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12176800000051

第51章 中医食疗与养生 (4)

第十章 中医食疗与养生 (4)

(2)烹制方法:将阿胶捣碎,研成细末,备用。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适量水,先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至九成熟时,加阿胶粉和红糖,继续熬煮成粥即可。

(3)食用方法:隔日1次。

4胡萝卜粥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贫血、大便秘结。

(1)原料:胡萝卜100克,粳米100克,调味品少许(食盐、味精)。

(2)烹制方法:将胡萝卜洗净,切成细末,在沸水中煮5分钟,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熟,加胡萝卜稍煮即成。食用时,加入调味品少许即可。

(3)食用方法:随量服食,当日服完。

5当归炖母鸡具有养血补血、强壮身体的功效。适用于阴血不足,年老体弱者。

(1)原料:当归30克,母鸡1只,葱段、生姜片、食盐、料酒、味精适量。

(2)烹制方法:将母鸡宰杀后洗净。将当归洗净、泡软、切片,塞入母鸡腹中,放入锅内,加葱段、生姜片、食盐、料酒、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将母鸡炖烂,加入少许调味品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随量服食。

6黑芝麻山药何首乌粉具有养血益精的功效。适用于久病初愈。

(1)原料:黑芝麻250克,山药250克,制何首乌250克。

(2)烹制方法:将黑芝麻洗净,晒干,炒熟,研为细粉;山药洗净,切片,烘干,研为细粉;制何首乌切片,烘干,研为细粉。3种细粉搅拌均匀,瓶装备用。

(3)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25克,入锅,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置于文火炖熟即成,10天为1个疗程。

(四)禁宜事项1禁忌食物(1)禁食刺激性食品如咖啡、白酒、浓茶等。

(2)少食油腻食物。

2宜服食物羊肝、龙眼肉、胡萝卜、猪肝、兔肝、鸡肝、猫肉、牛筋、猪心、黑鲤鱼、黑木耳、海带、菠菜、荠菜、芹菜、海参、乌贼、鱿鱼、鱼肚、鱼翅、带鱼、黄鱼、牛奶、禽蛋、首乌炖蛋、熟地牛脊汤、杞归鸡、黑木耳鱼肚羹、芝麻牛肉条、木耳炖牛筋、软炸芝麻鱼排。

3常与食品配制的中药可选用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阿胶、鸡血藤等。

五、阴虚体质食疗养生人体的阴包括血、精、津、液等物质。阴液不足,无以制阳,阳相对偏盛,而出现虚热内扰的病理现象。

(一)阴虚体质表现阴虚与血虚有联系亦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虚热象,而后者则无。阴虚体质可见颧红低热、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唇红、便秘溲黄、舌质红绛、苔少或无、脉细数。妇女可见经期提前、经暗量少、男子可见遗精。心阴虚者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失眠心烦等。肝阴虚者可见头昏目胀、耳鸣如蝉、目干咽干、两胁隐痛。脾阴不足则见大便秘结、食少乏力、口渴不欲饮。肺阴虚者可见干咳少痰、声音嘶哑、胸部隐痛、甚者可见痰中夹带血丝。肾阴虚可见腰膝酸软无力、耳鸣如蝉、相火妄动、遗精等症状。

(二)食疗原则填精益髓,滋补****;滋阴增液,清利虚热。

(三)食疗处方1二地鸡具有滋阴养血、清利虚热的功效。适用于形体消瘦,潮热盗汗等。

(1)原料:母鸡1只,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知母15克,地骨皮15克,葱、姜、料酒、精盐等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母鸡去皮及内脏,洗净;生地黄、熟地黄、知母、地骨皮洗净后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腹内。将鸡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加料酒、葱、姜、精盐、味精适量,文火炖至熟烂,去药渣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随意服食。

2甲鱼贝母汤具有滋补肺阴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咳喘,干咳少痰,低热盗汗。

(1)原料:甲鱼1只,川贝母粉10克,料酒、精盐、葱、姜、味精等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甲鱼杀后洗净,切块,将川贝母粉与甲鱼块搅拌均匀,放入蒸笼内,再放入适量葱段、生姜、精盐,隔水蒸烂即可。

