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王阳明人生励心课
12184600000017

第17章 以良知为本,知行合一(1)

)第一节 良知的心学解释

如果你能恢复自己本然的良知,你不但能获得幸福,而且能实现人生的终极意义。让良知做你的心灵导师,在它的指引下去实现你的梦想,必可成功。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传习录·钱德洪录》

王阳明的心学其实又叫良知学,这是王阳明对人类世界最大的贡献。“良知”到底是什么,王阳明和其他伟大的儒家顶级人物的解释其实并不相同。孟子说,良知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在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中,良知等同于良心。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你这个人太没有良心,其实就是在说这个人没有良知。

按王阳明的解释,“良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良”,也就是良心;二是“知”,等同于“智”,是智慧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有良知的人,必然是个有良心而又有智慧的人,这种智慧能解决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难题。这才是王阳明良知学中的“良知”。

什么是智慧?答案虽然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所谓智慧,无非是能分清是非。你想想,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你能分清是非对错,那你就不会迷茫。因为天下万事好坏的标准,无非就是个是非。如果你有良心,按照是非对错的标准去做,你就不会有痛苦。这就是良知最大的功效。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有良知,只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和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压力,我们把良知埋没了。

也许你是个有良心的人,但你可能失去了良知固有的智慧,你分不清是非黑白:比如前段时间名动天下的杀人凶手周克华,你认为他是在替天行道;比如你每天都混迹于灯红酒绿的场所,你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比如你认为给了父母金钱,就是孝顺;等等。

也许你是个能分辨是非黑白的人,但迫于种种压力,你隐藏了你的良心。你明知道很多事都是错的,可为了生计,却非要去做。见到不义之事,你不肯去阻拦,而且良心也能过得去。人人都在赚外快,人人都在行贿受贿,你明知道这是错的,却仍然去做,只是因为你把良心遮掩住了。

良知到底是什么,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按良心的指引用与生俱来的智慧去做事。有良知的人,必是有勇气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无惧的勇者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安宁和生活的幸福。

我们该如何寻回自己的良知?其实用王阳明的方法最简单不过:良知就是个是非之心,是非之心只是个好恶之心。你厌恶的事,勇敢地去扫除;你喜欢的事,当仁不让地去争取,这就是尽了良知,尽了良知,也就是尽了万事万变。

我们喜欢宁静和谐,对宁静和谐的事就要勇敢地去追求;我们厌恶生活中的奢侈腐化,对奢侈腐化的事就要勇敢地去阻止。

我们之所以经常感到不幸福,不是我们欲望太多,也不是心态不好,而是我们丧失了良知的能力,不能判断是非;即使能判断是非,又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去矫正是非。现在,如果你能静下心来,随便想一些发生在你周围的事,看哪一件是你喜欢的,哪一件是你厌恶的,然后按照良心的要求,去杜绝或者宣扬这些事,这样良知自然就回来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它能使我们到达幸福的彼岸,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幸福,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真诚地去召回良知。

如果不信,请你从当下开始,用良心来指引你去行动,相信你会对良知的力量惊骇不已。

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上求者?”

阳明答:“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上怎生求?”

——《传习录·徐爱录》

)第二节 做个有“心”人

依王阳明的话,“心”不止是人身上的一个器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思考工具,而是一件其效如神的法宝。“心”包含了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条理,能贯通天下之事的千变万化。不过,“心”虽然有如此神效,却并非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无所不知”。

他的学生郑朝朔问:“最高的善应该是从事上学得的吧?”

王阳明回答:“只要你把心塑造成天理一般,心本身就能获得最高的善,你去事上求什么?你举几个例子我看看。”

郑朝朔说:“比如孝顺父母,就有许多礼节,这些礼节总该去刻苦学习吧。”

王阳明说:“如果单纯讲这些孝顺父母的礼节,一二日就能讲完,还用什么刻苦学习啊。只要你心中有孝顺父母这个天理在,这些外在的礼数自然而然就会了。如果只是在礼节上讲究,那只是戏子演戏,就是演得再好,也不是从内心发出的,难道是最高的善吗?”

