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视网膜病 (11)
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庞赞襄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验案(《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医案1史某,24岁,农民。
就诊:1985年11月21日。因怀孕7个月时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眼视物不清,少气乏力,胃纳呆少,现生产双胞胎37天。检查:视力双眼0.04,视盘隆起,边界消失,视网膜血管纡曲怒张,若断若续,视网膜水肿,并有散在出血,黄斑区污秽不清。血压:172/98mmHg。舌质淡苔白,脉缓无力。
诊断:兼胎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
【处方】党参、白术、茯神、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白芍、熟地黄、川芎、枸杞子各10g,丹参、升麻各5g,柴胡、五味子各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经过:11月29日检查:双眼视力0.3,视网膜水肿及散在出血较前吸收,前方继用。12月4日:双眼远视力0.3,近视力0.4,视网膜血管已通畅,视网膜出血吸收,前方加黄芪10g。前方服至1986年9月6日复查:双眼视力0.5,眼底正常,血压:128/98mmHg而停药。
【解析】本病特点为产前多实,产后多虚。本例证属产后心脾两虚,治宜益气补血,健脾明目,方用归脾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益气;龙眼肉、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白芍、川芎养血补血,宁心安神;熟地黄、枸杞子、五味子滋阴养血;升麻、柴胡、丹参解郁开通玄府;共奏气血双补之功。补血药多黏腻,若血虚而又有湿滞中焦,或脾虚气弱,食少便溏者,需配伍适当的健脾化湿之品或温阳益气药。
医案2张某,24岁,农民。
初诊:1988年4月1日。主诉:因妊娠子痫后双眼视物不清,现已生产13天。检查:双眼视力光感,视盘边界模糊,充血,视网膜静脉纡曲,动脉细,反光强,视网膜后极部水肿,黄斑区中心凹反射不清,并有少量出血;血压:165/90mmHg;舌质淡,脉缓细。
诊断:兼胎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
【处方】党参15g,黄芪30g,当归、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枸杞子各12g,川芎、麦冬各10g,五味子6g,柴胡、升麻各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经过:5月18日检查双眼视力0.03,视网膜水肿已有吸收,前方去川芎,加陈皮10g继服。6月25日:双眼视力0.05,视盘色泽淡白,边界清楚,血管走行正常,前方继服。9月17日:双眼远近视力均0.1,眼底同前,血压120/75mmHg。10月22日患者自行停药,观察18个月,视力巩固。
【解析】健脾升阳益气汤原是庞赞襄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药之一,是玄府学说与脾胃论补中而清阳的结合。方中升麻、柴胡升清阳,通玄府,发散郁结;党参、茯苓、白术、黄芪补气升阳;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补血养血;枸杞子、麦冬、五味子滋阴养血;全方解郁补虚,用以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亦有良效。
医案3王某,25岁,工人。
初诊:1988年2月10日。主诉:怀孕6个月时,发现患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双眼视物不清,即进行引产现已20天。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3,右眼视盘隆起,边界模糊,颞上方视网膜有片状出血,静脉纡曲怒张,左眼视盘隆起,边界消失,静脉纡曲怒张,视盘周围有散在小片状出血,黄斑区污秽,中心凹反射不见。血压:180/105mmHg。舌质淡,苔白,脉缓细。
诊断:兼胎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柴胡、枸杞子、黄芪、陈皮、丹参各10g,牡丹皮、升麻、五味子各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经过:2月26日:服药后自感全身较前有力,精神好转。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8,继服前方。4月9日:双眼远视力1.2,近视力1.5;视盘色泽正常,边界清楚,血管走行正常,视网膜出血完全吸收,黄斑区中心凹反射可见;血压有时较高。
【处方】石决明12g,牛膝、南沙参、麦冬各10g,陈皮、知母、黄柏各6g,五味子3g。
服10剂善后,血压:120/75mmHg。1990年3月16日追踪观察:双眼远视力1.2,近视力1.5,双眼底正常。
