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视网膜病 (2)
1989年12月16日住院。主诉:右眼突然视物不见4天。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手动,视盘边界不清,色泽淡白,视网膜后极部水肿,中央动脉极细呈线状,视盘颞侧可见一舌形区,黄斑区呈樱桃暗红色,中心凹反射不见;舌润苔薄,脉弦。
诊断:右眼暴盲(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处方】柴胡、羌活、防风、当归、枳壳、山药、麦冬、盐知母、盐黄柏、龙骨、牡蛎、牛膝、丹参、赤芍、蝉蜕、木贼各10g,生地黄、珍珠母各15g,枸杞子、白芍、南沙参各12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前方急服2剂7天,配合针刺治疗,不用他药。后改为每日1剂,服至1990年2月6日。检查:右眼视力0.1,视盘边界清楚,色泽淡白,视网膜后极部水肿消失,动脉较细,黄斑区发暗,中心凹反射不清。治疗56天出院,观察半年,视力巩固。
【解析】本例证属阴虚阳亢,方用庞氏经验方育阴潜阳通脉汤加减以滋阴益肾,平肝潜阳,破瘀行血。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益肾而润燥;山药补脾胃,益肺肾,既补气,又养阴,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平补脾胃常用之品;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麦冬养阴明目;白芍、南沙参养血敛阴,柔肝解郁,生津润肺;盐知母、盐黄柏清热滋阴,润燥生津,清泻相火;珍珠母、龙骨、牡蛎、牛膝育阴潜阳,清肝明目,平安心神,软坚散结,活血祛瘀,导滞通络;丹参、赤芍、蝉蜕、木贼开通玄府,疏通脉络,发散郁结,凉血明目。
(四)姚芳蔚治视网膜动脉阻塞验案(《眼底病的中医治疗》)
医案1朱某,男,71岁。
主诉:左眼突然失明3天,当时曾立即至某某医院急诊抢救,无明显效果。检查:视力:右眼0.9,左眼手动。二眼外眼阴性,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右眼视网膜动脉普遍性狭窄变细,反光增强,动静脉比例为1∶3,交又压迫明显,左眼视盘色泽偏淡,境界模糊,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呈银丝状,静脉亦细,后极部网膜呈弥漫水肿,黄斑部色暗红。体征:脉细涩,舌质暗红,边有齿印。血压160/80mmHg,血胆固醇5.38mmol/L,三酰甘油2.2mmol/L。
诊断:双眼视网膜动脉硬化,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辨证:气虚血瘀。
治则:益气活血通络。
【处方】干地龙12g,赤芍12g,当归12g,川芎10g,红花10g,桃仁10g,黄芪45g,茯苓12g,泽泻12g,白芷10g,丹参30g,葛根30g,山楂12g。3剂。
另: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3粒,同时配合针刺。
治疗经过:3天后复诊,左眼视力眼前1尺数指,眼底检查,视网膜水肿减退,原方加白术12g,并继续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及针刺。3天后再诊,左眼视力增至0.05,眼底检查,后极部网膜水肿消退,原方去茯苓、泽泻,加党参12g,停服麝香保心丸,继续配合针刺。7天后查视力为0.1,继续原方及针刺;7天后再查视力,增至0.2,眼底视盘色淡,黄斑反光见,停针刺,嘱继续服药14剂,因视力未再进步,乃终止治疗。
【解析】本例老年发病,多因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所致。血瘀则眼部脉络受阻,又旧血不去,新血难生而致血虚。气虚、血瘀、血虚三者为患,虚实夹杂,终致目络受阻,目窍失养,而失去视物辨色之功能,故用补气活血兼有养血通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获得良效。
医案2张某,女32岁。
主诉:患偏头痛已2年,多次发作。发作时,头痛,眼糊不清,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数秒钟,有时1~2分钟,有时更长些。近5天,连续发病,头痛,右眼糊较甚,且不恢复。发病前,曾与邻居争吵,发病后经多次治疗,无好转。检查:视力:右眼远0.1,近0.1,加镜片无进步。左眼远1.2,近1.0。右眼外眼阴性,瞳孔反应良。眼底:视盘色泽偏淡,边缘不清,后极部呈乳白色混浊,视网膜动脉变细,睫状动脉存在,该处可见红色舌状区,黄斑中心反射隐约。左眼阴性。体征:右侧偏头痛,胸闷,恶心,纳少;舌质红,边有瘀点,脉细弦。
诊断: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辨证:肝郁气滞血瘀。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
【处方】白芍12g,赤芍12g,茯苓12g,当归12g,柴胡10g,炒白术12g,白芷10g,制半夏10g,牡丹皮12g,川芎10g,制香附10g,炙甘草3g,泽泻12g。3剂。
另:舌下含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3粒。同时配合针刺。
治疗经过:3天后复诊,诉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明显好转,检查视力,右眼远0.2,近0.2,眼底:视网膜水肿明显减退,继续原方去半夏、香附,加丹参30g,停服麝香保心丸,因怕痛,亦停针刺。服1周后复诊,检查视力,远0.4,近0.4,眼底水肿全退,黄斑反光见,诉头痛等症状全消失,仍继续原方加减。共服30剂,右眼视力恢复到远0.9,近1.0,眼底除视盘色泽偏淡,血管偏细外,余无特殊。为巩固疗效,嘱服逍遥丸及杞菊地黄丸。3年随访,未见复发,偏头痛亦不发作。
【解析】情志不畅,最易伤肝;肝为生气之寓,藏血之所,且眼为肝之外窍,目得血而能视;今肝伤则气逆,逆则不能载血,故而气血郁闭,脉道阻塞,治宜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以达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目的。
(五)张怀安治视网膜动脉阻塞验案(《现代名中医五官科诊治绝技》)医案任某,男,30岁。
