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脾 系 疾 病 (3)
按语:此乃因伤食呕吐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按中医理论,属于脾土亏损,肝木所乘而致,故治在脾。脾统血,脾气正常,则血不妄行。无论是空腹所服的补中益气汤,还是食后所服的异功散,皆在培补脾土,异功散还兼治伤食、吐泻。如此两个方剂,一个目标,终于使患者病愈。(《续名医类案·龚廷贤医案》)
病案四
王某,男,4岁。
1992年7月19日初诊:呕吐7天。患儿过食瓜果冷饮,1周来朝食暮吐,呕吐物为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无特殊臭气,呕吐次数少而量多。经某医院禁食、输液,应用爱茂尔、阿托品等药不效,来院求中医诊治。现四肢欠温,腹痛绵绵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面白唇淡,精神疲倦,腹软,无触痛,舌淡苔白,沉迟。诊断为呕吐(胃寒呕吐)。治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用丁萸理中汤加味。
处方:丁香1克,吴茱萸3克,党参6克,白术6克,干姜3克,制附子3克,肉桂3克,甘草3克。2剂。
7月21日二诊:药后呕吐、腹痛减轻,精神渐复,四肢稍温。效不更方,上方继服2剂。
按语:本案因患儿长期过食瓜果冷饮,冷积中脘,损伤脾阳,致脾胃虚寒,胃气失于和降而气逆于上。方中丁香、吴茱萸、干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甘草益气和中;制附子、肉桂温阳散寒。诸药合用,温阳散寒,呕吐自愈。纵观全方,加用附子、肉桂之由,皆由于患儿症见腹痛绵绵,大便稀溏,四肢欠温等阳虚寒甚之象。(《中医儿科学教学病案精选》)
病案五
张某,女,2岁。
初诊:呕吐,1天3~4次,食入即吐,量多味酸,口干引饮,身热暮作,胸腹臌胀,夜卧不安,大便干秘,小便正常,面赤气粗,苔白脉数。辨证属热吐。治当清热止呕。宗黄连竹茹汤加减。
处方:川黄连15克,姜竹茹2克,生石膏25克(先煎),寒水石10克,橘皮3克,法半夏3克,炙枇杷叶5克,栀子3克,枳壳3克,川郁金3克,伏龙肝15克(代水)。
另:太极丸4粒,早、晚各1粒。
二诊:隔3日未视,前投黄连竹茹汤加味法后,呕吐未作,身热亦解,惟日来胃纳不振,唇红欠润,大便秘结,苔白脉数。治当开胃和中,佐以导滞。
处方:橘皮3克,姜半夏3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姜竹茹3克,炒枳实3克,炒白术6克,炙黄芪6克,当归3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焦麦芽12克,生姜2片。
按语: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热”,今呕逆口干,胸腹作热,便秘心烦,显系湿热蕴蓄阳明,胃失和降所致,故治以清热止呕为主。服3日黄连竹茹汤后呕吐未作,身热亦解,惟胃纳不振,此系患儿素禀薄弱,发稀骨软,脾胃运化不健,消化吸收功能失常,最近呕吐伤中,气液未复,故治以开胃和中,佐以导滞。连续调理,使其气血逐渐增长,脾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肌肤充润,庶可计日而待。(《幼科金鉴刘氏临证发挥》)
病案六
邓某,女,3岁。
1984年9月19日初诊:1个月来患儿反复呕吐,经多方药物治疗无效,现食入即吐,吐如喷射,吐物酸臭,次多而量少,夜卧不安,食少神差,面色少华,欲饮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指纹紫滞。诊断为小儿呕吐。辨证为热吐(痰热上逆)。治以清热化痰,降逆止呕。
处方:陈皮6克,姜汁竹茹9克,黄连3克,紫苏梗9克,藿香9克,旋覆花15克,广木香6克,赭石30克,吴茱萸3克,黄芩10克,豆蔻3克,神曲15克。2剂。
1984年9月23日二诊:服上方呕吐基本停止,大便正常,现食少纳差,面色无华,舌淡苔白,指纹淡紫。上方去赭石,加薏苡仁15克,炒谷芽30克。2剂。
后经追访,已饮食正常,未见复发,活泼。
