6克。5剂。
三诊:痛止,纳食亦有好转。因服药不便,改服香砂养胃丸6克,保和丸1丸,每日2次,早、晚口服。半个月后纳食正常。随访未再复发,且体重明显增加。
按语:小儿属稚阴稚阳娇嫩之体,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但不知节制饮食,加之现今多为独生子女,娇宠过甚,饮食偏食、暴食、生冷随意,久则脾胃负担过重而失其正常纳谷运化之功能。气血化生不足,无以养充脾胃,致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脾阳亦弱。胃肠失其气血之濡养,脾阳之温煦,肝木乘其虚而袭之,故拘挛而腹痛乃作;中焦虚寒,故腹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病久气血愈虚,脾胃愈弱,故腹痛加重,消瘦,面色黄白,纳差,诸症显现。加味芍药甘草汤重用白芍益阴养血,柔润筋脉,为君;配以甘草、当归甘温补中养血,且与白芍相辅,酸甘化阴(血),达其和里缓急之功;木香、肉桂、生姜温中助阳,理气止痛;鸡内金、莱菔子消积和胃顺气;大枣甘温建中。诸药合用,共达温阳补中,和里缓急止痛,兼以消积和胃之功。脾健胃和,气血生化有源,则筋脉得温养而痛自止。(《四川中医·加味芍药甘草汤治愈小儿复发性腹痛》)
病案六
陈某,女,10岁。
2日来微微自汗出,恶风寒,头痛不甚,但脐腹剧痛不可按,大便3日未解,腹部胀满,面上青筋暴露,痛苦面容,呻吟不止。此太阳表证未罢,兼里实也。治宜和表通里。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2克,大黄10克,郁金6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服3剂,胃纳佳,饮食增,诸症悉解。
按语:本例既有微微自汗,恶风寒,头痛之太阳表证,又见脐腹剧痛,大便燥结之里实证,单用解表则里之邪亦不解,故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之例,用桂枝汤和表,加大黄以荡涤腹中积实,并佐以郁金行气活血,寓表里双解之意。(《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廖仲颐医案》)
病案七
恽某,男,3岁。
初诊:患儿生后半个月即见肚腹饱胀,鸣响矢气,时有恶乳,哭闹不安,入夜为甚,大便溏泻色青,日行2~3次,苔腻,脉细弦。某医院诊为肠胀气。X线摄腹部平片:肠腔内明显积气。此乃厥气横逆,脾胃失运。急当疏肝和胃行气。
处方:紫苏梗10克,藿香梗10克,川楝子10克(炒),制半夏6克,木香5克,吴茱萸15克,白芍6克,青皮5克,陈皮5克,延胡索10克(炒),茯苓10克,茯神10克,香橼皮5克,姜竹茹10克。3剂。
另以玉枢丹2支,每次1/4支,每日2次,开水化服。
二诊:服药后腹胀较松,恶乳减轻,矢气频频,便泄渐趋正常。原方去吴茱萸、白芍,加沉香3克,公丁香2克。再服3剂,腹痛除,余症亦除。
按语:金钱如认为,婴儿质小气薄,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弱则肝木乘之,肝气横逆,气滞不通,则腹胀疼痛,时发时止;肝气犯胃,则恶乳;肝气克脾,则大便失常。故肝郁气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应着重疏肝郁,理气滞,常以金铃子散合戊己、温胆为主方治疗而收效。(《江苏中医·金钱如老中医从肝论治儿病的经验》)
病案八
单某,男,6岁。
满腹作痛数月,脐周为甚,时轻时重,偶有嗳气,大便调,小溲黄。曾有排虫史,经驱虫药等治疗,腹痛不减。舌淡无苔,脉沉缓。寒湿郁阻中焦,气滞作痛。治以调气散郁止痛。
处方:川楝子10克,台乌药6克,广木香24克,川郁金6克,香附6克,姜黄10克,桃仁泥5克,川厚朴6克,焦山楂6克,焦神曲6克,焦麦芽6克,焦大黄6克,炮姜3克。
服药3剂,腹痛停止,未再发作。又以3剂巩固之。
