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12207400000011

第11章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2)

要知道,世间的事物总是相对的,有时候必要的无为可能使你无不为,说白了,无为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谦让。也就是说,凡事表面上看起来是无为,但事实上却可由此获得无不为的机会。

为什么无为是一种谦让呢?因为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你要联络感情,就必须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而要尊重对方的自尊心,那就必须抑制你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样的特长或爱好,对方与你争胜斗强,最理智的办法是先让一步,即使对方的技艺敌不过你,你也得先让对方占点上风。当然,一味地退让,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为你的技术不太高明,不是对手,从而认为你无足轻重。所以,你与他比赛的时候,尽管要谦让,但必须先施展你的相当本领,造成一个均势之局,使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进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紧,使他神情紧张,才知道你是个能手;再进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他突围而出,从劣势转为均势继而从均势转为优势,结果把最后的胜利让于对方。对方得到这个胜利,不但费过许多心力,而且危而复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对你也更添敬佩之心。如果互不相让,最后的结局可能是两败俱伤,使你失去无不为的良好机会。

一天,一只狮子和一只老虎在一条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山路上相遇,下边是绝壁悬崖。老虎与狮子向来都自认为自己是兽中之王,互不买账。这会儿狭路相逢,两个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退回去让对方先过去的意思。老虎心想:要是我一让开,这事被其他动物知道了,我这兽中之王的威风不是从此扫地了吗?要是和狮子硬拼,且不说能否胜它没有把握,就是这么陡峭的山路,只要自己一动,落地不稳就意味着自取灭亡……狮子也在想:过去你总与我争夺兽中王位,我还没好好教训你,今日狭路相逢,我岂能示弱,否则我这百兽之王的名声算是虚假了。

可怜这两个愚笨的家伙为了争一时之气,互不相让,最后谁都挨不住了,就放手大动干戈。不料,才一个回合,就双双坠入悬崖之中,两命呜呼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兽类不懂得人间道理,才至于此。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好多人也并不比老虎狮子聪明到哪里去!该有为时不为,该无为时有为,逞一时之英豪,最后危及己身。这则寓言从反面告诉我们,凡事要用理智来指导你的行动,无关紧要处的较量,该让的要毫不犹豫地相让。这样为人处世,表面上看来是退是让,是与世无争,实则是进是保,是与世大争,大争者若无争。

4.人生豁达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喜欢加法,追逐名利、追求成功、追求富贵等等,这些都没有过错。但同时许多人却忽视了减法,淡泊名利,不计较得失,有所为有所不为,安于现状等等,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人生就是一门哲学,有时有欢笑,有时也有眼泪;有时需要有所为,有时却又需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如同加法和减法一样,缺一不可。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这句话实质上就是说,人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有所不为能使人更清楚地悟透人生的内涵,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能使人生不至于走向极端,从而使人生充满了活力,朝着健康、有意义的方向发展。

有时,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你错过了一次极为重要的机会,一扇本来即将向你敞开的大门却又无情地关上了。这时请不要担心,只要绕过那扇门,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1943年,罗伯特来到纽约的一个俱乐部,也就是位于一条小街,名叫马丁尼克的俱乐部进行他平生的第一次试唱。如果被录用的话,那么他可以拿到每星期150美元的薪水,这对于当时的罗伯特来说,可真算是个大数目。罗伯特很想得到那份工作,在试唱中他表现得很出色。俱乐部的老板也很喜欢罗伯特的声音,想立刻雇用他,但是由于节目导演另有内定人选,因此,罗伯特在第一次试唱中,没能得到他想要的工作。

这让罗伯特沮丧极了,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吃了闭门羹而意志消沉,他很快把第一次试唱失利的阴影从头脑中抹去,继续去尝试别的试唱机会。第二年他来到大都会歌剧院试唱,获得了成功,再后来他开始唱《茶花女》,很快就登上了他事业的高峰。

如果罗伯特在第一次试唱后就得到了俱乐部的那份工作,那么他将错过大都会歌剧院的大门。他绕过了那道原本不属于他的门,得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伯杰是1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一位富商的儿子。19岁那年,一天晚餐后,伯杰正看着窗外的美好景色,突然他发现路灯下有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看起来穷困潦倒的青年正呆呆地站在那里。于是伯杰从家里走出去,好奇地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这里。青年告诉伯杰:他的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但是他又觉得那一切离他太遥远了。伯杰又问他,现在离他最近的梦想又是什么,那个青年面带羞涩地告诉伯杰:

他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伯杰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可以帮他实现这个梦想。于是,伯杰把他带进了自己那间既豪华又宽敞的卧室,并表示愿意把卧室让给他睡一个晚上。那个青年看着房间里的一切,觉得就像在梦里一样。但是很快他就醒悟过来:“那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想到这儿,他豁然开朗,最后他决定还是到花园里的长椅上打发这个美妙的夜晚。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人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度假村的落成庆典。在湖边,伯杰不仅领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社会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主人。“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说着,主人在众多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亨特纳,原来就是30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

很多时候,要学会有所不为,绕过那道门,越过那道坎,你才能真正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成功也才能真正降临到你的身上。

5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一个人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天造物化,阴阳结合。有高的地方,就会有低的地方;有好的方面,就有坏的方面。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失败对每个人来讲都不是件好事,一个人如果想有所成就,避免失败带来更多的伤痛,就应当学会有所不为,放弃那些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丢弃那些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少一点欲望,多一点满足,人生路上就会做到快乐与轻松常伴,这也正是人生所追求的一种理想。

有所不为并不等于失去。得失之间,相差几何?没有人能说得清道得明。人,总是在患得与患失之间寻找烦恼,在痛苦与快乐之间穿行,这个世界真正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毕竟是少数。

学会有所不为,并不是退却,也不是懦弱的表现。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实力,更好地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最需要做的事情,对于那些给我们带来烦恼、带来痛苦却基本达不到目的的事情我们尽量不参与。有所不为也是一种追求,在当前看来,我们不参与一种事物可能会带来阵阵伤痛,难舍难分,但从长远看来,那是一种选择,一种超脱,一种智慧。学会有所不为是对自我的充分认识,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对名利应保持一份平常心,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所不为是一种解脱。一个人的得失心太重,就会一刻也不得安宁。

人的一生所能真正拥有的东西是很有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好人生当中的每一段路,既要有所竞争,又要有所放弃。人的一生就像一段路,笑也是走,哭也是走,哭着走就不如笑着走。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为与不为,这是千百年来,许多人所苦苦思索的。

每走到一个人生关口,都应静下心来想,人生在世本来就是在为和不为中度过,为和不为犹如人生的两个支撑点:一个在空中悬挂,另一个在地下徘徊。为和不为犹如走路,在人生中交替前进;为与不为绘成一个坐标,那是人生曲线,标志着奋争,同样标志着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