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医诊疗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病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肢体痹和内脏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的痹证。
第一节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正如《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备善病痹”。《济生方·痹》亦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1.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由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由于感邪偏盛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就有所差别。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使气血凝滞不通,故疼痛剧烈而成痛痹;湿性黏滞重着,故使肌肤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着痹。
2.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痹。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而形成热痹。如《金匮翼·热痹》说“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腑脏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因痹熻然而闷也”。
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伤耗,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病及脏腑,而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如《素问·痹论篇》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第二节辨证论治
对于痹证的证,首先应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其中又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者为痛痹;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者为着痹。病程久者,尚应辨识有无气血损伤及脏腑亏虚的证候。
痹证总由于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后期还应适当配伍补益正气之剂,对于风寒湿痹的治疗,古代医家根据其感邪偏盛及病理特点作了很好的概括,如《医学心悟·痹》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治着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痹也。”
一、中药疗法
1.风寒湿痹
(1)行痹
[主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初期常有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等表证。
[证候分析]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为风寒湿痹的共同症状,系由风寒湿邪留滞经络,阻闭气血所引起。行痹以风邪偏胜,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行痹以关节游走疼痛,时而走窜上肢,时而留注下肢为其特征。外邪束表,营卫失和故见恶寒发热,苔白、脉浮为邪气外侵之象。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方中以防风、麻黄扶风散寒;当归、秦艽、肉桂、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并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甘草和中调营。
酸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主者,可选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酸痛以膝踝等下肢关节为主者,选加独活、牛膝、防己、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酸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温补肾气。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有化热之象者,宜寒热并用,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2)痛痹
[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更甚,得热缓解,关节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而以寒邪偏盛,寒为阴邪,其性凝涩,故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则气血较为流畅,故其痛减;遇寒则血易凝涩,故痛更剧。寒属阴邪,故局部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亦属寒。脉弦紧为属痛属寒之证。
[治法]散寒止痛,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生麻黄、生黄芪、生白芍、甘草、羌活、独活、当归、苍术。方中以乌头、麻黄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本证也可以采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方用制川乌、附子、干姜温经散寒止痛;麻黄、细辛、桂枝散寒疏风除湿,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用药,可参阅行痹有关内容。
(3)着痹
[主证]肢体关节沉重酸胀、疼痛,甚则关节肿胀,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证候分析]感受风寒湿邪而以湿邪偏盛,因湿性重浊黏滞,故见痛有定处,麻木重着,肿胀等证。湿留肌肉,阻滞关节,故致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为湿邪偏盛之象。
[方药]薏苡仁汤。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制川乌、麻黄、桂枝、当归、川芎、生姜、甘草。方中用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关节肿胀者,可加萆薢、木通、姜黄利水通络。肌肤不仁加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通络。对于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用蠲痹汤作为风寒湿痹通用的基础方进行治疗。方中以羌活、独活、海风藤、秦艽、桂枝祛风、除湿、散寒;当归、川芍、乳香、木香、桑枝、甘草活血通络止痛。风胜加防风、白芷;寒胜加附子、川乌、细辛;湿胜加防己、萆薢、薏苡仁。根据偏盛情况随症加减。
2.风湿热痹
[主证]肢体关节以红、肿、热、痛为特点,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关节活动不便。多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等症状。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邪热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以致局部红肿灼热,关节疼痛不能屈伸。热盛津伤,故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燥、脉滑数均为热盛之象。
风湿热痹即一般通称的热痹。与风寒湿痹相比较,热痹的发病较急,全身症状明显,且邪气极易内舍,以致病情多变。
[治法]清热通络,疏风化湿。
[方药]白虎汤加桂枝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甘草、金银花藤、连翘、黄柏、防己、威灵仙、丹参、姜黄。方中以白虎汤清热除烦,养胃生津,桂枝疏风通络。可加金银花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皮肤有红斑者,酌加牡丹皮、生地黄、地肤子、赤芍等凉血散风。本证亦可选用《温病条辨》宣痹汤。方中以防已、蚕砂、薏苡仁、赤小豆祛风除湿,疏利经络;连翘、山栀、滑石清热利湿。
以上诸痹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可致关节僵硬变形,疼痛持久,活动受限,或累及脏腑出现胸痹、心悸、气短等。治宜补肝肾、益气血、通经络、祛风湿、化瘀血之法,药物如当归、熟地黄、黄芪、续断、补骨脂、乌蛇、露蜂房、僵蚕、豨莶草、淫羊藿、桃仁、土鳖虫等。亦可用独活桑寄生汤加全蝎、蜈蚣、乌梢蛇等。
二、针灸疗法
(1)治则: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行痹止痛。
(2)处方: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肘部,曲池、天井、少海;腕部,阳池、外关、腕骨;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髀部,环跳、秩边;股部,伏兔、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部,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3)方义:局部取穴并根据部位循经选穴。病痛局部取穴及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通则不痛”,痹痛遂解。
(4)加减:行痹加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痛痹加肾俞、关元温补阳气、祛寒外出;着痹加阴陵泉健脾除湿;热痹加大椎清泻热毒;各部位均可加阿是穴。
(5)操作:各部腧穴常规针刺。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肾俞、关元用灸法或温针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