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
12186400000005

第5章 把日子过成兼职

)第一节 生得灵动,活得美丽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生活的艺术可以用许多方法表现出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不屑一顾,没有任何一件小事可以被忽略。一次家庭聚会,一件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家务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与活力。

努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应该从中得到快乐,这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如果只把自己现在做的当作是为了未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无聊而干巴了。

有一个旅游团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岛上旅游。在登岸渡口的大树下,有个老人专心地在那儿编制草帽。每一顶草帽都是纯手工做成的,而且彼此之间总会有些小的变动,很漂亮,别有一番风情。游客们争相购买。

有个颇具商业头脑的商人觉得这里面大有商机,就问老人:这些草帽怎么卖?

老人答:十美元一顶。

“那么如果我想买十万顶,你会给我便宜多少呢?”

老人抬起头看了他一下,又低下头干活了,说:“如果那样的话,就得十五美元了。”

商人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我的每顶草帽都是在悠闲之中完成的。我可以看看花,哼哼歌,觉得没意思时还能放下手头的活去干点别的事情。但是,如果我接下了这个订单,那么就意味着我必须夜以继日地赶制,原本美好的工作变得单调无味了,你不觉得这样的话我的损失会很大吗?

很多人的生活都是以这部分的努力去换取另一部分的享受的,把生活割裂开来:一部分是为了生存,另一部分是为了生活。但是,这位老人则不然。在他看来,生活就应该是一体的,如果把它分割开来,那么就会付出昂贵的代价,失去生活本该有的趣味。

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人,青年人或汲汲求学于书海,或伏案工作到深夜。他们的奋斗总是会被自己或者别人误解为: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其实,每个人的努力本来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应该能够从中得到快乐,这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如果只把自己现在做的当作是为了未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无聊而干巴了。

有一个人去寺庙里找禅师诉苦说:“大师,我现在真的好累啊,孩子要上学,妻子又有病,我没日没夜地工作还要被老板责骂。我这样的辛苦努力,又有什么用呢?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禅师问:“那么,你每天什么时候最快乐?”

那个人愁眉苦脸地说:“哪有什么快乐的时候啊?累都累死了。”

禅师说:“既然你的妻子、孩子和老板都成了你的负担,那么你就把他们都抛弃吧,这样不就能让你开心了吗?”

这次,那个人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和妻子一起种下的果树今年就要丰收了,如果没有她,我怎么享受啊?孩子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是他一直很努力,我还答应今年夏天的时候教他游泳;老板虽然很严厉,但他总是那样,只要我工作出色了,他也会夸我。”

说到这儿,那个人抬起头,眼中闪着奇异的光芒。禅师没有开口,等着他说下去。

“我明白了,您是让我知道,那些所谓的幸福就藏在生活之中,是吗?虽然我忙忙碌碌,为生存而奔走,其实自己所渴望的幸福就在这些看起来很辛苦的事情之中,对吗?”

禅师满意地点了点头。

心灵寄语

每一个努力地抓住时间想要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的人,在努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美化了自己的生活,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每一个努力地抓住时间想要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的人,在努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美化了自己的生活,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他们以为这只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只看到了土地的贫瘠、广阔和坚硬,只想着开垦之后种上庄稼可以养活自己,却不知道在每一次挥动锄头时,眼前都会绽放一道美丽的火花,拼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

奋力向前,努力地去开垦发掘,这不只是为了生存,还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不需要问为什么。就像某个登山者说的,我们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从现在的落脚点到山顶,我们要走这段路程,不仅要看到挥洒的汗水,更应该懂得这份汗水闪耀着的年轻的笑脸。

)第二节 人生有时需要停一停

一个人每天都处在不停向前的紧张的生活状态中,只会迫使生命过早地衰老,不会有愉快幸福的心情。偶尔停下忙碌的脚步,我们才会领悟到生命的种种况味,从而使自己变得宠辱不惊。偶尔停下来,我们才会蓦然顿悟,纷繁的人生原来如此。

发个信息给你的亲朋好友,问一句:最近干什么呢?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忙啊!太忙了。因为忙,大家几乎没了联系,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一年也不一定能见上一面,更谈不上相约午后时光,或举杯同饮,或出游郊外,或谈古论今了。因为忙,我们压缩了睡眠,挤掉了休闲,牺牲了美食,像一根上足了的发条有条不紊地不停运转着,而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却来不及好好地去享受。

