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防治一本通
12343400000028

第28章 阳虚寒凝型便秘 (2)

第八节阳虚寒凝型便秘 (2)

11年来,先是3~4天,后是7~8天排便1次,每次排便都用中、西药才可暂通,患者为了促进排便,每日经常服食大量水果、蜂蜜。但近1年来便秘却更加严重,腹胀腹痛,纳呆乏力,每次排便都用大承气汤、开塞露才能排便。

但近4个月来,虽用大剂攻下、润便,以及开塞露、肥皂水****等,亦难以排出,为了减轻痛苦,每天都得蹲厕2小时左右。

细审其症:面色萎黄,少气寡言,腹满腹胀,隐隐作痛,舌苔薄白,质淡微黯,脉沉弦而细。思之,病虽少年之躯,而久用寒凉攻伐,滋阴润燥,戕害阳气,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阳虚传化不能,大便怎通?乃拟温阳理气,化湿和中。厚朴温中汤加减:

厚朴10g,陈皮10g,甘草6g,草豆蔻10g,木香6g,干姜6g,肉桂6g,大黄1g。

药进1剂,大便二行,且腹满胀痛亦减,继进3剂大便正常。后思其阳气大衰,改予附桂理中汤加减:

附子10g,肉桂10g,党参10g,白术10g,干姜10g,甘草10g,枳实10g,厚朴10g,大黄2g。

药进3剂,腹满胀痛又剧,大便3日1行而干,反复琢磨,景岳曾云:沉脉为阳郁之脉,弦为寒,寒郁者不理其气,反助其阳,必使寒结于内,便秘加甚。

乃再改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之,服药30余剂,治疗40多天,大便正常而愈。

按:本案患者便秘日久,面色萎黄,少气寡言,腹满腹胀,隐隐作痛,舌苔薄白,质淡微黯,脉沉弦而细。朱氏思之久用寒凉攻伐,滋阴润燥,戕害阳气,证属冷秘无疑。予以温阳理气通秘月余,取效。

医案出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朱进忠

验案3

秦某,女,35岁。

自述产后6年来常感腰酸背痛,胃脘部怕冷,喜热饮食。白带量多、质稀色白;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多。近2个月大便干燥,秘结,每7~10日1行,在某医院屡服大黄等苦寒攻利之品,药后则腹泻,停药则大便复结,腹胀,不为泻解。察见患者形瘦,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

辨为脾阳虚损,寒凝气滞,兼肾阳不足。

治宜温中健脾,理气行滞,佐以补肾壮腰。以理中汤加减。

党参10g,白术10g,山药10g,厚朴10g,枳实10g,狗脊10g,萆薢10g,竹茹10g,火麻仁(杵碎)15g,瓜蒌6g,炙甘草3g。

服7剂药后,大便秘结好转,腹胀,腰背酸痛减轻。再守上方去厚朴、枳实、山药,加乌药、香附、肉桂等出入,连投20余剂,排便通畅,日行1次,诸症悉除,病情平稳。

按:本例产后体弱,脘冷喜温,便秘腹胀,中焦虚寒可知。然前医不问病由,亦未详辨,一见大便干结,误为阳明腑实证,屡投大黄等苦寒之剂下之,治误在于寒热虚实不分,则愈下愈闭,中阳愈伤,寒凝愈重,从寒治寒而致变证蜂起。故而抓住阵阳虚寒之本质,拨乱反正,投以温运脾阳,理气通便而愈。

