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个叫怀海的法师,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即不工作就不能吃饭。这个提议在制定之初,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这是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生活的规范,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生活为主,因此难免被一些懒惰的僧人怨恨,被一些保守的禅师反对,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
身为住持的他每日除了带领众僧修行外,还必须亲自参加农田里的劳作,教导其他僧人和弟子勤劳工作。尽管身为方丈,他还是极其认真地参加劳作,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也是亲力亲为,不肯假手他人。
时光荏苒,渐渐地,百丈禅师年纪老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但他却不肯放弃劳作,每日仍随众僧人一起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繁劳的工作。因此,大家商议以后,派大师兄说与师父听,恳请他不要随众劳动,要修行的话,在寺里参禅打坐也是可以的啊,没必要非得不顾自己的年事已高,还去做这些形式主义的事情。但百丈禅师却不肯罢手,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是无德劳的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了废人?”
弟子们见言语劝说阻止不了百丈禅师参加劳动的决心,只好将百丈禅师日常劳作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百丈禅师找不到工具,就问弟子们,弟子们都说没看见,说也许是佛旨将它们请走了。这瞒不过百丈禅师,他知道是弟子们藏起了工具,无奈之下,他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来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禅师为何不饮不食,百丈禅师对他们说道:“找不到工具,我就参加不了劳动,没参加劳动,我也就没资格吃饭了。”
弟子们劝了老半天,百丈禅师还是不肯进餐。他们没办法,只好又将工具还给了百丈禅师,让他随众劳动。
严于律己才能修炼自身,练就良好的自制力。自制力就像人的欲望和行为的闸门,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传习录·陆澄录》
)第八节 修心之道:静坐与省察克治
有一天,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一起探讨做学问的功夫。王阳明说:“教人治学,不可偏执一端。初学时心猿意马,心神不宁,所考虑的大多是私欲方面的事。因此,应该教他静坐,平息思绪,时间一长,等他们心意稍微平定再进行下一步。但若一味悬空守静,如槁木死灰一般,也没有用。此时必须教他省察克治的功夫。省察克治的功夫不应有间断的时候,好比铲除盗贼,要有一个扫除廓清的决心。无事时,将好色、贪财、好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方算痛快。”
这段话说了两件事:第一是让心静下来,第二是省察克治。只有如此,才是真的修行的功夫,才是得到幸福的正确道路。
因为要获得与冰冷的物质世界抗衡的精神力量,必须要使心静下来,这样才能看到有形世界之外的无形世界。王阳明说,一个内心沉静的人,不管他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他都保持着一种俯视和自嘲的目光,同时又具有谦卑和敬畏的品质,他知道在永恒面前人的渺小和局限,知道人和哪些事物往来才更有意义。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弄明白过,甚至是不相信在物质之外还会有什么,他们当然也活得很滋润,感觉很自豪,有宝车、豪宅和美女。他们觉得:幸福的人生不就如此吗?可是,也仅仅只是活着,忙碌了一辈子,算计了一辈子,表面风光了一辈子,当挥手与这些永别时,才发现苦心经营一辈子的“事业”,原来是一堆速朽的垃圾。
但这一切,只有在如王阳明说的那样——内心静下来后——才能发觉。
在常人的印象中,一个人的内心要静下来,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出家为僧,空对佛门;二是纵情山水,远离尘嚣。
可在王阳明看来,第一种情况是枯禅,不是要心静,而是要心死;第二种途径是逃避,是刻意求静,结果只能是——远离尘嚣时感觉内心很平静,一回红尘就更加感觉到浮躁。
王阳明所说的让心静下来,不是独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也不是什么都想。其实,王阳明认为,让心静下来的唯一方法只有两个,一是静坐,二是省察克治,两者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的。
“静坐”并非是佛道二教的专利,恰好相反,它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修行的一个重要步骤。孔子就经常教导人静坐,中国古代许多取得卓越成就的名人,平常都喜欢静坐,如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通过悉心练习静坐,可以感悟人生,认识自我,医治心灵的创伤,并可促使注意力集中,开发良知固有的超级智慧。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很多成就非凡的人,都有能力排除杂念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人仔细观察,会发现有成就的人在事业中有着惊人的专注度。这种人在集中全部精力来思考某一问题时,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使他的思维只集中到一个点上,灵感有时候会不请自来。
王阳明早期极推崇的理学泰斗级人物朱熹讲过一个故事,就证明了“静坐”的神奇妙用。
这个故事说,宋代有个叫陈烈的人经常为自己的记忆力差而苦恼。有一天,他读到《孟子》中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忽然醍醐灌顶,自言自语道:“我没有将散放在外的心收拢回来,怎么能够在读书的时候牢记住有关内容呢?”于是把自己单独关在一间房子里,专心致志地静坐,在此期间不去读书或想别的事,以免分心。这样坚持了一百多天,从此之后,只要读过的书,再也不能遗忘。
王阳明认为,静坐的境界并非难以企及,一个人只要有点耐心和毅力,摒弃那些干扰自己的琐事,让身心进入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就有可能领悟到静坐的境界,并将其精神融入人生之中,从而达到恢复良知本体、提升心灵、开发智慧的目的。
只有先通过静坐,让心先静下来,然后才能省察克治。
理学语境是这样解释“省察克治”的意思的:“省察”,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通过反省、自查,就能达到内心平和的良好状态。
王阳明所要求的省察克治,并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如此,而是在做事情中去省察克治。每做一件事,无论成败,都要好好反省一番,为下次做必要的思想准备。那些不良的倾向、坏的念头和毛病,只要内心深处认为它是错的,就马上去除,丝毫不能耽误。
人每天都处在这种随时检讨自己的环境中,慢慢地会把这种行为当成习惯,真正的人生也就是这样!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虚,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
——《传习录·钱德洪录》
)第九节 放弃优势,内心圆满
依王阳明的认识,人人在有良知的情况下都是圣贤,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优势。但很多人的良知已被物欲遮蔽,他们还有优势吗?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优势,比如有人认为自己头脑灵活,有人认为自己处世能力强,还有人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更有人认为自己优势太多,天下舍我其谁。的确,如果不是白痴和疯子,人的智力水准不会相差悬殊,所以人人都觉得自己有别人没有——或者别人有,而自己却比别人强的优势。但是,你真的认为,你自负多年的优势是真的优势吗?
