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12176300000046

第46章 痛风性关节炎 (10)

第6章 痛风性关节炎 (10)

【随症加减】 疼痛明显者加三棱10g,土鳖虫5g;腰痛者加续断15g,杜仲10g,生地黄15g;热甚口干,尿赤少者加黄芩15g,石斛15g,地耳草15g;头晕头痛者加钩藤15g(后下)、菊花15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利湿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0例,治疗3周后,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经验体会】 本病多由于体虚,造成血虚血瘀,兼之患者多嗜酒,恣食肥甘之品等,致湿热之邪内蕴,使气血、经络闭阻而见关节红肿疼痛。其初起以热痹之证为先,邪实为主,久则深入筋骨,累及脏腑,变生它症而危及生命。由于本病病机的关键在于湿热内阻,故治宜清热凉血,利湿通络。方中忍冬藤、石膏、黄柏、赤芍清热凉血,重用忍冬藤、石膏二味药,用量可达30~60g,实验证实,二药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诸药合用,则使湿热清除,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诸证自除。

【方剂来源】 刘积平.清热凉血利湿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3):399

26.清热利湿汤

【药物组成】 萆薢20g,赤芍10g,泽泻20g,薏苡仁30g,威灵仙30g,车前子20g,苍术10g,山慈菇15g,土茯苓30g。

【随症加减】 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20g;血瘀者加桃仁15g,红花15g;痛甚者加乳香10g,没药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8例,显效22例,占45.83%;有效24例,占50%;无效2例,占4.17%,总有效率为95.83%。

【经验体会】 本病病因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过食膏粱厚味,致湿热内蕴,闭阻经络,气血不能通畅所致,故治疗上我们重在清利湿热,方中苍术、薏苡仁健脾化湿,土茯苓、萆薢、山慈菇清热利湿,车前子、泽泻利水除湿,赤芍凉血活血止痛,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诸药合用,使湿热去,气血通,共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效。本方相对于西药如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来说,胃肠道反应小,且作用持久,远期疗效较好。

【方剂来源】 李俊松.清利湿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8例.中医文献杂志,2003,(2):25

27.痛风宁

【药物组成】 大黄10g,黄柏10g,陈皮10g,茯苓30g,薏苡仁30g,车前子30g,猪苓12g,苍术10g,川芎12g,牛膝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180例,服用中药5剂后,169例症状消失,血尿酸含量正常,11例症状减轻,改用其它疗法治疗治愈。

【经验体会】 本病为过食肥甘厚味,内蕴湿热之邪,湿热下注引起下肢关节红、肿、热、痛的结果。本方以大黄、黄柏清热毒;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猪苓、苍术健脾、利湿、消肿;陈皮行气,调和诸药;川芎活血通络;牛膝活血,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可达清热毒、祛湿邪、消肿止痛之效。应当注意的是:服用本方会出现大便稀溏、小便多的现象,嘱患者要多饮水,多吃青菜。

【方剂来源】 倪军.清利湿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8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5):310

28.清热宣痹汤

【药物组成】 知母12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6g,苍术15g,络石藤12g,土茯苓25g,木瓜15g,防己12g。

【随症加减】 关节疼痛甚者加延胡索、地龙、全蝎;热盛者加石膏、忍冬藤;湿盛者加萆薢、薏苡仁;痹在上肢者加羌活、桑枝;痹在下肢者加牛膝,兼有瘀血者加赤芍、牡丹皮、红花。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通络宣痹。

【临床运用】 临床治32例,治愈11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

治验:林某,男,42岁。右踝关节及趾关节红肿热痛,不可行走,痛不可触,伴发热畏冷,口干且苦,小便黄赤,烦躁,舌苔黄腻厚,脉滑数。血尿酸591μmol/L。证属湿热内壅,瘀阻经络。治宜清热利湿,散瘀通络。清热宣痹汤加减:知母12g,苍术15g,石膏18g,防己12g,络石藤12g,虎杖16g,土茯苓25g,延胡索18g,牛膝15g,忍冬藤20g,甘草5g。5剂。每日1剂,分2次服,第3煎外洗。复诊: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并可行走,舌苔黄腻渐退。继服原方5剂后,关节红肿基本消失,活动自如。复查血尿酸428μmol/L。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并嘱戒酒,忌食海鲜及食高嘌呤食物。随访半年未发。

【经验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金匮要略》称其为“历节病”。多由风寒湿邪,郁滞经络,日久化热,或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复感外邪,则发病较急。《类证治载·痛风》中所谓:“寒湿风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海岛地理气候多风寒湿偏重,风湿热痹更属临床多见,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方中知母、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苍术、土茯苓清利湿热,虎杖、络石藤、木瓜、防己通络宣痹,清利泻浊,使邪有去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络宣痹之功效。

【方剂来源】 赵永萍.清热宣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天津中医,2001,18(5):45

29.清浊化瘀方

【药物组成】 黄芪30g,苍术、白术各10g,茯苓15g,厚朴10g,黄柏10g,薏苡仁15g,生地黄15g,淫羊藿15g,玉米须15g,刘寄奴15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白芍各10g,甘草6g。

【随症加减】 上肢加桑枝10g,下肢加川牛膝10g。急性发作期加白花蛇舌草15g,鹿衔草15g,忍冬藤10g;疼痛剧烈加延胡索10g;慢性缓解期加地龙10g,炙僵蚕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3例,治愈12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