(3)食用方法:分2次,一日内服完。

3何首乌粥具有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适用于须发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

(1)原料:制何首乌30克,粳米60克,红枣3~4枚,冰糖少许。

(2)烹制方法:将制何首乌放入锅内,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制何首乌浓汁、红枣和冰糖,再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煮成粥。

(3)食用方法:每日1次,常服有益。

4麦冬粥(二)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干咳,咯血,消渴,热病伤津。

(1)原料:麦冬3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2)烹制方法:将麦冬煎汤取汁,备用;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至半熟,加入麦冬汁及冰糖同煮成粥。

(3)食用方法:每日1次。

5丹皮牛乳羹具有清营透热的功效。适用于心烦低热,手足心汗,手足脱屑。

(1)原料:丹皮20克,牛乳100克。

(2)烹制方法:先将丹皮煎汤取汁,备用。再将牛乳与丹皮汁共置于器皿中上笼蒸煮1小时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常食有益。

6五味养生鸡具有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头晕眼花,精神萎靡,未老先衰之人。

(1)原料:黄精、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各50克,旱莲草30克,母鸡1只,姜、葱、黄酒、盐、味精适量。

(2)烹制方法:将5味药洗净,切碎,装入纱布袋中,封口备用。先将鸡焯去血水,漂净。锅中加清水3000毫升,放入药袋,文火煎1小时,再加入鸡用旺火烧沸后移至小火煮3小时。鸡酥烂后去药袋,加入葱、姜、黄酒、盐、味精,旺火煮沸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1次,常服有益。

(四)禁宜事项1禁忌食物(1)忌食温热之品。

(2)禁食刺激性食品。

(3)少食油炸食物。

2宜服食物宜用清补之品。可选麻仁粥、百合粥、燕窝粥、猪肉白菜、百合蛋羹、莲子百合炖猪蹄、芝麻肉饼、木耳猪蹄汤、杞子酒、地黄酒、桑椹酒、女贞子酒、天门冬酒、虫草甲鱼、虫草鸭块、灵芝肉饼、参竹老鸭、润肺银耳羹。

3常与食品配制的中药可选用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生地黄、龟甲、鳖甲、地骨皮、女贞子、旱莲草、蛤蟆油等。

第三节不同人群食疗养生

一、小儿食疗养生(一)小儿生理特点《小儿药证直诀》将小儿时期概括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生理特点表现为: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处于脏腑未壮,精气不充,气血未足,经脉未盛,筋骨未坚,腠理未固,神气怯弱的状态。

2生机勃勃,发育迅速年龄越小,发育越快,如小儿的体重、身高、语言、智力、牙齿、动作等都遵循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一自然规律。

(二)小儿病证特点1易感六淫之邪,导致肺失宣降小儿神气怯弱,腠理不固,抗病能力较成人弱,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扰,患病后由于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病势由表入里,传变较快。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外邪袭表,肺首当受之,肺失宣降,而发寒热,咳喘等症。

2易食积内停,损伤脾胃之气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快,所需能量较多,但小儿受纳腐熟运化功能相对较弱,且小儿乳食不知自节,饥饱无度,脾胃易受损伤,而出现吐泻、腹痛、腹泻、纳呆、伤食、疳积等症。

(三)食疗原则补益脾气;宣肺固表;消食导滞。

(四)食疗处方1山药炒鸡胗具有补气调中,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各种消化不良引起的小儿疳积,慢性腹泻等。

(1)原料:鸡胗100克,淮山药50克,料酒、精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鸡胗洗净切片,淮山药洗净切片,入油锅一同煸炒,加料酒、精盐、味精等调料适量,炒熟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

2白水狗肉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遗尿,夜尿频多。

(1)原料:狗肉150克,黑豆20克,葱、姜、料酒、精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将黑豆洗净,加水适量浸涨。将狗肉块和黑豆连水同时放入锅内,再加葱、姜、料酒适量,烧开后用文火煮烂,加盐、味精即成。

