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便秘对证自疗
12343000000017

第17章 藏象学说概要

(一)藏象学说概要

“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可以从外部察知的现象、征象。所谓“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功能现象。显然,这是一个功能模拟的体系。这个学说,被称为“藏象学说”或“脏腑学说”。按照脏腑不同的功能,这个体系被基本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学说中最主要的是五脏和六腑。脏腑与阴阳、五行等配合,模拟出一个功能性的人体,而不是解剖学的人体结构。对于一个中医医生而言,告诉某个患者“心脏冠状动脉硬化”,他无法进行治疗,而告诉患者“心阳亢盛”,他便能够选择特定的药物“调心阳,补肾水,使肾水上济于心,平抑心阳”。

互为表里的脏腑之间,关系最为密切,病机与治疗均有很强的连带作用,其中肝和胆、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六腑之中的三焦,另成一说,并有三焦辨证的理论,本书不再介绍。

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联,可以利用进行治疗,如通过“泻肝”的方法进行“补脾”。“泻肝补脾”是因为在五行属性上,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意味着肝抑脾,使脾功能失调,所以削弱肝气,就可以帮助缓解脾气。五行属性同时还与季节相关,也可以在具体治疗中加以应用。如春季着重于从肝胆入手,仲夏(长夏)着重从脾胃入手,无论诊断与治疗,都有特殊的功效。

五行相生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的意思是助长,如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意味着调理脾功能则有助于肺病的恢复。“克”的意思是压抑,如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意味着肝的强化容易导致脾功能被压抑。

脏腑学说是中医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任何疾病因子都必须通过脏腑系统发生作用,或者可以理解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脏腑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而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则是脏腑系统生理功能失调的表现与反应。辨证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几乎一切诊断与治疗都是围绕辨证进行的,这被称为“辨证论治”。尽管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种种不同,但除八纲辨证之外,其余都属于脏腑系统的范畴,也就是都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