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12178900000046

第46章 视网膜病 (9)

第九章 视网膜病 (9)

(四)瘀血内阻证

【证候】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反复发生大片出血,视网膜增殖膜;头昏目眩,胸闷不舒,肢体麻木;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或细涩。

【分析】瘀血内阻、目中脉络不畅,则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脉络破损,血溢脉外故眼底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反复发生大片出血、视网膜增殖膜;瘀血阻滞头目,则头昏目眩,阻于胸中,则胸闷不舒,阻于四肢,则肢体麻木;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或细涩皆为瘀血内阻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明目。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视网膜新鲜出血者,加大蓟、小蓟、蒲黄、三七粉以止血通络;陈旧出血者,加牛膝、葛根、鸡血藤以活血通络;有纤维增殖者,加牡蛎、僵蚕、浙贝母、昆布以除痰软坚散结。

(五)痰瘀阻滞证

【证候】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条带,视网膜增殖膜;头身沉重,口唇或肢端紫暗;舌紫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滑。

【分析】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上扰清窍,故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脉络阻塞,血溢脉外,津液凝滞,故见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痰瘀互结目中,脉络不利,可见玻璃体增殖条带、视网膜增殖膜;清阳不升,头身沉重;瘀血阻滞,口唇或肢端紫暗;舌紫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滑皆为痰瘀阻滞之象。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祛瘀。

【方药】温胆汤(《千金方》)加减。玻璃体有增殖条带、视网膜增殖膜者,加浙贝母、昆布、海藻以除痰软坚散结。

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一)陆南山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验案(《眼科名家陆南山学术经验集》)医案叶某,女,34岁。

初诊:1974年4月22日。两眼患眼底出血已有数日,在各医院眼科治疗,疗效不佳。有糖尿病史,口服D860降糖药。2个月前空腹血糖14.9mmol/L。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2,两眼均有屈光不正(远视),右眼底:视网膜黄斑区及颞上方各有成堆点状出血,兼有白色渗出物,左眼视网膜黄斑区域有点状出血。脉细数,舌质红,喜饮多食,小便较多,大便燥结。诊断:糖尿病眼底出血。辨证施治: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溲为下消,三消既成,灼伤阴液,阴虚则生内热,热则迫血妄行。拟养阴清热止血法。

【处方】天花粉9g,桑白皮6g,麦冬6g,玄参12g,茜草9g,小蓟9g,蒲黄炭(包煎)9g。

上方连服14日后,自觉症状已有好转,便秘亦已改善。眼底检查:两眼视网膜点状出血均见减退。原方加石斛9g,北沙参9g,当归9g。又连服14日。

至5月20日来院检查,眼底出血已大部分吸收,但是糖尿病尚未痊愈,所以有视网膜小血管瘤存在,尚有散在性少数点状出血,白色渗出物亦未退去。空腹血糖13.6mmol/L,尿醋酮阳性(),尿糖阴性。至此患者已服中药28剂,两眼局部症状有明显改善,以后根据处方随症加减,继续调理,至7月5日回北京改由内科治疗糖尿病。

【解析】本病例为糖尿病的眼底出血,在辨证中因眼底出血均为小点状,故为阴虚内热,迫血妄行所致,同时根据全身症状,拟定养阴清热止血法治疗。经治好转后,加用北沙参益气,石斛养阴,全当归活血,既益气养阴,又止血活血,标本同治。

(二)姚芳蔚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验案(《眼底病的中医治疗》)医案1林某,女,30岁。

患糖尿病15年,一向服D860等,血糖仍高。3年前双眼眼底出血,右眼已失明,左眼反复出血4次,此次出血已近3月,曾经治疗无效。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眼前指数。右眼晶状体后囊混浊,玻璃体高度混浊机化,眼底无法窥见,指测眼球较软。左眼,玻璃体混浊积血,眼底无法窥见。伴口干咽燥,神疲乏力,查舌红少津,脉细数。血糖10.08mmol/L,血压130/80mmHg,三酰甘油4.73mmol/L。

