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角膜病 (4)
匐行性角膜溃疡是根据溃疡向角膜中央匐行性进展而得名。病变过程常有前房积脓,故又名“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夏秋收割季节多见。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因角膜全部被毁而失明。
本病与中医学的“凝脂翳”相似。多因黑睛表层外伤,风热邪毒乘隙入侵,或肝胆热盛,上炎于目,蒸灼黑睛,或久病体虚,外邪滞留,致黑睛溃陷而成。
一、辨 证 论 治
(一)风热壅盛证
【证候】角膜出现炎性浸润,边缘不清,表面污浊,如覆薄脂;睫状充血,羞明流泪,眼痛头痛,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黑睛浅层受伤,风热邪毒乘伤袭入,故出现炎性浸润;风热整盛,邪毒结聚,病变有向周围向深层发展之势,故边缘不清,表面污浊;肺肝风热偏盛,故见睫状充血,羞明流泪;风热上犯,清阳受扰,气血运行受阻,故目痛头痛;角膜失去晶莹光泽,神光发越受阻,故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新制柴连汤(《眼科纂要》)加减。如眵多黄稠似脓,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中央凹陷,为热毒炽盛,可加金银花、千里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
(二)肝胆火炽证
【证候】角膜出现溃疡,中间凹陷深大,一侧呈匐行性向中央进展,前房积脓;混合充血,结膜水肿,眼睑红肿,强烈羞明,热泪如泉;口苦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本型由风热壅盛发展而来,标志着病情由表入里、由轻转重之象。由于肝胆火炽,邪毒炽盛,上炎于目,故炎性浸润发展为溃疡。阳明为目下纲,阳明热炽,虹膜灼伤,房水混浊,故出现前房积脓;肝胆火盛,血为热壅,气因热滞,故出现混合充血,结膜水肿,眼睑红肿;病因实热阳邪,睁则疼痛加重,故畏光亮而强烈羞明;泪为肝之液,肝热炽盛,则热泪如泉;口苦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散,为肝火炽盛之候。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眵多干结,为心火甚,加黄连、竹叶清心泻火。
(三)正虚邪留证
【证候】病变处于修复阶段,溃疡底部基本愈合,仅角膜上皮不修复,荧光素染色阳性;轻度睫状充血,眼干涩痛,舌淡脉弱。
【分析】本型为虚实夹杂之证。病情后期,正气虚弱,或年老体弱,气血不足,无力抗邪,致角膜上皮久不修复,荧光素着色阳性;余邪未尽,但又非邪气炽盛,故只有轻度的睫状充血和眼痛羞明;舌淡脉弱,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扶止祛邪。
【方药】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加减。若角膜有新生血管伸入,为气血痰滞,加丹参以活血化瘀;若舌红无苔,为气阴不足,加麦冬、五味子以助党参益气养阴。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一)姚和清治匐行性角膜溃疡验案(《眼科名家姚和清学术经验集》、《眼科证治经验》)医案1吴才豪,男,42岁。奉化西坞人。
于1920年因眼生云翳,视物不清,由其子陪伴来治。其症两眼外胞浮肿,白睛赤脉纵横,黑睛中央起陷翳,色白带黄,状如凝脂,深厚一片,同时黄液潜伏,有攻害瞳神之势。自述得病已将2月,初因伤风发热,热退而感眼红疼痛,多泪,头亦作痛,曾经医治无效。视前医处方,皆为苦寒清降。吾细察其舌脉,舌质虽红,但苔薄白,脉浮带数。诊为“凝脂翳”。病由风热上扰,治宜升散。处以羌活胜风汤加减。
【处方】柴胡4.5g,黄芩6g,白术9g,炒荆芥9g,炒枳壳4.5g,川芎3g,白芷3g,羌活6g,防风4.5g,独活6g,前胡6g,薄荷3g,桔梗4.5g,甘草3g。治约半月,其病若失。
【解析】盖黑睛属肝,肝为风木之脏,故黑睛翳陷以风热居多。本例外胞浮肿,白睛虽红而丝络可见,泪多无眵,痛连头脑,此为风甚于火之象。体表不实,感受风寒,郁而化热,风寒外闭,火郁于上,治疗当治风为先,风散火即自熄。
医案2孙某,女,36岁。
初诊于1959年2月4日。原由创伤,左目暴赤红肿,黑睛翳陷布于挡瞳,浮肥脆嫩,状如凝脂,且黄液上冲,来势甚凶,西医诊断为匍行性角膜溃疡,病情危笃。头痛睛疼,口干便难,舌苔黄燥,脉洪实。邪在阳明,胃实气血俱热,邪火上扰,故目赤肿痛,瘀滞甚剧。治以泻胃导下。方用通脾泻胃汤。
