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12176800000004

第4章 循环系统常见病证 (2)

第二章 循环系统常见病证 (2)

5首乌寄生鸡蛋汤(1)原料:鸡蛋4个,何首乌100克,桑寄生50克。

(2)烹制方法:鸡蛋、何首乌、桑寄生洗净,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滚后,文火煲半小时,捞起鸡蛋去壳后,再放入锅里,煲1小时即成。

(3)食用方法:每次1只,早、晚餐食用。

6大枣蒸冬菇(1)原料:红枣15枚,干冬菇15个,生姜、熟花生油、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2)烹制方法:先将干冬菇洗净,红枣洗净,去核。将清水、冬菇、红枣、食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一起放入蒸碗内,盖严,上笼蒸60~90分钟,出笼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7冰糖炖海参(1)原料:海参30克,冰糖15克。

(2)烹制方法:将海参洗净,加清水炖烂,再加冰糖炖至冰糖溶解即可。

(3)食用方法:早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次。

8双耳汤(1)原料:银耳、黑木耳各5克,冰糖适量。

(2)烹制方法:将银耳、黑木耳以温水浸泡、洗净,放入碗中,加适量水和冰糖,置锅中蒸1小时后取出。

(3)食用方法:饮汤吃银耳、黑木耳,每日1次。

9玉米须龟汤(1)原料:乌龟1只,玉米须200克。

(2)烹制方法:将乌龟杀死,掀开甲,取出内脏,洗净,放入沙锅煮沸,小火炖半小时,加入玉米须和盐,再炖至龟肉熟烂,捞出玉米须弃之,调味食用。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饮汤食龟肉。

10海带燕窝降压汤(1)原料:海带25克,燕窝5克,紫菜25克,豆腐3块。

(2)烹制方法:将海带洗净、切丝,燕窝、紫菜以温水浸泡、洗净,放入锅里,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文火煲半小时,放入葱、姜、盐调味,最后放豆腐,稍煮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11参贝汤(1)原料:海参2条,干贝2个,海带20克,夏枯草20克。

(2)烹制方法:将海参、干贝浸泡1夜,海参放姜、葱,煮软。将干贝、海带切细炖汤,7碗水炖至3碗半,再将夏枯草煎药取汁,倒入参贝汤,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食用1~2次。

12猪腰安眩汤(1)原料:卤猪腰2个,海带25克。

(2)烹制方法:将卤猪腰切片,海带洗净、切丝,放入锅里,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文火煲半小时,放入葱、姜、盐调味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13银耳杜仲羹(1)原料:银耳、炙杜仲各20克,灵芝10克,冰糖50克。

(2)烹制方法:先将杜仲和灵芝洗净,加水先后煎煮3次,合并药汁,熬成约1000克;然后将银耳用清水泡发,去杂质洗净,加水用文火熬至微黄色,再加入药汁;继续用文火熬至银耳酥烂成胶状,加入冰糖使之溶化即成。

(3)食用方法:早、晚各服1小碗,久服见效。

五、禁宜食物(一)禁忌1减少食盐摄入量。

2忌辛辣食物、烟、酒、咖啡。

3避免进餐过饱或进食含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河蟹、动物内脏、卵黄、脑髓、无鳞鱼等。

(二)宜食1宜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麦芽油等。

2宜多食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蔬菜及瓜果。

3宜食猪瘦肉、鹅瘦肉、酸牛奶、鱼类等动物食品。

4宜采用蒸、煮、炒、烩、焖、炖等烹调方法。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肌需求量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临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绞痛为主要特征,重者出现心脏骤停、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证。

二、特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等。多发于40岁以后,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者以脑力劳动者较多。

三、分类世界卫生组织按不同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分类如下: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四、辨证食疗冠心病属中医的“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痰浊内阻证、瘀血内停证、寒凝心脉证、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

(一)痰浊内阻证【病因】

肥甘厚味;痰浊内停;脾虚痰生。

【临床表现】

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腹痞满,痰多口黏,阴雨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纳呆便溏,泛恶欲呕,舌淡苔腻,脉滑。

【食疗原则】

宣痹通阳,祛湿化痰。

【食疗处方】

1四味饮(1)原料:山楂60克,荷叶30克,薏苡仁50克,葱白30克。

(2)烹制方法:将上药洗净,加适量水煎取汁,去渣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2陈皮薏苡仁粥(1)原料:陈皮5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

(2)烹制方法:以上诸味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熬至成粥。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3芥菜粥(1)原料:芥菜头数个,粳米50克。

(2)烹制方法:将芥菜、粳米洗净,加适量水共煮成粥。

(3)食用方法:温热食用,随意服食。

4三仁汤(1)原料:瓜蒌仁10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30克。

(2)烹制方法:以上诸味洗净,加适量水共煎,去渣留汤。

(3)食用方法:早、晚分2次服用。

5泽泻膏(1)原料:泽泻500克,蜂蜜250克。

(2)烹制方法:将泽泻洗净,加适量水煎熬,去渣,加炼蜜收膏。

(3)食用方法:每服2匙,每日服2次,常服有益。

6香菇桃仁汤(1)原料:香菇100克,桃仁6克,甜杏仁6克,葱、姜、盐、味精适量。

(2)烹制方法:将桃仁、杏仁水浸去皮,入锅先煮10分钟,撇去浮沫,加油、盐等,再煮10分钟,入香菇煮15分钟,起锅时加入葱花、味精。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连服7~10天。