按语:胃喜清凉,胃气以下降为顺。若小儿素有积热在胃,或纵食辛辣煎炒食物,或外感温热病邪入肠胃,以致胃热难于留食,胃气上逆,呕吐频作。因火性炎上,其势急迫,邪热乘胃,胃热上冲,出现呕吐如喷射状,食入即吐。久病必虚,后天生化无源,则面色无华。用陈皮、黄连、竹茹、赭石清热化痰,降逆止呕,属胆胃同治之法;旋覆花消痰行水,增加降逆止呕之力;广木香、紫苏梗、藿香、吴茱萸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其中吴茱萸性虽辛热,但在大队清热药中,去性取用,仅呈调气降逆之功;热扰中宫,故夜卧不安,以黄连、黄芩清心安神;胃中热炽,乳食易腐,出现吐物酸臭,故用神曲、豆蔻消食健胃。由于辨证准确,用药周密,故2剂而大效。再诊时,病机基本同上,当谨守原法,但应增强健运脾胃之功,生化有源则诸症可愈,故去赭石之重镇,加强健脾利湿之薏苡仁,协同消食健胃之神曲、谷芽,2剂而告痊愈。(《王静安临证精要》)
病案七
鲁某,女,12岁。
患儿6岁开始反复呕吐,不能进食,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及清水,时伴头晕,吐前有上腹不适,吐后稍稍缓解;平时常有嗳气胸闷,头晕肢倦,乏力纳呆,大便粗糙气秽,有时食后即便。辗转中西医治疗,虽能暂时缓解,但未能根治。西医怀疑自主神经性癫及神经纤维瘤而住院检查。经各项理化检查,除血红蛋白偏低外均属正常。听力、前庭功能、头颅摄片及胸片均无异常,CT检查亦无特殊。诊断为周期性呕吐。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昨起呕吐发作4次,食入即吐,吐出酸苦水及食物,头晕恶心,脘腹不舒,胃纳不振,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白腻带黄,脉细弦。此乃脾虚不运,痰湿内阻,肝胃失和。治宜健脾化痰,调和肝胃。温胆汤加减。
处方:姜半夏6克,茯苓9克,陈皮5克,炒竹茹6克,枳壳2克,炒黄芩2克,郁金6克,明天麻6克,神曲9克,炒谷芽9克,炒薏苡仁9克,厚朴花5克。7剂。
服药后呕吐已止,头晕胸闷亦减,胃纳稍增,大便成形气秽,有时食后即便,舌苔白腻,脉细弦。前方去黄芩,加佩兰9克。又服7剂后胃纳正常,精神好转,舌质偏淡,苔转薄白,脉细。上方去佩兰、竹茹、天麻,加党参5克,炒白术5克,调理1个月而愈。
随访1年来,呕吐未再发生,胃纳增加,面色红润,体重由原来29千克增加至335千克。
按语:詹起荪治疗周期性呕吐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脾虚失运,蕴湿生痰,痰湿内阻,日久胃中郁热,气机失于升降,湿扰清阳,痰浊犯胃而呕。用温胆汤化裁治疗,于平和之中见效。(《河南中医·詹起荪治反复性呕吐》)
病案八
沈某,女,7岁。
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千克,母乳喂养。1981年出生后即有呕吐史,喂乳后即吐,呈喷射状,每日3~4次,迄今若进稍多(小半碗)即有呕吐,量多,呕吐物为半固体状胃内容物。1988年1月3日,因近1年来反复呕吐伴上腹痛,赴某医院就诊。B超检查:肝胆未见畸形变。X线示有明显反流现象,符合胃食管反流。予注射甲氧氯普胺(灭吐灵)1支,口服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剂、颠茄合剂等,服药3周,呕吐如前。于1988年2月9日转来本科治疗。见患儿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身高、体重均不符合标准(较正常低1个标准以上),舌苔黄腻,脉濡汗多,二便均调。证属湿热内蕴,胃失和降。予手法按压火丁高突,隔日1次,3次呕吐止。
具体方法:医师以消毒后的食指蘸少量冰硼散,快速地按压舌根部的“火丁”,随即退出手指。隔日按压1次,3次为1个疗程。大多数患儿经1个疗程后即愈,甚至1次按压即愈。吐未止者也可再作1个疗程。
1988年6月20日,X线复查未见反流,身高、体重增加明显。4个月后随访,身高增加5厘米,体重增加15千克,但因原基础较差,尚未达到正常标准。
按语:婴儿吐乳症及本案的呕吐症都可用按压“火丁”方法治疗。所谓“火丁”,又称“蒂丁,”是指与悬雍垂相对的会厌软骨局部突起,甚至高耸坚硬,此为浊邪火热熏蒸,形成“火丁”。胃失通降,秽浊之气循经而上,导致咽喉不适而引发的反射性呕吐,犹如频繁的以鹅羽抵咽探吐之状,导致呕吐反复不愈。胃气宜降,故“火丁”可以作为一个具有良效的治疗点,按压其可使脾胃气机调畅,通降复常,而奏平逆、降浊、止呕之效。(《儿科名医证治精华》)
病案九
汪某,男。
