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12286700000006

第6章 、用创新激发创富的活力(3)

把眼光瞄准未来是陶老板经营中始终把握的方向。2000年1月和5月分两次斥资,分别增加旋切机40台,原木20万立方米,使6月份以后整个上海的木业行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何这样投资?他解释:最近国际上素以木业加工著称的印尼大老板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垮得很惨,估计5年之内印尼将无货可出;国内加强力量打击走私,其综合结果,一方面是国内市场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是出口量的大幅飚升。

就像当年用东北8个林业局12条生产流水线分散的孤子走活了一盘好棋那样,陶新康又摆下木业这盘棋,他不纠缠于一地一角的厮杀赢个万八千,而是善于走小飞、大龙,布意识流的棋局。

近几年来,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有不断递减的趋势,许多著名的林区在长年累月乱砍乱伐之后,实际上无成材之木可伐。长此以往,新高潮几百台巨型机械也终将停止转动。对此,十分警觉的陶老板又比别人早走了一步。在他的带领下新高潮集团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开发成功新高潮1号速生杨树,并依靠自己的累累盈利,每年投入6000万资金,扩种速生杨树10万亩,到2005年累计植树60万亩,并长期保持这一成材林规模,形成集团公司独立的陶家自留地。

这一新举措将上海全市绿化覆盖率提高5%,而且从2006年开始每年以10万亩的规模供采伐、更新,真正使新高潮做到年年伐者有其木。用不断创新打造的新高潮集团,在陶老板的领导下,由木到林,由林到森,终于可以生生息息,绵绵不断。

吃智慧饭,别出心裁好赚钱

创新不仅需要用力气下功夫,更需要动脑子想点子。

海王集团创始人张思民策划了拥有一片故土创意,在三思熟虑后,他登机北上,找到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向他们竭力推荐拥有一片故土创意的宏大构想:世界各地海外华侨8000多万,他们对祖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和爱,我们何不多一种载体给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与祖国同在?

没想到一拍即合,原来旅游局领导也正在考虑做一系列大型的旅游项目。

1992年12月2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拥有一片故土工程组委会成立仪式正在举行。张思民坐在国家七个部委领导人中间,对这个工程方案侃侃而谈。

在全国(含台、港、澳)选择36个景点,建立中华民族故土园。每个故土园占地10亩,折约960万平方英寸,像征祖国960万平方公里。

海王集团出资购买土地,制作证书,向海内外发售。为海外炎黄子孙怀恋故土,寄托乡情提供一种方式。

获得证书者则拥有全国各处故土园各1平方英寸土地共计36平方英寸土地的使用权;将个人姓名永久镌刻于北京主园内花岗石墙面上;将个人姓名资料存入拥有一片故土工程电脑库中;免费参观各处故土园;可以继承、转让故土证书。

此项活动工程浩繁、投资数额多、风险大。

消息一经披露,众说纷纭,赞赏声,反对声皆有之,更有人讥笑嘲讽它是一个新时代的天方夜谭。

可张思民毅然拍板,拿出数千万元作工程启动金。他宣布证书的销售收入除用于故土建设外,盈余部分将设立海王故土基金,用于褒奖那些在教科文卫体及社会公益方面有突出贡献者。海王不收取任何商业利润。据估算,这将是几十个亿!然而海王却以它超界限的方式加入了合作。

翌年2月26日,拥有一片故土大型旅游工程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向世界宣布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1993年4月26日,中华民族故土园北京主园在北京昌平县奠基,李瑞环亲自为主园揭幕剪彩。海外知名人士靳羽西热泪盈眶,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孙方伯豪也捐土10亩,一位菲律宾华侨代表海外8000万华夏儿女热情领受了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与此同时这一创举引起了热烈而巨大的社会影响。

创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知名度,以适应长远发展,也许是张思民在故土工程中惟一的欲望。他的才智、冒险精神、策划实施力,在这一迄今的登峰造极之作中又一次被印证、放大。他竖起了海王事业的三角支架。

如今的海王集团再也不是当年为买几双拖鞋都需要召开董事会的模样,张思民大笔一挥,几百万上千万便可批出。

目前,海王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外闻名的集科、工、贸、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它拥有各种类型的公司达36家,并在深圳、北京、海口、青岛等全国七八个城市设立了自己的基地和分部,拥有固定资产近10亿元。

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几经磨炼,张思民对权力的理解与众不同。他认为,现今,以独断和金钱作为行使权力的时期正在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修养、价值观等构成的权力。因此,按他的话说做生意就是吃智慧饭。

几年前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次商务谈判中认识了一位华裔美商。席间了解到这位老外是拥有一片美国活动的亚太地区总代理。

