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防治一本通
12343400000016

第16章 气机郁滞型便秘 (2)

第四节气机郁滞型便秘 (2)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酌情分3~5次服完,饭后2小时服药。实证8剂,虚证15剂,无显效即停药。服药期间均停用其他治疗,忌辛辣,多食蔬菜,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功效] 运气畅腑,泻下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200例,治愈(大便通畅,粪质正常,每日1~2次,随访6个月无复发)128例,占64%;有效(大便基本通畅,或粪质稍燥,或治愈后6个月内复发)68例,占3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4例,占2%。

[体会] “六腑以通为用” “胃宜降则和”,肠亦如此。胃肠生理特点集中体现于“通、降”二字。寒则凝,热则壅,虚则运化呆钝,实则枢机不利,肠胃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故便秘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治疗也有温清补泻之别,但总以开其郁滞,疏其壅塞为目的,都要着眼“通、降”。即便用补,也要补中兼通,反对呆补、漫补、壅补。新加六磨汤正是基于上述理论立法组方遣药的。方中枳壳、槟榔、莱菔子理气通降,药理研究证实:此3味中药有较强的促进胃肠蠕动作用,枳壳尤为高度敏感剂。这是加强“正”的一组。从某种角度说,也验证了前贤所云“六腑以通为补”真实不虚。胖大海、海藻、玄明粉味咸,咸能软坚,有利于燥结的粪便变软易排,玄明粉功效尤为显著。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此3味中药类似盐类容积性、渗透性泻药,即通过扩张肠管、增加肠内渗透压而起到运畅大便、湿软粪质的作用。这是削弱抵抗“邪”的一组。2组中药配合,则便秘可愈。

[方源] 朱天民,等.新加六磨汤治疗便秘200例.河北中医,2001;23(1):12

5.小柴胡汤

[方药] 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5g,炙甘草6g,党参15g,白芍15,枳壳15g,桔梗10g,生姜2片,大枣10枚。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煎液合计100ml,分2次温服。

[功效] 和畅气机、开郁散结。

[应用] 临床治疗100例,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

[体会] 便秘在中医古有“阳结” “阴结”之称,前者系病在阳明,为热证、实证;后者系病在太阴,为寒证、虚证。《伤寒论》148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阳微结”之“结”字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从症状看,是指大便硬结;第二层从病机分析,道出气机抑郁不伸之内涵。“阳微”并非是“阳气微弱”,意在说明邪热郁结程度尚轻,有别于“阳结”之热结阳明。老年性便秘中医多称为“阴结”,究其病因或为津液不足,或是气虚无力所致;其治大多从滋阴养血、润肠通便,或补益肺脾、行气通便入手。据临床观察研究认为,老年性便秘主要病理机制是气机郁滞,并结合其临床症状、治疗用药等特点,与《伤寒论》“阳微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病机相符,即均由肝胆气机郁结不畅,进而影响肠胃运化功能,导致大便秘结。因此,我们认为老年性便秘若无津亏、气虚之征者,皆可从疏利肝胆着手,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中柴、芩相伍舒畅气机,姜、夏相配辛散开结,参、草、枣益气补中,白芍和调肝脾,桔、枳调达升降。诸药合用共奏和畅气机、开郁散结之功,“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则便结自除。

[方源] 章浩军,等.结合“阳微结”理论用小柴胡汤治疗老年性便秘100例.国医论坛,2003;18(4):8

6.疏肝健脾润肠汤

[方药] 柴胡12g,枳实12g,白芍20g,炙甘草10g,白术45g,厚朴12g,肉苁蓉30g,当归15g。

[加减] 气滞者加用槟榔、乌药;气郁化火者加龙胆草、栀子;肠胃积热者加大黄;肺脾气虚者加黄芪;阴血虚明显者加何首乌、生地黄。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功效] 疏肝解郁,调和脾胃,润肠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90例,大部分患者服药治疗3天即可见效,结果痊愈6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

治验:秦某,女,38岁,习惯性便秘1年余,症状时轻时重,大便干燥坚硬,排便间隔4~7天不等,排便困难,每次排便需30分钟左右,痛苦不堪,且伴腹部痞、满、胀不适。常自服番泻叶、果导片等药物,但症状反复。查体见口臭,苔燥黄腻,脉弦细。给予疏肝健脾润肠汤加大黄6g,乌药12g。2剂水煎服后便通,腹部痞、满、胀消失,后予疏肝健脾润肠汤加乌药12g,治疗2周,大便每日1次,成形,排便爽快,并嘱多吃蔬菜,定时如厕,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体会]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肝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若忧愁思虑太过,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气机郁滞,不能宣达,则肝的疏泄功能失职,肝气不升,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因而大便秘结;脾胃气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影响津液的生成,水津运化失调,津液分泌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肠中糟粕干枯乏水行舟,传导困难而成便秘。便秘的治疗不能单纯攻下,结合当今社会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与便秘机理,辨证属于肝脾气滞,脾胃不和居多。自拟的疏肝健脾润肠汤,具有疏肝解郁,调和脾胃,促进肠道传导之功。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实行气化滞,降肠中之气。白芍养阴,白术补气健脾,大剂更可促进肠道蠕动,厚朴散滞调中,当归滋阴养血,肉苁蓉等咸而温,补肾益精,养血通便。炙甘草等温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调和脾胃,润肠通便之功。

