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麻痹性斜视(2)
(二)陆南山治麻痹性斜视验案(《眼科临证录》)
医案1杨某,男,32岁,门诊号73195。
1973年12月19日初诊。约20个月以前,右眼曾患外展神经麻痹而治愈(病史不详)。这次就诊前27天起,又有类似症状发作,视一物成二体,己用其他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
检查与诊断:右眼外直肌运动受阻,眼球仅能转过中线约1~2mm,眼球内转正常。眼部未发现其他明显病变。诊断:右眼外直肌麻痹。
辨证与治疗:右眼眼球不能外转,视一物成为二体,病来突然。《内经》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又云:邪中于项,适逢其身之虚,病邪更能深入目系,目系急则目眩睛斜,睛斜则成视岐,视岐可见两物。据此所述,邪中于项者,即风邪入于风池、风府而窜入经络。因此营卫不能流通,血行受阻,导致右眼转动呆滞。治宜祛风、活血、通络法。
【处方】当归9g,橘络3g,丝瓜络6g,荆芥3g,防风3g,羌活3g。
12月27日二诊:上列处方已服8剂,右眼向外转动依然受阻。前方加党参9g。
1974年1月17日三诊:上列处方已服21剂,右眼眼球已能外展,但尚未完全痊愈。中药原方继续再服。
2月2日四诊:上列处方又服14剂,右眼球转动完全灵活,各个方位运动均不受阻。因已痊愈,治疗结束。
【解析】本例为原因不明的右眼外直肌运动受阻。在初诊时是以《内经》所述的理论为辨证依据的。认为其眼球运动受阻,是受风邪中于项而窜入经络。所以处方以羌活、荆芥、防风等祛风为主药,配合全当归的活血,橘络、丝瓜络的通舒经络。服7剂后,因鉴于病程略久,且疗效亦未著,故于第二次处方中增加党参,以补脾益气。第三次复诊时症状明显减轻。以后继续服原方14剂而告痊愈。
医案2包某,男,14岁,门诊号75612。
1975年10月30日初诊。1个月前,左眼部被人用拳击伤。除局部疼痛外尚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嗜睡。当时检查左眼上睑内眦处青紫,皮下积有瘀血,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左眼球运动不能内转。神经科检查:未发现明显脑部受伤。耳鼻喉科检查:鼻腔未见出血。超声波检查:颅脑未见明显特殊。受伤后第7天开始用西药地巴唑、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三磷腺苷(ATP)等治疗,疗效不明显。
检查与诊断: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3。右眼正常。左眼上睑能张开,但眼球不能向内侧转动(不能转过中线)。角膜感觉略迟钝。主觉眼球有疼痛感。眼底检查:黄斑区略模糊,视盘色泽尚无明显改变。X线眼眶摄片显示正常。诊断:左眼外伤性内直肌麻痹。
辨证与治疗:左眼被拳击伤,已近一月,眼球不能向内侧转动。自觉眼眶内部疼痛。此为被伤后瘀血凝滞,故眼球转动受阻。因瘀血停留,则伤经络,经络伤则血行更阻。且拳击所伤,风邪可以乘隙而入。据此,治宜祛散风邪,通利血脉,使瘀血不能留滞,则眼球自可转动。
【处方】当归9g,川芎3g,赤芍9g,骨碎补9g,荆芥6g,羌活3g,防风3g。
11月6日二诊:上列处方连服7剂。左眼视力已见进步(由0.3进步至0.6)。眼球转动略见灵活,已能转过中线。疗效已见,继续原方未更。前后共服20剂后,眼球转动已恢复正常,视力亦升至1.5。至此,治疗告一段落。