大雨,营销经理。他每天都为没完没了的业务、应酬忙得焦头烂额,有时真想放下工作美美地睡上几天,但这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偶尔因为忙其他的事没去公司上班,他的手机就会响个不停,第二天办公桌上更是积压着厚厚的文件,整天忙得缓不过气来。他说:“如果真能过上悠闲的生活,那简直太好了,可以充分地爱我所爱、乐我所乐。可是,在生活的重压下,面临职场上激烈的竞争,谁又能洒脱地放下工作去享受休闲的生活呢?”

一个人每天都处在不停向前的紧张的生活状态中,只会迫使生命过早地衰老,不会有愉快幸福的心情。偶尔停下忙碌的脚步,我们才会领悟到生命的种种况味,从而使自己变得宠辱不惊。偶尔停下来,我们才会蓦然顿悟,纷繁的人生原来如此。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就像逐日的夸父一样每天都在拼命奔跑,却忘记了脚下的路就跟小白鼠的笼子一样,是个圈。既然是一个圈,又何必紧赶慢赶呢?

有个年轻人搭出租车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一路上连遇几个红灯,眼看要到目的地了,又是红灯。他便嘟哝道:“真倒霉,老是差一步!”这时出租车司机说:“不倒霉。上帝很公平,绿灯时我们是第一个走。”

红灯,给了我们思考和欣赏的时间。人生有时需要停一停,并不是一味地往前冲。

面对生活,有时我们没有办法修改自己的运行速度与方向,也没有能力在社会的竞技场上中途告退,更不可能成为一名生活的旁观者,但我们总能让内心里左冲右突的太多欲望归于平息。

放慢脚步,平衡内心,何必苦苦挣扎?就如那个老掉牙的故事——富翁对渔夫的励志,富翁劝渔夫多打鱼,然后买大船、买漂亮的房子,最后可以什么都不干,在海边晒太阳、享清福。渔夫说,我现在不是已经在晒太阳、享清福了吗?一句话,让富翁目瞪口呆。

对你而言,也许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假如你能偶尔停下匆匆的脚步,抽出哪怕一两天,离开城市,到纯净的郊外走走,你会发现这里才是你的灵魂栖息地,除了感受到温暖、亲切、关怀、牵挂之外,在城市里你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会在这里烟消云散。当再返回城市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视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净化。

心灵寄语

面对生活,有时我们没有办法修改自己的运行速度与方向,也没有能力在社会的竞技场上中途告退,更不可能成为一名生活的旁观者,但我们总能让内心里左冲右突的太多欲望归于平息。

)第三节 适时休耕去

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工作固然重要,可为了工作,牺牲有品质的生活,那未免太残酷了。

面对职场中日益激烈的竞争,年轻人对压力的与日俱增深有体会,习惯于闷着头往前冲,即使迟疑,也不敢在既定的轨道上逗留,但不肯停的后果,往往是比走得慢但走对路的人落后更多。

欧美的许多国家,在职场中盛行一种“休耕”理念。所谓休耕,原本是农业用语,意思是对土地停止耕种。如果不休耕,土地里的养分得不到复原,农作物的收成就会越来越差。倘若休耕一年或几年再复耕,土地里积蓄了足够的养分,农作物的收成就会比过去多一倍甚至几倍。

延伸到工作中,就是感到疲惫时,不要硬撑,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给自己放个长假或者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排遣一下长期的劳累,让自己放松一段时间,这样有利于激发更好的创造力。

萧明搞文学创作有数十年之久了,在文学界也小有名气。但最近,他却陷入了思维僵化的苦恼之中。他在心里感叹:“我的年纪,已经过了人生创作的巅峰、最充满原创力的年轻时期,但是我不甘心,我想赌赌看,人生能否再重来一次?”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终于决定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去世界各地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萧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没有压力的交谈下激荡彼此的灵感。

“好像突然回到小学时的美劳课,一群人叽叽喳喳地分享、讨论彼此的作品,只是身旁的同学,换成了世界顶尖的艺术家。”萧明十分享受这样的生活。

一年的世界之旅结束后,萧明满载能量回归,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炉,他又找回了多年前的创作激情。

休耕,就像乐曲中的休止符,有了它,我们的人生乐曲才会渐渐进入高潮部分。如果你想既拥有成功的事业,又能尽情品味生活的乐趣,就一定要学会休耕。千万不要相信老板的蛊惑,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员工能为公司奉献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很显然,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工作固然重要,可为了工作,牺牲有品质的生活,那未免太残酷了。

心灵寄语

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给自己放个长假或者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排遣一下长期的劳累,让自己放松一段时间。

就算你能长命百岁,也终究有离开人世的一天,既然都是一辈子,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活得充实一些、体验人生的更多精彩呢?