1935年6月22日初诊:受寒停滞,脾胃不和,呕吐泄泻,身热不扬,苔薄腻,脉濡滑。先以疏邪化滞,调畅中都为治。
处方:紫苏叶五分,姜黄连三分,仙半夏一钱半,云茯苓三钱,豆蔻壳五分,薄橘红一钱,炒枳壳五分,大腹皮一钱半,藿香一钱半,佩兰一钱半,炒薏苡仁四钱,佛手花八分。一剂。
二诊:寒热已轻,呕吐亦止,溏泻减而腹痛未停。湿浊中阻,清浊不分,脾胃不和。再以芳香化浊,和中降逆。
处方:紫苏叶五分,广藿香一钱半,陈广皮一钱,云茯苓三钱,大腹皮一钱半,砂仁八分,焦神曲三钱,梗通草八分,炒谷芽三钱,炒麦芽三钱,佛手花八分。二剂。
按语:程门雪常用藿香正气散合小陷胸汤治小儿受寒停滞的寒热吐泻,每能见效。胃痛呕吐由湿热、痰浊、肝胆火旺等所致者,程老常用仲景泻心诸法治之。用生姜(干姜)、半夏之辛开,合黄芩、黄连之苦泄,相反相成,可和胃以止逆。如受寒作吐,表里同病,尤为小儿所常见,则以紫苏叶与川黄连配合治之。紫苏叶辛温宣发上焦,其清香之气可以化浊解秽,醒胃止逆,小儿易于接受。呕吐之重者,可以二药分煮,紫苏叶汁待冷,和入川黄连汁之中,小口频频饮服。此种寒药热服,温药冷服,亦反佐法之一种运用。若见泄泻者,不宜用小陷胸汤中之瓜蒌,故以枳壳替代,宽胸畅中,并消食滞。(《程门雪治呕吐案》)
(陈皇珍)
五、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脐之四周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包括大腹痛、脐腹痛、少腹痛、小腹痛。大腹痛,指胃脘以下、脐部以上腹部疼痛;脐腹痛,指脐周部位的疼痛;少腹痛,指小腹两侧或一侧疼痛;小腹痛指下腹部正中部位的疼痛。婴幼儿不能言语,腹痛多表现为无故啼哭,需要综合分析以确定。
临床一般将腹痛分为寒、热、虚、实四大类。其发病原因大致可概括为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气滞血瘀几个方面。上述不同的病因,加上小儿素体差异,形成病机属性有寒热之分。一般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或素体阳虚而腹痛者,属于寒性腹痛;过食辛辣香燥或膏粱厚味成积滞,热结阳明而腹痛,属于热性腹痛;若因气滞血瘀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之证。病情演变分虚实,凡发病急,变化快,因寒、热、食、积等损伤所致者,多为实证;凡起病缓,变化慢,常因脏腑虚弱所致者,多为虚证。两者亦可以相互转化,实证未得到及时治疗,可以转化为虚证;虚证复感寒邪或伤于乳食,又可成虚实夹杂之证。
病案一
于某,男,4岁。
1997年3月10日初诊:脐腹阵痛2天。患儿3月8日突然出现阵发性脐腹疼痛,痛剧则翻滚不安,面色苍白,经热敷后疼痛稍缓解,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每次发作持续约10分钟。曾在某医院做腹部X线透视等检查,诊为肠痉挛,给予山莨菪碱(6542)、元胡止痛片、莨菪浸膏等治疗,未见好转。症见患儿表情痛苦,腹痛阵作,以脐周为主,喜温拒按,口不渴,四肢不温,饮食二便正常。检查:体温367℃,面色苍白,腹软,左小肠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舌淡苔薄白,脉沉紧。诊断为腹痛(腹部中寒)。治以温中散寒。养脏散加味。
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木香5克,紫苏叶10克,吴茱萸5克,白芍10克,丁香3克,肉桂3克,炙甘草3克。3剂。
二诊:药后腹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效不更法,继服上方5剂而痊愈。
按语:本案辨证属于腹部中寒,中阳受,寒凝气滞,气血不行。治疗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为法。方选养脏散加减。方中木香、丁香、紫苏叶芳香散寒,调理气机;当归、川芎温通血脉;肉桂、吴茱萸、干姜温中散寒;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诸药相伍,使寒邪得温而散,气血畅行,阳气敷布,脏腑得以温养,故腹痛迅速缓解。(《中医儿科学教学病案精选》)
病案二
孙某,男,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