【解析】本例初诊时的辨证,认为左眼被拳击所伤,势必瘀血凝滞,而且受到外伤时风邪又可乘隙而入。据此,处方用药时,以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荆芥、防风的宣散风邪;羌活既能散风,疏导血气,又能治疗口眼歪斜;骨碎补能治骨折损伤。服7剂,左眼向内侧转动时已能转过中线。共服20剂,症状完全消失而痊愈。
医案3蒋某,女,20岁。门诊号76706。
1976年3月4日初诊。1个月前,因患流行性脑膜炎,在当地医院治疗。在发病初期,头痛剧烈,继则昏迷,抽搐达40多个小时。经过20天的治疗,病情痊愈而出院。但留有后遗症,即左眼不能张开,眼球呈外斜状,眼球转动受阻,如强欲张开左眼时,即感觉头痛。
检查与诊断:右眼远视力0.3,近视力1.2;左眼远视力0.2,近视力1.2。右眼外眼正常。眼底检查:除屈光不正外,未见明显病变。左眼上睑下垂,不能张开。左眼球在弧形视野计检查外斜42°。眼球向鼻侧转动受阻。瞳孔对光反应良好。诊断:左眼内直肌麻痹兼上睑下垂。
辨证与治疗:患流行性脑膜炎痊愈后,左眼即不能张开,眼球转动受阻。此为大病愈后,元气未复,阳气不能上荣于目。《内经》云“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因阴气偏盛则阳气不荣,故眼睑无力张开。又因邪入经络,血行受阻,导致脉道不通,故眼球无法转动。治宜升阳、活血、通络法。
【处方】升麻3g,葛根3g,柴胡3g,炙甘草4.5g,当归9g,川芎3g,丝瓜络6g,忍冬藤6g。
4月2日二诊:上列处方已服21剂,左眼睑已能张开,上眼睑启闭已属正常,但眼球无法向鼻侧转动。此系血行受阻,导致脉道不通。拟活血通络法。
【处方】当归9g,川芎3g,络石藤9g,忍冬藤9g,丝瓜络6g,防风3g,橘络3g,炙甘草4.5g。
4月29日三诊:上列处方已服21剂,左眼球外斜已见好转。弧形视野计检查:外斜32°。两手脉象虚弱。按照原方加炙黄芪12g。
5月13日四诊:上列处方已服14剂,左眼球外斜症状明显好转。弧形视野计检查:外斜12°,原方未更,继续再服。
6月4日五诊:上列处方又服14剂,左眼外斜症状已完全消失。两眼均在正中,无明显外斜。至此,所患左眼上睑下垂,和眼球内直肌麻痹症已告痊愈。为求肃清余邪起见,原处方继续配药7剂,带回乡间再服。
【解析】本例系流行性脑膜炎的后遗症,眼睑下垂以及眼球不能转动,根据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阴阳学说,以能升发阳气的升麻、葛根及柴胡等作为升提阳气的主要药,又加活血通络药。服第一次处方后,眼睑已能张开,但眼球活动依然受阻。故于第二次处方时将升麻、葛根、柴胡等除去,加入祛风通络的络石藤以及祛风解痉的防风。同时又考虑到血随气行,故在第三次处方中在原有的当归、川芎的活血药之外又加入黄芪,以后眼球活动力即明显增强。由此说明我们在临床辨证中,必须对矛盾的特性,作具体的分析,才能有准确的治疗。
医案4朱某,男,17岁,门诊号73199。
1973年12月12日初诊。
病史:4个月前偶被他人注意,患者双眼张开看物时,左眼眉毛较右眼为高,才发觉系上眼睑向下垂。同时又感觉看一物成为二体。每天上午症状较轻,下午转重,至晚间更重。有时全身有疲惫感。在某医院曾用新斯的明等药治疗。用药期间,症状尚能暂时改善。药力消失后,症状又复明显。
检查与诊断:视力:右眼1.5,左眼1.5。两眼上睑无力张开,左眼更为明显。用力张开时,左眼仅能张至角膜的9~3点的水平线。右眼眼球向内转动受阻。诊断:重症肌无力。
