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12176300000047

第47章 痛风性关节炎 (11)

第6章 痛风性关节炎 (11)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共治2~4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祛湿、祛风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96例,治愈52例,显效26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4.8%。

治验:赵某,男,48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功能障碍。每于饮酒或劳累后复发,开始每年发作1~2次,近年来复发次数增多,近日因饮酒后再次复发。症见:双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疼痛,触之灼热,难以入睡,口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血尿酸检查为640μ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湿热内蕴,痹阻经络。治以清热祛湿,祛风通络止痛。用上法治疗14天后血尿酸降至300μmol/L,患部红肿热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继服上方10剂,随访2年未复发。

【经验体会】 方中,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为四妙散,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之功,用治风湿痹痛,全身上下各处肢体疼痛;鸡血藤、宽根藤、络石藤能祛风湿,舒筋骨,通经络,活血化瘀并止痛;土茯苓有清热祛湿解毒之功;滑石、甘草具清热、利尿渗湿之效。全方共奏清热祛湿、祛风通络止痛之功。

【方剂来源】 王贵.四妙三藤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2):33

34.司爷汤内服外敷

【药物组成】 血见飞15g,竹节参15g,腹水草10g,豨莶草10g,忍冬藤10g,寻骨风10g,千金藤15g,苍耳子10g,松针10g,懒泥巴叶10g。

【随症加减】 局部红肿较甚加知母、石膏、姜黄,局部肿胀皮色不变加萆薢、薏苡仁、车前子,关节变形或有结节加穿山甲、全蝎、法半夏,上肢痛加羌活、桑枝、连翘,下肢痛加独活、防己、牛膝。局部无论属何种状况均可外敷司爷膏。

【治疗方法】 取司爷汤原药同等份适量(均自采鲜药)放入铁锅内煎1~2小时去渣,将药汁进一步火煎,浓缩至滴药成珠之时捞入罐中待用。冬天不用加防腐剂,春夏潮湿季节可按比例加入少量防腐剂,不影响疗效。敷法:将药膏视其部位大小直接涂于患处,外加一般白纸覆盖即可。活动大的部位可加用纱布固定。冬天可在涂药处加放热水带,使局部血管扩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通络,清热化瘀。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75例,治愈47例,占62.7%;有效23例,占30.7%;无效5例,占6.6%,总有效率93.4%。

治验:梁某,男,41岁,工人。患痛风病6年,曾服用中西药物,时有好转,每逢劳累、天寒加剧。现腰、双膝、右手指关节疼痛,指关节呈肿胀趋势,屈伸不利,活动不便。患者面色晦暗,愁眉不展,四肢不温,纳呆,舌暗红,苔白稍腻,二便尚可。自服吲哚美辛无明显好转。查血尿酸691μmol/L。诊断为慢性多发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寒湿型,用司爷汤加细辛5g,肉桂10g,附子10g,水煎内服。腰、双膝、右手指关节外涂司爷膏,手指涂药不便,嘱涂药后直接带上塑料手套外加常用手套。两天后疼痛减轻,继续治疗1周疼痛消失。

【经验体会】 方中见血飞、寻骨风搜风散寒止痛;竹节参、松针行气破瘀散结;苍耳子、豨莶草祛风通窍止痛;千金藤、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腹水草、懒泥巴叶祛湿消肿止痛。

【方剂来源】 王正苹.司爷汤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5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215

35.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

【药物组成】 黄柏30g,苍术30g,生地黄15g,薏苡仁20g,牡丹皮15g,石膏30g,知母15g,桂枝20g,秦艽20g,甘草10g。

【随症加减】 湿盛加防己20g、滑石20g,肿胀明显加白茅根20g、泽泻15g,痛著加丹参30g、赤芍20g、地龙20g,痹久加龟甲25g、熟地黄10g、牛膝15g、独活10g、桑寄生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0例,治疗2个疗程,治愈26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

【经验体会】 痛风属中医学热痹范畴,是因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入侵,造成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滞于肌肉关节而致红肿热痛、皮下结节。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缓解期则主要祛湿活血、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方剂来源】 徐永南.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治疗痛风.山东中医杂志,2002,21(9):569

36.四妙汤

【药物组成】 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30g。

【随症加减】 风寒湿热型,加入连翘10g,赤芍10g,延胡索10g,当归尾10g;风寒湿型,加入制川乌10g(先煎),威灵仙10g,细辛3g,羌活10g,独活10g;瘀血型,加入当归尾10g,红花10g,丹参10g,牡丹皮10g,三七粉6g(分2次冲)。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清热除湿,解毒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0例,治愈43例,好转7例,治愈率86%。

【经验体会】 痛风归为“痹证”范畴,多分为风湿热型、风寒湿型及瘀血型。临床以风湿热型为多。即患者表现为关节疼痛明显,红肿明显,肤热,功能障碍,舌红色,苔腻,脉浮数。故用四妙汤加味内服治疗,取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薏苡仁利水渗湿,除痹、健脾;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利尿。然后因人而异,对症加减组方,以达最佳疗效。

【方剂来源】 陶卸芳.四妙汤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3):227

37.四妙勇安汤加味

【药物组成】 当归尾15g,金银花15g,玄参30g,甘草10g,土茯苓30g,忍冬藤15g,莱菔子10g,薏苡仁30g,延胡索10g。

【随症加减】 伴恶风自汗者,加白芍12g,桂枝10g,以调和营卫,固表止汗;关节疼痛且灼热明显者,加黄柏10g,牛膝15g,以清利湿热;关节疼痛发凉者,加秦艽10g,桂枝10g,以湿经散寒止痛。

