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12207400000017

第17章 放弃能让自己活得洒脱(1)

智者称,烦恼皆是自己找来的。人生确实是如此。没有太多的欲望,没有太多的私心,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豁达之人从无烦恼,因为他们总在放弃中寻求快乐,总在放弃中得到解脱。理智地放弃,才会有新的发现,才会有新的收获。总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得到的会更少,失去的却会更多。

1.放弃当下是为谋取未来

放弃是对生命的过滤,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不善于放弃,就无法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人的一生,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必须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才行。

鲁迅弃医学文,成了文学巨匠;梵·高放弃了他的传教事业,成了最著名的画家。

人生最难是放弃,你选择眼前一个的同时,不自觉地放弃了其他的许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将眼光放得高,看得远,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才行。

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一定要善于选择,别让世俗的尘埃蒙蔽了双眼,别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沉重的枷锁。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人的一生无不是在选择。有所选择就要有所放弃,有所选择当然也要有所拒绝。应该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拒绝做某事,其中最重要的拒绝是拒绝为你本人做某事或拒绝为他人做某事。有些活动并不太重要,徒耗宝贵的时间。而更坏的事情是只忙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这比什么事都不做还要糟糕。莫管他人闲事,还得防止别人来管你的闲事。能做到有理有节是很可贵的,这将使你永远受益无穷。一个人要有充分的自由,热情关怀尽善尽美的事物,绝不要糟蹋了你自己的高雅趣味!只有懂得拒绝之后,我们才能有更多更好的时间与精力去选择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进,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心上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和梦想,一时的放弃只是为了日后更多的得到,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当不计一时之得失。

放弃是一种明智,一种宽容,一种豁达。忘掉最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你整个人生从此暗淡无光。放弃,是为了更好更多的选择,是新的开始。

2.急流勇退也是一种勇气

有人认为:急流勇进,是一种美,需要勇气。实际上,急流勇退也是一种美,它更需要勇气。

在传统的教育中,锲而不舍是一种美德,没有人喜欢轻易放弃的人。虽然放弃会让人感到痛苦,但如果及早决断,及早抛弃,那么结果也许会好些。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拿出一定的勇气来。对于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士兵的做法可以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许多美国士兵被俘之后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慷慨就义,而是忍气吞声地度过了屈辱的岁月。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没有人嘲笑他们,大家都把他们当作英雄那样看待。

试想,如果这些士兵被俘之后,他们没有忍耐,没有想到重回故土,没有足够的勇气使自己生存下来,那么,他们也就不会有战争结束以后与家人团聚的欢愉。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决定放弃的时候,或许会有人在一旁嘲笑:瞧,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家伙,畏惧前进,不敢去正视眼前的现实。但是,说这些话的人,他们并不明白“放弃”也需要勇气。

人生中有太多的追求与渴望,只有学会放弃,才能生活得洒脱;只有学会放弃,才能不被世事玩弄;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学会放弃,才能“得之毅然,失之坦然”。

有一位先生买了一双昂贵的名牌皮鞋去乘火车,由于乘车的人太多了,他不小心挤掉了一只鞋子,当火车开动以后他才发现盒子里少了一只皮鞋。当周围的人都替他痛惜时,这位先生却毫不犹豫地把剩下的那只鞋子连同鞋盒子一同抛向窗外。这一奇怪的举动,令车厢内的乘客们大惑不解,这位先生微笑着说:

“这只鞋无论多贵,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了,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他希望拾到一只鞋子的人能拾到一双皮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这样大家都不会留下遗憾了。

在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放弃是一种懦夫行径,当然有它的道理。但在某些时刻,放弃却是需要很大勇气、冒很大风险的。

有一个孩子,他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那五颜六色的气球,每次外出玩耍,他的手里总是拿着各种各样的气球。

有一次,他母亲带他出去玩。在玩耍的间隙,母亲从包里拿出了一只精致的口琴,吹出了一首首动听的乐曲。孩子有心要母亲的口琴,但又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气球。左右为难之际,母亲突然停止了吹奏,笑眯眯地看着他。就在这一瞬间,他作出了选择——他松开了手,毫不犹豫地放飞了气球,然后扑向母亲索要口琴。

