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12176800000041

第41章 其他病证 (1)

第九章 其他病证 (1)

第一节贫血

一、概念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标准。平原地区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5×1012/升(450万/立方毫米),女性低于4.0×1012/升(4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

二、特点贫血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其中最多见的是缺铁性贫血,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好转,其发病率明显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以青壮年多见,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具有地区性,西北地区较多见。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发病率约为0.2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年龄为20~40岁,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在我国则罕见。

三、分类贫血根据形态学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贫血的病因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白血病、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等),失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等原因引起的贫血。

四、辨证食疗贫血属中医的“血虚”、“虚劳”、“萎黄”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心肝血虚证、脾肾阳虚证。

(一)心肝血虚证【病因】

思虑过度;失血过多。

【临床表现】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颤拘挛,女子月经量少淡,甚则经闭,面白无华消瘦,爪甲不荣,毛发无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食疗原则】

滋补阴血,养肝宁心。

【食疗处方】

1四物杞枣养肝汤(1)原料:羊肝(或猪肝)250克,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炒酸枣仁10克,枸杞子15克,旱莲草10克,水发木耳20克,黄花10克,料酒、酱油、猪油、胡椒粉、湿淀粉、味精、精盐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炒酸枣仁、枸杞子、旱莲草去净灰渣,入沙锅,以文火煎取浓汁备用。将羊肝洗净、切片,盛入碗内加精盐、酱油、料酒、湿淀粉调匀。将锅放于武火上,放入药汁清汤烧开后,将羊肝片抖散下锅,放入木耳、黄花,汤开时,撇去浮沫,调入味精、精盐、猪油、胡椒粉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2猪心枣仁汤(1)原料:猪心1个,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2)烹制方法:先将猪心剖开、洗净。茯神、酸枣仁、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将猪心与药袋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后改文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饮汤食猪心,随量服食。

3远志枣仁粥(1)原料:远志15克,炒酸枣仁10克,粳米75克。

(2)烹制方法:将远志、酸枣仁煎汤留汁。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药汁,用大火烧开,改小火煮成粥即可。

(3)食用方法:可作夜餐食用,随量服食。

4柏子仁炖猪心(1)原料:柏子仁15克,猪心1个,精盐、料酒、酱油、葱片适量。

(2)烹制方法:将猪心洗净,切成厚片,同柏子仁放入有适量清水的锅中,加放料酒、精盐,在小火上炖至猪心软烂后,加入酱油、葱花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5枣莲蛋糕(1)原料:面粉500克,鸡蛋200克,大红枣250克,莲子肉100克,白砂糖100克,菜油适量。

(2)烹制方法:将大枣、莲子去心,煮熟,用纱布包着揉烂,制成莲肉泥、枣泥。将鸡蛋打散,拌入白糖、面粉、莲肉泥。取方形框架,抹上菜油,先将一半蛋糊倒入框内,撒入大枣泥,再将余下的蛋糊覆盖在枣泥上,抹平,入笼蒸熟,切成方块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6神仙鸭(1)原料:鸭子1只(约1500克),人参3克,大枣30克,莲子肉30克,白果20克,料酒、酱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鸭子洗净,去毛、内脏及爪;大枣去核;白果、莲肉去心;人参研末。

将料酒、酱油、味精、精盐和匀,用小竹签在鸭上戳些小孔,将调合的上料搽在鸭子的表面和腹内。将大枣、白果、莲肉、人参粉和匀,填入鸭腹,将鸭子上笼,用武火蒸熟烂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7仙人粥(1)原料:制何首乌30克,红枣3~5枚,粳米50克,红糖适量。

(2)烹制方法:先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枣同入沙锅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共熬成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再煮1~2沸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各温热服1次。

8龙眼肉粥(1)原料:龙眼肉100克,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龙眼肉、粳米洗净,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同煮成粥。

(3)食用方法:随量食用,可常服。

(二)脾肾阳虚证【病因】

久病不愈;过食寒凉。

【临床表现】

面色白,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遗精,夜尿频多,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舌体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食疗原则】

温补脾肾,化生气血。

【食疗处方】

1鹿角胶粥(1)原料:鹿角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

(2)烹制方法:先将粳米洗净,加适量水,以武火煮沸。将鹿角胶熔化,生姜切碎,加入粥中,后以文火慢熬至粥稠为度。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温热服用,7天为1个疗程。

2锁阳羊肉(1)原料:羊腿肉500克,锁阳15克,料酒20克,葱、姜及调味料适量,羊肉汤适量。

(2)烹制方法:将锁阳煎汤留汁,将羊肉洗净,放入汁内煮熟,切成3厘米的方块。锅置武火上,油热下羊肉与姜片煸炒,烹入料酒,炒透后倒入沙锅,放入羊肉汤、精盐、葱,烧开后加盖,用小火炖,待羊肉炖烂,拣去葱、姜,放入味精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3菟丝鲜菇烩海参(1)原料:菟丝子15克,桑椹15克,杜仲丝10克,鲜海参200克,香菇30克,葱25克,姜15克,绍酒20克,盐10克,素油10克。