工作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若是为了它耗尽你的全部精力和体能,等到老时坐在摇椅上才感慨说:“早知道就不那么拼命工作了……”这是不是有点太晚了?

年轻人,当你的生命开始收不到“讯号”时,那就是要你移动脚步的“信号”——有人20岁休耕,是想寻天地;有人30岁休耕,忠于做自己;有人40岁休耕,沉淀养智慧。选择何时休耕,由你自己决定。

)第四节 把平淡的日子调得色彩斑斓

精心烹制一碟小菜,认真阅读一本好书,静心调制一杯果茶,只要你愿意,这都是生活的艺术,可以给你平淡的日子增添一些诗意,带来一丝惊喜,也可以让自己找到一点曾经的澎湃激昂。

“我要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暂时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著。”平淡是生活的主旋律,平淡可以让内心保持宁静,回归简单,但平淡的日子过得太久,没有一丝涟漪,就会让内心丧失激情,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所以我们要超越平凡,当然你不必像歌中那样去“漂泊”。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生活的艺术可以用许多方法表现出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不屑一顾,没有任何一件小事可以被忽略。一次家庭聚会,一件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家务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与活力。

一对老夫妇谈恋爱的时间是1967年元月,当时全国一片混乱,百姓苦不堪言。

那时候,粮店里的米与副食店里的肉、豆腐和百货店里的肥皂、布匹,以及煤铺里的煤等生活物资均要凭票供应,普通人家的生活清苦至极。男方的家在城郊的小菜园里,用现在的话来说,那里是当地的蔬菜基地。

女孩第一次“访地方”(当地将女方到男方家里去了解情况称为“访地方”)时,男方留她和媒婆吃中饭。菜很简单,只有两道:几个荷包蛋外加一碗萝卜丝。其中,那几个鸡蛋是向邻居借的,萝卜则是自己种的。

在回家的路上,媒婆说男方人穷又小气,劝漂亮的女孩不要嫁过来。女孩却说男方煮的萝卜丝很好吃,说明他很能干。

过了一段时间,当女孩一个人再次来找男孩时,男孩刚好捉了一些鲫鱼。招待女孩的菜仍然是两道,除了油煎鲫鱼外,还有一碗红烧萝卜。吃饭时,女孩称赞男孩的萝卜做得很有特色,并说自己很喜欢吃萝卜。男孩说:“是吗?你下次来我请你吃另一种口味的萝卜。”

在后来的来往中,女孩尝尽了男孩所制的不同口味的萝卜:清炒萝卜、清饨萝卜、白焖萝卜、糖醋萝卜、麻辣萝卜、萝卜干和酸萝卜,等等。

再后来,女孩就成了这些萝卜的俘虏,嫁给了男孩。

当有人质问老太太当时为何不嫁给那些有条件煮肉、炖鸽、杀鸡、烧鱼的男人,却嫁给只会烹饪萝卜的人时,老太太说:“当时我认为,一个男人,在那种清贫的日子里竟能够把一种普通的萝卜烹饪出甜酸苦辣咸等几种不同的味道而令我大饱口福、弥久难忘,我想他同样能够将清贫的日子调理得色彩斑斓。”

上班、挤车、回家……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每天都重复这样的日子,百无聊赖的同时也磨掉了我们的斗志。大家都说“幸福是自找的”,那斗志激情呢?我们曾经的诗情画意呢?同样也是自找的!