(3)食用方法:随意服食。

3滑炒鹌鹑片具有补益五脏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1)原料:鹌鹑肉150克,火腿20克,青豆10克,冬笋10克,蛋清、葱、姜、精盐、料酒、味精适量。

(2)烹制方法:将鹌鹑洗净后切成细片,加入少许猪油,放入碗中,加蛋清拌匀,再加精盐、湿淀粉调匀。起油锅,热至七成时,将鹌鹑肉片放入,滑成片形捞出。冬笋、火腿洗净切片。烧热油锅,将葱、姜末、青豆、冬笋片、火腿片煸炒一下,加清水,调好味,烧开后将滑好的鹌鹑肉片倒入锅内,略加煨炒,放入湿淀粉勾芡。最后放味精,淋麻油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

4黄精鸡块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填精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气血两虚,阴虚精亏,神疲乏力,面黄肌瘦。

(1)原料:黄精50克,三黄鸡半只,笋肉30克,黄酒、酱油、白糖、盐、葱、姜、麻油等适量。

(2)烹制方法:将黄精煎煮取汁150毫升;鸡去头、爪、内脏、骨,将鸡肉洗净,斩块;笋肉切成滚刀块。炒锅先在旺火上烧热,放入油少许,待油热,投入鸡块煸炒,炒至鸡块外皮紧缩变色时,加入黄酒、酱油、白糖、盐,稍烧片刻,使鸡肉上色入味。再加入水200毫升,黄精汁,烧滚后用小火焖,焖至鸡块酥软时,放入笋烧熟,再用水淀粉勾芡推匀,加麻油,端锅颠翻,加葱段装盆即成。

(3)食用方法:可经常服食。

5茯苓粥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等。

(1)原料:茯苓10克,干橘皮3克,砂仁5克,粳米50克,白糖少量。

(2)烹制方法:将茯苓煎汁备用;干橘皮、砂仁共研成细末,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茯苓汁,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至将成粥时,加入干橘皮、砂仁细末及白糖,再煮1~2沸即成。

(3)食用方法:可经常服食。

6三神汤炖猪肚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等。

(1)原料:猪肚1具,山药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10克。

(2)烹制方法:先将猪肚切开、洗净,去掉猪肚上多余的油脂,然后切成小块放入沙锅中,再将山药、茯苓、薏苡仁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熟,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每日1次,连服5次为1个疗程。

7麦芽糕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等。

(1)原料:麦芽120克,橘皮30克,炒白术30克,神曲60克,米粉150克,白糖适量。

(2)烹制方法:先将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30克。然后将麦芽、橘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米粉和匀,加入清水调和,如常法做成10~15块小糕饼,放入碗内,用蒸锅蒸熟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随意食麦芽糕2~3块,连服5~7天。

8蜜饯山楂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滞不化。

(1)原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2)烹制方法:取优质上乘的山楂,去掉柄、核,洗净后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待水收干时加入蜂蜜,改用小火煎煮5~10分钟,离火后,晾凉即可。

(3)食用方法:饭前嚼食3~5枚,可增进食欲。

9消食粥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等。

(1)原料:莲子肉10克,山药30克,芡实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扁豆20克,山楂15克,粳米50克。

(2)烹制方法:将莲子肉、山药、芡实、神曲、麦芽、扁豆和山楂洗净,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浓煎,去渣取汤水,然后放入粳米煮成粥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服1次,连服3天。

10萝卜饼具有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咳嗽痰多等。

(1)原料:白萝卜250克,猪瘦肉100克,山药粉、麦面粉各等量,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萝卜洗净、切丝,炒至五成熟,与猪肉同剁细,加葱、姜、椒、盐等拌匀。面粉加清水适量做成面团,压为面皮。以萝卜肉馅为心,面皮为皮,做成夹心小饼,置油锅中烙熟服食。

(3)食用方法:每日1~2次,空腹食用。

(五)禁宜事项1禁忌食物(1)禁食刺激性食品。

(2)不宜过食生冷食物。

(3)小儿食的菜肴不宜多放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