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结膜病 (5)
【处方】桑白皮9g,地骨皮9g,黄芩9g,知母9g,麦冬12g,桔梗6g,5剂。
外治:同上。
【解析】本案是因肺热引起,方选泻肺汤。以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知母泻肺清热,桔梗宣肺散结,连翘清热散结,麦冬清热润肺,赤芍、牡丹皮凉血行滞。诸药配合具有清泻肺热、消散瘀结的功能。因而用以治疗本病,甚为对症。
医案4张某,女,22岁。
初诊于1952年l0月2日。双目内睑椒粟累累,当予开导。左目玉粒生在黑白睛间,从下而上,口渴喜饮,舌红,脉数。此为阳明实热,病在肺胃。治当清降。
【处方】苇茎汤加知母、花粉,2剂。
二诊:红退,玉粒已隐,惟内睑椒粟尚见,舌红。热象留恋,再宗上法。
【处方】苇茎汤,3剂。
【解析】泡疹生于上方或下方临近角膜缘的结膜上,局部发红,瘀滞,舌红脉数,多属肺胃燥热,然偏于肺经燥热者,泡疹好发于上方;肺胃同病者,则多见于下方。前者以泻肺清金为主,用泻肺汤、桑白皮散;后者当清肺胃积热,用苇茎汤。本案用苇茎汤清肺胃积热,加知母、花粉以加强清热降火,同时又生津益阴,有合“胃喜润恶燥”之意。
医案5俞某,男,37岁。
初诊于1954年6月29日。左目金疡玉粒布于大眦黑白睛间,红肿高胀,瘀滞甚剧,是内睑椒粟重叠,眼感沙涩疼痛,舌尖红,脉数。症由心火上乘,肺被煎迫。治以泻心降火,兼佐开导。
【处方】导赤散加川黄连、黄柏、黄芩、桃仁,3剂。
二诊:玉粒已隐,赤脉未尽,眼内沙涩尚见,当再予开导。
【处方】原方去黄芩、桃仁。
【解析】本案证属心火上乘,治以泻火清热降火,用导赤散加川黄连、黄柏,因泡疹形大隆起,瘀滞较甚,故佐以行血散瘀之桃仁。
医案6陈某,女,18岁。
初诊于1942午6月25日。右眼金疡玉粒见于锐眦,睑边发赤,面颐疮疖,舌红苔黄。证属湿热上扰,浊邪害清。治宜清利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2剂(以后连2剂)。
三诊:红退,玉粒亦隐,惟睑边尚见赤烂,面部疮疖亦未全消退,当宗上法。
【处方】四苓散加黄芩、栀子、薏苡仁、滑石,4剂。
【解析】本案属湿热上扰型,本型结膜泡疹无固定部位,患眼眦部或睑缘多见潮红糜烂,或眼睑皮肤生湿疹,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细。治宜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为《医方集解》名方,能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也是眼科泻肝火、清湿热的代表方剂。二诊之后,证见湿重热轻,故改用四苓散加强其祛湿之功,并加以黄芩、栀子、薏苡仁、滑石等清热祛湿之品以合其证。
医案7王某,男,6岁。
初诊于1942年6月12日。左目暴赤,黑睛银星独见,泪多,目闭难睁,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实。黑晴属肝,肝实生热。热甚亢阳炎上,故而清窍不利。治以泻肝清热。
【处方】泻青汤,2剂。
二诊:大便畅通,目内瘀滞相应减退,黑睛星点已结肤翳。今治当以退翳为急。
【处方】当归,赤芍,川芎,羌活,防风,蝉蜕,蒺藜,木贼,黄芩,5剂。
【解析】本案亦属邪火上炎,然泡疹位于角膜中央,多为肝热,且可见口苦、脉洪实等肝热之象,故治宜清泻肝火。待急症过后,即重于退翳。
(二)庞赞襄治泡性角结膜炎验案(《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医案1宁某,女,15岁。
1970年9月25日就诊。主诉:左眼羞明,流泪,眼磨痛,胃纳尚好,大便燥。检查:左眼白睛内外侧近风轮缘处均有灰白色泡疹隆起,如糯米粒大,泡疹周围白睛红赤,舌苔薄白,脉细数。诊断:泡性结膜炎。
【处方】用双解汤加减,金银花五钱(一钱=3g),蒲公英五钱,天花粉三钱,黄芩三钱,枳壳一钱五分,龙胆草三钱,荆芥三钱,防风三钱,蜜桑白皮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3剂后,眼红大减,泡疹基本消失。沿用原方。
三诊:继服5剂后,眼红泡疹全消。为了巩固疗效,又予养阴清热调理脾胃之方。
【处方】生地黄五钱,天花粉三钱,麦冬三钱,知母二钱,金银花三钱,枳壳一钱五分,槟榔一钱,莱菔子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水煎服。愈后观察2年,未见复发。
【解析】本案证属肝热挟风,愈后复发者多,因此在炎症消退后,继续服用养阴消热、调理脾胃的药物,以调理善后,避免复发。
医案2崔某,男,24岁。
于1971年1月7日就诊。主诉:双眼发红生翳,时轻时重,已2年余,久治不愈。近日来病情加重,微怕光,流冷泪,眼干,食欲欠佳,大便溏泻,每日数次。检查:右眼视力0.08,左眼0.2,右眼白睛内眦部局限性发红,近风轮绕有如绿豆大泡样隆起,风轮中央有云翳,遮住半边瞳孔。左眼外眦部白睛发红,有泡样隆起,风轮有云翳。舌苔薄白,脉沉细。诊断:双眼金疮合并风轮云翳。
【处方】用温中健脾汤加减。吴茱萸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肉桂三钱,苍术四钱,白术四钱,陈皮三钱,神曲三钱,清半夏一钱五分,忍冬藤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二诊:服3剂后,双眼红减,泡疹消失大半。