王阳明的意思很简单:所有表现出来的温良恭俭让等种种美德,如果不是发自内心,那就是假的,是做给别人看的。也就是说,内心所具备的动机是善,人自然就能发挥能动性,做出无限的善事来。如果动机不纯,外表再好看,也没有用。推而广之,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时,先要从内心深处去面对它,而不是流于表面,只要用心来面对,你的生活将不再是死水一潭。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心学就是一门用心的学说。王阳明告诉我们,一切问题都能在心上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只要你用心,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个擦鞋的年轻人特别喜欢用心来做事,来思考。在工作时,他很注意倾听顾客的谈话,有很多次,他都听到一些黑人朋友在谈到自己的头发时,总是带着憧憬的心情说:“如果我的头发能变直该多好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年轻人开始琢磨起黑人的头发如何变直的问题来。但这个问题不是他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年轻人是这样用心的:当他给客人擦鞋时,总是客气地问人家的职业。

终于有一天,年轻人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我是化学家。

年轻人就问:化学家是做什么的?

客人回答:调配一些东西。

年轻人又问:那您认为您可以调配一种东西让黑人的头发变直吗?

这名是化学家的客人瞅了一眼年轻人,说:可以试试。

不久,那名化学家又上门来擦鞋,还带来了一小瓶液体,他对年轻人说,找个你的黑人朋友,把这液体抹在头发上,看看效果。晚上,年轻人就找到一位黑人朋友,把液体抹到了朋友的头发上,奇迹出现了,黑人兄弟的头发变直了!

年轻人急忙找到那名化学家,两人联手销售这种液体,向一些理发店、商店推销,后来又成立了一个专门销售这种液体的公司,二人赚得盆满钵满,从此命运为之改变。

人人都想成功,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其实,成功的捷径就藏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找到这条捷径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个有心人。

记住,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也不是有钱人的,而是有心人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

——《传习录·薛侃录》

)第三节 心上用功,就是成功

即使是最平庸的人,也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人人景仰的圣人。这是因为圣人近乎神仙,无所不能。可是,即使是才智最杰出的人也没有心情去当圣人,因为在他们看来,通往圣人的道路是艰辛可怖的,需要刻苦的修炼,需要不食人间烟火,尤为重要的是,圣人既然是圣人,就不能为自己谋取私利,只能为公于天下。这对于多数人而言,实在是一件难事。

王阳明却说,其实所谓圣人,他们也不过是心里只有天理,而没有人欲夹杂。他举的几个人物诸如伯夷、伊尹和孔子,就都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就好比是百分之百的纯金,之所以称它们为纯金,是因为它们的成色足而没有铜铅等杂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如果心里纯净,全都是天理,那就与圣人无二了。

怎么才能成为圣人?其实很简单,只要肯学,只要此心去人欲、存天理,就是圣人了。

不过,他又说,孔子这样的大圣人能作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普通的圣人做不出来,这说明圣人之间还是有才力的不同。假设普通人的金子是一两,那么孔子那块金子就有一吨重。但是,两种金子虽然重量不一,可在成色上都是一样纯,本质却是一样的。所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实际上,王阳明所谓的圣人,在今天的语境下叙述,无非就是那些才华横溢、有钱有势的人。在明王朝,人们羡慕圣人和今天我们许多人羡慕富豪是同一的道理。

其实,成圣与才能无关,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更没有关系,只与你的内心有关。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未必就幸福;才华横溢的人往往都怀才不遇;权势更是靠不住,稍有风吹草动,可能就灰飞烟灭。钱财可能会失去,权势可能会被抢去,只有我们的内心最靠得住,只要你不放手,任何人都抢不走,也没有办法抢走。所以任何人,只要肯在内心上用功,即使你生活在最底层,也能成为圣人。

王阳明的弟子从街上回来后,说,我看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回答他,你看满街都是圣人,满街人看你也是圣人。

只要在自己心上用功,人人都是圣人。也就是说,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是说你有钱有势,你就高人一等;而有些人是平民,所以就是低贱的。这都是不对的。人的高低贵贱只在个人的内心修养上来看,只要你把本属于你的那块金子锻造得纯粹,你就是高贵的。

当然,王阳明同时也指出,由于人的先天气质和禀赋不同,有上智和下愚的区分,上智的修心的速度很快,而下愚的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做到。但不管你是上智还是下愚,只要肯用功在心上修行,就必然能达到“纯金”的境界。

但理论和现实往往都是背道而驰的,现实中很多人一味地追逐名利、财富,以为有了这些就能彰显自己的“圣人”形象,这就如有些人看到别人的黄金重量巨大,不在自己这块黄金上下功夫,让它纯粹,却把铜、铁等杂质拉到自己的黄金里面来,结果锻造出来的黄金的确重了,可全是杂质,已经不纯了。

