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12176800000032

第32章 神经系统常见病证 (1)

第七章 神经系统常见病证 (1)

第一节头痛

一、概念

头痛是各种刺激(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也可以是痛觉传导纤维或痛觉各级中枢或调节痛觉的镇痛结构发生病变所致。还可以是面部或颈部病变所引起的牵涉痛。

二、特点在慢性头痛患者中,女性比男性多。偏头痛患者的男女之比为1∶4,中青年人群患病率最高。

肌紧张性头痛及神经官能症头痛,也以女性多见,以20~40岁者患病率最高。脑血管病引起的头痛多见于中老年人,以50~70岁者患病率最高。偏头痛北方以夏季发病率最高,南方则以春季发病率最高,表明湿热的气候条件与偏头痛的发作密切相关。

三、分类头痛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如因外伤、感染、肿瘤等所致的头痛)。

四、辨证食疗头痛中医辨证常见为:外感表证、肝阳上亢证、痰瘀阻络证、真元亏损证。

(一)外感表证【病因】

感受六淫之邪所致。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起病较急,头痛为重,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淡红苔薄,脉浮。临床根据感受邪气性质又可见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暑热头痛等。

【食疗原则】

解表祛邪。

【食疗处方】

1荆芥粥(1)原料: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15克,大米50克。

(2)烹制方法:将荆芥、薄荷、淡豆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备用(荆芥、薄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药汁,同煮为稀粥服食。

(3)食用方法:每日2次,连续3天。

2防风粥(1)原料:防风15克,葱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

(2)烹制方法:将防风、生姜洗净,水煎去渣取汁备用。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再放进葱白,调入药汁,同煮为稀粥服食。

(3)食用方法: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出汗为佳。

3发汗豉粥(1)原料:淡豆豉15克,荆芥5克,麻黄2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根,大米100克。

(2)烹制方法:将上药各洗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

(3)食用方法:趁热服食,盖被静卧,每日1~2剂。

4芎芷羊脑汤(1)原料:羊脑1具,白芷10克,川芎10克。

(2)烹制方法:将羊脑洗净,用开水烫硬,挑尽筋血,入沙锅。与川芎、白芷同煎,1小时后去渣,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饮汤食羊脑,每日1剂,服2~3剂为宜。

5偏正头风茶(1)原料:香白芷(炒)75克,川芎(炒)、甘草(炒)、川乌头(制成半生半熟)各30克,细茶、薄荷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前4味药研为细末,与茶叶拌匀,水煮沸再冲入杯中,搅匀,盖好茶杯盖,一般泡15分钟左右,待温或凉后再呷服。可再加开水泡,一般泡3次为度。

(3)食用方法:每次2克,代茶频饮。

6白芷菊花茶(1)原料:白芷、菊花各9克,绿茶适量。

(2)烹制方法:将白芷、菊花与茶叶拌匀,水煮沸再冲入杯中,搅匀,盖好茶杯盖,一般泡15分钟左右,待温或凉后再呷服。可再加开水泡,一般泡3次为度。

(3)食用方法:每次2克,代茶频饮。

7桑菊豆豉饮(1)原料:菊花5克,桑叶5克,豆豉3克。

(2)烹制方法:将菊花、桑叶、豆豉各洗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煮,1沸即可。

(3)食用方法:代茶饮服。

8薄荷芦根饮(1)原料:芦根30厘米,薄荷25克。

(2)烹制方法:将芦根、薄荷洗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煮,1沸即可。

(3)食用方法:代茶饮服。

9复方蔓荆子酒(1)原料:蔓荆子120克,菊花60克,川芎40克,防风、薄荷60克,黄酒1000克。

(2)烹制方法:将上药洗净、共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天后开封,去渣备用。

(3)食用方法:每次饮15毫升,渐加至20毫升,每日3次。

10藿香饮(1)原料:鲜藿香叶5克,砂糖适量。

(2)烹制方法:将鲜藿香叶洗净,与砂糖一同放入杯内,以开水冲服。

(3)食用方法:代茶饮用。

11丝瓜花绿豆饮(1)原料:绿豆50~80克,丝瓜花10朵。

(2)烹制方法:取绿豆,加水1大碗煮熟,将绿豆捞出,再加入新鲜丝瓜花,煮沸即可。

(3)食用方法:代茶频饮。

12大豆蚕沙酒(1)原料:大豆250克,云苓、蚕沙各126克,黄酒1500克。

(2)烹制方法:先将云苓、蚕沙2味研细,用酒浸于净器中。炒大豆后,投入酒中,封口,7天后开封,去渣备用。

(3)食用方法:每次温饮1~2小杯,每日5~7次,微出汗则佳。

13七叶芦根饮(1)原料:藿香叶、佩兰叶、冬桑叶各5克,大青叶9克,薄荷叶3克,鲜竹叶30克,青箬叶(辽叶)30克,鲜芦根60克。

(2)烹制方法:将青箬叶、鲜芦根洗净,煎汤代水,再加入其他药,武火烧煮3分钟,调入白糖即成。

(3)食用方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分3次服。

14三仁酒(1)原料:杏仁、滑石(另包)各50克,白通草、竹叶、厚朴各30克,生薏苡仁50克,半夏30克,白蔻仁20克,江米酒1500毫升。

(2)烹制方法:将白通草、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白蔻仁、杏仁各洗净,共捣碎,与滑石一起以酒浸于净瓶中,7天后开封,去渣备用。