【处方】茺蔚子,麦冬,知母,玄参,车前子,石膏,防风,黄芩,天冬,大黄,加玄明粉2剂。
二诊:痛止肿减,黄液退去,黑睛陷翳仍深蚀,舌红脉数,再予清降,生地白虎汤(生地黄、石膏、知母,甘草,粳米)2剂。以后又4剂。
四诊:陷翳填平,红退目张,疾愈,但尚诉口干引饮,知其热邪留恋,当宗上法,苇茎汤5剂。
【解析】本例系因外伤损及黑睛,加之火热毒邪壅盛,兼有腑实不通,治宜清降解热同时,加用泻腑通便之品,必须注意的是,寒凉不可过剂,须中病即止,过则伤脾败胃,脾胃受损,生发之气受抑,反致病变难以修复。临证只要病情控制。即可藏用苦寒,增加退翳之品。
(二)韦文贵治匐行性角膜溃疡验案(《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医案华某,男,51岁。
初诊日期:1958年2月21日。主诉:右眼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已57天。病史;右眼57天来红痛,畏光、流泪并有长期失眠,曾在河南医学院及北京某医院门诊治疗,诊断为“进行性匍行性角膜溃疡”,因溃疡未能控制,转中医治疗。
查:右眼视力0.2,近视力耶格表5。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鼻侧溃疡,且有脂状附着物。脉象弦数。舌色红,苔微黄。诊断:右眼凝脂翳。辨证:肝肺积热,复感风热毒邪,上乘目窍,而致黑睛凝脂一片。治则:祛风清热为主,平肝退翳为辅。方药:红肿翳障方加减。
【处方】石决明20g,焦白术6g,生地黄10g,赤石脂10g,生甘草3g,赤芍6g,密蒙花10g,白芷6g,夏枯草6g,川芎6g,黄芩6g,连翘6g,六一散10g(包煎),水煎服。7剂。
犀黄散1瓶,点眼1日3次。
二诊2月28日:服上方和点眼药后,眼已能睁开,头眼已不痛,惟汗出多梦,失眠如前。证属风热已解,肝热尚盛,久郁化火。上灼心阴,扰及神明。治宜平肝泻火,养心安神,退翳明目。
【处方】炒枣仁25g,珍珠母25g,浮小麦30g,柏子仁15g,夜交藤15g,夏枯草10g,密蒙花10g,菊花6g,蝉蜕3g,白芷6g,甘草3g,黄芩5g。水煎服,7剂。知柏地黄丸,每日10g。
三诊3月4日:自述右眼症状基本消失,右侧偏头部轻微疼痛。
查:右眼视力0.3,近视力耶格表1。脉象弦细而数,舌象色红,苔薄白。治以平肝祛风,退翳明目为主,辅以滋阴益气。
【处方】生地黄25g,石决明25g,密蒙花10g,川芍6g,党参10g,连翘10g,白芷6g,知母10g,防风5g,菊花10g,蔓荆子10g,羌活6g,水煎服17剂。知柏地黄丸,每日10g。
末诊:3月23日,睡眠好转,一切正常,明日回河南工作。
查:右眼视力0.3,近视力耶格表1,右眼角膜遗有浓厚白斑。以原方去党参、白芷、知母、防风、菊花、蔓荆子,加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青葙子、炒栀子各6g。7剂水煎服,隔日1剂,服完为止。给犀黄散3瓶,点眼。
患者有屈光不正,因急于回去,未给矫正。1967年5月,患者因公出差来京复查,右眼视力0.5,矫正视力1.5,近视力耶格表1。一直工作,未再复发。
【解析】发病急速,病程短,病势急的病例,多属“实证”,根据“实者泻之”的原则,常用“泻火解毒”之法,使热毒邪气下泄。本例发病已久,病程较长,病情严重的病例,多为虚实夹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祛邪扶正,攻补兼施,以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局部用,早期以犀黄散点眼,取消热镇痛,退赤消肿,退翳明目。后期用孛芥退翳散或朱砂退云散以退翳明目。此外,在本病治疗过程中,韦老常嘱咐病人要注意节制房事,因房劳过度,精血两亏,邪气力盛正气已袭,有黑睛破溃,穿孔之危。同时避免急躁暴怒,急和怒都能伤肝动火,目为肝窍,肝火上扰,犹如火上浇油,能加重病情,对病机转化不利。
(三)陆南山治匐行性角膜溃疡验案(《眼科临证录》)
医案卜某,女,19岁。
1975年8月21日初诊。因工作不慎左眼误入稻谷后患角膜溃疡,虽经某医院给多种西药治疗(药名不详)。14天来病情尚未控制,左眼仍畏光流泪,疼痛甚剧,且有头痛等不适,故来急诊治疗。
查:视力右眼正常,左眼半市尺(1市尺=33.3cm)数指。左眼睑浮肿,球结膜混合充血兼轻度水肿,角膜溃疡呈盘状形,表层有坏死组织堆积,病灶周围有明显浸润溃面,有少量分泌物,刺激症状严重。诊断为左眼角膜溃疡(稻谷伤)。
【处方】龙胆草4.5g,车前子9g,栀子9g,木通6g,柴胡3g,泽泻9g,黄芩3g,当归9g,黄连3g,生地黄30g。另给西药和阿托品眼液每日滴眼3次,庆大霉素肌注(一疗程),青霉素G3万U与链霉素0.05g溶解于5ml生理盐水内,每日2次眼杯浴眼(皮试阴性)。