心灵寄语

平淡是生活的主旋律,平淡可以让内心保持宁静,回归简单,但平淡的日子过得太久,没有一丝涟漪,就会让内心丧失激情,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所以我们要超越平凡。

生活过得无趣无聊,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想一想,周末放假休闲在家,你做了什么?是不是躺在床上睡到头重脚轻,或者饿得肚子咕咕叫时才想到起来弄点吃的……

精心烹制一碟小菜,认真阅读一本好书,静心调制一杯果茶,只要你愿意,这都是生活的艺术,可以给你平淡的日子增添一些诗意,带来一丝惊喜,也可以让自己找到一点曾经的澎湃激昂。

)第五节 幻想美梦成真的那一刻

年轻人,缺乏了想象力,就失去了快乐生活滋生的土壤,他的生活是那么平淡无奇,带着一颗麻木的心在枯燥无味中缓缓死去,这无疑是一个悲剧、一场灾难。

西方人曾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而中国哲人的“行成于思”,也是这个意思。想象是人类所能够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之一,它是生活生生不息的动力。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就不会登上月球,而计算机也只是待在某个房间里的庞然大物。年轻的心凭借着因想象产生的希望而得到慰藉,一直生活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在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

如果我们思索谁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那么一些人会因为缺乏想象力而入选其中。年轻人,缺乏了想象力,就失去了快乐生活滋生的土壤,他的生活是那么平淡无奇,带着一颗麻木的心在枯燥无味中缓缓死去,这无疑是一个悲剧、一场灾难。失去了想象力的人,在事业上也会陷入死板乏味之中,他做不了诗人、小说家、画家等这些极富有想象力的工作,就连法官、建筑师、科学家这样看似严肃呆板的工作,也需要具有极大的想象力才能做到在行业内出类拔萃。

在西方,被奉为插图绘本鼻祖的《彼得兔的故事》因其丰富的想象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百年来长销不衰,在英语国家,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两本述说彼得兔的故事书。作者毕翠克丝·波特用她漫无边际的想象,给彼得兔营造了一个完美的家园,也为世界上许多孩子在想象中构建起一座美丽家园。

《彼得兔的故事》的成功,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作者毕翠克丝·波特超强的想象力,这主要是源于她自小对想象力的培养,同时也和她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毕翠克丝·波特出身贵族,却没有上过学,年幼时她和弟弟在农场里收养了许多小动物,如兔子、蜥蜴、青蛙、蛇、狗,等等。她在和这些小动物的相处中,渐渐培养了自己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能力,把这些小动物纳入她想象中的故事世界里,大名鼎鼎的“彼得兔”就是她饲养的一只叫作Peter Piper的宠物兔子。从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不厌其烦地画这些小动物,画植物,画自然风光,她的素描成千上万,所以她的一百多幅插图里的小动物高度真实,充满了动人的细节,完全像现实生活中的小动物。但是另一方面,毕翠克丝·波特在心里完全把这些动物看成和我们一样的生灵,有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一样的生旦净丑、一样的小机灵、一样的大智慧、一样的小算计、一样的好心肠,所以她画得小动物又高度拟人化,非常有神,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个性,让人看了还想看。

《彼得兔的故事》的畅销,不仅是对波特的想象力给予的高度认可和赞扬,还使得她获得了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女性难以想象的自由,使她有足够的钱买下一块农场。农场里景色优美,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翠的群山,美丽的自然给予波特取之不尽的灵感,任她在那里天马行空地想象着整个世界。

也许,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梦想成真了吧。的确,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对梦想成真的企盼。

心灵寄语

如果你想开心地笑,那就笑出来吧,这里没有别人,是一个只有你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自我的世界里,你可以随意做着任何你想做的事,可以无所顾忌地开心,因为,此时此刻,你要真的以为你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不要在繁杂琐碎的世界里暗自坠落,而应该释放你内心压抑已久的想象力,幻想梦想实现的情景,来宠爱一下自己那渐行渐远的小灵魂。当然,如果你想开心地笑,那就笑出来吧,这里没有别人,是一个只有你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自我的世界里,你可以随意做着任何你想做的事,可以无所顾忌地开心,因为,此时此刻,你要真的以为你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第六节 到人群中去感受精彩

一个人的精彩只能在特定的时刻,长久的人生离不开群体的阳光,找到志趣相投的群体,用心融合,那么我们就不再是孤单一人。

“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精彩,原以为一个人可以过得很潇洒、很轻松、很自由,但直到有一天才发现这些都只是表面罢了,每天用虚伪的笑容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哪里才是终点?哪里才是天堂?”现在,太多人生活在自我之中,越活越迷茫,感觉自己像浮萍,不知该游向何方。