(3)食用方法:每次饮20毫升,每日3次。

15节瓜薏苡仁黄鳝汤(1)原料:黄鳝250克,节瓜2个,薏苡仁100克,芡实50克,香菇20克,生姜4片。

(2)烹制方法:将黄鳝洗净,用盐涂擦,用清水冲净,放入沸水中煮滚,捞起,放入冷水中;节瓜刮皮留青,洗净切成大块,生姜、薏苡仁、芡实、香菇洗净。然后将所有原料放入滚水锅内,武火煮滚,改文火煲1小时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用,随量服食。

(二)肝阳上亢证【病因】

肝肾阴亏,肝阳无制。

【临床表现】

头部呈搏动样跳痛,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而涩,颈项拘紧感,性急易怒,面部潮红,口苦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食疗原则】

滋阴潜阳。

【食疗处方】

1紫菜降压五味汤(1)原料:紫菜1块,芹菜2棵,番茄1个,马蹄10个,洋葱半个。

(2)烹制方法:将芹菜洗净、切段,番茄切片,马蹄切块,洋葱切丝。以上原料同煮汤,调味食用。

(3)食用方法:佐餐服用。

2豆豉黄酒汤(1)原料:豆豉15克,葱须30克,黄酒50毫升。

(2)烹制方法:豆豉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煮50分钟,最后加黄酒50毫升即可。

(3)食用方法:趁热顿服,佐餐服用。

3海带燕窝降压汤(1)原料:海带25克,燕窝5克,紫菜25克,豆腐3块。

(2)烹制方法: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摘去绒毛污物,再放入开水碗中继续涨发;海带、紫菜泡发、切丝,同燕窝煮汤,入葱、姜、盐调味,最后放豆腐块,稍煮即成。

(3)食用方法:趁热顿服,佐餐服用。

4参贝汤(1)原料:海参2个,干贝2个,海带20克,夏枯草20克。

(2)烹制方法:将海参、干贝浸泡1夜,海带放姜、葱,煮软。将干贝、海参、海带切细炖汤,7碗水炖至3碗半,再将夏枯草煎取汁倒入参贝汤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用。

5天麻炖猪脑(1)原料:天麻10克,猪脑1具。

(2)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去筋膜,与天麻一起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文火炖煮2小时,加调料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服食,喝汤食脑。

6海蜇牛膝降压汤(1)原料:海蜇250克,淡菜50克,怀牛膝50克。

(2)烹制方法:将海蜇、淡菜、怀牛膝洗净,放入锅里,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文火煲半小时,调味食用。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服食,佐餐食用。

7猪腰安眩汤(1)原料:卤猪腰2个,海带25克。

(2)烹制方法:将卤猪腰、海带洗净,放入锅里,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文火煲半小时,调味食用。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服食。

8红枣葵花托汤(1)原料:红枣20枚,向日葵花托1个。

(2)烹制方法:将红枣、向日葵花托分别洗净,一同入锅,加水1200毫升,煎煮至400毫升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服1剂,饮汤食红枣。

9香菇萝卜汤(1)原料:香菇、豌豆苗各25克,白萝卜500克,精盐、黄酒、味精、黄豆芽汤各适量。

(2)烹制方法:先将白萝卜去皮切丝,在沸水中煮至八成熟,捞出;将香菇用水泡发,切丝;豌豆苗洗净,在沸水中烫熟捞出。锅中放入黄豆芽汤、黄酒、精盐、味精,烧沸后去浮沫,下白萝卜丝、香菇丝略烫,捞出放入大汤碗中。汤继续烧沸,撒上豌豆苗,起锅浇在碗内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10茼蒿鸡蛋汤(1)原料:鲜茼蒿菜250克,鸡蛋3个,精盐、香油各适量。

(2)烹制方法:先用鲜茼蒿菜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汤。汤将好时加入鸡蛋清,稍煮片刻,用油、盐调味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日服3次。

11西瓜皮决明汤(1)原料:西瓜皮30克,决明子15克。

(2)烹制方法:将西瓜皮洗净、切成小块,与洗净的决明子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即可。

(3)食用方法:不拘时饮汤。早、晚各服1小碗,久服见效。

12黑豆泥(1)原料:黑豆500克,核桃500克,蜂蜜适量。

(2)烹制方法:黑豆炒熟,冷却后磨成粉。核桃炒微焦后去衣,冷却后捣成泥。

(3)食用方法:取以上两食品各1匙,冲热水1杯加入蜂蜜1匙,起床时或早餐后服。

13鲜芹苹果汁(1)原料:用鲜芹菜250克,苹果1~2个。

(2)烹制方法:将鲜芹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烫2分钟,切碎,与苹果一同绞汁。

(3)食用方法:每次1杯,每日2次。

14苦丁桑叶茶(1)原料:苦丁茶6克,菊花6克,桑叶6克,白茅根6克,钩藤6克。

(2)烹制方法:将苦丁茶、菊花、桑叶、白茅根、钩藤洗净,制成粗末备用。以开水冲服。

(3)食用方法:代茶频饮。

(三)痰瘀阻络证【病因】

跌仆损伤;久病失养。

【临床表现】

头痛经常发作,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胸闷呕恶,失眠健忘,舌胖紫暗或有斑点,脉沉滑或沉涩。

【食疗原则】

活血通络,涤痰化浊。

【食疗处方】

1天麻当归炖鸡(1)原料:鸡1只(1000克),天麻10克,当归20克,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天麻、当归洗净、切片,置于鸡腹内,鸡入锅加水清炖至熟烂,加调料入味。

(3)食用方法:佐餐服用。

2半夏天麻烧鲤鱼(1)原料:半夏15克,天麻1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鲜鲤鱼1尾,酱油、料酒、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

(2)烹制方法: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半夏、天麻、川芎、茯苓用二泔水(第2次淘米水)共同浸泡24小时,蒸熟。赤芍、桃仁洗净磨成粉,同其他药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用,随量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