诊断: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右眼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左眼玻璃体积血。

辨证:气阴两虚。

治则:益气生津,养阴化瘀。

【处方】生地黄30g,玄参18g,麦冬24g,党参15g,生黄芪30g,五味子3g,知母12g,天花粉15g,山楂12g,玉米须30g,三七粉2g(吞)。7剂。

治疗经过:上方共服3周,口干等症状好转,左眼检查视力为0.06,玻璃体仍高度混浊,眼底无法窥见。原方加煅牡蛎30g,昆布24g。服14剂后再诊,玻璃体积血吸收,混浊减轻,眼底已隐约见到****血管等,惟诉头晕,腰酸。

【处方】党参12g,玄参15g,麦冬18g,生地黄24g,山药15g,茯苓12g,泽泻12g,山茱萸肉12g,牡丹皮12g,山楂12g,玉竹12g,牡蛎30g,昆布24g。

此方又服2周,因胃痛呕恶。

【处方】党参12g,麦冬18g,制半夏12g,薏苡仁24g,炙甘草6g,延胡索10g,金铃子10g,红枣15g。服7剂。

胃痛愈,再予壮水益肾之剂。

【处方】制首乌12g,生地黄24g,山药12g,女贞于12g,茯苓12g,泽泻12g,制狗脊12g,山楂12g,昆布24g。

此方连服8周,检视力0.2,玻璃体混浊减轻。眼底较清晰见到较多之硬性渗出及机化,出血全吸收。

【处方】生地黄24g,山药12g,女贞子12g,茯苓12g,丹参16g,泽泻12g,制黄精12g,玉竹12g,山楂12g,麦冬15g,夏枯草24g,昆布24g。

服2周后,查视力达0.3,眼底象同前。血糖6.16mmol/L,血脂13.2mmol/L,血压120/80mmHg。服杞菊地黄丸数月以巩固疗效,随防3年,未见复发。

【解析】糖尿病的发生,多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多见于糖尿病后期,多见阴津不足、肾水亏耗之证。本例初期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先治以益气生津,养阴化瘀,方用二冬汤、增液汤合生脉散加减,再以壮水益肾之剂,方用六味地黄汤、杞菊地黄丸治疗,以巩固疗效。

医案2余某,女,65岁。

糖尿病得病20余年,并发眼底出血亦有5年。右眼先失明近1年,左眼则于近半月失明。一直用D860等,血糖未被控制,一般在10.08mmol/L左右,血压高,亦有数年,波动在180/100mmHg上下,长服复降片无效。检查:视力:双眼眼前数指。外眼阴性,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明显,网膜大片萎缩机化,伴新生血管及血管瘤,右眼且见大片出血与渗出。诉多食而消谷善饥,查舌赤,苔黄燥,脉细弦。

诊断:双眼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辨证:阴虚燥热。

治则:益阴清热,凉血止血。

【处方】生地黄24g,知母12g,石膏30g(先煎),牛膝12g,麦冬18g,大、小蓟(各)15g,大黄10g,白茅根30g。7剂。

上方共服3周,各种体征好转,眼底出血略减。

【处方】生地黄24g,玄参15g,麦冬18g,知母12g,牛膝10g,茜草15g,槐花15g。

服2周后,多食、口干等症状消失,眼底出血又见吸收,诉头晕,耳鸣。

【处方】生地黄24g,山药15g,茯苓12g,泽泻12g,山茱萸12g,牡丹皮12g,枸杞子12g,菊花10g,麦冬15g,白芍12g,石决明30g(先煎),蒲黄15g(包),槐花15g。