按语:暴痛多实、多热、多积滞,久痛多虚、多寒、多气血郁阻。所以古人指出,暴痛非寒,久痛非热,虚痛、寒痛喜按,实痛、热痛拒按,虫痛绕脐,时作时止。本例考虑为气滞寒凝,故以调气散寒,则通则不痛。大抵久痛不止,以寒凝气滞为多,故治常以温散辛通为主。(《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病案九
王某,男,14岁。
暑假下河洗澡,上岸时复又连吃冰糕3块,当晚夜半即发脐腹疼痛。迭更数医,按寒积腹痛、虫积腹痛以及气滞腹痛等治疗无效已半个月。1973年8月上旬抬来我院中医科门诊,症见脐腹疼痛,时剧时缓,昼夜不休,剧痛时即觉胸中悸动并感微胀,按之脐周微觉板硬无包块,食欲缺乏,大便间日一解,小便短少,苔薄白,舌质边略青,脉弦细微涩。此系寒邪入侵,水停胸下,气血阻滞,不通而痛。拟当归芍药散加味。
处方:白芍15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枳实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肉桂6克。
服2剂,脉、症悉平。
按语:当归芍药散原为《金匮要略》治疗妇人妊娠腹痛及腹中诸疾痛之要方,本例用于男子脐腹痛而获效。因方中芎、归、芍养血活血,苓、术、泽运脾行水,加丹参增强活血作用,加肉桂温阳降卫,加枳实行气止痛。如此配用,使阳气旺,水气散,血行畅,气得通,故能速愈。临床验证,凡属脐周板急、小便短少之腹痛,无论男女老幼,服用本方无不立效,实非仅用于妇人之专方。(《四川中医·脐腹痛验案》)
病案十
吴某,男,9岁。
初诊:患儿既往恣食生冷,间断性腹痛已年余,时痛时止,如针刺,曾用驱虫、消导、止痛药治疗均无效。症见形体消瘦,双目有神,饮食一般,按之左少腹有压痛,痛处不移,舌边紫暗,脉沉缓。证属血瘀腹痛。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用元胡饮。
处方:延胡索10克,川芎6克,郁金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
二诊:3日后腹痛减轻,余症同前。原方加黄芪15克。又服6剂,痛止症除。
按语:本案腹痛由寒凝日久,中焦气机窒塞,血脉凝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腹痛。方选元胡饮重在气行则血行之意。患儿病程较久,形体消瘦,应有日久气虚之象,故继加用黄芪以补气,则瘀化痛止症除。(《幼科条辨》)
病案十一
胡某,女,13岁。
右上腹及脐周阵发性剧痛1天,痛时辗转不安,呻吟不已,约每隔半小时即发作1次,不痛如常人,呕吐5次,吐出蛔虫2条,小便色黄,舌苔腻微黄,脉弦。体温374℃。粪检可见到蛔虫卵。证属湿热内蕴,蛔虫上扰于胆,气机不利。治以辛开苦降,通腑驱虫。
处方:生大黄10克(后下),干姜2克,乌梅8克,槟榔8克,木香6克。
药服1剂,稀便3次,解下蛔虫5条,剧痛大减。又进2剂,疼痛已除。
按语:本例类似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蚘厥”。根据蛔虫的特性,得酸则静,得辛则伏。王玉玲认为,若单用酸、辛之品,药服虫安,可一时获救。药停虫动,疾病乃作。必须配伍下药。蛔得苦则下,非苦降不能取胜,故方中首选生大黄之苦,苦能下蛔,并使蛔虫随稀便排出体外,虫去病除。(《辽宁中医杂志·王玉玲老中医以大黄为主治疗小儿急症的经验》)
病案十二
王某,男,9岁。
患儿已腹痛3天,阵发剧痛,伴有呕吐而急诊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较弱,脱水,精神萎软,腹部膨胀,时有肠型可见,叩之呈鼓音,肠鸣音存在。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蛔虫型)。因其腹痛无固定之压痛点,不宜手术,服西药枸橼酸哌嗪2次,未见下虫,腹痛依旧。故请中医会诊。
1975年6月5日就诊。素有蛔虫,感寒腹痛,日夜阵作,痛且拒按,腹部膨胀,吵扰不安,食入即呕,便下秘结,形瘦神软,舌质淡润。此为虫积中阻,亟须安蛔杀虫,温里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