治验:林某,男,54岁。素体肥胖,患痛风性关节炎4年。1日前因大量饮用啤酒及猪肾、海鲜,当夜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灼痛,自服双氯芬酸片,疼痛未缓解。检查:跛行,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皮肤暗红、肿胀,皮温略高,压痛明显,舌苔黄腻,脉弦滑。血尿酸值:603μ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辨证为浊毒留滞经络,瘀阻化热。治以内服清浊化瘀方,加白花蛇舌草15g,鹿衔草15g,忍冬藤10g。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外敷金黄膏。治疗3天后,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消失,标证已解,缓以图本,内服清浊化瘀方,加地龙10g,炙僵蚕10g。2个月后复查血尿酸为383μmol/L。嘱饮食清淡,戒酒。随访2年未复发。

【经验体会】 方中以黄芪、苍术、白术、茯苓、厚朴、黄柏、薏苡仁健脾益气化湿;生地黄、淫羊藿、玉米须、刘寄奴益肾泄浊;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桑枝、川牛膝引经。急性发作期加白花蛇舌草、鹿衔草、忍冬藤清热通络,延胡索止痛;慢性缓解期加地龙、炙僵蚕搜剔散结,推陈致新。外用金黄膏由如意金黄散调制而成。如意金黄散出自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方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天花粉、冰片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桴鼓相应。

【方剂来源】 蒉纲.清浊化瘀方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文献杂志,2005,(2):42

30.祛风逐痛汤

【药物组成】 车前子30~60g,独活10g,威灵仙30g,防己10g,赤小豆20g,木瓜15g,五加皮10g,桑寄生10g,茯苓20g,泽泻12g,木通10g,甘草5g。

【随症加减】 如属热痹型加滑石15g,黄柏10g;属寒痹型加细辛3g,桂枝10g;痰瘀痹阻型加制天南星9g,白芥子5g;虚证型加何首乌15g,当归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止痹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0例,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

【经验体会】 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正气亏虚、经脉失养或湿浊排泄缓少,留滞经脉或脾失健运,痰浊凝滞关节或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邪留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红热、麻木、重着、屈伸不利,久病不愈则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致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瘀斑、结节,以致内损脏腑,并发有关脏腑病证。本病的性质是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脾运失调为本,后及他脏;以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祛风逐痛汤以车前子、威灵仙、五加皮为主组成,具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止痛作用。车前子有明显利尿作用,同时增加尿酸排泄量,威灵仙有溶解尿酸钠盐结晶、解热镇痛作用;加其它具有解热镇痛的防己、独活、桑寄生等祛风湿药共奏抗炎、镇痛、溶解尿酸钠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疗效较为满意。

【方剂来源】 袁升平.祛风逐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24(2):182

31.三妙散加味

【药物组成】 苍术15g,牛膝30g,黄柏10g,石膏30g,土茯苓30g,萆薢20g,重楼30g,山慈菇30g,地龙10g,威灵仙10g,丹参20g,防己10g。

【随症加减】 关节灼热疼痛者加忍冬藤、连翘、虎杖;肿胀明显者加滑石、薏苡仁;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三七。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26例,治愈率23.1%,总有效率95.1%。

【经验体会】 不节饮食、沉湎醇酒、恣啖膏粱厚味,长此以往,脾胃升降失调、水谷不归正化,以致肾间受脾下流之湿气,日久为湿热浊毒,滞留血中,终则瘀结为患。反复发作,遂成瘀血凝滞、壅阻脉道。临床多关节红肿热痛,夜间加重,属热痹范畴,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石膏、重楼、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瘀散结,另据药性研究证明,山慈菇含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地缓解痛风的发作;防己、萆薢、土茯苓利湿降浊、通利关节;丹参、地龙活血通络;牛膝引药下行;全蝎搜剔窜透,使浊去凝开、气血通和;另威灵仙取其性走而不守,可通四肢十二经络,与清热药配伍,却无温热之弊。

【方剂来源】 丁和义.三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6例.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0):43

32.身痛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 桃仁10g,红花10g,秦艽10g,川芎10g,制没药6g,五灵脂10g,香附10g,牛膝15g,地龙10g,当归15g,羌活10g,甘草5g。

【随症加减】 伴湿热者加土茯苓30g,萆薢10g,连翘10g;疼痛剧烈者加乌梢蛇10g,延胡索10g;皮下有结节者加僵蚕10g,白芥子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7~14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调畅血气,活血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1例,显效19例(61.29%),有效8例(25.81%),无效4例(12.90%),总有效率为87.1%。

【经验体会】 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景岳全书·风痹》谓:“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故本病的发病机制是气血运行不畅,“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故辨证治疗要紧紧抓住瘀血阻络这个关键,选用调畅血气,活血通络的方法。方中当归、川芎、没药、红花、桃仁、五灵脂具有增加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改善气血运行;当归、红花、桃仁还具有降低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消除关节红、肿、热痛;牛膝具有引药下行的作用;香附行气,推动血液循环;羌活通络止痛。

【方剂来源】 闫霞.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1例.湖南中医杂志,2003,19(4):37

33.四妙三藤饮

【药物组成】 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5g,薏苡仁15g,鸡血藤15g,络石藤15g,土茯苓30g,宽根藤15g,滑石15g,甘草6g。

【随症加减】 红肿较重者加金银花15g,石膏50g;痛甚者加全蝎10g,地龙10g,蜈蚣3条;夹瘀者加赤芍15g,丹参15g,三七10g;尿路结石加金钱草30g,鸡内金10g,石韦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