医案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高某,男,40岁。1982年12月14日初诊。

3年来经常大便秘结,燥如羊屎,努挣太过则每致脱肛。经常服用“麻仁丸”“果导片”等,服后即腹痛,排便呈稀有水样,停药则闭结依然。患者形神衰惫,阳痿2~3年。

辨证属肾阳不足,温煦无权,从久病治肾入气,拟温补肾阳,润燥开结法。

熟地黄25g,淫羊藿15g,巴戟天12g,锁阳15g,菟丝子15g,韭菜子10g,当归30g,白术30g,牛膝15g。4剂。

二诊:服药后,大便每日通行。效不改弦更张,原方再进。连续服数剂后,大便通畅,脱肛未再出现,精神振奋,食欲增加。停药以后大便也能保持通畅。

按:久病治肾是中医处理慢性疾病的重要法则。况五脏六腑之气皆赖肾的精气以濡养,肾气亏,可影响其他脏腑。本例患者久病肾虚,故从治肾着手,疗效卓著。

医案出处:《宁夏中医药学术经验汇编》——欧德深

五、食饮疗法

1.肉苁蓉茶

[配方] 肉苁蓉5g,草决明5g,胖大海3g,枸杞子3g。

[用法] 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可连服10日,休息3日,再服。

[功效] 补肾滋阴润肠。老年人便秘,多用于体胖老年患者,证见便难,腹胀,伴头目眩晕,眼花耳聋腰痛等症。

2.锁阳壮阳粥

[配方] 锁阳10g,精羊肉、粳米各100g,大葱、生姜、精盐各适量。

[用法] 将羊肉洗净切细。先煎锁阳,去渣取汁,后入羊肉与粳米同煮为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精盐、葱、姜等调味,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 温阳补肾。适用于冬季平素阳虚、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老年便秘等症。

[宜忌] 大便溏泄及阳强、早泄者慎用。

3.巴戟羊肉粥

[配方] 巴戟天、肉苁蓉各10~15g,精羊肉60g,粳米100g,葱白2根,生姜3片,精盐适量。

[用法] ①分别将巴戟天、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切细。

②先用沙锅煎巴戟天、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

[功效] 补肾壮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适用于冬季肾阳虚弱所致的女子不孕,男子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以及老年阳虚便秘等症。

[宜忌] 凡大便溏薄,性功能亢进者慎用。

4.肉蓉生地瘦肉汤

[配方] 猪瘦肉250g,肉苁蓉30g,生地黄30g,食盐、味精各少许。

[用法] 将猪瘦肉洗净切块,肉苁蓉、生地黄分别洗净,与猪瘦肉同放沙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2小时,加食盐、味精调味供用。

[功效] 补益精血,润肠通便。适用于冬季习惯性便秘属肠燥津亏者。症见大便干结、数日不解,口干咽燥,体倦乏力。

5.苁蓉枸杞羊肾汤

[配方] 羊肾1对,肉苁蓉15g,枸杞子15g,葱白1根,生姜、精盐、酱油、五香粉等各少许。

[用法] ①将羊肾洗净去筋膜后切片;肉苁蓉酒浸后切片;葱白切段,生姜切片,枸杞子洗净备用。②将羊肾、肉苁蓉、枸杞子及葱、姜共置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汤,煮至熟烂加调味料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补肾益精,滋阴补血,强筋健骨。适用于冬季肾阳虚所致腰膝冷痛、阳痿不举、大便秘结、腿脚无力者。

6.滋补肝肾酒

[配方] 女贞子、枸杞子各60g,生地黄30g,胡麻仁60g,冰糖100g,白酒2 000ml。

[用法] 将前4味,胡麻仁水浸,去掉浮物,洗净蒸过,研烂;余药捣碎,与胡麻仁,同入布袋,待用;另将冰糖放锅中,加水适量,置文火上加热溶化,待变成黄色时,趁热用净细纱布过滤一遍,备用;将白酒放入容器中,加入药袋,加盖,置炉上大火煮至水沸时取下,待冷后密封,置阴凉处隔日摇动数下,浸泡14日后,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液,再加入500ml凉开水,拌匀,过滤,贮瓶备用。口服。每次空腹服10~2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 滋肝肾、补精血、益气力、乌须发、延年益寿。适用于腰膝酸软、肾虚遗精、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老年肠燥便秘等症。

7.胡麻酒

[配方] 胡麻仁150g,白酒1 000ml。

[用法] ①将胡麻仁投入水中,掠去浮物,晒干后文火微炒至香,置瓷器内捣为细末。②将胡麻仁细末装入瓶中,注入白酒搅匀,加盖密封,放于阴凉干燥处。③经常摇动几次,经7日后即可澄明取饮。每日早、晚适量饮服,勿醉。

[功效] 补精血,益肝肾,延年益寿。适用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步履艰难,大便秘结等病症。

第4章多种疗法

第一节按摩疗法

方1按摩腹部法1

睡前醒后,仰卧床上,先用右手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揉摩,累了换左手,方向相反,次数不限,此谓“摩腹”。摩腹养生备受历代养生家的推崇。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译写的《易筋经》中就有揉腹之法。明代养生家冷谦在《健龄要者》一书收录的养生16宜中亦有“腹宜常摩”的记载。养生家认为,摩腹可防治便秘等多种慢性疾病。