【解析】庞赞襄认为,妇人目病者,多郁多虚。补气养血解郁汤为庞赞襄研制的经验方剂,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益气为君;丹参、当归、赤芍活血解郁,开通玄府,疏通脉络;柴胡、升麻启闭玄府,清散郁结;麦冬、五味子、白芍、枸杞子滋阴以益血之源;枳壳、理气和胃消食以培脾土。全方解郁与补益并重,可用于多种眼底病的治疗。
医案4李某,25岁,工人。
初诊:1988年10月3日。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后视物不清1年。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8,近视力右眼0.1,左眼0.5,视盘边界欠清,色泽苍白,血管细,视网膜散在渗出物,黄斑区污秽,中心凹反射消失。血压:165/105mmHg。舌质淡,少苔,脉弦细。
诊断:兼胎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
【处方】当归、白术、茯苓、柴胡、丹参、麦冬、枸杞子各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经过:1989年2月20日:右眼视力0.3,左眼1.2,前方继服。11月27日:视力右眼0.5,左眼1.2,近视力右眼1.2,左眼1.5,血压:105/75mmHg,停药观察。1990年3月5日复查:远视力右眼0.5,左眼1.5,近视力右眼1.2,左眼1.5。
【解析】本例证属肝郁阴虚,治宜舒肝解郁,健脾益阴,方用逍遥散加减。方中当归、丹参养血活血,解肝经之郁;柴胡舒肝解郁;麦冬、枸杞子滋阴生津;白术、茯苓健脾培中;甘草调和诸药。
第八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
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黄斑部及其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局限性浆液性脱离。多见于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常为单眼发病,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较好,但易于复发。本病的特点为视力下降,但常不低于0.5以下,眼前暗影,视物变形,眼底黄斑部反光轮,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视直如曲”、“视正反斜”的范畴。对其病因,《证治准绳》认为是神劳、血劳、元气弱。现代认为主要与肝肾脾功能失调有关。多因劳倦饥饱伤脾,脾失健运,湿浊上犯;或因情志伤肝,气机不畅,郁火上扰;或因久病,痰瘀郁滞,上扰清窍;或因肝肾精血亏虚,目失所养而致。
一、辨 证 论 治
(一)湿浊上犯证
【证候】视物模糊,眼前暗影,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射不清;头重胸闷,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苔腻,脉濡或滑。
【分析】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上泛,故视物模糊,眼前暗影,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射不清;湿浊郁遏,气机不畅,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故头重胸闷,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苔腻,脉濡或滑皆为湿浊上泛之征。
【治法】祛湿化浊,活血明目。
【方药】五苓散(《伤寒论》)加减。渗出较多者加半夏,陈皮祛痰化湿;口干苔黄者,加栀子、黄柏清热;腹胀者,加厚朴行气。
(二)肝经郁热证
【证候】视物模糊,视瞻有色,视物变形,黄斑区色暗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中心凹反射不清;情志不舒,头晕胁痛,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分析】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气机不和,玄府不畅,气血不利,故黄斑部暗而不洁,视物不明;肝郁不舒,气滞血瘀,且已化热,因而头晕胁痛,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乃肝经郁热之象。
【治法】清热疏肝,行气活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和剂局方》)加减。头晕目胀者,加石决明、钩藤、牛膝以平肝潜阳;黄斑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渗出多者,加昆布、海藻软坚散结。
(三)痰瘀郁滞证
【证候】久病,视物模糊,视瞻有色,黄斑区渗出较多,色素紊乱;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