[方源] 吴和柏.疏肝健脾润肠汤治疗习惯性便秘90例的体会.右江医学,2005;33(1):71

7.行气导滞润肠

[方药] 带皮槟榔、全瓜蒌各30g,肉苁蓉20g,枳实、核仁、玄参、厚朴、麦冬、乌药、火麻仁、全当归、鸡内金各15g。

[加减] 年老体弱,可加黄芪、党参、何首乌各15g;如腹胀明显可加大枳实、厚朴用量至20g;无便意、无矢气的可加九香虫10g,月经期可去桃仁,用当归至30g;如大便不爽伴里急后重可加大槟榔的用量至30g。

[用法] 上药每日1剂,清水煎煮2次,取汁400ml,分上、下午饭前1小时或餐后1小时温服,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 行气导滞,宽肠通腑。

[应用] 临床治疗80例,显效6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

治验:张某,女,55岁。主诉:大便1周未解,伴腹胀痛3日。现病史:间断性便秘20年,加重3年,近3年来大便困难,一般都是5~7日才能解大便1次,并且每次大便均靠服果导片、番泻叶、芒硝等泻下药才能解出大便,现药量逐渐加大而便秘也逐渐加重,经常要靠****来解决大便问题,最多时11日未解大便,刻诊:腹胀满,按之痛,嗳气则舒,矢气则快,但都较少,不思纳谷,腹部可触及硬索状肠形,直肠指检,直肠内未触及大便,指套无血迹,舌淡、苔微腻,脉滑。诊断:中医诊断:便秘(气秘、实秘),西医诊断:结肠慢传输便秘。治疗:行气导滞、润肠通便,处方:行气导滞润肠方:枳实、带皮槟榔、玄参、当归、厚朴、桃仁、火麻仁、鸡内金、乌药、肉苁蓉、白术各15g,甘草6g,全瓜蒌30g。服1剂后,晨起有便意感,如厕解出少许干大便,且很费力,自觉未解完,又无矢气,嘱上方加九香虫10g,2剂后晨起大便解下,其量较多,腹中空,饱胀消失,且肠鸣音增强,自觉腹中舒适,食欲增加,嘱继续服用上方,坚持每天晨起大便养成排便习惯:连服10剂,大便通畅,不干不稀,日行1次,嘱再服10剂予以巩固。

[体会] 治疗便秘时,有时对便秘的类型和原因辨证不清,一味滥用强力的接触性泻下药和强力的通便药而造成肠神经的损伤,根据临床观察显示,以长期服用接触性泻药和滥用强力通便药的患者结肠动力障碍为重,而以间断服药和不服药者为轻,故在诊断和治疗便秘时,一定要有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思维。鉴于慢传输型便秘其主要病机是湿阻气滞,排空无力,故在治疗本病时重用枳实、厚朴、乌药、槟榔以行气导滞,宽肠通腑,充分激活结肠神经,以加快排空运动,并辅以润肠通便的肉苁蓉、桃仁、火麻仁、瓜蒌仁等软化大便,另佐玄参、麦冬等养阴之品以增液行舟。

[方源] 汤善国.行气导滞润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80例.陕西中医,2004;25(1):22

8.肃肺通便汤

[方药] 瓜蒌仁、莱菔子各15g,杏仁、苏子、瓜蒌壳各12g,枇杷叶、枳实各10g,槟榔、陈皮、桔梗各8g,甘草6g。

[加减] 气滞甚加木香、厚朴;大便燥结甚者加火麻仁、大黄;腹胀痛加白芍、桃仁;若气郁化火,里热炽盛者加黄芩、栀子;热甚伤津者加生地黄、玄参、麦冬。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儿童用量酌减。大便变软通畅后去槟榔加党参扶正固脱,并改为2~4日1剂以巩固疗效。7天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功效] 肃降肺气,宽中通便。

[应用] 临床治疗34例,接受1个疗程治疗者13例,2个疗程治疗者18例,3个疗程治疗者3例。其中痊愈23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

治验:女,38岁。患者自述2年前开始排便时间不规则,经常3~5日1次,大便秘结,排便困难,临厕努挣,欲便不得。2年来常用番泻叶、开塞露等药物治疗,虽可暂得一解,但停药后则旋即如故。诊见患者胸胁痞满,腹胀,嗳气频作,喘不宁,痰涎壅滞,厌食,舌苔薄腻,脉弦滑。辨证为痰气壅肺,气机不调,传导失职之气秘。治宜肃肺降逆,行滞通便。遂予肃肺通便汤治疗。3日后大便易排,胸满腹胀减轻。嘱改为每3日1剂,前方去槟榔加党参15g继服5剂后,便秘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体会] 顽固性便秘属中医学“便秘”范畴,其病机多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和津液不足所致。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虽然本病病位在大肠,糟粕传化为大便,属大肠所主,但与肺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职司传导,赖肺气之下降而排泄通达。如果肺失肃降之机,肺气壅阻,津液不能下达,引起肠道气机紊乱,传导无权,糟粕内停从而导致大便秘结,故本病根源则在于肺。在治疗上,如果单从大肠施治,则难以见效。肃肺通便汤就是根据中医“治病求本”“开里(肺)通表(大肠)”的治疗原则,通过平金降逆,通调气机,使大肠腑气通畅,出入有常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方中杏仁、苏子辛通行气,降逆通便;桔梗、瓜蒌仁宣畅肺气,且能润肠通便;枳实、瓜蒌壳、槟榔、莱菔子顺气行滞,消积除满以加速积滞排滞,助大肠通降传导之力;枇杷叶、陈皮理气调中,甘草甘缓和中。诸药合用,使肺气得降,行气于腑,津液下达,腑通便调,出纳有序,则便秘胸满腹胀诸症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