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防治一本通
12343400000038

第38章 常见问题 (1)

第一节常见问题 (1)

一、判断便秘没有一定之规

一般认为2~3天不排便就是便秘。认定只有每日排便才是正常的人很多。但是即使2~3天排便1次,而且规律、顺利,排便后只要有畅快的满足感,就不能叫便秘。当然每日1次排便是正常的。因体质和个人差异,不要太拘泥于每日1次排便。我们在每次进餐后,通常30~120小时达到排泄,超过5天仍不大便就应怀疑有便秘。即使是每日排便,排便后总觉得有不快感或者便意不尽感,也不是正常。

二、老年人容易患有便秘

不少老年人受便秘之苦,老人长期便秘,不仅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晕等症状,而且还可诱发或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等疾患,甚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的发生。老年人便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老年人牙齿不好,喜欢吃少渣精细的食物,无形中缺少了膳食纤维。

2.老年人直肠对膨胀感觉迟钝,常缺乏便意;老年人直肠肌肉萎缩、张力减退、上腹部肌肉萎缩,排便无力。

3.老年人服药较多,发生药物性便秘者亦较多。便秘可以是功能性异常,也可以是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表现。

4.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也有因其他内、外科疾病所致,如****疾患引起的疼痛,结肠内外肿瘤、炎症、结核等引起的梗阻,糖尿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低血钾性肠麻痹等,均可导致便秘。

三、女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便秘患者以女性占绝大多数,为什么呢?为什么排大便到了你那里,成了每天大伤元气的一件难事,坐上马桶便如临大敌,甚至连每天情绪的好坏都被它左右。便秘,说它是一种难言之隐,一点也不为过。研究其生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1.激素的作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由月经至排卵,是由卵泡激素所控制,而排卵后至月经则由黄体激素所控制。黄体激素对大肠的蠕动有抑制作用,排卵至月经这段由黄体激素所控制的时期,就是最容易引起便秘的时期。

2.生理特点************的特点——女性****前方是****,附近肌肉薄弱,大肠传送大便的运动较弱,用力排便时,腹部压力也比较不足。加之妇女生理原因的特殊性,如月经期、妊娠期,特别是分娩时用力过度,或妇女月经失血等原因,易致便秘。

3.饮食过少女性的食量原本就比男性少,如果再故意节食则使粪便量更少,从而引起便秘。

但是,为什么有的女性就没有便秘,而有的女性便秘就非常严重的呢?你可能也猜到了,现代社会的女性还会有诸如工作环境,饮食嗜好,流行时尚等很多社会原因导致的便秘,以后将逐步地向你介绍。

四、孕妇容易发生便秘

女性容易便秘,妊娠期间更容易便秘,而且还容易得痔疮,很多女性到肛肠医院看便秘或者痔疮的时候,询问病史,都是在妊娠期间留下的病根。

这是因为妊娠期间,黄体激素的功能更为提高,会使肠道的蠕动减慢,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妊娠4个月之后,这段时间很容易发生便秘;妊娠后期妇女,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常常出现便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便秘。

妊娠后期,随着胎儿长大,子宫体逐渐增大,宫底抬高,压迫结肠,使结肠运动受限,肠蠕动缓慢;压迫直乙状结肠,使粪便排出受阻不畅,易引起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度;腹压增高,膈肌、腹肌运动受限,排便动力受影响,易出现排便无力;同时妊娠后期妇女由于胃受压迫,进食进饮明显减少,尤其是纤维素进量减少,是引起便秘的又一原因,这段时期因为妊娠呕吐无法充分摄取食物,使得食量减少,再加上妇女孕期进食过于精细,这些都助长了便秘的形成。

妊娠6个月以后,子宫逐渐增大而压迫肠道,也容易发生便秘,同时也会压迫血管,而诱发痔疮,恶化时则可能引起脱肛,因为害怕痔疮会恶化,常常强忍便意,因而形成了便秘。妊娠后期妇女体内孕激素增高,导致水钠潴留;血管扩张,静脉淤血,也是引起痔疮的一个重要因素。痔疮出现以后,由于排便疼痛,反射性影响排便功能,或经常强忍便意,最终导致便秘,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因此,对于准妈妈而言,特别应当特别注重保持大便通畅。别在马桶上蹲的时间过长。

五、儿童也会便秘

婴儿和儿童的便秘主要表现是粪便干燥和难以排出。

婴幼儿进食少,更不会吃粗纤维食物,而蛋白质成分较高,如再喂水太少,夏天人出汗多等原因可使粪便干燥,人工喂养儿的大便次数较人奶喂养者少,有的甚至便秘,原因是牛奶、羊奶中较人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的比例为多,难以消化,造成残糜在肠内停留时间加长,水分被吸收,粪便变得较硬,难以排出。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摄取营养不足、体重减轻、肌肉消瘦,使排便的肌组织显得薄弱无力、肌张力下降,无力推动粪便而形成便秘;儿童患有佝偻病、呆小症等也会使肌肉无力,形成便秘。再一点儿童天性好玩,或住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环境所限,常常有意识地抑制排便,日久排便反射敏感性降低而出现便秘;先天性消化系统疾病:如****直肠畸形,由胎儿发育上缺陷,造成肛管直肠完全或部分阻塞,其中肛管直肠闭锁表现为婴儿在出生后无胎粪排出;肛管直肠狭窄表现为便秘、粪便呈细条、排便困难。其他如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人性脑及脊髓病变等均可使小儿出现便秘。

由于婴儿的胃肠道神经调节不健全,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若用药物通便,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发生腹泻等。所以,对婴儿便秘,食物疗法是最理想的。

