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
12207400000010

第10章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1)

鲜花的美丽全在盛开绽放的那一刻,人生的价值则在大有作为、尽显才华之时。然而,就像古人所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不知时节的花开也许只会空自凋零,而不识时务的作为也许只会事与愿违。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古便是君子的处世之道。明得失才能知进退,识时务就会进退自如,做到真正的有所为。

1.做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需要有一些浩然之气,有了它就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人品就能更加清高。清高不是对人,而是对物,对物多一分清高,做人就少一分俗气。

在大千世界中,有许多我们愿意,而且应该做的事。同时,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许多事情还是我们必须做的。哪怕是一生只能做一次,哪怕因此而中断了自己生命的延续,我们都必须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这些事大到国难当头为国捐躯,小到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与此相反,在这个世界中,也有许多我们不必做而且不该做的事,比如背叛自己的祖国。

既然如此,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我们就有必要时刻作出选择,作出抉择。

该如何选择?如何抉择呢?

1948年,朱自清的胃病越来越严重,但他还是在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了字。

不到两个月,朱自清便逝世了。朱自清的胃病,对食品是必须严格选择的,在那时候面粉是不可多得的好食品。如果他不签字,别人也能理解。

但他还是签了,他的选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相传的“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

亚圣孟子曾说过:不要我所不要的东西,不干我所不干的事;求我所必求,为我所必为;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如此而已。这里说的“我所不要的东西”,既包括我们不该要的东西,也包括我们不必要的东西。不该要的东西不能要,比如来路不明的不义之财;不必要的东西也不能要,比如名不副实的空衔虚誉。不该要不必要的东西,如果要了,人就变成了外物的奴隶,本来受人驱遣被人役使的外物便转即控制了我们自己。更厉害的是,贪小利而忘大义,派生出不满的欲壑,长成吞象的蛇心,最终就会一个跟头栽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相同的道理,不干我所不干的事。干不可以干的事,往往会损害别人,会为千夫所指,会受制裁。即使不受制裁,稍有良知,也会日不安夜不宁,问心有愧。即便全失良知,也免不了担惊受怕,饮食难咽,夜不成寐。干不愿干的事,就必须勉强自己,甚至要强迫自己,不能随心所欲,也无法尽心竭力,虽是举手之劳,也会觉得苦不堪言。事情干不好不说,严重的还会因此扭曲自己、改变自己,最终失去精神的舒展和心灵的自由。

话又说回来,不要自己不该要的东西,不干自己不该干的事,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其实很难。比如,现在有人给你送了礼来,要还是不要,就可能十分的伤神费心。这里面,不但有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取舍,同时还有人情面子、人际关系的考虑。说到底,我们都是凡人,是凡人就难以超凡入圣。

但问题的关键,只怕还在于我们自身。一句话,当取则取,当舍则舍。

只要来得正,黄金美玉不嫌重;来路不正,一瓢一饮也算重。至少,心术不正的礼总是不能接受的,该打回去也还得打回去。

做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定不能要;不该做的事一定不能做。只有真正做到有选择性地有所为有所不为,你才会问心无愧,你也才会生活得自得其乐。

2.要有主见,不为活给别人看

做人要有主见,不能为活给别人看而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当然,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也很重要,但无论何时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做别人意见的傀儡,否则你不但会在左右摇摆不知所往中身心疲惫,从而失去许多可贵的成功机会,有时还会失去自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成自己想成的人,无论成败与否,你都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

正如但丁的那句豪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有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他从年纪轻轻熬到头发斑白,还只是个小公务员。这个人为此极不快乐,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一位新同事刚来办公室工作,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为什么难过。

他说:“我怎么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作诗、学写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

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又喜欢青年才俊,我……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退休了,一事无成,怎么不难过?”

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就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活着应该是为了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旨意。没有自我的人,总是在考虑别人的看法,所以活得很累。有些人觉得:老实巴交,会吃亏,被人轻视;表现出众,又引来责怪,遭受压制;甘愿瞎混,实在活得没劲;有所追求吧,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你和新来的男同事有所接近,有人就会怀疑你居心不良;你到某领导办公室去了一趟,就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议论;你说话直言不讳,人家必然感觉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如果你工作第一,不管其他,人家就会说你不是死心眼太傻,就是有权欲野心……凡此种种飞短流长的议论和窃窃私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家庭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之间、男女之间……天晓得怎么会生出那么多是是非非。如果你的听觉视觉尚未失灵,再有意无意地卷入某种漩涡,那你的大脑很快就会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弄得你头昏眼花、心乱如麻,岂能不累?

从前,有一个士兵当上了军官,心里甚是欢喜。每当行军时,他总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

一次行军过程中,他的敌人取笑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

军官听后,便走在了队伍的中间,他的敌人讥讽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中间去了。”

军官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敌人又挖苦他说:“你们瞧,他带兵打仗还没打过一个胜仗,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

军官听后,心想:如果做什么事都得听别人的话,那自己连走路都不会了。从那以后,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

人要是没了自己的主见,经不起别人的议论,那么就会一事无成,最后都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我们若想让自己活得不累,活得痛快、潇洒,只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自己,不再相信“人言可畏”。

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去展出。他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涂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处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他决定换一种方法再去试试。画家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出。可这次,他要求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之前曾被指责的地方,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仅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看法,不可能强求统一。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上、兢兢业业做事上、勤勤奋奋学习上。改变别人的看法总是艰难的,但改变自己却是容易的。

有时自己改变了,也能恰当地改变别人的看法。如果光在乎别人随意的评价,自己却不努力自强,人生就会苦海无边。别人公正的看法,应当作为我们的参考,以利修身养性;别人不公正的看法,则不必把它放在心上。记住:你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你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3.智慧人生当无为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实在是做人的高明之道。表面上看,无所作为,无所事事,显得一派与世无争的样子,而实际上则是藏而不露、明哲保身的方法,一旦时机来临,便会紧抓不放,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