【处方】继以原方加蝉蜕一钱五分,木贼一钱五分。
三诊:服3剂,双眼白睛红赤及泡疹全消。惟风轮云翳仍在,大便溏泻显著好转。继以原方加减服之,以善其后。于1973年11月14日来院复查,右眼视力0.2,左眼0.4,情况良好。
【解析】外眼红赤,多用清热散风之法,古人有外障非热不发,非寒不治之说,实不尽然。本案即是外眼红赤,应用大热之法治愈。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必须根据脉证,加以分析,再决定治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陈达夫等治泡性角结膜炎验案(《中医五官科学教学病案精选》)医案路某,男,20岁。
1976年6月10日初诊。主诉:左眼白睛红赤,生一小泡3天。2天前自觉左眼白睛红赤,生一小泡,在本厂职工医院就诊,诊断为“左眼泡性结膜炎”,用“氯霉素眼液”及“激素眼液”,病情未减。现患者自觉左眼碜痛不适,目力无损,全身无不适。检查:左眼视力1.2,左眼内眦部白睛表层有绿豆大小色白之小泡,周围有赤脉环绕,推之可移。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诊断:左眼金疳之肺热证。治以泻肺清热。
【处方】泻肺汤加减:桑白皮10g,地骨皮10g,黄芩10g,红花10g,甘草3g,麦冬10g,知母10g,桔梗10g,赤芍10g,水煎服,每日1剂。
6月20日二诊:服上药7剂,金疳自消而愈。
【解析】手太阴肺经属金,肺气结聚,滞结成疳,而成金疳,一般认为属肺燥引起。陈达夫认为:其痛乃为肺气郁结所致,常用葶苈子泻肺利水,宣通气机;用大枣缓中补脾,泻而不伤正气;桑白皮、黄芩清肺热,且助葶苈子泻肺利水之功;地骨皮清虚热;红花、赤芍凉血活血;甘草和中清热,屡获良效。
(四)姚芳蔚治泡性角结膜炎验案(《眼病妙方精选》)
医案施某,女,8岁。
左眼患泡性结、角膜炎5天,检查左眼在睑裂部球结膜接近角膜缘4点钟处有一泡疹样隆起,伴扇状充血,舌尖红,苔薄黄,脉数。诊断其病由心火上炎,火旺烁金所致。治以泻心火,利湿热。
【处方】导赤散加川黄连、黄芩。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4剂后复诊,炎症全退。
【解析】泡疹在睑裂部者,多由心火上乘,用导赤散加川黄连清心泻火,最为对症。
第六节翼 状 胬 肉
翼状胬肉为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形态似翼状而得名。多在睑裂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近地球赤道和户外工作的人群(如渔民、农民)发病率较高。具体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损害角膜缘干细胞、气候干燥、接触风尘有一定关系。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胬肉攀睛”的范畴。又名“胬肉侵睛”、“瘀肉攀睛”、“胬肉”等。多因心肺二经风热壅盛,或过劳纵欲,暗耗真阴,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终致脉络瘀滞,血壅于眼,发为胬肉。
一、辨 证 论 治
(一)心肺风热证
【证候】胬肉初生,痒涩羞明,多眵多泪,渐渐长出,攀向黑睛,赤脉密布;舌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心肺风热壅盛,故多眵多泪,红赤涩痒;邪客经络,经络瘀滞,则胬肉体厚头尖;心经火热上炎,则舌红口干,下移小肠则尿黄。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栀子胜奇散(《原机启微》)加减。若赤脉密布者,可加赤芍、牡丹皮、郁金以散瘀退赤;便秘者,去方中羌活、荆芥,酌加大黄以通腑泻热。
(二)脾胃实热证
【证候】胬肉头尖高起,体厚红赤,生长迅速;痒涩刺疼,眵多粘连,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分析】嗜食五辛,好饮酒浆,以致脾胃结热,邪热上攻,壅滞眼络,加上风尘刺激瘀滞益甚,故致胬肉高起,眵多黏结;脾胃热盛,故口渴欲饮,便结苔黄。
【治法】泻热通腑。
【方药】泻脾除热饮(《银海精微》)加减。体不虚者去黄芪,加玄参、夏枯草以加强泻热散结之功。
(三)心火上炎证
【证候】眼痒涩刺痛,眦头胬肉红赤,头尖体厚;心烦失眠,或口舌生疮,小便赤热;舌尖红,脉数。
【分析】忧思劳怒,扰动心神,心火炽盛,心火刑金,血脉瘀滞,故眦头胬肉高起,头尖体厚,痒涩刺痛;火热内扰心神,则心烦失眠;舌为心之苗,故见口舌生疮;心热下移小肠,故小便赤热;舌尖红,脉数为心经火炎之象。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泻心汤(《银海精微》)合导赤散(《目科正宗》)加减。
(四)阴虚火旺证
【证候】胬肉菲薄淡红,痒涩间作;伴心中烦热,口舌干燥,小便黄赤;脉细而数。
【分析】真阴耗伤,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熏蒸眼目,则胬肉菲薄淡红,时有痒涩;虚热扰心,则心中烦热;热灼津液,则口舌干燥。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 心烦失眠者,为心火,加麦冬、五味子、酸枣仁以清心安神。
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