这一天,他学会了吹口琴,而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件事获得了一个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启示:当人生需要作出选择时,该放弃的就必须勇敢地放弃。这之后,他考上了音乐学院,虽然这对他无异于游鱼得水,但是当他发现自己对音乐并不是那么钟爱时,他又毅然选择了放弃,转而进入纽约大学商学院学习,学习自己更感兴趣的经济。1950年,他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并得到了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这所大学里,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良师益友——后来曾在尼克松总统麾下效力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亚瑟·博恩斯教授。从此,他勇敢地放弃了一切该放弃的东西,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经济学的研究上,并很快成为了这个领域的行家、高手。1987年,当里根总统任命他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时,他一下子便成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他就是艾伦·格林斯潘。

难道格林斯潘是懦夫吗?显然不是。他在放弃气球时具有失去心爱气球以及万一不喜欢口琴的勇气;他在放弃音乐时也有着不后悔的勇气,以及可能讨厌经济学的勇气。由此可见,放弃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像小格林斯潘那样,手中抓满各种各样的“气球”,比如金钱、权力以及已有的成绩与地位等。这些既得的利益与成果,虽然能给我们一种保障与安全感,但同时也很容易消磨我们的斗志与勇气,阻碍我们去追求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因为当更好的发展机会来到我们面前时,面对已经取得的利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放弃。格林斯潘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其实,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与放弃的过程。应该放弃所有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转而抓住自己真正愿意用一生的精力去体验的东西。只有放弃,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最大值,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放弃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智慧,因为放弃之后可以有更多、更高的追求。淡泊名利,淡看成败得失,急流勇退,明天你可能会有更好的进步!

3.坚持与放弃,人生两大智慧选择

科学家曾经用马林鱼做过一个实验:在水池中用一大块玻璃隔着,马林鱼总想着能够冲过去,就狠命地用头去碰撞玻璃,一次、两次、三次,十多次,马林鱼碰得头破血流,可是它毫不放弃,仍然向着玻璃冲去……马林鱼为什么这么拼命地想冲出去?科学家研究发现,马林鱼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来换取生存的权利。用这种过分“执著”来换取一种不可能的结果是明智的做法吗?显然,马林鱼不“懂得”该放弃的道理。

放弃不是舍弃,而是一种等待,等待更好的时机。义薄云天的武圣关公,不也有过“降汉不降曹”的经历吗?可他“人在曹营心在汉”,心中总想着扶刘复汉,最终才有了“千里走单骑”

的壮举!

坚持与放弃并不矛盾,坚持代表一种执著的态度,放弃则代表一种知难而退、迂回躲闪的应变能力。很多人也许认为“放弃”就是不具备顽强的意志,才把它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等等词汇联系到了一起。

其实,苦学不辍,持之以恒,只是一个人成才的条件之一,而其他条件,譬如机遇、天赋、爱好、悟性、体质诸项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研究某一学问、学习某一技术或从事某一行业确实条件太差,而且经过相当的努力仍不见效,那就不妨学会“放弃”,以求另辟蹊径。

比如高考,一年一度高考风起云涌,一番拼搏,分出高下,几家欢喜几家愁。受教育资源限制,不论考生如何“坚持”,使尽浑身解数,也必然要有近一半的考生自愿或不自愿地“放弃”上大学的愿望。如果差距不大,偶尔失手,自然不妨厉兵秣马,来年再战;倘若成绩实在差距太大,再考几次也难有多大提高,那就应当机立断,学会“放弃”。

有道是“成才自有千条道,何必都挤独木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就中途退学毅然创业,大发明家爱迪生不过小学毕业,照样不耽误成名成家,你又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

选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若目标不适,或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师老无功,不如学会放弃,“见异思迁”。如此,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图。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学文,都是“改换门庭”后而大放异彩的楷模。

可见,如果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放弃,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豁达之举。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放弃!

4.放弃是一种更高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