【分析】久病多虚,久病多郁,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情志不舒则气滞血瘀,痰瘀郁滞,上扰清窍,视物模糊,视瞻有色,黄斑区渗出较多,色素紊乱;清阳不升,则头重眩晕;痰瘀阻滞中焦,故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皆为痰瘀郁滞之象。
【治法】化痰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眼底渗出多者,加昆布、海藻软坚散结。
(四)肝肾不足证
【证候】眼内干涩,视物昏朦,或视物变形,视瞻有色,眼底水肿消退,黄斑部暗滞而色素沉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津,脉细弱。
【分析】肝肾两亏,精血不足,目失濡养,故眼内干涩而视物昏朦;精血不充,血脉不荣而欠畅利,则眼底色素沉着和渗出难消。腰为肾之府,耳为肾之窍,肝肾精血不足,脑失其养,清窍不荣,故头晕耳鸣,腰膝失养而酸软;舌质红,苔少津,脉细弱为肝肾不足之征。
【治法】滋补肝肾,和血明目。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或加减驻景丸(《银海精微》)加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者,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渗出物积滞者,加郁金、丹参、山药、山楂、昆布等散结消滞。
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一)姚和清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验案(《现代名中医五官科诊治绝技》)医案徐某,男,46岁。
初诊:1966年11月29日。两眼曾于1958年患过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经治疗痊愈。此次又复发,将近1个月,在某医院医治未愈,转来治疗。来诊时双眼感觉模糊,左眼前有黑影遮住,无法辨别物体。有糖尿病史,经药物及饮食控制,血糖已正常,但平时感觉口干,咽喉时常发痛。舌红,脉细数。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02,不能矫正。眼底:左眼视网膜黄斑部水肿剧烈,中心凹反射消失,且见多数黄白色渗出小点。右眼黄斑部水肿较轻,光反射隐约可见。诊断:两眼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西医);视惑(中医)。肾水不足,虚火上乘。治宜大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初诊时,内投大剂六味地黄汤以补肾阴,佐玄参以填肾水而制浮升之火,并恐阳火上暨,侵损娇脏,所以再加麦冬以滋肺生气,使肺金生水,火得水而易归。此方共服半月,两眼视力皆见增进,右眼增至0.8,左眼增至0.4。以后原方加五味子,又连服半月,视力右眼增至1.0,左眼增至0.6。眼底检查,右眼黄斑部水肿消退,光反射明显出现,左眼网膜水肿亦大为好转。因其舌质转淡,乃以党参易玄参。又服1月左右,检查两眼视力皆达1.5,眼底病变消失而终止治疗。
【解析】姚和清认为,本病的发病因素,多数与恣情纵欲、忿悖、忧虑、悲泣、劳倦、营养不良等有关。而纵欲、情志太过,最伤真阴真阳;饥饱、劳役又戕贼脏腑,扰乱营卫,均易导致脏腑虚损。故而本病的治疗用药,当以补益为主。
(二)张皆春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验案(《张皆春眼科证治》)医案1吕某,男,36岁,炊事员。
1975年12月21日入院(住院号1660)。左眼视物不清近3月,不痛不痒,稍感干涩不舒,视力锐减,视物渺茫,如入浓雾之中。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炎,经服药打针病情有所好转。现仍然视物昏花,有时目珠微痛,且兼头晕耳鸣,腰膝酸痛,遗精等症。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3;眼底:黄斑部轻度水肿,并有数块灰白色渗出和少量黄白色点状渗出,反光轮消失,中心凹反射隐约可见。此为视物昏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由肝肾阴虚所致,治以杞菊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5g,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各9g,桑椹15g,车前子9g,枸杞子12g。
上药服至1976年1月12日,视力:右眼1.2,左眼0.7,仍觉视物不清。眼底:黄斑部水肿及渗出物消失,中心凹反射略暗。又服上药14剂。
1月26日,视物较为清晰但略小。又服上方10剂,视力:右眼1.2,左眼1.0,仍视物略小。眼底:黄斑中心凹反射清晰。停药出院,观察1年没再复发。
【解析】本例多由肝肾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治宜滋阴补肾,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方中六味地黄汤为滋阴补肾的要剂,更加枸杞子、菊花养肝滋肾明目之品,用于肾精亏虚之目昏等疾,其效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