张思民闻之心头一动,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崭新的商业机会。

原来这个活动的发起人是美国土地公司总裁史考特·摩格。

摩格10岁那年,收到了一份礼物--一份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片土地的产权证书,那使他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幻想。之后,他接触到买一片德克萨斯州土地等含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活动,随即产生了一个神奇的构想。为此,他用十年时间在美国50个州各买下一英亩土地,并配备了所有必须的法律手续,开始了浩大的拥有一片美国全球销售工程。时逢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全世界西班牙、葡萄牙语国家均举办了盛大庆典活动。其中以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塞维利亚国际博览会和拥有一片美国活动为三大盛事。拥有一片美国

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向全球发行小块美国地产,配以精工制作的证书,每份证书代表50个州各一平方英寸,共50平方英寸的土地……张思民拍案叫绝,一块小小的美国土地,经过精心策划的创意推向商业,浑然推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地理和历史的凝缩,多么了不起的文化商品杰作!

一片强烈的反对声出来了。有人说,搞这样的活动,国内史无前例,加上国情和文化消费心理微妙,难测成败。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张思民没有退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已定。

1991年底,公司获得拥有一片美国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张思民花了五个月时间,证实这个项目在中国的销售符合中美两国法律,并顺利取得政府有关部门批文后,公司与美国方面正式签署限额销售十万份拥有一片美国土地证书的合同。

为了适应这项活动的展开,张思民圆了一个文化实体梦--海王集团全资子公司深圳海王文化公司宣告成立。它的创建,为构筑海王多元化经营格局,埋下了精彩的伏笔。

大兵未动,调查先行。

张思民首先从可能的消费者中综合出他们的购买时机:或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参与;或作艺术品收藏;或作保值物;或作礼品赠送;或作增值物;或是纯商业投资……其丰富心态千差万别。张思民决定,不做引导,不做广告,先行试销。

1992年10月12日,第一批拥有一片美国土地证书在深圳首次向国人亮相,2000份一抢而光;接着是海口,盛况如深圳翻版,再接下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几乎都争购如潮,国内外新闻媒体蜂拥采访,海王集团不仅名声大噪,而且作为代理名扬美利坚本土,找上门来谈生意求合作的美国客人络绎不绝。

海王之门,洞开如天。区区一个代理,造致如此之好的社会效益,是张思民大胆创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智慧得到的惊喜收获。

逆向思维:不贷款经营的经营模式创新

现在面对这么大的市场,要想快速而且成规模地发展一定是需要资金的。远大一直比较自豪的是自己连续5年以来都没有贷款,而且似乎也没有上市的计划,这是为什么呢?远大集团创始人张跃这样回答:

好像是很多人划了一个公式,企业发展快就要投入多,企业投入多那自然就要寻找社会的支持,就要去寻找资金市场的资金。这大概是一般企业的习惯,其实企业各不相同,我也知道有很多企业像我们一样,多少年不贷一分钱,尤其在国外。企业有两件事情是不能出差错的:第一件就是技术上不能出差错,不论是技术创新也好,是其他的技术活动也好,你不能犯大的技术错误。第二件就是你一定要有抵御外界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或者各种各样的风险的能力。如果说这两件事情做好了,其他的事情差一点可能不会使一个企业垮台,如果这两件事情没做好,一定会使企业垮台的,或者说出现危机。

技术错误是可以自己控制的,这个是没问题的。把技术控制得很好,剩下的问题就是储备自己的资金,这样,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接受外来的风险,任何时候都可以抵御它。风险是躲不了的,你必须要迎接挑战。大概从1995年开始,我们就没有一分钱贷款,而且有了比较多的积累,应该说从1996年开始我们就有5个亿的储备了。

但是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做保证的话,可以做到既避免技术上的风险,也避免市场上的风险,那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地放弃这部分市场让别人来占据呢?

张跃说,我信奉自然法则,我不相信没有回报的投入。如果说很轻易地取得那种资金的话,那种资金本身给你带来的风险一定是最大的。除非是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强的组织体系,我能够把企业确实做得很大,我能够从资金市场上取得很多的资金,同时让这些资金发挥最大的价值,如果真是有那样的把握,我也许会那样做。可我认为我十年都不会那样子,公司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我们会发展得很健康,但是我们不会发展得非常强盛,就是组织体系不会非常地强,不可能非常地强。这其中关键何在呢?

张跃说,我不需要这样的规模。事实上从企业的需求来说,不需要我们的组织机构非常强,我们不应该有几十个天才的人物围绕着这个企业去搞扩张,我不可能需要那样的人,我们就会按目前的这种规模,按目前的这种人才结构,一步步往下发展。

不贷款经营不一定适应每个企业。但张跃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企业发展就要创新,就要走自己的路,跟在别人后面是绝不会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