7雪红羹(1)原料:荸荠300克,山楂糕60克,白糖适量,甜青梅脯丁、桂花糖各少许。

(2)烹制方法:将荸荠洗净,去皮,切丁,用小沙锅加水1大碗煮荸荠,煮沸后加白糖少许,再以文火煮10~15分钟。山楂糕切丁,放入荸荠汤内,立即离火,加入青梅脯丁及桂花糖少许,拌匀服食。

(3)食用方法:每次1小碗,每日2次。

8玉米粉粥(1)原料: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粳米洗净,玉米粉放入大碗内,加冷水调稀。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九成熟,将玉米粉糊倒入,边倒边搅,继续用文火煮至玉米烂成粥。

(3)食用方法: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二)瘀血内停证【病因】

情志失调;寒邪内侵;久病入络。

【临床表现】

心胸疼痛,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苔润,或见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

【食疗原则】

活血理血,祛瘀通络。

【食疗处方】

1毛冬青煲猪蹄(1)原料:毛冬青100克,猪蹄1只。

(2)烹制方法:将毛冬青放入纱布药袋,猪蹄洗净去毛。将两物同放锅中,加葱、姜、大料、食盐、料酒,文火炖烂,去渣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当日服完。

2丹参饮(1)原料:丹参20克,砂仁6克,红糖20克。

(2)烹制方法:将丹参与砂仁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红糖搅溶。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3葛参山楂汤(1)原料:葛根、丹参、山楂各15克,蜂蜜适量。

(2)烹制方法:将前3味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将蜂蜜调入药汁中,搅匀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1剂,连服30天。

4桃仁粥(一)(1)原料:桃仁10克,粳米适量。

(2)烹制方法:将桃仁煮熟,去皮尖,取汁和粳米同煮粥;亦可用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加粳米煮粥。

(3)食用方法:每日1剂,连服10天。

5山楂粥(1)原料:山楂30克(鲜者60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

(2)烹制方法:将山楂洗净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而后加粳米、砂糖,文火煮粥。

(3)食用方法:可作点心服用,不宜空腹食用。

6双参山楂酒(1)原料:人参6克,丹参30克,山楂30克,白酒500克。

(2)烹制方法:将3味药置于瓶中,加白酒,浸泡半个月后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服1次,每次10~15毫升。

7养心活血蜜膏(1)原料:龙眼肉、桑椹、百合、茯神、酸枣仁、丹参各60克,山楂120克,红花30克。

(2)烹制方法:将全药洗净,共煎煮3次,合并滤液,浓缩,兑炼蜜适量收膏。

(3)食用方法:每日服2次,每次服10克。

8川芎酒(1)原料:川芎30克,白酒500毫升。

(2)烹制方法:将川芎洗净,捣为粗末,用纱布袋盛装,放入洁净容器中,加入白酒和适量白糖浸泡,密封。5天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备用。

(3)食用方法:根据病情每日服1~2次,每次10~20毫升。

(三)寒凝心脉证【病因】

素体阳气虚弱;阴寒之邪内侵;过服寒凉药品。

【临床表现】

心胸疼痛,遇寒而作,形寒肢冷,胸闷心悸,甚则喘息不得卧,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紧。

【食疗原则】

温通阳气,驱散阴寒。

【食疗处方】

1二姜葱白粥(1)原料:干姜30克,高良姜30克,葱白50克,大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干姜、高良姜装入纱布袋内,与大米、葱白同煮作粥,粥熟去药袋。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2薤白粥(1)原料:薤白15克,粳米60克。

(2)烹制方法:将薤白洗净,加适量水煎汤,去渣留汁,与粳米同煮成粥。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3羊肉饺子(1)原料:鲜羊肉500克,葱白50克,五香粉、生姜,盐、味精、香油适量。

(2)烹制方法:将各原料共剁碎,调味做成馅,做成饺子。

(3)食用方法:分次酌量食用。

(四)心气虚弱证【病因】

久病不愈;年老体弱。

【临床表现】

心胸隐痛,反复发作,面色淡白,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易汗,倦怠懒言,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或结代。

【食疗原则】

补益心气。

【食疗处方】

1人参茯苓麦冬粥(1)原料:人参3克,茯苓10克,麦冬5克,大米100克,红糖15克。

(2)烹制方法:将上药水煎取汁,去渣后加粳米煮至八成熟,加红糖,同煮为粥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2黄芪汁(1)原料:黄芪15克。

(2)烹制方法:将黄芪水煎,去渣取汁。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常服有益。

3龙眼红枣粥(1)原料:龙眼肉10克,红枣10枚,大米60克。

(2)烹制方法:将以上诸味洗净,加适量水,用文火共煮成粥。

(3)食用方法:早、晚分次服用。

4参芪鸡汤(1)原料:人参3克,黄芪40克,乌骨鸡1只。

(2)烹制方法:先杀鸡去内脏、洗净,切块备用。黄芪、人参装入药袋。文火同炖至肉烂,弃药袋,加适量盐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吃肉喝汤,分服,连用7天。

5锁阳油茶(1)原料:锁阳60克,植物油50克。

(2)烹制方法:油加热,油炸锁阳,炸酥后将锁阳碾为末。

(3)食用方法:每次10克,用沸水冲,代茶饮。

6人参苁蓉粥(1)原料:人参5克,肉苁蓉15克,葱白2根,大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人参、肉苁蓉、葱白水煎,去渣取汁备用。加入大米煮烂成粥。

(3)食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