一次,父子二人因矛盾找父母官王阳明评理。王阳明去后不久,有人就看到父子二人互相抱着痛哭离去。王阳明的弟子问老师:您是用了什么方法让父子二人如此迅速地和好的?
王阳明说,我只是告诉了他们一个常识:舜是世间最不孝顺的儿子,而他老爹瞎老头是世间最慈祥的父亲。舜和老爹瞎老头的故事令人动容,舜的老爹给他娶了个后妈,老爹和这位妇人为了谋取舜的财产,想把舜谋杀。舜每次都原谅了老爹。后来,老爹幡然醒悟,恢复了父亲的慈祥,这都是舜大孝的力量。
弟子们大为惊讶,说:您这是说反了啊。
王阳明说:那是因为你们平时的思维惯性,是你们的认识出了差错。我对那对父子说,舜总是自以为自己不孝,所以总在孝上努力。而他老爹瞎老头总以为自己最慈祥,所以却不能慈祥。舜的孝是一种优势,但他全然没有把它当成优势,反而继续努力。而他老爹瞎老头却把自己的慈祥当成是优势,所以抱住优势,死死不放。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会抱住优势不放,结果弄巧成拙。
有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时,旅行者A带了一把伞,旅行者B拿了一根拐杖,旅行者C两手空空。
三人出门不久,天降大雨。
晚上三人相继归来,店主发现,拿伞的A被淋得满身湿透,拿拐杖的B则跌得浑身是伤,而两手空空的C却安然无恙。店主和A、B两个人很纳闷儿,问C:你既没带伞,也没有拐杖,怎么会一点事儿都没有呢?
C却反问拿伞的A: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被摔伤呢?
A回答说:大雨来时,我手中有伞,所以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雨中有风,伞遮不到的地方就被淋湿了;我走在泥泞的路上,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
C又问拿拐杖的B:你为什么没有被淋湿而是摔伤了呢?
B回答: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所以只能找那种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被淋湿;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摔得我东倒西歪。
C听完二人的话后,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毫发无损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在房檐下走,遇到泥泞的道路时我慢慢地过,所以我既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我们常常因为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而忘乎所以,认为有了优势便一劳永逸、所向无敌,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因为优势,我们少了警醒,优势就变成了劣势。所以我们往往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心学讲究永恒的修行。王阳明的弟子兴高采烈地对他说,我最近这段时间终于体会到良知的妙用了。王阳明却面无表情地告诫他,你再用一段时间的功看看!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即使是良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要时刻警醒,如果不把自己的优势升级,它就会变成劣势。
下面是一道很耐人寻味的心理测试题,它大概会告诉你一个道理:舍弃你的优势,对你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
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公交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你的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她是你的梦中情人,如果这次错过,你们将永无见面的机会。
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依常理分析,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但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的终点站,你应该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当然,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拉上那位梦中情人。
到底该如何选择?
最幸福的答案是: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你则留下来陪你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出错,总是对一些无法完成的事耿耿于怀,就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得到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内心圆满的幸福。
先生曰:“忿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传习录·黄直录》
)第十节 如何对待愤懑
儒家修身宝典说,修身在于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如果心中有愤怒,有恐惧,有忧患,都不能使内心纯正。内心不纯正,离天理就远,人欲就多,那就无法成为圣人。
正如王阳明所说,愤怒情绪,没有人可以避免。不过,愤怒情绪可以有,却不能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一旦发泄出来,那就着了一层私心的意思,那就是怒得过当了。也就是说,愤怒是与生俱来的,谁都无法祛除。但愤怒是一台发动机,发动机被人所知,是因为你开动了它。如果我们不开动这台“发动机”,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有愤怒,但要控制愤怒,不要启动它,不要让它出来惹祸。
当你生气的时候,你怒骂别人的时候,你也在承受着这种行为带来的伤害。怒气会让人愚蠢,闲气会让人失神,怨气会让人灰心,坏脾气会害死一个人。生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生气10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长跑,而且人在生气时的生理反应非常剧烈,同时会分泌出许多有毒性的物质,这些毒素甚至可以毒死一只大白鼠。从这个程度上说,生气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
王阳明给出了控制愤怒的方法:迁移法。这种方法要求人在被别人惹怒,或者是自己不由自主地发怒后,想象这种愤怒是别人的,而你只是个看客。当你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时,虽然愤怒,但不要表现出来,那其实就没有动气,心也就没有歪,也就是达到“心正”的境界了。
如何抑制愤怒,王阳明的方法是迁移。但佛家认为,我们可以把愤怒从自己的本性中彻底清除。
有一位中年妇女,正是更年期的年纪,非常喜欢生气,一件在别人眼中无关痛痒的事,她却七窍生烟。当然,她知道愤怒的坏处,于是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开释。
高僧听了她的要求,就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锁门而去。
中年妇女气得发狂,从夕阳西下骂到太阳升起。那位高僧对此丝毫不予理会。中年妇女骂累了,哀求高僧开门,高僧也不理。妇女终于沉默了。高僧这才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狠狠地说:“我只为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高僧摇头:“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真是可悲。”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来问她:“还在愤怒?”
妇女回答:“不生气了。因为气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