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12179900000066

第66章 血证 (1)

第8章 血证 (1)

血证,古文献亦称为“血病”或“失血”,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它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涉及心、肝、脾、胃、肠、肺、肾、膀胱等多个脏腑,既可单独出现,又常伴见于其他病证的过程中,包括西医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如支气管扩张、胃出血、肾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出血,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早在《内经》即对衄血、咳血、呕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初步认识了血的生理及病理特点。《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医学正传》则首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中医血证的理法方药已成体系,而且颇具特色。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战国《黄帝内经》:血证病机与分类1.《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民病血溢流注。”血为人之****,循行于脉道,火热之邪其性属阳,最易伤阴,不仅损伤阴血而且灼伤脉道,致血不循经外溢。这是对血证病机最早的文献记载。此外,火热伤络、迫血外溢也是现今临床上血证最常见的病因病机。2.《素问·百病始生篇》:“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本条指出血证多因起居不节、用力过度,损伤络脉所致,根据损伤失血之源分伤阳、伤阴两类,开创血证分类施治之先河。后世医家柯韵伯对此有较详细的注解,并给出具体的辨证论治及有关方药。他认为:气亢于上焦之阳分则阳络伤,血随气而上溢于口鼻而成衄血,即血出上七窍为血溢,桃仁承气汤以下之;血随气下陷于二便而成后血,即二便下血为血泄,补中益气汤以举之。气有余必挟火,当用苦寒以凉其气;气不足,便挟寒,宜用甘温以益其气。此调气之大法。血自心来者,补心丹主之;脾来者,归脾汤主之;肺来者,生脉散主之;肾来者,肾气丸主之。此补血之大法也。

二、华佗《中藏经》:肠风下血《中藏经·便血证脉》:“大肠热极则便血,又风中大肠则下血。”所谓肠风者,风毒也,其性仍为阳热,热极络伤则血外溢,血溢大肠,顺谷道而下故为便血,治当清热解毒、凉血疏风。东汉医家华佗的肠风下血理论,为后世创立槐花散等清肠疏风之剂提供理论基础。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证辨证与治疗1.《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2.《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吐血之名;按便与血先后顺序对便血进行鉴别,也是最早的文献记载;并首创柏叶汤、泻心汤、黄土汤以及赤小豆当归散等方剂,疗效较好,至今在临床上仍被广泛使用。

其中关于吐血病机的阐述,即“心气不足”是承接《内经》火热出血理论,因阳热盛致心之阴气相对不足,迫血不循常道,上溢于口,以大黄、黄芩、黄连、柏叶等苦寒清热之品,直折火势,正本清源;关于便血病机的阐述,则是对《内经》出血病机的补充,即提出虚寒性出血的病机,以伏龙肝、白术、附子温中止血,再佐以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甘苦合用,刚柔互济”。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本条论述虚寒亡血时的脉象,弦、大俱是重按无力,为血失而阳气亦脱之征。4.《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眠。”本条提出衄血证禁忌,失血者****已衰,重发其汗,必致津竭,筋脉失濡而动风,甚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以上诸条表明《金匮要略》对血证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理法方药俱全,体现了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精神,较《内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奠定了血证治疗的基础。

所创制的泻心汤、黄土汤等至今仍是常用的有效方剂,在此基础上中医血证得以不断发展、充实和提高。四、王叔和《脉诀》:血证危脉《脉诀·危脉》:“芤时眼暗,或吐血,四肢瘫痪不能行。咳而唾血羸瘦形,其脉疾大必难任。吐血但出不能止,命应难反没痊平。鼻衄吐血脉沉细,忽然浮大即危顷。”东汉医家王叔和《脉经》本于《内经》,辅以扁鹊、华佗、张仲景及古代有关诊法的文献,汇归众说,加以阐述,独具一格。血证多是急症,本条提出血证的危脉证候,以脉断证,凭脉推测预后,临证时可与张仲景的虚寒亡血脉象互参,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明了病情、判断预后,对临床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张东扶认为血证时如见到脉象呈短数、紧数、细数,且豁大无力为不祥之兆。其中豁大为气虚有火,短则气疾,细则无水,紧数则表之阳虚,细数则里之阴虚,无力则无胃气,故为不祥之兆。治疗宜补脾阴以养胃气。可与本条互参。五、孙思邈《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吐血》:“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