一个人可以游走一时,但不可以游走一辈子,就像叶子离开大树,只能沉入大地。一个人要想拥有快乐精彩的生活,就不能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孤芳自赏。一个人的精彩只能在特定的时刻,长久的人生离不开群体的阳光,找到志趣相投的群体,用心融合,那么我们就不再是孤单一人。

在非洲丛林中,号称丛林之王的狮子往往长期都会处于饥饿之中,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就是狮子捕猎的时候都是独来独往,而丛林里另一种食肉动物——鬣狗,则是成群活动,大的鬣狗群有数百只,小的也有几十只,它们很少自己猎食,而是等狮子把猎物杀死以后,从这个丛林之王嘴里抢食!

虽然单个的鬣狗对于强大的狮子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可是成群的鬣狗团结起来却让这个丛林之王却步——争夺的结果,往往是狮子在旁边看鬣狗分享自己辛苦狩猎的成果,等到鬣狗吃完了拣一些残羹冷炙聊以果腹。

我们会发现像狮子一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能力超群、才华横溢,但往往是目中无人,他们藐视群体合作,对别人的意见也置若罔闻,这样的人,最终只能像狮子一样饥饿难耐,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精彩。鬣狗就很智慧,懂得融入群体,借助群体的威力来感受精彩的生活。

心灵寄语

快乐的人生离不开群体的阳光,一味地孤单带不来快乐,一个人的精彩只能在特定的某一刻,我们要学会在人群中感受精彩。

如果人生是一首诗,那么拥有快乐人生便是诗中最珍贵的章节;如果人生是一条河,那么拥有快乐人生便是河中波光粼粼的水流;如果人生是一次特殊的旅行,那么拥有快乐人生便是途中最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

然而,快乐的人生离不开群体的阳光,一味地孤单带不来快乐,一个人的精彩只能在特定的某一刻,我们要学会在人群中感受精彩。

)第七节 培养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

寄情于水墨丹青之中,沉浸于那洒满墨香的氛围之中,你的心胸会顿觉舒畅,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生命之美,生活中的一切不快便会“不放自下”。

生活中,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培养和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仅有助于我们身心的愉悦,减轻我们生活中的压力,而且还可以为我们忙碌的生活增添一份情趣。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即使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也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小爱好——集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他忘记周围的一切烦心事,让心情彻底放松,让大脑重新清醒起来。

杰克是一家知名公司的总裁。尽管他的事业非常辉煌,但在为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之后,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生活中似乎缺了点什么东西。于是他选择了画画,每天从百忙中抽出一个小时来安心画画。他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在画画上也得到了不菲的回报——多次成功地举办个人画展。杰克在谈起自己的成功时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从未学过油画,我曾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力气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我还是决定学油画,无论做多大的牺牲,每天一定要抽一小时来画画。”

杰克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每天早晨五点前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杰克后来回忆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个时候,就怎么也不想再睡了。”

他把楼顶改为画室,几年来他从未放过早晨的这一小时,而时间给他的回报也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在画展上出现,他还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画以高价被买走了。他把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入变为奖学金,专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所获得的启迪和愉悦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寄情于水墨丹青之中,沉浸于那洒满墨香的氛围之中,你的心胸会顿觉舒畅,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生命之美,生活中的一切不快便会“不放自下”。如果你还不能肯定你真正喜欢什么,可以回忆一下年轻的时候,在养家糊口这种实际的生活打断你的浪漫之前,有什么曾引起你的兴趣?

心灵寄语

拥有一项属于自己的业余爱好,不仅能够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和苦闷,也是一种增进人生体验、挖掘生活乐趣的好方法。

汉斯从小就对赛车感兴趣。他常偷偷钻进家附近的赛车场,大饱眼福。后来,他成了一名飞行员。退休后,他开始购买老赛车,其中包括一辆1948年的A级方程式赛车,时速可达147英里。汽车现在成为他的新宠。他玩车,也保养车,然后再到处寻找新的“猎物”。

可见,拥有一项属于自己的业余爱好,不仅能够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和苦闷,也是一种增进人生体验、挖掘生活乐趣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