【治疗方法】 上药加冷水600ml,先浸泡3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取汁约250ml,待药汁凉后内服,每天1剂。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涤痰祛浊。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3例,治愈26例(占60.46%),显效10例(占23.25%),有效6例(占13.95%),无效1例(占2.34%),总有效率为97.66%。

【经验体会】 痛风以局部小关节红肿热痛为主症,发病急骤,且多反复发作,常见于中老年而饮食不节者。根据本病之症状特点,当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食膏粱厚味而致湿热内蕴,浸渍于肌肉关节,又兼外感风、寒、湿之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发本病。痛风反复发作,病久必致肝肾阴血亏耗,骨失所养,不荣则痛。临床上本病急性期以实证为主,病理因素多为湿热蕴结;间歇期则以肝脾肾虚为主,病理因素多为浊毒瘀痰,临床表现多以本虚标实为主。历代医家在阐述痛风的病因中已明确提出,浊毒瘀痰内聚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在治疗上以四妙勇安汤为主,并适当加大其药物用量,同时加忍冬藤,重用土茯苓,以此增强其清热解毒之功;薏苡仁通利湿热,助邪外出;延胡索活血通络止痛;莱菔子涤痰祛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涤痰祛浊之功。

【方剂来源】 张件云.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痛风43例.湖南中医杂志,2003,19(5):36

38.痛风散

【药物组成】 桂枝、秦艽、桑枝、栀子、黄芩、五加皮、薏苡仁、木瓜、防己、川牛膝、赤芍、生地黄、知母、石膏、钩藤、甘草各10g。

【治疗方法】 上述诸药共为细末,每包5g备用。用法:每日3次,每次1包,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止痹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5例,治愈32例,占71.11%,有效9例,占20%;无效4例,占8.89%。总有效率91.11%。

治验:赵某,男,37岁。右足背部红肿疼痛10天,发热1天。诊见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局部灼热,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脉滑数。西医诊断:痛风。中医诊断:痹证(热痹)。治疗方法:口服痛风散每次1包,每日3次,连续服药15天,并嘱患者每天饮水2 000ml以上。服药3天热退,10天肿痛消失。

【经验体会】 痛风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的病变,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此证是由于风邪合湿热或寒湿之气入侵,流注筋脉而致病,故痛风散依据此病机而立法组方。方中桂枝、赤芍、生地黄温经通络,凉血退热,秦艽、桑枝疏风散寒,五加皮、薏苡仁、木瓜、防己、钩藤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用栀子、黄芩、知母、石膏以解热、镇痛,川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现代药理证实:五加皮、薏苡仁、防己均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故诸药合用,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止痹痛。

【方剂来源】 李振环.痛风散治疗痛风45例疗效观察.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2):31

39.痛风活血汤

【药物组成】 秦皮20g,防己15g,独活12g,秦艽10g,威灵仙10g,川芎20g,车前子30g,川牛膝15g,桃仁10g,苍术12g,忍冬藤20g,黄柏15g。

【随症加减】 关节红肿明显伴全身发热者加半枝莲、知母、石膏;关节活动不利者加伸筋草;疼痛甚者加三七、延胡索。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配合中药熏洗:威灵仙60g,红花20g,乌梅30g,防风30g,独活20g,黄柏10g,忍冬藤30g,白芷30g,秦艽20g。上药以醋200ml浸泡30分钟,再加水250ml,旺火煮沸后文火煮20分钟。将患处置于盆上熏蒸,待水湿适宜时再放水中浸泡,每次30~40分钟,每天2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2例,治愈18例,占56.25%;显效11例,占34.38%;有效2例,占6.25%;无效1例,占3.12%;总有效率为96.88%。

【经验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国传统医学“痛风”范畴。病因主要是由于过食膏粱厚味,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结,络脉瘀滞,故见关节红、肿、热、痛等症。治则宜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方中防己、独活、秦艽、威灵仙祛风止痛,利水退肿;黄柏、苍术清热燥湿,退热止痛;川芎、桃仁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通经络;车前子利尿通淋,促进尿酸排泄;秦皮清热燥湿解毒,并有镇痛、利尿、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川牛膝活血祛瘀,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中药熏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松关节、经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消除痛风。内外兼治共奏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之功。

【方剂来源】 张申庆.痛风活血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报告.中医正骨,2005,17(9):38

40.痛风蠲痹汤

【药物组成】 苍术15g,黄柏15g,乌梢蛇15g,鹿角霜15g,薏苡仁20g,萆薢20g,防己20g,土茯苓25g,鸡血藤25g,忍冬藤25g,白芥子10g,牛膝10g,甘草10g。

【随症加减】 若关节红肿发热加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关节疼痛剧烈加全蝎、地龙;气血两虚加黄芪、当归;久病入络加红花、土鳖虫。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以药渣煎水熏洗患处。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祛风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2例,治愈42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6%。

【经验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发病多由于先天禀赋缺陷,又素嗜肥甘厚味及醇浆之品致脾胃湿热内蕴,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湿热痰浊内生,瘀滞日久化热,下趋于关节致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其病机多由湿热所致。治宜清热祛湿,散瘀止痛。痛风蠲痹汤方中黄柏、萆薢、防己、忍冬藤清热排浊;薏苡仁、苍术、土茯苓利湿泄浊;乌梢蛇、鹿角霜、鸡血藤活血通络止痛;白芥子利气散结;牛膝补肝肾,壮筋骨,引药下行。诸药合用,使湿热痰浊得去,经络通畅,气血得行,通则不痛。由于同时配合药渣熏洗患处,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了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祛风通络功效。

【方剂来源】 王冬娜.痛风蠲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2例.河北中医,2002,24(1):23

41.痛风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