对婴儿便秘首先要寻找原因,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

六、肥胖症患者易便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食物越来越讲究精细,大米加工成精白米,从前的标准面粉变成精白面粉,黑面包变为白面包,红糖变为白糖……以上3大糖类被制成精品,精制的各种食品越来越多,而这些精制的食品的食物纤维含量极低。

科学证明,缺少食物纤维的饮食生活会产生极大的恶果。开始,经常出现便秘,继而出现排便困难。由于食物纤维不足,消化道缺少刺激,使肠蠕动减弱,排便量自然也就少了。这种生活习惯,会使剩余的食物长期滞留肠内,甚至形成不正常的发酵腐败。腐败的粪便产生刺激血管收缩的毒性物质,有损健康。许多资料表明,长期便秘的人大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另外,纤维不足还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使人体调节糖代谢、脂代谢的功能减弱,还可使体内合成营养成分及代谢所需的B族维生素的能力丧失。食物纤维本身具有促进人体排除毒性物质的作用,很多肥胖的人不愿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只喜爱吃肉类,蛋类,糖类,认为越精越好吃。因此,其中有些人1周内只排便1次,甚至1周内仍无排便。这样的粪便毒素及水分在肠腔被重吸收,造成大便更加干结,以致患病。科学家们指出:肥胖、便秘与食物纤维不足有关。

无论哪一种性质的肥胖,均易发生便秘。肥胖的人易发生便秘的原因在于腹壁脂肪堆积,使腹壁过厚,甚至大腹便便,直接影响腹肌收缩能力,造成排便动力不足而便秘。同时由于肠系膜上大量脂肪沉积,使肠管蠕动能力减弱,从而使肠内容物或粪便难以排泄而发生便秘。此外,腹腔及胸壁脂肪过多,腹压升高,膈肌抬高并使其运动受限,使膈肌收缩性排便动力减弱而影响排便;同时,肥胖者的盆腔肌肉的舒缩功能也受到限制。肥胖者由于活动困难,多数活动少,也易促成肠蠕动缓慢而发生便秘。肥胖的人多嗜食大鱼大肉等所谓膏粱厚味,而吃蔬菜、水果较少,造成摄入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过少,也是肥胖人易发生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七、精神因素引起便秘

便秘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人的情绪有关,而且有很大关系。

人在一定的内外环境刺激下,伴随着情绪体验,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长期精神紧张不安,忧郁焦虑,沮丧恐惧的情绪,都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引起胃肠动力性疾病和功能紊乱,如肠道易激综合征就是常见的一种。肠道易激综合征和个人情绪的改变有极大关系,最初诱发这种病的原因,患者可能已遗忘,但是当某些症状发展得很明显时,或病情趋向严重时,却总能在心理方面找到一些致病因素。例如,对消化道疾病的恐惧心理、学习工作遇到挫折时过度焦虑紧张、个人情感上受到创伤、家庭不和睦等,这些消极心理因素的持久或强烈,很容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长期的忧郁哀愁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而产生便秘。中医有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之说,提示了不良的情绪可引起“五脏六腑”的疾病。笑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法,可以帮助治疗包括便秘在内的许多疾病。笑虽不能代替药的作用,但它可以有效地调节情绪,在良好情绪的影响下,既能使机体各系统功能得到改善,又能提高药物在体内的效力,从而达到祛病的目的。对于因忧郁而便秘的患者来说,不妨试试以笑声来治疗便秘吧!患者应每天寻找到10次以上的能使其真正发出欢笑的方法。尽情地开心地笑,便秘不仅会被笑跑,健康也会随笑而来。

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地表达与释放情绪,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一定的心理承受力,这样才能理智地对待生活的事件,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

八、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便秘

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保持大便通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相反,不良的排便习惯则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及时排便一般人在晨起后或早饭后有排便的习惯,尤其是早餐后,因为进食可以引起排便反射(胃结肠反射),加之晨起后由于人的直立,通过重力作用使粪便充满直肠的速度加快,故多数人会在早餐前后产生便意。有些人因为早晨时间太紧,便意会受到抑制,这样时间久了,粪便在肠内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硬,致使排出困难。另外,直肠长期感受粪便的压力,其敏感性逐渐减退,影响了便意的产生,进一步加重便秘。要是感到有便意,就要开始做排便的准备,可是有时却没有临厕的时间,或是由于痔疮的疼痛而忍着不去厕所排便。如此一来,排便机制就会紊乱,“积便”在肠内的感觉会变得迟钝起来。

2.不吃早餐引起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晨不进早餐。不吃早饭的人占总人数的15%,也就是说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不进早餐。经常性的不进早餐,使肠活动不充分,就会引起没有便意的麻烦,因此而容易导致便秘。这会导致一些有害物质不能排出体外,便量也变得很少而不能充分刺激肠壁,因此不能产生强烈便意,自身排便也就变得困难起来。

3.缺乏食物纤维食物纤维的不足,也是引起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食物纤维,是指包含在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部分,无营养价值。但是在肠内,食物纤维的作用却非常大。蛋白质、脂肪、糖类在胃和小肠内被消化、吸收。食物纤维未被消化就被送到大肠,在大肠内,与未被吸收的致癌物质和多余的水分及其他废物一起作为粪便被排出体外。这时,只要食物纤维足够多,就能保持粪便的适度的量和柔软度。粪便被送入直肠时,便刺激肠壁使其产生便意。但是过分地限制饮食范围,减少食量和次数,吃的净是易消化、易吸收的东西,重要的食物纤维常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