8月22日二诊:在中西药同时并用下,局部症状略见好转,中药前方继服。
8月23日三诊:角膜溃疡面边缘清晰,刺激症状已见改善,充血减退。因局部症状已明显改善,处方因而减味。
【处方】龙胆草4.5g,柴胡3g,栀子9g,连翘9g,黄连3g,黄芩3g,谷精草12g。青、链霉素杯浴眼停用。
9月1日四诊:服上方7剂(前后共10剂),左眼仅有轻度充血,眼睑已能开合,无刺激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弱阳性。患者要求回乡治疗,暂停中药,局部用阿托品眼药水、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新霉素眼药水等滴眼。
9月22日五诊:左眼留有云翳,球结膜不充血,视力0.2。局部因有云翳,改点冰香散眼药,每日3次。西药全部停用。在以后点药的5个月时间内,患者经常来门诊检查,角膜云翳逐渐减退,视力亦随之提高。至1979年2月20日复诊。视力巳从初诊时半尺指数进步至0.9。
【解析】左眼黑睛凝脂翳,肥、浮、脆、嫩成一片白色,其中微带黄色,白睛充血而浮肿,畏光流泪,疼痛甚剧。既为稻谷外伤,又因体内强热蒸灼肝胆两络,症状凶险,慎防凝脂翳破坏风轮而神膏绽出。病邪入里,热毒炽盛,急宜治标之计,先泻厥阴少阳之火,均宜寒凉降火,清热解毒,俟病情缓解,再图治本。
(四)庞赞襄治匐行性角膜溃疡验案(《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医案1王某,女,35岁,农民。
1988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左眼疼痛,羞明,黑睛生翳15天。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睑浮肿,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大面积溃疡区域,形如帖于角膜表面之异物,约4mm×4mm。裂隙灯检查所见:左眼角膜实质层增厚,其后壁呈放射状皱褶,前房积脓约3mm水平面,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红,脉弦数。
诊断:左眼凝脂翳合并黄液上冲(左眼匐行性角膜溃疡)。
【处方】生地黄、石膏、金银花、大黄各30g,知母、天花粉、荆芥、防风各12g,黄芩、枳壳、甘草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经过:局部用阿托品、氯霉素液点眼,每日3次。服药7剂后,左眼视物较前清晰,左眼结膜充血减轻,角膜较前清,前房积脓消退,诸症悉减,原方去大黄,又进10剂,左眼视力0.2,左眼角膜遗留云翳。
【解析】本例证属肺阴不足,外挟风邪,治宜通腑泻热,养阴清热,散风除邪,方用养阴清热汤加减。方中生地黄、天花粉、石膏、知母养阴清热;大黄、黄芩泻火通腑,荡涤肠胃之邪热,驱毒热之邪迅速外出体内;荆芥、防风散风祛邪止痛,辛通玄府,发散郁结,止痛并有载药上行之功。枳壳、甘草调护中州,佐寒凉恐其伤胃,配合点眼药,内外合治见其效也。
医案2李某,男,38岁,农民。
1991年1月6日初诊,主诉:右眼疼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10天,平素暴饮酒肉,大便秘结。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指数,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表面不平,中央部呈灰白色混浊,上下部混浊较厚,前房积脓约2mm,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质绛苔厚黄,脉弦数。
诊断:右眼凝脂翳合并黄液上冲(右眼匐行性角膜溃疡)。
【处方】忍冬藤、蒲公英各30g,天花粉、黄芩、青皮、龙胆草、黄连各12g,蔓荆子、生地黄、知母、大黄各10g,玄明粉15g,木通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经过:服药6剂,检查:右眼视力眼前2尺数指,右眼结膜混合充血减轻,前房下方积脓有吸收,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数。前方继服,1月18日复查: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溃疡面渐平复,前房积脓大部分吸收,前方元明粉改为6g,大黄5g,去木通,继服中药。2月12日检查:右眼视力0.2,右眼结膜不充血,前房积脓全部吸收,角膜留片状云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