1976年11月5日就诊。左眼下方突然看不见5天,曾在外院诊断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颞上支”。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02。双眼外观正常。视野:右眼正常,左眼下方缺损。眼底:左眼视盘颞侧边缘模糊,颞上支动脉显著变细,该处网膜色泽淡,黄斑部暗,中心凹光反射不清。血压142/105mmHg。左侧额部及眼眶胀痛,伴胸闷心烦,心悸失眠,入暮潮热。舌质紫黯,舌下有瘀点,脉涩。证属气滞血瘀,脉络阻滞,治宜舒肝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30g,赤芍10g,当归尾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6g,川牛膝10g,柴胡10g,桔梗10g,三棱10g,莪术10g,水蛭5g,青皮10g,甘草5g,三七粉6g(冲服)。
服药20剂,症见好转,左眼视力达0.6。原方去三棱、莪术、水蛭,加黄芪30g,党参15g,又服22剂,诸症若失。双眼视力均1.5,左眼底可见视盘颞上支动脉有白线包绕,黄斑部上方有少许黄色渗出物,中心凹光反射清晰,血压128/82mmHg。嘱服杞菊地黄丸2个月,以善其后,观察3年,未见复发。
【解析】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阻络,血脉不畅,目失所养则盲无所见。病情急重之际,当需攻伐,治宜行气破血,以治其标;但“帮敌者存乎将,祛邪者赖乎正”,若瘀滞渐行,则宜加入补气、活血之品,以扶正祛邪,调整气血。
(六)彭清华治视网膜动脉阻塞验案(《中医杂志》1994年12期)医案刘某,女,54岁
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2天,于1991年5月18日就诊。现症见右眼视物不见,伴头晕、目眩。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1.0。查眼底可见右眼视盘色淡白,视网膜动脉明显狭窄变细,颞上及颞下支动脉血栓呈串珠样改变,A∶V=1∶3,视网膜广泛性混浊水肿,黄斑部呈樱桃红色,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底动脉反光增强,A∶V=1∶2,余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一直服降压药治疗,现血压150/90mmHg,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右)。证属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通络开窍,佐以平肝,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白参10g,地龙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当归尾12g,石菖蒲10g,钩藤15g,天麻10g,每日1剂。配合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推注血栓通4mL,每日1次;球后注射归红注射液2mL,隔日1次。
服药7剂后,右眼视力:数指/30cm;继服14剂后,右眼视力0.08;再服28剂,右眼视力0.2。查眼底:右眼视盘颜色淡,视网膜动脉细,颞上支动脉血栓恢复通畅,A∶V=1∶3,视网膜水肿消退,黄斑部中心凹反光暗。嘱上方继服1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视力维持在0.2,眼底改变未加重。
【解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属眼科临床的急重症,如抢救治疗不及时,可致永久性失明,属中医的暴盲证。患者气虚血运乏力,脉道瘀阻,脏腑精气不能上注于目而暴发失明,眼底呈现一派缺血现象。根据气行则血行的道理,用补阳还五汤加人参、石菖蒲、钩藤、天麻治疗。诸药合用,共奏气旺血行,瘀去络通,目视精明之功。
第二节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指视网膜静脉的主干或其属枝,因种种原因而发生阻塞,致静脉血液回流被阻断的一类眼病,其发病率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6倍。依其阻塞部位的不同,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两大类。本病以中老年人最多见,尤以50~70岁居多,多单眼发病,男女差异不大。本病的临床特点为视网膜静脉怒张纡曲,沿受累静脉区域广泛的出血、水肿和渗出。多数患者伴有血压高、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
本病属于中医的“暴盲”、“视瞻昏渺”范畴。本病可因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气滞血瘀,血溢络外,蒙蔽神光;或因年老体弱,阴气渐衰,阴虚阳亢,气血逆乱,血不循经,溢于目内;或因嗜食烟酒,辛辣厚味,痰热内生,上扰目窍;或因劳瞻竭视,思虑过度,暗耗精血,心脾两虚所致。其病机的关键是各种原因致脉道瘀阻,血不循经。
一、辨 证 论 治
(一)气滞血瘀证
【证候】视力急降,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眼胀头痛,胸胁胀痛,或精神抑郁,食少嗳气,或忿怒暴悖,烦躁失眠;舌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
【分析】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日久化火,迫血妄行,或忿怒伤肝,气血逆乱,目中脉络阻塞,溢于脉外,渗于视衣,遮蔽神光,故见视力急降,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气滞血瘀,头部血流不畅,故眼胀头痛;足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郁气滞,则胸胁胀痛;肝气乘脾胃,则食少嗳气;肝气不舒,扰乱心神,则烦躁失眠;舌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化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