(2)烹制方法:将菟丝子、桑椹、杜仲放入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浓缩药液至200毫升,去药包。将炒锅置武火上,加油,烧六成热时,将葱、姜煸香,加入海参、香菇、药汁、绍酒、盐,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4补肾强身糕(1)原料:淫羊藿15克,菟丝子10克,金樱子肉10克,制狗脊10克,女贞子20克,老发面1000~1500克,苏打10克,白砂糖500克,鸡蛋7个。

(2)烹制方法:将淫羊藿、菟丝子、金缨子、狗脊、女贞子去净杂质,烘干,研成细末备用。老发面放入盘内,加入白糖、鸡蛋、中药粉末和苏打,用力揉成均匀面糊。将蒸笼内铺1张干净湿纱布,放入方形木架,将面糊倒入搞平,用武火蒸熟,翻于案板上晾凉划成小块即成。

(3)食用方法:随量食用,可作主食。

5巴戟粥(1)原料:巴戟天15克,粳米60克,精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

(2)烹制方法:将巴戟天洗净,先用沙锅煎巴戟天,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

(3)食用方法: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五、禁宜食物(一)禁忌1餐后不饮或少饮咖啡、茶叶。

2禁食烈酒等燥热辛辣之品。

(二)宜食1多食用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瘦肉和豆类等均含有较丰富的铁质。蔬菜中的芹菜、鲜豆角、菠菜、荠菜、芋头、豆芽菜等含铁量较多。水果中的山楂、杏、桃、葡萄、红枣、龙眼等含铁量也高。黑木耳、紫菜、海带、蘑菇、白木耳等含铁量尤为丰富。

2应多食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蛋白和绿叶蔬菜。

3宜食酸牛奶、酸菜和醋等食物。

第二节类风湿关节炎

一、概念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关节。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和强直,导致终身残疾。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包括发热、贫血、类风湿结节、巩膜炎、血管炎、心包炎、淋巴结肿大、脾大、胸膜炎及肺纤维化等。

二、特点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患病率为0.3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较男性易发,病情进展快。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潮湿气候可使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本病常在春分与秋分前后发病、加重或恶化。

三、分类类风湿关节炎可分为4期:早期、中期、严重期、末期。

四、辨证食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

(一)湿热痹阻证【病因】

久居湿热之地;过食肥甘厚味。

【临床表现】

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晨僵,得热加剧,遇凉稍解,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食疗原则】

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食疗处方】

1忍冬藤薏苡仁粥(1)原料:忍冬藤(鲜)60克,通草9克,防风9克,薏苡仁90克,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全部用料洗净,煎汤,去渣留汁,放入粳米于瓦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1次。

2防己桑枝煨母鸡(1)原料:防己12克,桑枝30克,薏苡仁60克,赤小豆60克,老母鸡1只。

(2)烹制方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入药袋。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入鸡膛,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烂。去药袋,调味后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食肉喝汤,3天食1只。

3石膏薏苡仁粥(1)原料:粳米100克,生石膏30克,薏苡仁50克,桂枝9克。

(2)烹制方法:将石膏用纱布包好,先煎20分钟,将薏苡仁、桂枝同放入锅内,再煎20分钟,去药留汁,加粳米和适量清水,文火煮成粥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4防风薏苡仁煎(1)原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2)烹制方法:将防风洗净,与薏苡仁同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清水共煎,取药液约200毫升。

(3)食用方法:顿服,每日1剂,连用1周。

5薏苡仁丝瓜粥(1)原料:薏苡仁10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丝瓜100克。

(2)烹制方法:将薄荷、豆豉洗净,放火锅内,加水1500毫升,沸后用文火煎约10分钟,滤汁去渣;薏苡仁、丝瓜洗净,倒入锅内,注入药汁,置火上煮至薏苡仁熟烂,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食时可酌加糖或盐调味,空腹服,当日服完。

6墓头回糖姜汤(1)原料:墓头回30克,红糖30克,生姜3片。

(2)烹制方法:将墓头回、生姜洗净,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沸后加入红糖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1剂,随量服食。

7木瓜蜂蜜(1)原料:木瓜4个,蜂蜜500克。

(2)烹制方法:将木瓜洗净、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取熬炼好的蜂蜜,与木瓜拌匀,装入洁净的瓷器收贮备用。

(3)食用方法:每次数匙,加水煮沸作汤服食,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