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樊华甫针灸医案 (1)
病例1:刘××,23岁,女性,下肢麻痹,无病容,由其爱人背上楼来针灸,能站立,不能迈步,自述腰如负重。检查:自第1腰椎至腰俞两侧穴位,均有压痛,曾经西医诊断为腰脊髓炎,肌肤无变化,用灵龟八法。
取穴:后溪、百合、风府、大椎、筋缩、命门、腰俞、髀关、太溪、足三里。
处方:肾着汤:茯苓4g,白术3g,干姜1.5g,炙甘草1g,煅龙骨牡蛎各8g,3剂;共针7次,服药3剂,完全好转,第2诊又由人扶来,第3次自己走来的。
病例2:姜××,34岁,男性,尿结石症,排尿时必须蹲下,以腹抵胸,方能尿出,已过1年之久,屡治不好,检查:按脐痛引至尿道,左小腹压痛。
取穴:气海,用重捻转,使针感猛冲尿道3次,又冲在****3次,又把针捻转,使针感由络脉转入脾经,冲向鼠溪,再按针,使全腹发胀,4小时后,尿下结石2块,如枣核大。
病例3:张××,21岁,男性,癔症瘫痪,下肢完全不能活动,知觉稍钝,经西医诊疗半年,并在局部针灸,稍见效仍不见好转,检查:无任何病变,在1年前曾有外伤性脑震荡。
取穴:命门、太溪、髀关、气海。先刺命门使针感直到尾骶部,又转入腹部。起针,再刺气海,使针感直到生殖器。起针,加刺髀关、太溪。髀关,使针感直到腹部;太溪使针感直到鼠溪,均平刺,针刺3次,行动如常。
从以上三例来看,两种手法,可以分用,也可以合用,效果比较满意。
当然手法技巧,种类还很多,每个针灸大夫都有独到体会,这里只谈个人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病例4:工人×××,左腿外侧,当风市穴处,生瘤1个,如鸡蛋大,要求针灸。瘤在真皮下,质甚硬。在瘤之上下,当胆经上,相去各5寸许,用28号针,刺入重捻转,使针感冲过瘤体,据病人说,瘤体跳动。每针捻3分钟,因是坐位,发生晕针。1个星期后,瘤消无影。以后但遇体表生有小瘤症,均用此种方法,均收奇效,惟眉毛处的瘤体,要刺对侧和,使针感到达,二三次可以消失。
病例5:工人刘××,32岁,闯进针灸室,即大叫“快给我针灸,牙疼得不得了”,手捧腮部,痛得流汗。用一般治牙痛方法,均无效,乃用圆利针,在涌泉穴重刺1针,牙痛立时消失。
病例6:护士××,34岁,女性,面神经痉挛,要求会诊,躺在床上,其下巴左右摇摆不停,手按不住,神志清醒,对答正确,说话时暂停摇摆,惟两眼神色稍呆。细思其病,并非面神经痉挛,应该是癔症。用圆利针,强刺人中,缠针使甚痛,大叫一声,立时下巴不再摇动。
由此病历,忽然想起来,古人在旧社会,由于封建迷信,常说某人被鬼迷,某人被狐狸迷住了,其实都是属于癔症,癔症变化万千,古法:“鬼门十三针”,就是治这一类病。
病例7:邱××家属因上街购买物品被窃,7月份全家生活费及粮票被贼偷走,急怒之下,精神错乱,两眼发直,不吃不喝,见人就打,用镇静剂、安眠药全然无效,改用针灸,采用其他治疗此病的针法均无效。无奈之下,请人按住,刺涌泉穴,先刺左穴,针入时,大叫一声“妈呀”即闭上双眼要入睡。刺右穴,未再叫,针未起已入睡。嘱莫扰动,由其自醒,4小时后醒来,其病消失。
病例8:×××,女性,34岁,因与邻居争吵,一怒之下,全身挺直,双手紧握,但面容正常而不言语,又像听不到人说话,其身挺直,虽大力者双人亦不能使其弯曲。刺其合谷,即行缓解,刺太冲时全身活动,问她半天也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情况。
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四关穴,用毫针刺,确实有效。头晕症者要加风池及其他头部穴位。四关穴对精神分裂、癔症有良好效果。其症象有晕厥、有拘挛,都可采用上法,效果很好。晕厥者立刻苏醒,拘挛者立刻缓解,大都是因心胸狭窄,生气所致。
病例9:腰部扭伤。取穴:命门,刺中穴位,使针感直向下行,最好放射到腰部。针提起不出穴,先向左或右倒斜刺,重捻转,使针感斜向下行,传到大肠俞外侧,甚至可到秩边,然后再同样刺向另一侧,不留针,起针后,令病人翻身,多数己可,不必他人扶助,轻者即可全好,重症翻身后,先刺气海,针感下行,要使腹部有感觉,传到****,此时虽属重症亦可全好,再取督脉经穴,针尖向背后,使针感直到腰阳关穴内侧。
张××,22岁,男性,工人,因搬运物品,不慎扭伤腰部,痛甚,由工人扶来,照上述手法针刺,刺命门后,翻身灵便,最后刺完督脉,即可自行行走。休息1个小时后,竟能去打篮球。
病例10:赵××,44岁,男性,警卫员,因严冬站岗受凉,腹大痛,因当时无药,只能用针灸,取命门、气海、天枢,刺后未及灸治,其家属要送往医院,车行中途已遗屎满裤。医院西医大夫检查,认为病已缓解,开药回家。
病例11:×××,4岁,男性,腹痛甚,根据其面容及腹部征象,诊断为蛔虫症,形成肠梗阻,此时因虫药不宜服,要求针灸,遂针命门及气海,针后遂灸治,当时缓解,当夜下虫子4条,次日好。
病例12:×××,肠套叠症。此病目前不多,即或遇到,亦经手治疗。从症状表现和病理机制详细分析与第二证相同治法,在汤药用“解急蜀椒汤”方可以大剂而愈。
以上三例,从中医理论来讲,肠梗阻属阳证居多,在用药上可用桂枝加桂汤或大柴胡汤;而肠梗阻又以蛔虫症最多见,又多发于小儿,其治以大建中汤为主。肠套叠则以气弱或肠部不够健全者为多见,在中药则以解急蜀椒汤为主,药方为大建中汤与附子粳米汤之合方。
针灸治疗,均以命门、气海及天枢为主,以灸为主,而针为辅治。
病例13:小儿麻痹症。针灸方法:取穴为大椎、曲池、委中,要用重刺激,委中穴则放血,方法很简单,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2岁,女性,发热2日住院治疗。第3日发现左下肢有轻微不便利,因为没有确诊,主治大夫要求针灸治疗,即按前述方法施针,第4日病人好转。因此病房大夫们发生1次争论,有的以为是小儿麻痹症。因为病人好转了,家属不愿再化验。经过讨论仍诊为小儿麻痹症。
至于小儿麻痹症之后遗症,因为病本是在脊髓部位,在中医认为是督脉病,不能单用局部穴位治疗,但可以配合使用局部穴位。主要穴位:后溪、百会、大椎、身柱、筋缩、命门、腰俞、太溪、髀关,这是灵龟八法,加上配穴,局部穴位用中等强度的刺激即可。