”唐朝医家孙思邈秉承《内经》血热外溢理论,首创犀角地黄汤,犀角解乎心热,心者主火,解其热以清其源,生地黄凉血而不伤阴,顾及火热阳邪必伤阴之弊端,而佐之以芍药清营益阴,更用丹皮以清肝凉血,使肝火清,而血得以归藏。本方既可用于鼻衄、吐血,也可用于便血,还可广泛应用于温病学,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六、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尿血《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尿血也是血证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古代文献一般指肉眼血尿;随着检测手段的发展,现在也包括“镜下血尿”。本条指出尿血最常见的一种证型,即膀胱实热,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尿路感染。七、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瘀血出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随证别之,乃可施治。”本条论述瘀血出血理论。

南宋医家陈无择认为血贵宁静,不喜疏动,疏动则有泛溢之虞;血宜流通,不当凝滞,凝滞则有瘀著之虑。脉者,血之府也,血循经脉运行周身而不外溢;今脉为瘀阻,则血不循常道而出血,上溢者为吐血、衄血,下行者为便血、尿血,治病求本,当化瘀通脉,使血归其道而自止,故有化瘀止血之说。治病更需辨证施治。八、严用和《济生方》:血热气逆《济生方·吐衄》:“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南宋医家严用和认为火为阳热之邪,其性炎上,气为血之帅,气有余便是火,气火相互为助为患,夹血上行溢于脉道而致吐衄,即血热气逆是吐衄常见病机,验之临床,确乎如此;此说启发了后世医家创清气降气法论治血证。九、朱丹溪《丹溪心法》:咳血与呕血鉴别《丹溪心法·咳血》:“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是也。呕血者,呕全血者是也。”本条是对呕血、咳血的鉴别,因咳血、呕血皆从口而出,两者鉴别较为重要。咳血者常先有咳嗽、咽痒,而后血出或痰中带血;呕血者,多先有恶心、呕吐,后有血出,血中可夹有食物。

咳血者责之于肺,当清肺润肺,可选用咳血方、养阴润肺汤;呕血者责之于胃与肝,当疏肝清胃、益气养阴,常选用清胃散、龙胆泻肝汤。十、刘纯《玉机微义》:灸治便血《玉机微义》:“便血不止宜灸,劳宫(手厥阴经)、太白(足太阴经)、会阳(足太阳经)、三里(足阳明经)等穴。”明朝医家刘纯认为便血除常规用黄土汤等口服治疗外,也可用灸法,尤其是便血不止的血证患者。十一、张三锡《医学六要》:血证辨治《医学六要》:“血证有四:曰虚、曰瘀、曰热、曰寒。治法有五:曰补、曰下、曰破、曰凉、曰温。”明朝医家张三锡认为血证可分为虚、瘀、热、寒四证型,血虚者宜用补法;血瘀者宜用下法,女子经停腹痛者则用破法;血热者宜用凉法;血寒者宜用温法,对于吐、衄、便血久而不止,宜用姜附温中焦、桂附温命门,即温补脾肾二经,也属温法。此说自成一系,对临床诊治血证有参考价值。《仁斋直指方》中称“一切血证经久不愈,每以胃药收功”,可予薄味调养胃阴、甘温建立中阳,常选用麦门冬汤、人参建中汤、四君子汤等。十二、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三要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

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虞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明朝医家缪希雍的吐血三要法独辟蹊径,从血与气、血与肝的关系论治血证,注重从本论治,为临床证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对后世医家治疗吐血影响深远,而且丰富了吐血的治疗方法。具体来说,气逆于上,携血上行,故治吐血当行其血使其归于常道,而非单纯止血;肝者血之脏也,伐之,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故当补不当伐;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则血不上逆,故当降其气。清朝医家尤怡在《金匮翼·诸血统论》中指出吐血治疗时需着重注意的地方可作为本条的辅助,即“凡吐衄血太甚不止,当防其血晕,用茅根烧烟将醋洒之,令鼻嗅气以遏其势,或蓦然以冷水噀其面,使惊则止”,“凡呕吐血,若出未多,必有瘀于胸膈者,当先消而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