辨证与治疗:左眼眼胞下垂,右眼眼球转动受阻。据述,早晨起床时症状尚轻,自午后至晚,症状逐渐加重,察病审因,与脏腑气血有关。因眼胞属脾,若脾气不足则眼胞无力张开。眼球之有转动能力者,赖经络之气血所推动。若气血受阻,则眼球之活动能力势必减退。据此可知,欲求此病痊可,必须健脾益气,佐以活血、祛风、通络之剂,庶可见效。
【处方】炙黄芪12g,党参9g,当归9g,丝瓜络6g,荆芥3g,防风3g,羌活3g。
12月26日二诊:服上列处方14剂,右眼球向内眦转动已见灵活,但视远尚有复视。左眼上睑下垂依然存在。原方加橘络3g。
患者来自农村,因农忙未能随时来院门诊,自觉服上列处方后,症状逐渐减轻。因此将上列处方,连续服至4月3日。从初诊起,共服中药110帖,症状完全消失而痊愈。1977年4月8日(距初诊3年余)随访检查,两眼均属正常。在此3年余亦未复发。
【解析】本例为重症肌无力症。从局部的上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阻的症状来看,与上述三例眼肌麻痹症无甚差异。但是其特征是上午症状较轻,午后至晚间逐渐加重,特别是腹中饥饿时,局部症状亦能明显加剧。据此辨证,系属脾气不足,气血受阻。进一步依据五轮学说中的眼睑属脾,若脾气不足则眼睑无法张开,所以治疗以能健脾益气的党参、黄芪为主。至于眼球不能转动,系经络之中气血受阻,因此以橘络、丝瓜络宣通经络,当归活血通滞,荆芥祛风而通利血脉,羌活、防风搜风燥湿。
(三)姚和清治麻痹性斜视验案(《眼科名家姚和清学术经验集》)医案1余某,女,26岁,已婚。
初诊日期:1956年6月15日。1个月前,因受到刺激,顿时左侧半边偏头痛,未几左眼眼球相继酸痛。1周后,更感觉左眼转动不灵,看东西模糊,有复视现象。得病后曾先后至某医院眼科和神经科治疗,亦经过针灸,但都没有效验。目下眼部、头部仍痛,痛剧兼有恶心呕吐现象。检查:两眼视力均为远1.2,近1.0;睑结膜轻度充血,球结膜、角膜、巩膜、前房、虹膜和晶状体均完好,瞳孔对光反应存在;右眼运动正常;左眼向右、右下、右上、正中、中上、中下运动正常,向左、左下、左上则转动不能;左眼球偏向内侧15°。复视现象:向右、右上、右下无复视,正中、中上、中下及左上、左中、左下显同侧性复视。真像与假像之距离:在正中、中上者约33cm许,中下40cm,左上、左中、左下则皆为46cm。脸部姿势:常将头偏向左侧,视线向右。
初步诊断:双眼轻度沙眼,左眼麻痹性内斜视。
治疗经过:初诊给予温胆汤。
【处方】制半夏9g,陈皮3g,茯苓9g,甘草3g,竹茹12g,炒枳壳4.5g。内服,同时配合针刺太阳、瞳子髎、合谷、足三里、委中与球后等穴。
次日复诊,头痛好了一半。又二日,头痛完全消失,眼球酸痛亦减去1/3,但左眼眼球仍不能向外旋转,于是改投六君子汤。
【处方】党参9g,炒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3g,制半夏9g,陈皮3g。同时,隔日针球后穴1次。
至7月7日眼痛全除,但复视等眼部症状依然,改服补中益气汤。
【处方】党参9g,炒白术9g,炙甘草3g,黄芪30g,陈皮3g,升麻6g,柴胡9g,当归9g。
3剂后复视现象减少,眼球亦稍能向左转动,于是继续原方服10余剂,左眼转动灵活,复视全部消失。
【解析】本案因脾虚失运,痰湿内生,突受刺激,风邪外袭,挟痰上扰,风痰阻络,筋肉失养,眼珠偏斜。故初期以温胆汤祛湿化痰治标,后改用六君子汤健脾化湿,标本兼治,最后以补中益气汤治本,使气血旺盛,筋肉得以温养而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