腹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其内有胃、肠、肝、脾、肾和膀胱等重要脏器,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寿命。因此,摩腹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疾。

(1)通上下,和阴阳:按摩腹部时手掌按肚脐,以脐为中心按摩。而肚脐是人体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属于人体阴脉之总汇任脉的要穴,与人体阳脉之总汇督脉的命门穴相对应。任脉纵行于人体腹侧正中线,督脉纵行于人体背侧脊柱正中线,上在头顶,下在会阴,两脉相连接,主全身之阴阳;脐与诸经百脉相通,所以通过揉脐腹可以调整人体阴阳,使之平衡,则脾胃协和,上下通顺。

(2)揉脐腹,能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血流量,改善其血液循环,调整胃肠功能。

(3)可增强腹壁肌肉和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胃肠运动,有利于排便。

(4)能健脾助运,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加强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粪便的排出,减少胃肠积滞。

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儿童一般便秘、老年人便秘等功能性便秘。

第4章多种疗法便秘防治一本通按摩腹部可随时进行,但一般最好选择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醒来起床前。每天1~2次。

仰卧,全身放松,双手摩擦至生热。乘手心热时,将一只手手心按于肚脐上,另一只手叠放于其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部按摩腹部50次(或5~10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50次(或5~10分钟)。如果便秘患者,欲求排便,则主要取顺时针按揉。

按揉时用力要适度,动作要轻柔,呼吸要自然。便秘患者可自行按摩,也可由他人或医护人员按摩。

(1)按摩腹部前应排空小便。

(2)不宜在饭后、过饱或过于饥饿的情况按摩腹部。

(3)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等便秘者不宜用按摩腹部法。

(4)按摩腹部时出现肠内温热感,饥饿感,或有便意、肠鸣、排气等,属正常现象。

方2按摩腹部法2

[用法] ①患者平卧,术者站其右侧,以右手平放在患者腹部,绕脐周做环形按摩;手掌按压的力量以患者能接受为限,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一般按摩10分钟。②按摩时,实证采用泻法,操作按顺时针方向自右下腹到右上腹到左上腹到左下腹,再返回至右下腹,再行顺时针方向旋转;虚证则采用平补平泻法,即按泻法先在腹部做5分钟顺时针按摩,然后再用相同的时间做逆时针方向的按摩。

[功效] 通腑降浊,健脾益气。

[应用] 临床治疗33例,痊愈1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

[体会] 便秘分为虚实2类,病变主要部位在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生理特点以通降为顺。根据便秘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实证有燥热内结、气机郁滞型;虚证有气虚、血虚和阳虚型,遵循中医理论“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法则,实证采用泻法按摩腹部,即通腑泻实而又不伤阴。虚证面色白,自汗,舌质淡,脉细,大肠传导无力,以致大便秘结,故采用平补平泻法补其中气。中气得复,传导有力,则大便通畅。运用中医这种传统的补泻手法按摩腹部,不仅能调畅气机,通腑降浊,而且能健脾益气,达到泻实补虚、治疗便秘的目的。

[方源] 李茜,等.按摩腹部治疗便秘33例护理小结.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1):73

方3指压支沟穴

[用法] 支沟穴。

[用法] 取患者双侧支沟穴,即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每天早晨于排便前进行,用拇指分别按摩指压双侧支沟穴,由轻到重,按摩指压处有酸麻胀痛感,按摩20分钟后患者即感肠蠕动加强而产生便意,并顺利排便。若1次效果不佳,可继续进行直到排便。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 宣通三焦,行气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46例,治愈37例,占80%;好转7例,占15%;无效2例,占5%。

治验:刘某,男,42岁。主诉:4天未解大便,并有习惯性便秘史2年,纳呆,脘腹胀满,腹痛欲便而不能。予按摩指压双侧支沟穴治疗,30分钟后排便,坚持每天治疗1次,7次后,患者养成每天按时排便1次的习惯。追访半年,疗效巩固,再无便秘之苦。

[体会]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既能疏理少阳之气,又为通便之特效穴,而三焦经在体内之循行路线是入缺盆、布胸中、络心包、向下过横膈,分属三焦。三焦又为水道,有化气输津,促进运化之功。按摩指压支沟穴则能宣通三焦气机,通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津液得下,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便秘得愈。按摩指压支沟穴治疗便秘,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疗效可靠。

[方源] 赵燕,等.按摩指压支沟穴治疗便秘4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3;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