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12207400000018

第18章 放弃能让自己活得洒脱(2)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明智的放弃胜过于盲目的执著。”是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到,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应学会放弃。放弃并不等于丢掉;放弃并不是什么懦弱与泄气的表现;明智的放弃是智能的选择、是对生命和生活中更高层次追求的一种途径,是生命的一种跨越。

有一位经过多年奋斗已经有所成就的商人,想在后半生写点东西,但既感到力不从心,又感到无处下笔,因此,心中郁结,难以排解。于是,他找到一名得道高僧请教。

高僧闻知他的困惑后,拿出一个钵盂,让商人往里面装石头。

装完后,高僧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高僧让他往钵盂里装沙子,结果,又装进了好多沙子。装完后,高僧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高僧让他再往钵盂里装水,自然又装进了很多水。

这时,僧人问商人:是否还能装?商人皱皱眉头,思考了许久,说:不能了。这时,僧人拿起钵盂,将钵盂里的水、沙子、石头全都倒掉,又问商人:是否还能装?商人顿悟。接受新的事物,必须首先将以往所有的旧观念放弃掉,才能真正地、完全地接受新事物。

这次的请教,商人受益匪浅,经过一番刻苦努力,他的事业更是蒸蒸日上!为了能够更加稳健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他第二次去请教僧人。僧人依旧拿出了那个钵,对商人说:“你仔细看这个钵,很小,却可以无穷尽地装载很多东西,是因为这个钵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商人经过再三斟酌后回答:“不是,这只是个普通的钵,是因为使用钵的人思想在不停地转变,才使得它更有价值!”僧人听后,笑了笑,从身后又拿出了一个钵,对商人说:

“一个钵所能承载的毕竟有限,但是,如果你肯放弃以前装载的东西,那么再装载任何东西都是无穷限的。”商人听后,回到家中,反复思考,终于大彻大悟,从此他放下手中所有事情,悉心研究写作事业,多年后,他终于步入巅峰!

人生就如同一个钵,里面装的是快乐与烦恼,当不能再容纳新鲜事物的时候,索性把钵里“昔日的余晖”倒出来,一干二净,再把快乐与新鲜装进去。人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要实现生命的某种跨越,我们就要善于放弃。

一天,一位少年背着一个砂锅前行,一不小心绳子折断了,砂锅也随着掉在地上打碎了,但他还是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

路边有人喊住他:“你不知道你背上的砂锅打碎了?”少年回答:

“是的,我知道。”那人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下呢?”少年笑着说:“它已经碎了,看了又有何益呢?”

是的,该属于我们的我们竭力去承受去追随,但不属于我们的,我们何必浪费时间去硬对、去死守呢!放弃让我们爽快地说声再见,因为学会大胆的放弃,才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放弃是一种跨越,当你放弃一切,从容地生活的时候,你阴暗的低谷也就过去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让我们作一次明智的选择——无后悔的放弃。

5.放弃完美是人生的真谛

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雨·布兰登举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

许多年前,一位叫洛蕾丝布的24岁的年轻妇女无意中读了他的一本书,找他来进行心理治疗。洛蕾丝布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可骂起街来却粗俗不堪,她曾经吸毒、卖淫。布兰登写道:

她做的一切都使我讨厌,可我又喜欢她,不仅是因为她的外表相当漂亮,而且我确信在堕落的表象下她是个出色的人。起初,我用催眠术使她回忆她在初中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她当时很聪明,但是不敢表现自己,怕引起同学的嫉妒。她在体育上比男孩强,招惹来一些人的讽刺挖苦,连她哥哥也怨恨。我让她做填空练习,她哭泣着写了这样一段话:“你信任我,你没有把我看成坏人!你使我感受到痛苦,也感受到了期望!你把我带到了真实的生活里,我恨你!”

一年半后,洛蕾丝布考到洛杉矶大学学习写作。几年后她成为一名记者,并结了婚。10年后的一天,我和她在大街上邂逅相遇,我几乎认不出她了:衣着华丽,神态自若,生气勃勃,丝毫不见过去的创伤。寒暄后,她说:

“你是没有把我当成坏人看待的那个人,你把我看做一个特殊的人,也使我自己看到了这一点。那时我非常恨你!

承认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人,这是我一生中从未遇到的事。人们常说承认自己的缺点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实承认自己的优点更是多么的难。”

为什么真正做到放弃完美、自我接受不容易?因为自我肯定这个事实,使你必须真正保持清醒的头脑,振作精神,抓住机遇,迎接生活的挑战,这就是自觉的生活,积极的心态。

如果你对朋友没有诚意,即不能自我接受、自我肯定,那么自己也会产生被遗弃的感觉。由此可见,自我接受是自信的意识和勇敢的行为!