即使如知识本身,也同样如此。知识越多的人越有可能会不知足,更因为学无止境,所以拼命在追求知识,却忽视了要在内心存天理。所以知识越多,就越有能力去做助长人欲的坏事;才能越大,欲望就越强。每天都让心灵不停地忙碌,自然也就离幸福越来越远。

王阳明说,圣人并不是要做很多事,做的事越多,你的内心越忙碌,忽视了本身“黄金”的纯粹,换来的却是铜铁混杂的不纯的黄金。内心的不纯,注定了你离幸福越来越远。所以,放下一切不必要的,只在内心上修炼,你就是幸福的“圣人”。

先生曰:“只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却丢去了,忍心害理,同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茌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学者要于此等处看得明白;比干、龙逢,只为也看得分明,所以能成就得他的仁。”

——《传习录·黄省曾录》

)第四节 生死关即幸福源

孔老夫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应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为了仁德,哪怕是刀山火海,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是要做的。

这是为你的道、你的信仰、你的责任而付出的牺牲,此即为“有杀身以成仁”。对不违背仁德的事,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要去做。这也是为你的道、你的信仰、你的责任而付出的牺牲,此即为“无求生以害仁”。

我们经常会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和那些作出伤天害理的事的坏人极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不去死。其实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珍爱我们的生命,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不过,王阳明却说,世上有那么多的坏人和坏事,就是因为我们把身家性命看得太重,以至于为了生存,而做出了种种违反道德和天理的事。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应该听从孔子的呼唤,去自我了断。因为他活在世界上,也不过是披着人皮的禽兽而已。

王阳明举的例子是商纣王的大臣比干。商纣王残暴昏庸,对美女的喜欢远大于对政治的喜爱,国家一团糟。其他大臣为了活命,都选择失语。只有比干勇于劝谏,最后被商纣王挖了心。王阳明说,像这样的人,才是志士仁人,才是真的人,虽死犹生。

不过,王阳明也深知,人类与生俱来对死亡的恐惧,使很多人都不敢为了正义勇敢地去选择死亡。面对不义之事时,人们最先触动心灵的其实就是恐惧,恐惧的根源就是对死的厌恶和对生的眷恋。所以,一个良知泯灭的人,根本不可能做出见义勇为的事。也正是因此,我们才看到这个世界上太多荒唐的事。我们不是无法改变它,而只是因为对生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不敢去改变。

老实说,为了一件其实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而去选择死亡,这并不符合道理。王阳明说,人在修行中最大的难关也是唯一的大难关就是看破生死。倘若一个人看破生死,那人间的任何事,他都敢去做,连别人无法想到的事,他也敢去做。

满清末年,一批热血青年为了拯救祖国,不惜以炸弹绑身,冲向官府,想与之同归于尽。他们当时都是知识分子,而且家境殷实,如果活下去,生活质量肯定不错。但他们却选择了死亡。今天的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好好活下去,而却选择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离开。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巨大的责任心(拯救祖国)使他们义无反顾地奔向死亡。

这正是我们今天所有人所缺失的。我们不会为社会上太多的不公正现象去选择用生命结束它,而只是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其实,这样的人恰好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活着的禽兽”。

请别把生命看得太重,因为我们来到这世界上,谁都不能活着离开。勘破生死关,你就找到了幸福的源泉。

侃多悔。

阳明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传习录·薛侃录》

)第五节 悔悟,改之为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然是圣贤,诸如孔子、孟子和王阳明这样的人,也犯过错,虽然不是很大,但毕竟是错。作为芸芸众生的普通一员,犯错在所难免。人犯错是常态,也就是说,犯了错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对过错应该持以什么样的态度。

很多人犯了错后,都会掩盖。可是,纸永远包不住火,任何人的过错都会被发现,这种态度自然不可取。而有些人会真心悔悟;有的人悔悟过后,也就过去了,不做丝毫行动;有的人长久陷在悔悟中,无法自拔。其实后两种处理方式都不对。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一旦犯了错,不但悔,最重要的是要改。如果按照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说法,悔改原本就是合一的,只悔不改就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学生薛侃经常事后悔恨,王阳明对他说,悔悟是去掉坏毛病的药方,但要改正毛病才是关键。如果把毛病还留在心中,则又因为悔悟而引起新的毛病了。

薛侃为什么经常事后悔恨呢?这是因为他有了过错后从来没有想过要改正和去改正,每次只是悔恨而已。这样的话,所有的毛病都改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