此方加减共服2月,眼底出血完全吸收,渗出及新生血管亦隐而不现,视力检查:双眼皆为0.1。同时血糖及血压亦恢复正常,乃终止治疗。2年后随访,视力保持原状。

【解析】本例证属阴虚燥热,方用玉女煎合增液白虎汤加减。古代医家徐灵胎曰:“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此为糖尿病之根本病机。

第六节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缓进型(良性)和急进型(恶性)两类,约70%可出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RP),并与年龄、血压升高的程度、病程有关。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改变的发生率愈高。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可为暂时性或持久性,如肾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缓进型HRP的临床特点为视网膜动脉血管痉挛、变窄,血管壁增厚,严重时出现渗出、出血和棉绒斑;急进型HRP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眼底出现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绒斑、硬性渗出及脉络膜梗塞灶,故又称高血压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

本病属中医的“视瞻昏渺”或“暴盲”范畴。多因阴阳失衡,阴虚阳亢;或因气血逆乱,痰瘀阻络所致。

一、辨 证 论 治

(一)肝阳上亢证

【证候】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强,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或有出血、渗出,视盘水肿;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分析】年老体衰,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上亢,络损血溢,故见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强,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或有出血、渗出,视盘水肿;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头晕目眩;肾精亏损,肢体不荣,则腰膝酸软,手足麻木;风阳内扰心神,则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乃肝阳亢盛之象。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释义》)加减。眼底有新鲜出血者加槐花、白茅根;胸闷痰多者加竹沥水、胆南星;两尺脉虚大者为肾阴虚加熟地黄、山茱萸。

(二)痰瘀阻络证

【证候】眼底渗出较多,水肿明显,视物模糊;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质淡,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滑。

【分析】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塞脉络,痰瘀互结,上扰目窍,故眼底渗出较多,水肿明显,视物模糊;清阳不升,则头重眩晕;痰湿阻滞中焦,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皆为痰瘀互结之象。

【治法】祛痰化瘀,活血明目。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出血明显者,加三七、仙鹤草止血;短气懒言,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益气。

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一)张皆春治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验案(《张皆春眼科证治》)医案沈某,男,68岁,炊事员。

初诊:1975年2月18日。患原发性高血压7年之久,近10余天自觉右目眼前有灰色和红色虚影飘动,如蚊蝶飞舞,仰视在上,俯视在下,随眼而动,且兼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声等症。检查,血压190/110mmHg。视力:右眼0.1,左眼0.9。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盘正常,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铜丝状),静脉纡曲,动静脉比例为1∶4,交叉压迫现象明显,视盘黄斑间有大片出血斑,视盘上部有放射状出血,黄斑部有灰白色硬性渗出数块,中心凹反射消失。脉弦细而数。此为云雾移晴,治以潜阳活血汤。

【处方】酒生地黄15g,玄参、牡蛎各9g,石决明6g,牡丹皮、赤芍、茜草各9g。服药21剂。

配合西药降压灵、地巴唑、芦丁常规服用。

3月20日复诊:眼前幻影减少,头晕耳鸣减轻。视力,右眼0.5,左眼1.0。眼底:视盘黄斑间出血斑大部吸收,视盘上部出血全部吸收,黄斑部渗出物部分吸收,中心凹反射不见。又服上药75剂。

6月10日三诊:眼前仍有少量黑影飘动。血压150/98mmHg。视力:右眼0.9,左眼1.0。眼底,网膜出血全部吸收,视盘黄斑间留有长条状灰白色斑,黄斑部仍有少量硬性渗出,中心凹反射较乱。停服汤剂,嘱其常服明目地黄丸,观察半年,情况良好。

【解析】本例证属阴虚火旺,血不循经,治宜滋阴潜阳,活血祛瘀,方用张氏潜阳活血汤。方中酒生地黄、玄参滋阴降火;牡蛎、石决明重镇潜阳,清热滋阴;牡丹皮、赤芍活血凉血,祛瘀通络;茜草既行血化瘀,又凉血止血,既祛已出之积血,又防新血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