你站在一面穿衣镜前,观察自己的面孔和全身。你可能喜欢某一部分,而不喜欢另一部分。如果你看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请你不要逃避,不要抵触,不要否认自己的容貌。

这个时候你需要放弃完美。

要想真正拥有幸福就必须要学会放弃完美,不求完美,因为我们的确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一个令人宽慰的事实,我们越是极早地接受这一事实,就越能极早地向新的目标迈进,这也是人生的真谛。

6.以放弃成人之美方能互惠

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急功近利,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但急功只能取小利。经商做生意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放长线钓大鱼。

有时候,欲先取之,必先失之,放鸭得凤,欲擒故纵。这是商战中必胜之道。

商业中的“盈泽养鱼”办法很多,例如,守法讲信誉、让利优惠、广告造舆论等等。下面是一种独特的“付出眼前利益”法。

美国有一家公司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公司创立伊始,“池塘无鱼”,一个顾客也没有。于是他们大量刊登广告,极力宣扬煤油炉的好处。然而,收效甚微,产品依旧无人问津,货物大量堆积,公司还未跨出摇篮便有了窒息的迹象。

有一天,老板突然宣布他要“培养顾客”,他挥手招来手下职员,叫他们挨家挨户去给居民无偿赠送煤油炉。职员们大惑不解,以为老板愁疯了。但令在必行,他们只得分头行动。

住户们无偿获赠煤油炉,自然大喜过望。街头巷尾,一时到处都是该公司的免费“宣传员”。公司有了名气,打电话到公司索要煤油炉的人也不断增多。不多时,公司所有的积压煤油炉便被索赠一空。

当时炉具还未进入现代化,煤气、电饭锅、微波炉等都还未出现。煤油炉在传统的木柴灶和煤炭灶中鹤立鸡群,其优越性更使那些家庭主妇们乐得以为一步登天了,她们简直一天也离不开它了。

家庭主妇们很快便发现白赠的煤油炉中的煤油烧完了,于是赶快“送鱼上门”,跑到公司去买。煤油的价格不低,但因为烧煮方便,顾客倒也乐意掏钱。再过一阵子,煤油炉也用旧了,于是她们又心甘情愿地成为公司的“鲜鱼”,购买新的煤油炉。

从此,这家公司的煤油和煤油炉都旺销不衰。

让别人获利,自己也会得利,让别人赚了钱,自己也就赚了钱。这正是吃亏学所说的“成人之美,方能惠己”。经商如此,人生的其他方面亦可如此。

7.选择放弃绝不等于抛弃

放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然而,在适当的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成功。因为,适时的放弃能让你腾出精力、集中力量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能避免浪费有限的资源,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效率最大化,这样往往更容易成功。

说放弃令人痛苦不堪,不仅表现在它犹如割爱般痛苦,还表现在实在难以把握放弃的时机,掌握这个度是非常困难的。当你确认现有的资金无法让你支撑到新的资金注入时,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到弹尽粮绝,那麻烦就会更大,千万别去赌天上会掉下馅饼来。当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使你的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而你又无法拿出应对措施时,应该放弃,别让自己死得太惨,如果那样,也许你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

成功商人的事迹大家看过不少,看看他们的经商历程,很少有人是在最初的项目上一次成功的,基本上都经历了许多次坎坎坷坷,进行了多次业务转型。这是因为实际情况总是跟经商者初创时的主观意愿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调整和转变,而每一次的调整和转变都意味着一次放弃,直到最终转变到市场机遇与企业资源相对吻合的状态。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他们还得转变,还得放弃,转变不断,放弃就不断。这或许就是做生意的基本法则。所以,放弃不等于抛弃,放弃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成功。

许多经商者都曾盲目地坚信“胜利往往就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尽管他们把企业成本一压再压,甚至连个人的生活费用都被降到不能再低,但最后还是难有转机。

这种行为实在是幼稚和无知。说幼稚是指违背了“生意不是赌博”这个基本原则,明知无望还赌能出现奇迹;说无知是指不完全理解经商的真实目的所在。其实,创业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这出自哪个项目并不重要。商场上的机会比比皆是,只要你有心,放弃一个肯定还会找到另一个。“非你不娶、非我不嫁”的理念属于爱情,不属于生意。

选择放弃并不等于抛弃,只要不是在伤痕累累、弹尽粮绝时放弃,你完全还有可能东山再起,你还可能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始。放弃不过是要你把拳头收回来,休养生息,蓄势待发,准备再一次出击而已。

选择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睿智,也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果敢。

面对全军覆没的危险,有胆略的军事家会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面对将要破产倒闭的厄运,有眼光的企业家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那么,作为一个志在成功的人,你是否会选择放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